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 - 标准样例

更新时间:2024-01-03 02: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1、项目名称:

设计阶段: 2、自然条件

1)地质情况:

场地类别 对抗震有利或有害地段 不利 XXX

初步(总体)、施工图

项目编号: 日 期:

xx-xx-xxx xxxx-xx-xx

地基土液化情况 ±0.000相对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 4.500 地下水位(m) 最高水位相对标高 最低水位相对标高 -4.5 地下水、土腐蚀性 地下水 地基土 Ⅲ类 无 -1.5 弱 微 2)地区气候条件:

气温统计年限为 30 年 结构合拢平均气温(℃) 最高 25.2 最低 3.5 极端气温(℃) 温度(℃) 最高 41.0 最低 -10.6 15±5 温度升高工况 +31.0 温度降低工况 -30.6 结构设计最大温差(℃) 标准冻深(m) 1.2 3)环境类别:

项次 1 环境类别 一 混凝土结构构件所处部位 除以下2~5项以外的室内构件的其他表面。 1)除以下3~5项以外,室内、外地面以下与水或土直接接触的结构构件的表面; 2)室外无保温或防水措施的阳台、雨蓬、走廊、飘板、女儿墙等所有2 二a 表面; 3)屋顶水箱的所有内外表面;室内水池内表面; 4)无保温或防水措施的室内构件的室外表面; 5)无防水措施的室内厨房、浴室、厕所、盥洗室、茶水间、公共洗衣房等的内表面。 3 4 5 二b 三a 三b 1)地下室地下一层外墙的外表面。 第 1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3、地基基础

1)地基基础等级、地下室等级:

单体名称 XXX XXX XXX 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 乙级 乙级 乙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混凝土抗渗等级 P6 P 6 P 6 +φcu

地下室人防级别 甲类核六级 甲类核六级 无 2)地下室外墙静止土压力系数:K0=1-Sinφ′,φ′=C+φ,或φ′=

(备注:C、φ为直剪固快峰值乘0.70后的数值;Ccu、φcu为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

4、结构属性、等级、使用年限:

单体名称 XXX XXX XXX 结构属性 A级高层 A级高层 A级高层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结构耐火等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50年 50年 结构耐久性年限 50年 50年 50年 5、抗震设防标准:

单体名称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分组 场地特征周期(Tg) 抗震措施烈度 抗震构造措施烈度 阻尼比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层间最大弹多遇地震 设防地震 罕遇地震 底层 XXX 重点设防类 7度 0.15g 第一组 0.45s 8度 8度 5% 0.12 0.34 0.72 ≤1/2000 第 2 页 共 16 页

XXX 标准设防类 7度 0.15g 第一组 0.45s 7度 8度 5% 0.12 0.34 0.72 ≤1/800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性位移角 其他层 ≤1/800 ≤1/800 6、结构选型:

单体名称 基础地基 类型 持力层 基础类型 类型 上部框架抗震等级 结构 剪力墙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XXX 待定 待定 待定 框架-剪力墙结构 XXX XXX 7、荷载:

1)风压、雪压:

基本风压 (kN/m2) 单体名称 设计状态 50年一遇 50年一遇的1.1倍 承载能力 位移指标 承载能力 位移指标 0.55 0.55 0.55 0.61 1.3 1.3 1.3 1.3 基本值 风荷载整体体型系数 相互干扰增大系数 1.0 1.0 1.0 1.0 1.3 1.3 1.3 1.3 B类 B类 B类 B类 0.25 0.25 0.25 0.25 1.0 1.0 1.0 1.0 综合值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kN/m2) 50年一遇 100年一遇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XXX XXX 2)楼、屋面自重面荷载

部位 底层大厅 一般房间 组成内容 0. 40(吊顶管线)+0.02×20(板下粉饰)+h×25(板重)+0.02×20(找平层)+0.03×28(建材面层) 0. 40(吊顶管线)+0.02×20(板下粉饰)+h×25(板重)+0.05×20(面层) 0. 40(吊顶管线)+0.02×20(板下粉饰)+h×25(板重)+【h1×8(泡沫混凝土找坡)+0.02×20(水泥砂浆找平层)第 3 页 共 16 页

平面静荷载 总计(kN/m2) 2.04+h×25 1.80+h×25 3.10+h×25+h1×8 *屋顶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0.15×3.3(发泡水泥板)+0.02×20(水泥砂浆找平层)+0.04×25(钢筋细石混凝土面层)】 备注:1)h、h1应按“米”计; 2)“屋顶”项应根据实际工程作相应的调整。 3)楼层一般使用荷载(均布活载)

序号 房间名称 (1)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1 儿园 (2)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 医院门诊室 2 3 食堂、餐厅、一般资料档案室 (1)礼堂、剧场、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台 (2)公共洗衣房 (1)商店、展览厅、车站、港口、机场大厅及其旅客等候4 室 (2)无固定座位的看台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健身房、演出舞台 (2)舞厅 (1)书库、档案库、贮藏室 (2)密集柜书库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 室外地下室顶板(非消防车道) 室外地下室顶板(消防车道) 室内地下室顶板(一层)庭院 电力电池室 设备机房 一般机房 4.0 5.0 12.0 7.0 10.0 20.0 10.0 16.0 10.0 10.0 0.8 0.8 0.8 0.8 3.5 2.5 3.0 2.0 0.5 标准值 (kN/m) 2地震作用组合值系数 本工程选用 √ 第 4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网管中心、计费中心等业务监控室、操作维护中心 高低压配电室 办公区 盥洗室 楼梯、走廊 屋面机房(包括无机房)电梯井道对应区域 屋面机房(包括无机房)电梯井道以外区域 设备屋面 屋顶花园 上人屋面 6.0 8.0 2.0 2.5 3.5 20.0 7.0 5.0 3.0 2.0 0.8 0.8 1.0 0.8 4)竖向面荷载

a)隔墙:

? 内墙粉饰荷载

内墙系统 涂料 材料名称 内墙双面粉饰砂浆 合计 ? 外墙粉饰、保温及装饰荷载 外墙 系统 材料名称 密度 <干密度> (kG/m) 外墙单面内粉饰砂浆 聚合物砂浆 发泡水泥板 涂料 泡沫玻璃保温板 保温层外侧保护砂浆 涂料 面砖 外墙单面内粉饰砂浆 160 2000 2000 0.5% 50 20 25 0.1 0.4 0.0 0.5 2000 1900 300 10.0% 3密度<干密度> (kG/m) 2000 3吸水率 厚度 (mm) 25×2 竖向面荷载 (kN/m) 1.0 21.0 竖向 面荷载 (kN/m) 0.5 0.2 0.2 2吸水率 厚度 (mm) 25 8 50 合计(kN/m2) 1.3 1.6 第 5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聚合物砂浆 发泡水泥板 泡沫玻璃保温板 保温层外侧保护砂浆 面砖粘结砂浆 面砖 外墙单面内粉饰砂浆 聚合物砂浆 发泡水泥板 石材 泡沫玻璃保温板 保温层外侧保护砂浆 石材骨架 石材

1900 300 160 2000 2000 1980 2000 1900 300 160 2000 2800 10.0% 0.5% 10.0% 0.5% 8 50 50 15 10 10 25 8 50 50 20 35 0.2 0.2 0.1 0.3 0.2 0.2 0.5 0.2 0.2 0.1 0.4 0.4 1.0 2.7 墙体材料类型: 蒸压(砂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主要规格:600×250×100、200、250、300) 容重: 干容重7.0kN/m3,吸水率20%,容重按8.4kN/m3计算;砌块之间灰缝按12mm水泥砂浆(20kN/m3)计算荷重。 墙体厚度及装饰系统 100厚 内墙 内墙 200厚 外墙 涂料 涂料 涂料 [8.4+(0.25+0.60)×0.012×20.25)] ×0.20=2.0 面砖 0/(0.6×石材 内墙 250厚 外墙 涂料 涂料 [8.4+(0.25+0.60)×0.012×20.25)] ×0.25=2.5 面砖 0/(0.6×石材 300厚 内墙 涂料 [8.4+(0.25+0.60)×0.012×2第 6 页 共 16 页

墙体及灰缝荷载 [8.4+(0.25+0.60)×0.012×20/(0.6×0.25)] ×0.10=1.0 墙体装饰竖向面荷载本工程2系统荷载 总计(kN/m) 选用 1.0 1.0 1.3 1.6 2.7 1.0 1.3 1.6 2.7 1.0 2.0 3.0 3.3 3.6 4.7 3.5 3.8 4.1 5.2 4.0 √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0.25)] ×0.30=3.0 涂料 0/(0.6×外墙 面砖 石材 1.3 1.6 2.7 4.3 4.6 5.7 备注:1)线荷载= “竖向面荷载”×楼层墙体净高,当有门窗洞时相应洞口区域竖向面荷载应另算。 墙体材料类型: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主要规格:390×190×90、140、190、240) 容重: 容重90厚17kN/m3、140厚16kN/m3、190厚15kN/m3、240厚14kN/m3;砌块之间灰缝按12mm水泥砂浆(20kN/m)计算荷重。 墙体厚度及装饰系统 90厚 内墙 内墙 140厚 外墙 涂料 涂料 涂料 [16+(0.19+0.39)×0.012×200.39)] ×0.14=2.5 面砖 /(0.19×石材 内墙 190厚 外墙 涂料 涂料 [15+(0.19+0.39)×0.012×200.39)] ×0.19=3.2 面砖 /(0.19×石材 内墙 240厚 外墙 涂料 涂料 [14+(0.19+0.39)×0.012×200.39)] ×0.24=3.9 面砖 /(0.19×石材 墙体及灰缝荷载 [17+(0.19+0.39)×0.012×20/(0.19×0.39)] ×0.09=1.7 墙体装饰竖向面荷载本工程选用 系统荷载 总计(kN/m2) 1.0 1.0 1.3 1.6 2.7 1.0 1.3 1.6 2.7 1.0 1.3 1.6 2.7 32.7 3.5 3.8 4.1 5.2 4.2 4.5 4.8 5.9 4.9 5.2 5.5 6.6 备注:1)若有大面积的孔内灌实情况,则相应区域的荷重另外计算; 2)线荷载= “竖向面荷载”×楼层墙体净高,当有门窗洞时相应洞口区域竖向面荷载应另算。

墙体材料类型: 烧结多孔砖 (主要规格:115×240×90) 容重: 容重15kN/m;砌块之间灰缝按12mm水泥砂浆(20kN/m)计算荷重。 墙体厚度及装饰系统 120厚 内墙 墙体及灰缝荷载 墙体装饰竖向面荷载本工程系统荷载 总计(kN/m2) 选用 1.0 33涂料 [15+(0.09+0.24)×0.012×20第 7 页 共 16 页

3.3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0.09×0.24)] ×0.12=2.3 内墙 240厚 外墙 涂料 涂料 [15+(0.09+0.12)×0.012×200.12)] ×0.24=4.8 面砖 /(0.09×石材 备注:1)若墙体材料实际容重与此不同,则应重新计算; 2)线荷载= “竖向面荷载”×楼层墙体净高,当有门窗洞时相应洞口区域竖向面荷载应另算。 1.0 1.3 1.6 2.7 5.8 6.1 6.4 7.5 b)幕墙:

幕墙种类 玻璃幕墙 石材幕墙 玻璃或石材荷重 骨架荷重 0.4 0.5 合计竖向面荷载(kN/m2) 本工程选用 √ 备注:1)玻璃容重按26kN/m3考虑;石材容重按28kN/m3考虑; 2)合计“竖向面荷载”不应小于1.0kN/m2。 5)特殊荷载(均布)

室外地下室顶板上堆土静载:a)梁、板、柱、基础抗压计算时,填土按实际厚度、容重按

18~21 kN/m计;

b)基础抗浮计算时,填土按实际厚度、容重按12 kN/m3

3

8、材料:

1)混凝土

单体名称 主楼 裙房 纯地下室 灌注桩 C30 基础 C30 外墙 C30 内墙 同柱 柱 ≤ C50 梁、板 C30 预应 力梁 C40 2)钢筋

灌注桩 基础纵筋 纵筋 HRB335 箍筋 HPB300 HRB400 纵筋 HRB400 箍筋 HPB300、HRB400 ?6 HPB300 ?8及以上 HRB400 基础梁、柱、墙、梁 板 3)钢材

第 8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结构 部位 构件类型 钢材牌号等级 Q235-BZ Q345-C 冲击韧性 Z向性能 温度冲击60>t 100>t t≥ t<40mm (℃) 功(J) ≥40mm ≥60mm 100mm 0 0 ?34 ?34 Z15 Z15 Z25 Z25 Z35 Z35 一般埋件 XXX 结构构件 4)填充墙

楼层及部位 地下室 内墙 外墙 上部 内墙 材料名称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优先)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砂加气优先) 主要规格 390x190x190 600x250x200(100) 600x250x200(100) 强度等级 Mu7.5 A5.0 A3.5 产品等级 (kG/m3) ≤1400 ≤700 ≤600 优等品 优等品 优等品 干密度 9、人防荷载:

六级人防

基础 底板 等效荷载标准50 值(kN/m2)

五级人防

顶 板 基础 土中 部 位 底板 外墙 出入口临空墙人防与普通地下室相邻墙体 防倒塌相邻楼梯 棚架水防护正(反)平(垂单元 面 直)荷载 12055(50) (60) 土中 外墙 66 顶 板 土室中 内 60 60 出入口临空墙ζ<30° (ζ≥30°) 160 (130) 人防与普通地下室相邻墙体 140 240 门框 楼梯 防倒塌正棚架垂(反)单元 直荷载 面 相邻防护50 60(30) 50 部 位 ζ<30° 土中 室内 (ζ≥30°) 370 (320) 门框 等效荷载标准值(kN/m) 295 100 120 120 230 340 100 10、性能设计:

第 9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单体名称 地震烈度水平 性能目标为_ D _;结构抗震性能水准 宏观损坏程度 损坏 四角框架柱,跃层柱,36层被支撑转换梁搁置的框架柱 36层支撑转换梁 底部加强部位的核心筒剪力墙 弹性 弹性 弹性 弹性 弹性 弹性 弹性 弹性 1/800 1/996 多遇地震 第1水准 完好、无XXX 设防地震 第4水准 罕遇地震 第5水准 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能 中度损坏 比较严重损坏 弹性 弹性 不屈服 弹性 弹性 部分屈服,受剪截面满足 部分屈服,受剪截面满足 大部分屈服,受剪截面满足 1/400 1/402 受剪截面满足 受剪截面满足 受剪截面满足 不屈服 极限值满足 受剪截面满足 受剪截面满足 部分比较严重破坏 1/100 1/124 关键结构构件 性能 普通竖向构件 36层被支撑转换梁搁置的连梁 大开洞楼层及上下层、屋面收进等主要应加强的楼层板 非加强部位的核心筒剪力墙 构件 “关键构件”以外的框架柱 耗能“关键构件”以外的框架梁及构件 核心筒连梁 最大层间位移角 规范限值 本工程 11、结构计算:

计算程序

软件名称 《PMCAD》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PK》钢筋砼框架、框排架、连续梁结构计算与施工图PKPM系列 绘制软件 《SATWE》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 《PMSAP》复杂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 《TAT》多、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程序 《SLABCAD》复杂楼板分析与设计软件 《SLABFIT》楼板舒适度分析 《PUSH&EPDA》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静、动力版本 10版2012-6 本工程选用 √ 第 10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分析软件 《FEQ》高精度平面有限元框支剪力墙计算及配筋 《LTCAD》楼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JLQ》剪力墙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GJ》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计算软件 《JCCAD》基础CAD设计软件 《BOX》箱形基础CAD 《JCYT》基础及岩土工具箱 《STS》钢结构设计软件 《STPJ》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设计软件 《GSCAD》温室结构设计软件 《QITI》砌体结构辅助设计软件 《JDJG》建筑抗震鉴定加固设计软件 TBSP AUTOBASE SAFE 理正 启明星 ETABS SAP2000 MIDAS 3D3S PERFORM 3D ANSYS

第 11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SATWE主要参数设置

? 总信息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 混凝土容重(kN/m3) 钢材容重(kN/m) 裙房层数 转换层所在层号 嵌固层所在层号 地下室层数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3X 27 78 X X X X 1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模拟施工加载1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水平风荷载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特征值求解方式 水平振型和竖向振型整体求解方式

“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

√ 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 √ √ √

结构材料信息 钢筋混凝土结构

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风荷载信息

地面粗糙度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 X向结构基本周期(秒) B 0.55 一般为T1的数据,初步计算后返填。 第 12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Y向结构基本周期(秒)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kN/m2) 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一般为T2的数据,初步计算后返填。 5 1 (备注:一般为1;高度超过60m或其他敏感建筑物为1.1) XX(备注:按10年一遇取值) 2 ? 地震信息

结构规则性 设防地震分组 设防烈度 场地类别 砼框架抗震等级 剪力墙抗震等级 钢框架抗震等级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中震(或大震)设计 不规则 第一组 7(0.15g) Ⅳ 2 二级 2 二级 3 三级 提高一级 不考虑

√ √ 考虑偶然偏心 指定偶然偏心 考虑双向地震 15 0.5 0.85 5 0.9 0.12 0.72 0 0

计算振型数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活载组合值系数 周期折减系数 结构阻尼比(%) 特征周期Tg(秒)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用于12层以下规则砼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竖向地震参与振型数 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底线值 √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

5 相应角度(度) 15,30,45,60,75 ? 活载信息

墙、柱设计时活荷载 折减 活荷载不利布置最高层号

0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 传给基础的活荷载 不折减 √ 不折减 √ 折减 ? 调整信息

第 13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梁扭矩折减系数 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0.90 1 0.4 1 1.05 0.6 抗规(5.2.5)调整 薄弱层调整 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的方式 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各薄弱层层号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地震作用调整 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始层号

0.2V0分段调整 0.2/0.25V0调整分段数 0.2/0.25V0调整起始层号 0.2/0.25V0调整终止层号 1 1 10 5

0 按抗规和高规从严判断 0 1.25 1 放大系数 1

√ 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 1.2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Bk 砼矩形梁转T形(自动附加楼板翼缘)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5 0 √ 框支柱调整系数上限 指定的加强层个数 各加强层层号

√ 按抗规(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 0.2V0调整系数上限

弱轴方向动位移比例(0~1) 0 强轴方向动位移比例(0~1) 0

? 设计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1 0.95 保护层厚度 梁保护层厚度(mm) 柱保护层厚度(mm)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 梁端简化为刚域 柱端简化为刚域 20 20 √ 考虑P-△效应 √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 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限值按照√ 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第 14 页 共 16 页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 √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条的高配筋要求 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按混规B.0.4条考虑柱二阶效应

柱配筋计算原则

过渡层信息 指定的过渡层个数 0 各过渡层层号

√ 算 按单偏压计 按双偏压计算 ? 配筋信息

箍筋强度(N/mm) 梁箍筋强度(设计值) 柱箍筋强度(设计值) 墙水平分布筋强度(设计值) 墙竖向分布筋强度(设计值) 边缘构件箍筋强度(设计值) 2 270 270

360 360 270 箍筋间距 梁箍筋间距(mm) 柱箍筋间距(mm) 墙水平分布筋间距(mm)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100 100 150 0.3

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NSW 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方式时,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

0 0.6 1 ? 荷载组合

一般按程序默认执行。

? 地下室信息

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 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 地下室外墙侧土水压力参数 第 15 页 共 16 页

-3 35 0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回填土容重(kN/m3) 18 室外地坪标高(m) -0.45 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0.5 地下水位标高(m) -1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 20

? 结构内力、配筋计算

层刚度比计算 剪切刚度 剪弯刚度 √ 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地震作用分析方法 侧刚分析方法 √ 总刚分析方法 线性方程组解法 √ VSS向量稀疏求解器 LDLT三角分解 位移输出方式 √ 简化输出 详细输出

第 16 页 共 16 页

专业负责人签字:

2012-09-28

xxx·结构设计统一技术细则

回填土容重(kN/m3) 18 室外地坪标高(m) -0.45 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0.5 地下水位标高(m) -1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 20

? 结构内力、配筋计算

层刚度比计算 剪切刚度 剪弯刚度 √ 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地震作用分析方法 侧刚分析方法 √ 总刚分析方法 线性方程组解法 √ VSS向量稀疏求解器 LDLT三角分解 位移输出方式 √ 简化输出 详细输出

第 16 页 共 16 页

专业负责人签字:

2012-09-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ox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