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原理测试题目

更新时间:2024-01-13 00: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智能变电站对过程层网络的要求是什么?

1) 过程层SV 网络、过程层GOOSE 网络、站控层网络应完全独立配置;

2) 过程层SV 网络、过程层GOOSE 网络宜按电压等级分别组网。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程层GOOSE 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3)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 网,第二套保护接入B 网;110kV 过程层网络宜按双网配置; 4)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 个交换机;

5) 根据间隔数量合理配置过程层交换机,3/2 接线型式,交换机宜按串设置。每台交换机的光纤接入数量不宜超过16 对,并配备适量的备用端口。

2 智能变电站对网络交换机的要求是什么? 1) 应采用工业级或以上等级产品; 2) 应使用无扇型,采用直流工作电源; 3) 应满足变电站电磁兼容的要求; 4) 支持端口速率限制和广播风暴限制;

5) 提供完善的异常告警功能,包括失电告警、端口异常等。

3 220kV智能站的母线保护配置时的要求是什么 1)母线保护按双重化进行配置。

2)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采用双重化配置。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方案时,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点对点方式接入对应子单元。

3)母线保护与其他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号(失灵启动、母联(分段)断路器过流保护启动失灵、主变保护动作解除电压闭锁等)采用GOOSE 网络传输。

4 智能变电站对站控层相关设备的要求 1)变电站监控系统应能分辨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和检修信息,并在不同的窗口显示。 2) 站控层设备应具备保护及录波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并按要求向调度端发送的能力。

3) 站控层设备应支持对装置信息的优先级划分,信息分级原则可配置。

5 什么是缓存报告控制块(BRCB)? 缓存报告控制块(BRCB)是按数据变化、品质变化、数据刷新引起的内部事件立即发送报告或存储事件到一定数据后传输,这样由于传输数据流控制约束或连接断开不会丢失数据值,BRCB提供SOE功能,BRCB一般用于遥信值传输。

6 什么是数据链路及链路中断?

数据链路是逻辑上的数据业务,数据链路正常要求物理链路、数据交互内容都正确,数据链路中断不能简单的判断为物理链路异常,也可能是发送与订阅不符导致;但实际运行中,设备发送与订阅不会改动,链路中断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光纤信道物理开断

7 程序化操作的含义是什么

程序化操作作为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功能,是指在变电站标准化操作前提下,由自动化系统自动按照操作票规定执行相关操作任务,一次性自动完成多个控程序化操作制步骤的操

作,在执行每一步操作前均自动进行防误闭锁逻辑校验,并具有中断、急停的功能。

8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是什么?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9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是什么

1)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光学或电子学原理电子式互感器,智能断路

2)全站信息数字化:基于网络技术,双向通信功能,全站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数字化,一、二次设备灵活控制

3)信息标准共享化:IEC 61850标准统一信息模型,实现了站内信息共享,统一和简化变电站的数据源,集成孤立系统

4)高级应用互动化:实现各种站内外高级应用系统相关对象间的互联、互通和互动

10 IEC61850制定的目标是什么?

1)互操作性:不同供货商之智能电子设备互相交换信息 并使用这些信息实现设备本身功能的能力

2)自由配置:标准支持不同的原理并允许自由定位各功 能模块,标准可同等地支持集中式的 系统(RTU)及分布式的系统(SCS)

3)长期的稳定性:标准必须经得住未来的考验,标准必需与 通讯技术的发展同步并满足不断演进 的系统要求

11 IEC61850的优点是什么?

1)通信模型的一致性规范使得设备之间互操作相互理解成为了可能。

2) 抽象建模机制、逻辑节点的命名、公共数据类、通信服务功能今后不变。只是扩充,确保了IEC61850长期有效性。

3)数据、功能和通信分开,不再面向通信数据包作规定。

4)规约的设计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层次化的数据结构使数据的维护简单明了,克服了以往采用点表罗列方式带来的困难。

12 电子式互感器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1)高低压系统完全隔离,安全性高,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优越的性价比; 2)无CT开路、PT短路的危险,互感器的精度与负载无关; 3)不含铁芯,消除了磁饱和和铁磁谐振等问题; 4)动态范围大,测量精度高,暂态特性好; 5)没有因充油而潜在的易燃、易爆炸等危险; 6)体积小、重量轻;7)适应了电力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缺点: 目前长期运行可靠性不如常规互感器

13 智能终端的特点有哪些?

1)集成保护跳合闸回路和测控遥控回路;

2)完成了对一个间隔内相关一次设备的就地数字化; 3)完全取消了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的电缆;

4)与模拟信号相比,其抗干扰能力增强,信息共享方便;

5)在工程上仅需几根光缆就可实现和主控室连接,大大简化了传统的电缆的连接方式。

14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与常规站相比有哪些异同?

不同之处:1)调试手段改变,传统电气量检测改变为网络终端设备抓取报文分析; 2)测试仪器改变,传统电气量试验仪改变为数字化试验仪3)对调试人员的要求,需要掌握二次设备配置文件的解读,需要掌握基本通信报文的分析,需要了解交换机工作机理; 相同之处:调试原理没有改变,继电保护的原理性和功能性等外部特性没有改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调试原理,因此现场调试依然可以延续传统的调试流程。

15 智能变电站现场测试的定义、特点及内容

定义:主要是一、二次设备安装完成后,对其整体性能、功能进行测试。 特点:将一、二次设备作为一个整体,以整组联动的方式开展测试。

内容:现场测试更关注于对安装的正确性、系统功能、高级应用、电压电流回路方面的测试。主要包括: 光纤检查; 光功率及裕度测试; 保护整组联动测试; 程序化操作测试; 全站遥信测试; 全站联闭锁测试; 电子式互感器现场测试; 通流通压试验。

16 常用的对时方式有哪些?

1)脉冲对时(硬对时),主要有秒脉冲信号和分脉冲信号。秒脉冲是利用GPS输出的每秒一个脉冲方式进行时间同步标准,这是国内外IED常用的对时方式;分脉冲是利用GPS所输出的每分钟一个脉冲方式进行时间同步校准

2)串口通信(软对时),通信对时是通过通信通道将时钟信息以数据帧的形式向各个IED发送,IED接收到报文后通过解帧获取当前主时钟信息,来校正自己的时间,以保持与主时钟的同步。

3)编码对时,编码对时信号有多种,国内常用的是IRIG-B,又分为调制IRIG-B对时码和非调制IRIG-B对时码。

4)网络对时,网络对时设备从GPS卫星上获取标准的时间信号,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接口类型来传输给自动化系统中需要时间信息的设备

17 什么是插值重采样?

插值同步方案并不实现保护装置与合并单元的时钟同步,而是通过跟踪两者系统时钟,将非同步点的数据插值到同步点,它通过软件算法利用已有的不同时刻的采样值计算出新的同一时刻的采样值,这种同步方式数据源侧的数据是不同步的,而在接收端进行同步,不依赖外部时钟,设备之间也不需要同步时钟同步,只要设备运行正常,就能进行同步,从安全性方面考虑,这种不依赖于外部的同步方式是最可靠的,但采样值插值同步以后已经不是原来的值,而是新计算出来的值,与原值之间有一定误差,工程中选取合适的算法可以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8 什么是外部时钟采样同步?

外部时钟同步是一种依靠外部时钟源发出的信号进行同步,首先将站内的所有合并单元对时,对时信号可以是秒脉冲、B码、IEEE1588等,合并单元在接收到同步信号稍作处理就发出采样脉冲,由于合并单元与外部时钟完成了同步,因此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是同一时刻的,这种方式保证了采样数据在源头是同步的,虽然传输过程中的延时不一样,但是同一采样序号的数据始终是同步的

19 工厂验收要具备哪些条件?

1)二次设备生产厂家已按照合同要求在工厂环境下完成了设备生产、集成、项目工程化及调试工作;

2)电子式互感器生产厂家已按照合同要求在工厂环境下完成电子式互感器生产 ,并完成了与合并单元的联调工作

3)二次设备生产厂家和电子式互感器生产厂家已搭建了模拟测试环境

4)二次设备生产厂家和电子式互感器生产厂家已完成预验收测试,并提交预验 收测试报告和工厂验收申请报告

5)工厂验收大纲已完成编制和审核

20 现场验收的流程

1)现场验收条件具备后,现场验收工作小组开始进行现场验收;

2)按照验收方案所列检查、测试内容进行逐项检查、测试,逐项记录;

3)在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和偏差,允许设备供应商或施工、调试单位进行修改完善,但修改后必须对所有相关项目重新测试,并确认无遗留问题后出具报告; 4)验收测试完成后,由验收工作组出具现场验收结论; 5)现场验收试验部分内容可结合施工调试进行

21 合并单元的验收内容有哪些?

1)合并单元采集准确度试验,过载能力检查、采样值报文格式的正确性检查;

2)合并单元采样同步试验,包括采样数据同步检验、对时和守时误差检查、无效数据报文处理功能检验;

3)合并单元功能试验,包括电压切换功能检验、人机对话功能检验、装置自诊断及告警功能测试

4)合并单元互联及通信试验,包括与网络及间隔层设备的互联检验、装置接收/发送的光功率裕度检验、丢帧检查、采样报文传输延时测试、互感器额定延时测试 5)安全防护功能试验

22 智能终端的验收内容有哪些

1) 智能终端开关量试验,包括开入量检验、开出量检验

2)智能终端时标精度试验,包括SOE分辨率、对时和守时误差检查;

3)智能终端互联及通信试验,包括与网络及间隔层装置的互联检验、装置接收/发送的光功率检验

4)智能终端GOOSE通信试验,包括报文格式检查、GOOSE中断告警及闭锁功能检查、GOOSE配置文本检查、GOOSE控制命令记录功能检查、GOOSE传输时延试验;

5)智能终端功能试验,包括防抖功能检查、装置告警功能测试、装置电源功能检验、置检修功能、无效数据报文处理功能检验

23 GOOSE检修机制的要求?

1) 当装置检修压板投入时,装置发送的GOOSE报文中的Tset应置位

2) GOOSE接收端装置应将接收的GOOSE报文中的Tset位与装置自身的检修压板状态进

行比较,只有两者一致时才将信号作为有效进行处理或动作

3) 对于测控装置,当本装置检修压板或者接收到的GOOSE报文中的Test位任意一个为1

时,上传MMS报文中相关信号的品质q的Tset位应置1

24 线路间隔停电检修时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1)母线保护退出线路间隔的“支路投入软压板” 2)智能终端上退出跳、合开关硬压板

3)投入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检修压板 4)退出保护“GOOSE启动失灵出口”软压板 5)断开合并单元至母线保护的光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p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