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系波谱解析习题,考试没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22 23: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判断题正确填‘R’,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2分)

1. 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是有机结构分析的四种主要的有机光谱分析方法,合称四大谱。( R )

2. 电磁辐射的波长越长,能量越大。( F)

3. 根据N规律,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为奇数,M一定是奇数;N为偶数,M也为偶数。( R )

4. 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R)

5. 当分子受到红外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F)

6.(CH3)4Si 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F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光或电磁辐射的二象性是指( D )

A电磁辐射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 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 D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2. 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A ) A 频率 B 波长 C 周期 D 强度

3. 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红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

A紫外光区和无线电波 B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C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 D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 4. 在质谱图中,CH2Cl2中M:(M+2):(M+4)的比值约为:(C ) A 1:2:1 B 1:3:1 C 9:6:1 D 1:1:1 5.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核比为偶数的是(A ) A C8H10N2O B C8H12N3 C C9H12NO D C4H4N 6. CI-MS表示( B )

A电子轰击质谱诶 B化学电离质谱 C 电喷雾质谱 饿死 D 激光解析质谱领导

7. 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C )

A 分子的电子能级的跃迁,振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C 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8. 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B ) A 质核比 B 波数 C 偶合常数 D 保留值

9. 某化合物在1500~2800cm-1无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 A) A 烷烃 B 烯烃 C 芳烃 D炔烃

10.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RCHO的偏共振多重性为( C ) A 四重峰 B 三重峰 C 二重峰 D 单峰

11. 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谱中,λmax=320nm(ε吸收带是( B )

A K带 B R带 C B带 D E2带

12.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B ) A 分子离子峰 B 基峰 C亚稳离子峰 D准分子离子峰

13. 化合物CH3CH2CH3的1HNMR中CH2的质子信号受CH3偶合裂分为( D ) A 四重峰 B 五重峰 C 六重峰 D 七重峰

14. 分子式为C5H10O的化合物,其NMR谱上只出现两个单峰,最有可能的结构式为(B )

A (CH3)2CHCOCH3 B (CH3)3C-CHO C CH3CH2CH2COCH3 D CH3CH2COCH2CH3

15.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R-CN的偏共振多重性为( D) A q B t C d D s 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1)670.7nm (2)670.7μ (3)670.7cm (4)670.7m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1)吸收峰的强度 (2)吸收峰的数目 (3)吸收峰的位置 (4)吸收峰的形状

max

=30)的一个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 (2)波长短 (3)电子能级差大 (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ζ→ζ* (2)π→π* (3)n→ζ* (4)n→π*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 (2)甲醇 (3)乙醇 (4)正己烷 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 (2) (3)

max

(4)

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 (1)

(2)

值最大的是 (3)

(4)

1. 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1)υC-C (2)υC-H (3)δasCH (4)δ

sCH

2.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 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

(1)诱导效应 (2)共轭效应 (3)费米共振 (4)空间位阻 3.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1)玻璃 (2)石英 (3)红宝石 (4)卤化物晶体 4. 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1)4 (2)3 (3)2 (4)1

5. 下列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中吸收峰频率最高的是

(1) (2)—C≡C— (3) (4)—O—H

1.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如何变化?

(1) 不变 (2). 逐渐变大 (3). 逐渐变小 (4). 随原核而变 2.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1). 12C (2). 15N (3) 19F (4) 31P 3.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质子属于磁等价核

(1)HaHbC=CFaFb (2) CHaHbF (3). R—CO—NHaHb (4)

4. 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最大

(1)—CH2CH3 (2)—OCH3 (3)—CH=CH2 (4)—CHO 5. 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乙炔(1.80)>乙烷(0.80),其原因是

(1) 导效应所致 (2)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3) 向异性效应所致 (4)杂化效应所致 6. 在通常情况下,

在核磁共振谱图中将出现几组吸收峰

(1)3 (2)4 (3)5 (4)6

7 .化合物Ph—CH2—CH2—O—CO—CH3中的两个亚甲基属于何种自旋体系 (1)A2X2 (2)A2B2 (3)AX3 (4)AB

8. 3个不同的质子Ha、Hb、Hc,其屏蔽常数的大小为ζb>ζa>ζc。则它们的化学位移如何?

(1)δa>δb>δc (2)δb>δa>δc (3)δc>δa>δb (4)δb>δc>δa

1

9. 一化合物经元素分析C:88.2%,H:11.8%,它们的H NMR谱只有 一个峰,它们可能的结构是下列中的哪个? 1

10. 下列化合物中,甲基质子化学位移最大的是

(1)CH3CH3 (2)CH3CH=CH2 (3)CH3C≡CH (4)CH3C6H5 11. 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1) 全去偶谱(2)偏共振去偶谱(3)门控去偶谱(4)反门控去偶谱 12. 1J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

(1)成反比 (2)成正比 (3)变化无规律 (4)无关 13. 下列化合物中羰基碳化学位移δC最大的是

(1)酮 (2)醛 (3)羧酸 (4)酯 14. 下列哪种谱可以通过JCC来确定分子中C—C连接关系

(1)COSY (2)INADEQUATE,DETE (3)HETCOR (4)COLOC 15.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1)紫外和核磁(2)质谱和红外(3)红外和核磁(4)质谱和核磁

1. 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1)从大到小 (2)从小到大 (3)无规律 (4)不变

2. 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

(1)偶数 (2)奇数 (3)不一定 (4)决定于电子数 3. 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1)1∶1∶1 (2)2∶1∶1 (3)1∶2∶1 (4)1∶1∶2 4.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1)α-裂解 (2)I-裂解 (3)重排裂解 (4)γ-H迁移 5. 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下列哪个碎片峰不可能出现

(1)M+2 (2)M-2 (3)M-8 (4)M-18

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 ( A)

A、4.47×108 B、4.47×107 C、1.49×

106 D、1.49×1010

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 C )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

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C )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D、电子能级差大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 A)

A、ζ→ζ

B、π→π

C、n→ζ

D、n→π﹡

5、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D )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 )

A、ν

C-C

B、ν

C-H

C、δ

asCH D、δ

sCH

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和1736cm处出现两

-1-1

个吸收峰,这是因为:(C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D )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结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3N-6 ( B )

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B )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11、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 A )

A、12C B、15N C、19F D、31P

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值最大 ( D )

A、–CH2CH3 B、 –OCH3 C、–CH=CH2 D、-CHO

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 ( D )

A、诱导效应所致 B、杂化效应所致

C、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 D )

A、全去偶谱 B、偏共振去偶谱 C、门控去偶

谱 D、反门控去偶谱

15、1J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 (B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变化无规律 D、

无关

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B)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无规

律 D、不变

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 ( B)

A、偶数 B、奇数 C、不一

定 D、决定于电子数

18、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 C)

A、1:1:1 B、2:1:1 C、1:2:1 D、1:1:2

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值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B )

A、α-裂解产生的。 B、I-裂解产生的。 C、重排裂解产生的。 D、

γ-H迁移产生的。

20、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C)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

1、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 C )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2、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 D )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3、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 D )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4、预测H2S分子的基本振动数为: ( B )

A、4 B、3 C、2 D、1 5、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 B )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6、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值最大 ( D ) A、–CH2CH3 B、 –OCH3 C、–CH=CH2 D、-CHO 7、1J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 (B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变化无规律 D、无关 8、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 B)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无规律 D、不变 9、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C ) A、1:1:1 B、2:1:1 C、1:2:1 D、1:1:2 10、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B )

A、α-裂解产生的 B、I-裂解产生的 C、重排裂解产生的 D、γ-H迁移产生的。

V1、频率(MHz)为

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

为 ( A )

A、670.7nm B、670.7? C、670.7cm D、670.7m

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 C )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

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

于 ( C)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D、电子能级差大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 A )

A、ζ→ζ

B、π→π

C、n→ζ

D、n→π﹡

5、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 A )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 A )

A、ν

7、

C-C

B、ν

C-H

C、δ

asCH D、δ

sCH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

吸收峰

这是因为:(C )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 D )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

为: ( B ) 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能 态所需

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 B )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11、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 )

A、12C B、15N C、19F D、31P

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 ( D )

A、–CH2CH3 B、 –OCH3 C、–CH=CH2 D、-CHO

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 (B )

A.导效应所致 B.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 杂化效应所致 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 D )

A、全去偶谱 B、偏共振去偶谱 C、门控去偶谱 D、反门控去偶谱 15、1J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 ( B)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变化无规律 D、无关

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 B )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无规律 D、不变

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 ( B)

A、偶数 B、奇数 C、不一定 D、决定于电子数

18、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 C )

A、1:1:1 B、2:1:1 C、1:2:1 D、1:1:2 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 B )

A、α-裂解 B、I-裂解 C、重排裂解 D、γ-H迁移

20、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

1、 不是助色团的是:D

A、 -OH B、 -Cl C、 -SH D、 CH3CH2- 2、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

A、 ζ→ζ* B、 n →ζ* C、 π→π* D、 n →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 B、 UV吸收无加和性

C、π→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ζ*跃迁要强10-100倍 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

4、紫外光谱的峰强用εmax表示,当ε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

A、很强吸收 B、强吸收 C、中强吸收 D、弱吸收 5、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

A、 4-200nm B、200-300nm C、200-400nm D、300-400nm 6、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λ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

254nm的吸收带是:B

A、R带 B、B带 C、K带 D、E1带 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差大 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9、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 A、水 B、乙醇 C、甲醇 D、正己烷 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

A、

B、

C、

D、

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 A、

B、

C、

D、

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 为A

A、670.7nm B、670.7μ C、670.7cm D、670.7m 13、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

A、ζ→ζ* B、π→π* C、n→ζ* D、n→π*

1、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A

A:3N-5 B: 3N-6 C: 3N+5 D: 3N+6 2、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B

A:3N-5 B: 3N-6 C: 3N+5 D: 3N+6 3、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D

A B C D

4、下图为某化合物的IR图,其不应含有:D

A:苯环 B:甲基 C:-NH2 D:-OH 5、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A

A B C D

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其亚甲二氧基的δCH特征强吸收峰为:A A: 925~935cm-1 B:800~825cm-1

C: 955~985cm-1 D:1005~1035cm-1

7、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A A: 有机酸 B:醛 C:醇 D:醚 8、下列羰基的伸缩振动波数最大的是:C

OO OO RCRCRCRC

FClRH

ADBC

RCN中三键的IR区域在:B 9、 A ~3300cm-1 B 2260~2240cm-1

C 2100~2000cm-1 D 1475~1300cm-1

10、偕三甲基(特丁基)的弯曲振动的双峰的裂距为:D

A 10~20 cm-1 B15~30 cm-1 C 20~30cm-1 D 30cm-1以上 1、核磁共振的驰豫过程是 D A自旋核加热过程

B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的过程

C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D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2、请按序排列下列化合物中划线部分的氢在NMR中化学位移的大小

Ha

H b (CH3)3COH c CH3COO CH3 d

CH3CCCH3(2~3) a

3、二氟甲烷质子峰的裂分数和强度比是 A A单峰,强度比1 B双峰,强度比1:1

C 三重峰,强度比1:2:1 D 四重峰,强度比1:3:3:1

4、核磁共振波谱产生,是将试样在磁场作用下,用适宜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使下列哪种粒子吸收能量,产生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B

A原子B有磁性的原子核C有磁性的原子核外电子D有所原子核 5、磁等同核是指:D

A、化学位移相同的核 B、化学位移不相同的核

C、化学位移相同,对组外其他核偶合作用不同的核 D、化学位移相同,对组外其他核偶合作用相同的核

6、具有自旋角动量,能产生核磁共振的原子核是:A P115

A、13C核 B、12C核 C、 32S核 D、 16O核

7?、在苯乙酮分子的氢谱中,处于最低场的质子信号为:A

A、邻位质子 B、间位质子 C、对位质子 D、 甲基质子 8、下述化合物中的两氢原子间的4J值为:B

HH

A、0-1Hz B、1-3Hz C、6-10Hz D、12-18Hz 9、NOE效应是指:C

A、屏蔽效应 B、各向异性效应 C、核的Overhauser效应 D、电场效应 10、没有自旋角动量,不能产生核磁共振的原子核是:D

A、13C核 B、2D核 C、 15N核 D、 16O核

11、在下述化合物的1HNMR谱中应该有多少种不同的1H核:A

A、 1 种 B、2种 C、3种 D、4种 12、下列各组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C

Oa.CH2=CH2b.CHCHc.HCHd.

A、a>b>c>d B 、d>c>b>a C 、 c>d>a>b D 、b>c>a>d 13、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发现某被测氢核共振峰与TMS氢核间的频率差(??)为420Hz,试问该峰化学位移(?)是多少ppm:B

A、10 B、7 C、6 D、 4.2 14、下述化合物氢谱中的甲基质子化学位移范围为:B

OCCH3

A、0-1ppm B、2-3ppm C、4-6ppm D、 6-8ppm 15、下述化合物中的两氢原子间的3J值为:C

HH

A、0-1Hz B、1-3Hz C、6-10Hz D、12-18Hz 16、 没有自旋的核为 C

A、1H B、2H C、12C D、13 C

17、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某被测氢核的共振峰与TMS间的频率差(△ν)为430Hz,问该峰化学位移(δ)是多少ppm? C A、4.3 B、43 C、7.17 D、6.0 18、化合物

的1H NMR谱中应该有多少种化学环境不同的1H核? D

OA、 8 B、 4 C、 2 D、1 19、

化合物

的1H NMR谱中,化学位移处在最低场的氢核为 B

A、甲基 B、邻位氢 C、间位氢 D、对位氢 20、判断CH3CH2CH2CO2H分子中1H核化学位移大小顺序 B a b c d

A、 a>b>c>d B 、d>c>b>a C、 c>b>a>d D、 d>a>b>c 21、当采用60MHz频率照射时,对羟苯乙羟酸分子中苯环上的四个氢呈现两组峰,分别为6.84和7.88ppm,偶合常数为8 Hz,试问该两组氢核组成何种系统? D A、A2 B2 B、A2 X2 C、AA` BB` D、AA` XX`

22、在刚性六元环中,相邻两个氢核的偶合常数Jaa值范围为 A A、8---10Hz B、0----2Hz C、2--3Hz D、12--18Hz 23、在低级偶合的AX系统中共有 C 条谱线。 A、 2 B、3 C、4 D、5 24、在化合物CH3—CH==CH—CHO中,--CHO的质子化学位移信号出现区域为 D A、1--2 ppm B、3--4 ppm C、6--8 ppm D、8--10 ppm HbCCHaCOOCH325、在化合物Hc的1H NMR谱中,化学位移处在最高场的氢核为B变C

A、Ha B、 Hb C 、Hc D、 CH3

OH3CHoHmHp26、化合物的1H NMR谱中,1H核化学位移大小顺序为 C A、CH3>Ho>Hm>Hp B、 Ho > Hp > Hm> CH3

C 、Hm > Hp > Ho > CH3 D、 Hm > Ho > Hp > CH3

CH3a1H3CCH3a2a327、在化合物中,三个甲基的化学位移值分别为a1 1.63,a2为1.29,a3

为0.85。其中,a2和a3的δ值不同,后者明显向高场移动是因为该甲基 C A、受双键吸电子影响 B、受双键供电子影响

C、位于双键各向异性效应的屏蔽区 D、位于双键各向异性效应的去屏蔽区 1、在下述化合物的13CNMR谱中应该有多少种不同的13C核:A

A、 1 种 B、2种 C、3种 D、4种 2、下列各组化合物按13C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C

Oa.CH3-CH3b.CHCHc.HCHd.

A、a>b>c>d B 、d>c>b>a C 、 c>d> b > a D 、b>c>a>d 3、下述化合物碳谱中的甲基碳的化学位移范围为:A

OCCH3

A、10-50ppm B、50-70ppm C、100-160ppm D、 106-200ppm

4、下列化合物的偏共振去偶的13CNMR波谱中,甲基应出现几条谱线:D

CH3

A、1 B、2 C、3 D、4

5、一个分子式为C6H8的化合物,在噪音去偶谱上出现三个单峰,偏共振去偶谱中出现一个三重峰和二个双峰,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是:B

A.B.C.D.

6、下列化合物的噪音去偶的13CNMR波谱中应出现几条谱线: C

CH3C

A、7 B、6 C、5 D、4

7、一个分子式为C6H8的化合物,在噪音去偶谱上只出现两个单峰,偏共振去偶谱中出现一个三重峰和一个双峰,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是:A

A.B.C.D.

8、甲苯的宽带质子去偶的C NMR谱中应出现几条谱线?D A、7 B、6 C、4 D、5

9、苯甲醚分子中,苯环上六个碳原子化学位移在最低场的碳原子为 A A、甲氧基取代位 B、 邻位 C、间位 D、对位

13

CH310、在化合物

COOH的13C NMR谱中应该有多少种化学环境不同的13C核? D

A、5 B、6 C、7 D、8

11、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6H8,高度对称,在噪音去偶谱上只有两个信号,在偏共振去偶谱上只有一个三重峰(t)及一个二重峰(d),其结构可能为 A A、

B、

C 、 CHCCCCCH33

D、 1、发生麦氏重排的一个必备条件是( C )

A) 分子中有电负性基团 B) 分子中有不饱和基团 C) 不饱和双键基团γ-位上要有H原子 D) 分子中要有一个六元环 2、质谱(MS)主要用于测定化合物中的(C )

A) 官能团 B) 共轭系统 C) 分子量 D) 质子数 3、分子离子峰,其质量数与化合物的分子量(A )

A) 相等 B) 小于分子量 C) 大于分子量 D) 与分子量无关 4、氮律指出: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与其含N原子数的关系是 (B )

A) 含奇数个N原子时,分子量是偶数; B) 含奇数个N原子时,分子量是奇数;

C) 含偶数个N原子时,分子量是奇数; D) 无关系 5、异裂,其化学键在断裂过程中发生(A )

A) 两个电子向一个方向转移 B) 一个电子转移 C) 两个电子分别向两个方向转移 D) 无电子转移

6、某化合物的质谱中,其分子离子峰M与其M+2峰强度比为约1:1, 说明分子

中可能含有( B )

A) 一个Cl B) 一个Br C) 一个N D) 一个S 7、对于断裂一根键裂解过程,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 D ) A) 在所有的化合物中,直链烷烃的分子离子峰最强。

B) 具有侧链的环烷烃优先在侧链部位断裂,生成环状游离基。

C) 含双键、芳环的化合物分子离子不稳定,分子离子峰较强。

D) 在双键、芳环的β键上容易发生β断裂,生成的正离子与双键、芳环共轭稳定。

8、下列化合物中, 哪个能发生麦氏重排? ( D )

OH3COCl

ABCD

9、采用“氮律”判断分子离子峰是质谱解析的手段之一,“氮律”说:( C ) A) 分子量为偶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奇数个氮原子,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偶数个氮原子

B) 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不含氮原子。

C) 分子量为偶数的有机化合物不合或含偶数个氮原子,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奇数个氮原子

D) 有机化合物只能含偶数个氮原子

10、某芳烃(M=120)的部分质谱数据: m/z 120 (M+) 丰度40%, m/z 92 丰度

50%, m/z 91 丰度100%,试问该化合物结构如何? ( A )

CBD A

11、某一化合物(M=102),质谱图上于m/z 74 (70%)处给出一强峰,其结构为( C )

A) (CH3)2CHCOOCH3 B) CH3CH2CH2CH2COOH C) CH3CH2CH2COOCH3 D) (CH3)2CHCH2COOH 12、某烷烃类化合物MS图如下右图,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B ) A) C7H14 B) C2H5Br C) C3H7Cl D) C2H5F 13、一个醚类,质谱图上在m/z92,处有一强的离子峰,该化合物结构为何?(C)

OOA

O B C

D O

16、化合物 I 的MS图中(M=156),丰度最大的峰A m/z 99 B m/z 141 C m/z 113 D m/z 57

17、下列离子中,哪个离子是奇数电子离子,偶数质量?(C)

是(A)

A C3H5 B C4H11N C C3H6O D C4H9N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k7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