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杰出校友名单

更新时间:2023-12-06 13: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下,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学校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现任党委书记黄蓉生、校长王小佳。

西南大学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源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占地总面积约9600余亩,校舍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文、史、教、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36个省部(市)级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8个博士点(含15个博士一级学科自主设臵专业)、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16个自主设臵专业)、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8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0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93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含研究员、副研究员)120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建有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1个国家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创新引智基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3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出版社1个,主办发行学术期刊12种。近两年来,在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1500项,总经费近2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17项、省部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80余项。家蚕基因芯片与表达图谱成果入选\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代代学子胸怀祖国、探求真理、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等校

园文化品牌活动。学校 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1994年、1999年、2005年连续三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1987以来,学校连续十九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美、英、加、法、德、日、澳、俄等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40多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杏坛育人、劝课农桑、学行天下、服务民生,是西南大学百年不变的追求。西南大学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目标迈进! 我校杰出校友简介,一下排名不分先后:

1、费明星,男,四川眉山人,中共党员,1984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外语系英语专业就读,1988年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外交部工作,先后在中国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事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工作,任中国驻斐济大使馆政务参赞,现为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参赞、出国签证处处长。

2、袁隆平,农学家、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农学系,历任研究员,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湖南杂交水稻

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并担任西南大学客座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袁隆平院士所获得的系列荣誉有: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0年至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道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袁隆平是国家高科技“863”计划生物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

3、吴明珠,女,著名瓜类育种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30年1月出生。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园艺系,曾任新疆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理事。现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瓜甜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jp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