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3-11-26 00: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中文)/Introduction to Art(英文)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 适用专业:艺术类、师范类、理工农医等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概论》列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艺术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了解并熟悉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欣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一)基本要求: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理解艺术起源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密切关系,

以及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二)重点与难点:艺术发展外部原因、客观规律和自身规律。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中,

重点应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

(三)教学内容

1、美的起源 2、艺术的发生 3、艺术的发展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艺术起源于什么? 2、艺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

(一)基本要求: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

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了解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重点与难点: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再现说”)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

1、艺术含义的演变 2、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3、艺术特质与艺术家的思想、情操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浅论艺术特质。 第三章 艺术的类别

(一)基本要求: 掌握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六种方法;了解艺术的主要种类,包括绘画、雕塑、

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理解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二)重点与难点:建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总是以直观形象的方

式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工艺美术品范围广泛,可大致分为三大类别;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多方面内容;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几个高峰时期;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与表现;西方话剧史上,从悲剧的几种类型,可以大致了解到戏剧发展的情况;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视艺术的分类;语言艺术的非具象性、间接性。

(三)教学内容

1、艺术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主要的艺术门类:语言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影视

艺术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思考哪一种艺术分类原则和方法最能有效地区别各门类艺术? 第四章 艺术的材料

(一)基本要求:了解各种艺术材料各自的特性及表现效果。

(二)重点与难点:艺术材料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因为艺术材料的基础是物质,目的是美学。 (三)教学内容

1、艺术材料及其特性 2、艺术材料与艺术效果 3、艺术材料的发现和利用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比较中国画和西洋油画所用艺术材料的不同物质性和审美特性。 第五章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

(一)基本要求: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

进行研究,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典型与意境;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什么是艺术意蕴;典型和意境;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中国传统艺术精

神。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艺术意蕴上;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来分析典型和意境,并将二者加以比较,以便于帮助加深对典型和意境的认识;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比较,了解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指导学生通过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

1、艺术作品的层次 2、艺术作品的内容 3、艺术的形式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谈齐白石画作的艺术意蕴。 第六章 艺术的创作

(一)基本要求: 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掌握艺术

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了解艺术创作心理,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但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指导学生认识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从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

(二)重点与难点: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

化修养;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无意识;

(三)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2、艺术创作过程的实质 3、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4、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从郑板桥画竹的三个过程来理解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第七章 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一)基本要求: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指导学生结合上一章“艺术创作”

来理解和认识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二)重点与难点: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

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比较。

(三)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2、艺术风格 3、艺术流派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浅谈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 第八章 艺术欣赏和批评

(一)基本要求:了解艺术欣赏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如何培养与提高

艺术欣赏力;了解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了解艺术欣赏的审美过程;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要求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一般规律;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欣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欣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欣赏的审美过程;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二)重点与难点:接受美学的基本知识; 艺术欣赏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 艺术欣赏的审

美过程; 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

(三)教学内容

1、艺术欣赏的条件 2、艺术欣赏的方法和过程 3、艺术欣赏的本质和特点 4、艺术批评的标准和类型 5、艺术批评家与艺术批评的本质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 2、

分析艺术欣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

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学生自己选择与艺术概论有关的任何题目。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1、朱和平编著《艺术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彭吉象主编《中国艺术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8k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