数学教学中“说”数学

更新时间:2023-11-29 03: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教学中“说”数学

作者:孙彩宾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10期

摘 要:传统数学教学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例题,学生记例题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与当前要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极不适应。要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教学 交流 数学语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和方法,获得广泛教学活动的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说”数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积极转变思想,指引学生“说”数学

与其他语言不同,数学语言是数学学科特有的语言系统,由文字、公式、符号、图表等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让学生也来“说”数学,必须积极挖掘教材的内涵,创设“说”的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给予适时适当的鼓励、赞赏,从而提高学生“说”的质量。随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心理发展规律的不断递增,学生从“害怕说”转变为“愿意说”,从“要我说”变成“我要说”。使学生的语言表述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从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二、根据教学内容,实实在在地练“说”

1.“说”知识。让学生总结归纳当堂所学知识及注意问题,实现数学图形、文字、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相互转换。让学生视图说意,看图编题,编排成“情景串”或“故事串”。这样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说”想法。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说题目的解题思路,不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题目解题过程,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理顺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真正的思维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的长期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学生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思考问题自然就会有条理。如在计算和应用题教学中,一定要抛弃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畅谈思考过程,说清算理,对有争议的解法,更要把说、议、思、算结合进行。 三、师生互动交流,活动形式多样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rm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