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淀粉的工业生产流程及所需设备

更新时间:2024-01-24 22: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红薯淀粉的工业生产

红薯,又名甘薯、白薯、番薯、红苕、地瓜、山芋等。在我国分布极广,北至东北诸省,南至海南都有种植,主要产区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等地,栽植面积1.4亿亩左右,总产量约1亿吨,居世界之首。因而,我国红薯资源极为丰富。

红薯用途广泛,故而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的红薯相当一部分为食用,又是畜禽的良好饲料,由于它淀粉含量高,成为我国食品工业和淀粉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生产淀粉的工艺简单,民间有不少作坊和农家自制淀粉。 1.生产原料 1.1鲜红薯

因产地和品种不同,红薯的组成份相差甚大,鲜薯块通常含大量水份,约占红薯总重的60%-80%,而淀粉含量为15%-20%。红薯成分的典型分析如下:水分72.4%,碳水化合物25.2%,蛋白质2%,粗纤维0.4%,脂肪0.2%,无机灰分0.8%,另有各种维生素。在碳水化合物中以淀粉为主,其他为3%-5%的蔗糖、糊精和葡萄糖、果糖等。

红薯还含有一些不利于淀粉加工的物质,如含有的酚类物质受到氧化酶作用时,形成黑色素,含有果胶(胶体物质),影响淀粉颗粒与纤维,蛋白质的分离,给生产造成因难,含有的淀粉酶会使少量淀粉转化为糖。故红薯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致使加工淀粉时不仅影响淀粉收率,而且当发酵现象产生时,会使PH值降低,但降至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水溶性蛋白质变为暗绿色不溶性浆状物,附着于淀粉表面,降低淀粉口质。 淀粉生产要求红薯块根含淀粉量高,薯肉白色(或淡黄色),呈粉质状的淀粉含量高,所含可溶性糖、蛋白质、纤维和多酚类

1

的物质量少,收购时应选择土块杂质含量少、薯皮光洁完整、无损伤、无虫蚀、无病斑、没有受过涝害和冻害的薯块,横切面冒水少,乳汁流出较多,肉质坚实的为最好。

红薯块皮薄,肉嫩水分高,易受病害,贮存困难,要求在15-20℃,相对温度80%的条件下贮存,条件难以满足,贮存期间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转化为糖,又由于水分高,呼吸作用强,一部分可溶性糖被消耗。所以仅有少量鲜薯贮存起来或被短期加工成淀粉原料或生产酒精、柠檬酸等。

由于鲜薯的难贮存,所以用于生产淀粉时要求贮存期不超60天。 1.2薯干

薯干含水低(11%-15%)坚硬,其听吸作用比鲜薯低10倍以上,贮存中淀粉等损失少,不易腐坏,可用于长年加工淀粉。 薯干不如其他粮食易贮存,这是由于表面积大,组织疏松,薯堆内空隙大,极易吸温返潮。加之含淀粉和糖份较多,粉质外露,易霉变生虫,薯干贮藏期间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不得超过30℃,若在20℃下贮存,可较长期地保持不变质。同时,还需严格控制水份的安全标准。 红薯干的理化指标如表所示。

红薯的理化指标 % 指标名称 淀粉含量 水 份 等级规定 一级 >68 <12 二级 >67 <12 三级 >66 <13 四级 <65 >13 南方多雨地区,薯片不易晒干,多用刨丝机或切成薯条、薯丁晒干贮存,土杂夹带少,效果也很好。

2.鲜薯淀粉的生产

2

由于鲜薯淀粉多是出口或直接生产粉丝,因而质量要求高,尤其是灰分含量应极少。为此,要求所用鲜薯不变质,泥砂杂质少,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去除各种杂质。 鲜薯淀粉生产工艺流程

鲜红薯

↓ 流水输送 沉砂池 溢流槽 清洗机 ↓ 破 碎 机 细 磨

石灰水 水 粗 筛 渣浆 ↓ 脱水 脱水渣

细 筛

↓ 黄浆水 贮沉池

除蛋白质 (多级) 回收干物 ↓ 脱 水 ↓ 干 燥 ↓ 包 装

主要工序有:原料的净化、破碎、分离纤维、分离蛋白质、精制淀粉、脱水干燥、成品包装、工艺流程(如上图)。由于果胶的存在,生产中加入石灰水有利,不过我国目前所有的工厂皆

3

未采用此种碱法工艺。 2.1鲜薯的净化处理

通常采用湿法洗涤,即将鲜薯加入清洗输送机中水洗处理。经过初次清洗的薯块有可能混入少量的细小砂块,转笼设计为网架结构,薯块在笼内滚动、摩擦、冲洗的同时,使小块砂石从转笼的空隙中排出,因而达到清洗与排除砂石的作用。 2.2破 碎

目的在于破坏鲜薯的细胞,使细胞壁内的淀粉颗粒游离出来,以便与纤维和蛋白质分离,由于鲜薯含水量高组织脆软,可使用旋刀式破太极机或锤式粉碎机进行。 2.3细 磨

为进一步提高淀粉游离率,尚需进行细磨,但不可磨得过细,否则会增加纤维的分离难度,细磨设备,目前多数采用金钢砂磨,粗破碎的淀粉游离率可达80%以上,细磨后则可达90%以上。 2.4分离纤维

分离纤维采用过筛的方法,常用振动平筛,转动筛和锥形离心筛,最先进的是压力曲筛,为了使游离淀粉得到充分回收,一般采用两次或多次筛分,使纤维渣中游离淀粉达到干基5%左右。

2.5分离蛋白质

分离蛋白质前需采用旋流除砂器等除砂,以纯化淀粉,工业中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斜槽,推广先进的设备是碟片分离机。 碟片分离机要求进料浓度5°Be以上,底流16-18°Be,由于红薯含蛋白质远比玉米低,只需两台分离机串用,即二级分离工艺,就可使蛋白质除杂达80%以上,使产品含蛋白在 0.2%以下。 2.6脱水干燥

脱水采用三足离心机或WG—800T WG—1200卧式刮刀离心

4

机均可,脱水后一般含水38%-40%,干燥一般采用气流干燥工艺。

2.7淀粉乳的贮存

由于鲜薯的加工期短(60天左右),工厂通常将鲜薯集中破碎加工,将淀粉乳置于多个贮池中贮存起来,淀粉沉淀后封存,然后慢慢脱水干燥,贮存前应调粉乳PH在6以上或加其他防腐剂。

3.薯干淀粉生产

薯干粉生产有湿法和干法两种不同的工艺。 3.1湿法工艺

所谓湿法工艺,即薯干经筛选除杂后,置于池内整片浸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除去泥砂等,去除一部分色素物质,松软薯干的组织结构,利于淀粉颗粒游离出来,浸泡介质最好是石灰水,不过工厂现行皆用清水,浸泡时间8-10小时或更长一些,浸泡好的指标是薯片含水约60%,用手搓捻即碎,一般为单池浸泡,如果薯干经筛选后含泥砂较多,也可用2-3级水流清洗。 浸泡好的薯片的进一步加工过程与鲜薯大致相同,即用锤式粉碎机粗破碎,再用刚砂磨或冲击磨(针磨)、细磨,用多斜槽或碟片分离机除去蛋白质,达到精制的目的,然后脱水烘干。由于薯干含泥砂较多,要加强除砂手段,在细磨前用捕石器除去粗砂石,在分离蛋白前,再用多级除砂旋流器进行第二次除砂,较先进的工艺还需在磨碎、筛分等工序中加入石灰水。

湿法工艺的优点是泥、砂等杂质的去除率高,产品灰分含量较低,缺点是淀粉收率低,淀粉的白度差,目前我国几乎所有薯干淀粉工厂都采用这种方法,只是工艺更简单,选用的设备也不先进,用清水冷泡薯干,磨筛中也不加石灰水,多用金刚砂磨,平筛或转动筛、分离蛋白用斜槽,采用单级自制除砂器等,这些

5

均有待进一步改进。 3.2干法工艺

此工艺是先将净化的薯干破碎,然后用石灰水浸泡,再进行加工,我国蚌埠市果糖厂利用联邦德国的Wkempf和英国DorrOIivdr西欧分公司(荷兰)的Carasa和W.Bakker等提供的红薯干片淀粉为生产线,进行了三年的综合研究,提出如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 粗 磨 ↓

浸 泡 氢氧化钙 ↓ 细 磨 ↓ 纤维渣 粗 筛 ↓

细筛系 工艺洗涤水 ↓ 废 水 浓 缩 淀粉分离 蛋 白 漂 白 药 物 ↓ 脱水干燥 ↓

6

红薯干片 红薯淀粉

薯干片破碎工艺

1. 薯片经振动筛除砂土,输送至破碎机入料斗,输送带入口设电磁除铁装置,经一级锤击式破碎机粗碎和二级锤式破碎机粉碎,粉粒穿过筛网,由抽风管送至一级旋风分离器收集,经闭风器进入粉浆池,搅拌成原浆供浸渍工序。第二级旋风分离回收尾粉,排空的气流基本得到净化。引风途径有两条:一是进料斗入口,另一个是在二级破碎机体上加设的开度可控风门。增加了两级旋风分离器,一个抽风机和一个闭风口。

详情请看工艺流程图 薯片 一级旋风分离器 料 斗 → 一级破碎机 → 二级破碎机 → 三级旋风分离器 风 机

闭风器 → 粉浆池 →

2. 旋风分离器

破碎后粉粒平均粒径约为2.5mm。设计上,我们参照本厂淀粉干燥系统的旋风分离器,采用切向进入,离心式旋风分离器的主体尺寸:一级:直径0.55m,高度2.2m;二级:直径0.5m,高度2m.

3. 离心通风机

选用高压离心通风机,功率为3KW。风机选择应保证有足够的余量,风机在工作中会因输送粉粒而造成风压下降,为保证二级旋风分离器收集尾粉,风机的风压应足够高。

4. 车间内含尘量明显下降

7

尾气回收池

使用风机抽吸,粉粒经闭风器落入粉浆机,浆池溢风口出风很缓,带出的粉尘不再飞出。因而整个车间粉尘大为减少,改善了车间的劳动条件。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1. 工作期间不许离岗、脱岗,工作期间不准看书看报,不准串岗位,工作时要有科学的态度,决不许个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违反操作规程出现事故本人负责,严重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2. 遵守厂里的保密手册,本岗位技术决不许对外单位讲,要以厂为家。

3. 要求工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配合密切,搞好一条龙生产。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y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