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类考试复习大纲

更新时间:2023-03-16 20: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慈云佛学院本科班

2009年招生考试复习大纲

慈云佛学院教务办公室制订

佛学类考试复习大纲

佛学复习说明

本学科复习考核范围包括:佛教历史、佛教仪轨及丛林知识、基本教理以及综合论述题 四部分内容。考试以佛教历史和基本教理为重点。

复习考试的内容

一、佛教历史:

1、 印度佛教史上四次结集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部派分裂,佛教在中国、印度所遭遇的

几次法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2、 中观、瑜珈学派的创立时间、地点、核心内容以及创史人史略。 3、西藏佛教传人时间,各派系的主张。以及藏传佛教前后弘期的概况。 4、八大宗派在中土创立的原因、创始人史略、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 5、中国佛教僧官制度创立的时间及概况。 二、佛教仪轨和丛林知识:

1、掌握二时课诵的内容。要求能够背诵二时课诵的所有内容。并能正确理解二时课诵中经文的义理,如《弥陀经》、 《心经》、《大忏悔文》等。 2、要了解法器的种类、名称、作用,掌握法器的打法及持拿威仪。 3、丛林创建的原因及其在中国佛教的影晌。

4、了解丛林各堂口的执事名称,各执事份内之责,以及各执事自身所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1) 列举丛林主要执事名称:

西序 如:首座、西堂、后堂、侍者、衣钵、维那、书记等。

东序 如:都监、监院、副寺、僧值、知客、典座等。

(2) 略举数执说明其执事份内之责,以及充此执者自身所应具的素质和条件。例如:

首座:乃西序首领,表率丛林,辅佐住持,分座说法,开示后学,坐禅领众,护守条章,

斋粥精粗,吩咐执事,僧行失仪,依规示罚,老病亡殁,垂恤送终,凡一众事皆得举行,

第 1 页 共 34 页

如衣有领,如网有纲也。此执必择其己事己办,众所服从,德业兼修者充之。 书记: 执掌文翰,一切书写,当尽其心,不可粗率潦草。并教初学经典。儒释兼通者可充

此执。

都监: 亦名都寺,此执事上辅住持,下匡监院。虽不如监院之劳苦理事,而大端则须总持,

所以亦名总理。须在常住数年监院之劳,方充此执。乃酬劳安享之位。在堂外与首座平肩。

监院: 为东序首领,执总庶务,出纳钱米,会计帐簿,大众粥饭,施主应酬,一切皆其执

也。必具五长可充此执:一者慈悲恩顾大众,二者公直毫无偏私,三者谨慎小大无慢,四者勤劳不图安逸,五者敏达事无留难,如此监院常住所赖也。

知客: 执典宾客,凡客到或僧或俗,不曾识面者,无论高下,俱要谦和尽礼,请问姓号居

处及其来意,不可怠慢。或遇可疑之人,又当外礼内防,不可一例轻信,以致失事。若远僧求住,或生客寄宿,宜详审来踪,看光景体貌,不可留者,即好语却之。若缁素上客至,一面接待,随令照客通白住持,然后引上相见,次者就客堂款待,只宜谈佛理,不可妄谈世事。知客一执须明晓世缘,兼通文墨,方可应酬无碍,因来往者雅俗不一,故知客得人,不惟佛法尊重,亦使僧众无讥。不可忽也。 三、基本教理:

1、佛教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

如:三转法轮、八识、四摄、六度、四相、四食、比丘、涅槃、三观、三性三无性、八正道、七觉支等。

2、五乘佛法的根本内容。 3、佛教的基本教理。

4、 掌握佛教基本律仪:五戒持犯、八关斋戒的受舍及沙弥十戒律仪。 5、 佛陀最后遗教诫包括几大部分,每部分核心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四、综合论述题:

能够正确地论述佛教教理、教义的有关问题。

例如:四谛的因果次第,四种缘起,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方法及时间

第 2 页 共 34 页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内容比例

佛教史 约40% 佛教仪轨及丛林知识 约10% 基本教理 约40%

综合论述 约10% 3、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 约50% 中等难度题 约40% 较难题 约10%

参考书目:《佛法概论》、《佛学基础》、《中国佛教简史》、《印度佛教史》、《沙弥律仪》、《八识规矩颂》、《百丈清规》、《沙弥尼律仪要略》、等。

2009年慈云佛学院本科招生考试例题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30分)

1、在印度佛教史上,部派时代的大乘学者是 、 __ 、世友、 。 2、到了三国时代,佛教传布在 和 地区。

3、唐代开元四年,________________来到长安,把印度密法传入我国。

4、中国佛教史相传最早的翻译家是公元一世纪间从印度来的两位高僧____________和 。

5、六位心所的第四位,是 心所。

6、五俱意识缘外境时,要经过五段程式,才能充分发生其了别作用。这五段程式,又称为 。

7、别教次第三观是先修______名为真谛;次修_________可见俗谛;再修__________,入第一谛观。

8、禅堂是丛林的核心,是僧人求得开悟的地方,故又称 。 9、 ? 是禅堂的重要法器,敲击 为参禅打坐的主要讯号。

10、曹魏时,昙摩加罗译出______________,为羯磨法受戒之始。最早译出的广律是_________。

第 3 页 共 34 页

11、唯识学以第 识为宇宙的本体。

12、文殊菩萨为诸佛之母,七佛之师,头顶五髻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智是无上无得之智。于公元前六世纪应身生于__________国梵德婆罗门家中。

13、大寮为寺院的生活区,负责供应僧众的斋饭,主要由 和

组成。

14、菩萨于定中所现的水、火、房舍、饮食等是属于色法中的______________。 15、第七识唯一的作用,就是 。

二、判断(对的划“√”,错的划“×”。每题一分,共10分) 1、佛教是在西汉初年和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的。( ) 2、东晋时代是佛教由着重斋祀而趋向义解的转化时期。( ) 3、丛林制度,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和寮舍。( )

4.净土宗以专依净土经修行以为正行,余一切诸善皆为助行。( ) 5、曹洞宗是由洞山良介禅师和曹山本寂禅师合创,至今仍有传承。( ) 6、华严宗判佛的一代时教为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

7、昙无德、弥沙塞、迦叶遗等五位尊者同是优波鞠多的弟子,由于对律部的理解不同,各取所需,自成一部,后人称其为异世五师。( )

8、十二部中的本生是叙述佛过去世的行菩萨行之因缘。( ) 9、丛林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 ) 10、北方丛林,亦始盛于宋代。( )

三、选择(每题一分,共10分)

1、在印度佛教史上,被称为第二释迦的是( ) A、马鸣 B、世亲 C、龙树 D、世友

2、在印度史上,发生在中北印的毁佛法难是在( )时期 A、案达罗王朝 B、孔雀王朝 C、笈多王朝 D、巽家王朝

第 4 页 共 34 页

3、七世纪间(初唐)最伟大的翻译家是( ) 。 A、真谛 B、玄奘 C、不空 D、义净

4、公元804年,有日本僧人_________从惠果求法,回国后建立日本真言宗。 A、荣睿 B、圆仁 C、最澄 D、空海 5、业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

A、思表业和语表业 B、身表业和语表业 C、思业和思已业 D、无表业和意业

6、_____________著有《历游天竺记传》,详细记述了西行的经历和印度各地的佛教状况。

A、玄奘大师 B、义净法师 C、法显法师 D、真谛三藏 7、律宗的判教为___________

A、性空教和相空教 B、化法、化仪二教 C、化教和制教 D、三时教 8、《沙弥十戒经》是佛敕_________为罗侯罗所说。

A、迦叶尊者 B、舍利弗尊者 C、目犍连尊者 D、阿难尊者 9、佛制度沙弥出家的年龄是__________。

A、5——60岁 B、7——60岁 C、5——70岁 D、7——70岁 10、在四缘中, 是事物生起的众多关系条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条件。

A、因缘 B、所缘缘 C、亲因缘 D、等无间缘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阿毗达摩—— 2、业感缘起—— 3、五家七宗—— 4、三谛圆融—— 5、三量——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部派佛教的本体论和现象论? 2、八正道与三学的关系?

第 5 页 共 34 页

3、丛林中一般说的“四大班首”与“八大执事”是什么?

4、为何佛制“纵得三明六通,未满五夏或五夏虽满,不明开遮持犯,还需尽形寿不离依止”?

六、思考题(任选一题,共10分)

1、 圆教根性普摄一切,上根利智至地狱饿鬼五逆十恶,无不摄入。然而在修学中也容易产

生两种弊病,试述其原因。 2、论述天台三观与贤首三观之同异。

语文科复习大纲

说 明

本大纲共分三部分:一、考试内容;二、考试方式及试题结构;三、试题示例。

第一部分:考试内容

本学科考试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个方面,以测试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为重点。

一、 语文基础知识

(一) 范围

A.识记:《汉语拼音方案》;文学文化常识;汉字字形;常用字和词的音、义。

B.理解;标点符号的功能;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区分;常用词语的贬褒义;较复杂句子的构成。 C.运用:普通修辞方法;常见句式的变换;病句改正。

(二) 要求

A. 准确运用汉语书面语言

——以汉语拼音对汉字进行注音、认读。

——正确书写汉字,区别汉字的同音、多音、多义。 ——准确使用常用语(包括成语、俗语等),能根据语境辨析语义及贬褒色彩。 ——掌握句子(单句和二重复句)的基本结构,理解语意。

——能辨析和修改常见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份残缺、成份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逻辑不合等)。

——语言表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能运用普通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B. 掌握一般的文化常识

——了解中学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章体裁。

第 6 页 共 34 页

——掌握与中学课文相关的一些文化常识。

二、 阅读

(一) 范围

A. 现代文阅读

词语和句子

——文章中关键词和句子的含义、作用,及其蕴藏的深层意义 段落和层次

——文章的段落层次,段意和层意,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结构和篇章

——文章基本内容,中心思想,行文思路及主要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思想意义和时代价值。 B. 文言文阅读

文言词语

——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常见虚词用法。 文言句式

——与现代汉语有明显不同的文言句式;文言句的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理解

——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

(二)要求

C. 现代文阅读: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章和文学作品。 ——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大意,划分结构层次和层次间的相互联系。

——剖析文章中的抽象内容和含蓄语句,筛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和材料。 ——正确分析作品的想内容,概括主题,理解其主要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 D. 文言文阅读:读通并理解浅易文言文,初步鉴赏古代诗词。 ——用现代汉语翻译或转述浅显的文言文句段,语意准确。

——能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关系,正确把握古今异义词和虚词的含义。 ——能分析文章中各种词类活用现象,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 ——理解全文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能赏析著名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

三、 写作

(一) 范围

A. 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常用应用文。 B. 字数:600——800字左右

C. 命题:单项命题;选项命题;在提供资料基础上自由命题。 D. 时间:在限定完成答卷时间内同时完成。

(二) 要求

A. 作文的总体要求

——正确理解题意,或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确定题意。

——选择恰当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合理安排次序先后,轻重详略。 ——语言恰当,简明通顺,行文流畅。

第 7 页 共 34 页

——思想感情健康,积极向上。

——中心明确,结构完整,主题突出。 B. 不同文体的分类要求

——记叙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要内容清楚,详略得当。

——说明文:能抓住特征,准确说明事物,顺序合理,语言简明。 ——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应用文:格式正确,语体规范,叙述完整,简明扼要。

附:基本课文

荷塘月色???????????????????????(朱自清)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微) 记念刘和珍君??????????????????????(鲁 迅) 鹤?????????????????????????? (江口涣) 拾麦穗?????????????????????????(张 洁) 书桌??????????????????????????(冯骥才) 拿来主义????????????????????????(鲁 迅)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咬文嚼字????????????????????????(朱光潜) 简笔和繁笔???????????????????????(周先慎) 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钱学森) 动物游戏之迷??????????????????????(周立明) 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王 磊) 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 指印??????????????????????????(丹齐克) 神奇的极光???????????????????????(曹 冲) 海洋与生命???????????????????????(童裳亮) 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祖缃) 语言的演变???????????????????????(吕淑湘)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 冕) 中国文化的骨骼?????????????????????(王富仁) 药???????????????????????????(鲁 迅) 荷花淀?????????????????????????(孙 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项链??????????????????????????(莫泊桑) 再别康桥????????????????????????(徐志摩)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 青) 致大海?????????????????????????(普希金)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劝学??????????????????????????(荀 况) 秋水??????????????????????????(庄 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殽之战??????????????????????????(左传) 鸿门宴?????????????????????????(司马迁)

第 8 页 共 34 页

师说??????????????????????????(韩 愈) 阿房宫赋????????????????????????(杜 牧) 兰亭集序????????????????????????(王羲之) 过秦论?????????????????????????(贾 谊) 六国论?????????????????????????(苏 洵) 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 项脊轩志????????????????????????(归有光) 登泰山记????????????????????????(姚 鼐) 行行重行行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 白) 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客至??????????????????????????(杜 甫) 登高??????????????????????????(杜 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锦瑟??????????????????????????(李商稳) 霜月 夜雨寄北??????????????????(李商稳) 江南春 赤壁????????????????????(杜 牧) 游山西村 书愤????????????????????(陆 游) 声声慢?????????????????????????(李清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 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第二部分:考试方式及试题结构

一、考试方式及时间

(一)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二) 考试分额:满分为120分。 (三) 考试时间:150分钟。

(四) 试卷形式:分第一、第二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题型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题

型为简答题、填充题、翻译题及多项选择题。

二、试卷内容赋分比重

——语文基础知识:约20分 ——现代文阅读: 约30分 ——文言文阅读: 约20分 ——写 作: 约50分

三、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 约35 %

——其他题型: 约25 % ——写 作: 约40 %

第三部分: 试题示例

第 9 页 共 34 页

第一部分试卷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2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

A.绮( qǐ )丽 箴(jiān )言 乳臭( xiù )未干 ... B.擂(lèi )台 皎(jiǎo )洁 卷帙( zhì )浩繁 ... G.戕(qiāng )害 璞( pǔ )玉 塞(sài )翁失马 ... D.踪迹( jì ) 姊( jiě )妹 载(zài )歌载舞 ...

2、 下列各项词语均有错字,选出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诠释 惦量 荧光屏 鸠占鹊巢 C.斑谰 沉湎 金刚钻 插科打浑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3、 选出下列加点字字义解释有错的一项

A.温故(旧的)知新 博闻强识(记) 日薄(逼近)西山 ...

B.汗流浃(湿透)背 寡(少)不敌众 莫名(说出)其妙 ... C.永垂(流传后世)不朽 扣(敲击)人心弦 居(处在)安思危 ...

D.朝(早上)不虑夕 形影相吊(慰问) 惟(只有)妙惟肖 ...

4、 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教育批评和严肃处理。

B.小说写得深刻,是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和艺术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业务员私自贩卖木材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D.我们要惩治腐败,并从源头上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选出其中最恰当的一项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这么大一条小船呢! (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也很容易塌陷。 (3)经过技术改进,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包装也更精美了。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6、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第 10 页 共 34 页

A.大河对岸五、六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卷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

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

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

吗?”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对作品、作家表述错误的一项 A.汤显祖,明代的戏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 B.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 C.曹禺、夏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 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8、 选出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酒意未消,实际上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指叶的茂盛和花的凋

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9、选出下列句子中,对佛教文化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法师,是指精通佛教理论,并能讲解佛法的僧人。 B.佛教的“四大”是指四大金刚。

C.佛祖释迦牟尼姓释,名迦牟尼,所以僧人都姓释。

D.佛教中的“三藏”,是《西游记》中唐僧和尚的称号,俗称唐三藏。

二、 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加拿大某公司建造了一座示范厂,用酒精而不是用硫磺制造纸浆。该公司董事长佩蒂说;“这

是未来之路。用酒精制造纸浆意味着出现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技术。

如果在小规模工厂里取得成功的这项技术也能在正式规模的工厂里生产出较便宜的纸浆,它将

对价格产生影响。这项技术还能消除造纸工业常有的臭鸡蛋味——硫化氢的气味。

该公司使用的这种工艺叫ALCELL(即酒精ALCOHOL和纤维素CELLULOSE的合成词),它使用酒

和水代替硫磺把木材分解成纸浆。这种工艺是加拿大在1972年发明的,以前从来没有实现商品化,但这家公司希望它能使造纸工业发生彻底变革。 佩带说:“建造一座新的纸浆厂要耗资10亿元,而且它要求木材供应源源不断。如有ALCELL工

第 11 页 共 34 页

艺,只要耗3.5亿美元就能建造一个工厂,并使工厂不停地运转,所需木材供应量较小。”他又说:“那意味着一个工厂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 林业分析家邓肯森说:“从环境方面来说, 它比较清洁,而且小型厂这个概念将会使建造新纸厂变得较容易。”这种工艺取得成功,它将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纸浆。

10、文中有下划线的词语中,有“示范厂”、“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工厂”、“小型

厂”这四个概念。选出下面对这四个概念解释正确的一项 A.小型厂就是小规模工厂,它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 B.示范厂属于小规模工厂,小型厂属于正式规模工厂。

C.示范厂属于小型厂,也属于小规模工厂,

D.小型厂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示范厂也不是小规模工厂。

11、 文中有下划线的词语中,有佩蒂说“一天生产350吨而不是1000吨纸浆”一句。

选出对这句话解释正确的一项

A.纸厂规模的缩小 B.纸张成本的降低 C.生产流程的简化 D.纸张产量的减少 12、 选出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造纸工业通常会产生难闻的臭鸡蛋味,——硫化氢的气味,这是因为在制造纸浆的过程中

使用了硫磺。

B.运用ALCELL工艺制造纸张浆,使用酒精而不使用硫磺,因而避免了难闻的臭鸡蛋味的产

生。

C.ALCELL工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使用酒精而不是使用硫磺把木材分解成纸浆。

D.造纸工业通常以硫磺而不是以酒精和水为主要原料来制造纸浆,因而很难避免难闻的硫化

氢的气味产生。

13、 对于ALCELL工艺,佩蒂和邓肯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选出下列叙述中符合原

文意思和的一项

A.佩蒂认为该工艺能降低成本,并且是一种无污染的技术。邓肯森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B.佩蒂认为该工艺清洁,无污染,降低了造纸成本,但邓肯森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C.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容易掌握,利于建造新纸厂,但佩蒂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D.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对造纸原料要求低,利于环境保护,佩蒂对此有相

同的看法。

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于是明年上计,景

第 12 页 共 34 页

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辟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4、在下列句子中,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景公召而数之 数:责备 .

B.而君反以罪臣 罪:以??为罪 . C.避贤者之路 避:避开、闪开 . 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谢:感谢 .

15、在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中,选出在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 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B. 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C. 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D. 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

16、在以下句子中,选出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 1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2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3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4 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5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6 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A ○1○3○6 B ○2○5 C ○1○4 D○2○3○5

17、在下列四项叙述中,选出与原文意义不符的一项

A. 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很好,却遭到了齐景公的责

怪,而且还要重重处罚。

B. 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条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税赋的策略,尽管治理得

不好,百姓挨饿,却讨得景公欢心,出门迎接他,祝贺他,并赞扬他的功绩。

C. 面对景公赏罚不明的做法,晏子十分生气,不愿再为景公做事了,于是“乞骸骨”、“避贤者之

路”,即便景公叫他“复治东阿”,许诺“无复与焉”,也不愿再治东阿了。

第二部分试卷

四、古诗文翻译、默写(12分)

第 13 页 共 34 页

18、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补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4分)

(1)、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 , _________,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4)、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琵琶行》) 五、现代文分析 (16

分,每小题4分)

我的树 (俄)屠格涅夫

我收到一位过去同学的来信,他是一个有钱的地主,一位贵族。他邀我到他的庄园。

我知道,他老早有病,眼晴已瞎,肢体基本瘫痪,仅免强能走动??我动身到他那里去, 在他广阔的公园里的一条林荫道上,我正好碰见他。他裹着皮大衣,

——而那时正是夏天——面容憔悴,身体佝偻,头上边撑着绿色的遮阳伞,坐在一辆不大的四轮车上,后面由两个穿着华丽的仆役制服的侍仆推着?? “欢迎您”,他用阴沉的声音说道,“在我的祖传的土地上,在我的古树的浓荫覆盖下欢迎您!” 在他的头上,一棵高大的千年槲树,展开着像大帐篷那样宽阔的枝叶。

我于是想:噢,千年的大树,你听见了吗?一个半死不活的蛆虫,在你的躯干边蠕动,却在把你叫做自己的树呢!

然后,吹来一阵清风,穿过大树稠密的叶子,响起轻轻的沙沙声??我觉得,好像古老的槲树正以善意的、轻轻的笑声,来回答我的思索,也回答一个病人的自夸。

20、在文中,“他”用“阴沉”的声音对“我”讲话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贵族连用了两个加重语气的“我的”,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写一棵古树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4 页 共 34 页

23、在下面的文章赏析中,选出不正确的两项

A.“他”特意在林荫道上迎接过去的大学同学,显示出贵族的豪爽好客风度。

B。本文形象深刻地提出:具有崇高思想的人,生命之树常青;自私愚昧的人,渺小可怜。

C.“吹来一阵清风??沙沙作响”,这段景物描写是为了渲染二人会面时的环境和气氛。 D.文中对“他”外貌衣着的描写,表现了这个贵族接近僵死的躯体和已经僵死的灵魂。

E。本文语言清晰,抒情,对比的写法,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六、写作( 50分 ) 24、题目:(1)善为至宝

(2)佛缘

要求:(1)两题任选项一题,把所选的题目写在作文纸上。

(2) 字数控制在600——800之间。

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2分)

(1)B (2)C (3)D (4)C (5)D (6)C (7)B (8)D (9)A

二、 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0)B (11)A (12)D (13)A

三、 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4)D (15)C (16)B (17)D

四、 古诗文翻译与默写(12分)

(18)、(1)以前我治理的时候,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4分) (2)请你继续治理东阿。东阿是你的东阿。(4分) (19)、(1)思而不学则殆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4)同是天涯沦落人

(以上4句,准确的每句计1分,合计4分。句中有错、漏、换、增一字的即不得分) 五、 现代文分析(16分,每小题4分)

(20)、因为,不仅“他”身体有病,而且心态不好。 (21)、反映“他”私有观念非常强,时时不忘弦耀自己。 (22)、一方面反衬“他”行将死亡,另一方面,在千年古树上寄寓了自己对生、死以及贵族知

识分子前途命运的思考。

(23)、A、B

六、写作(50分)

一般文体作文评分标准

(一)评分等级:分5等。(1)好50-45分;(2)较好44-40分;(3)中39-30分;

(4)较差29-16分;(5)差15-0分。

第 15 页 共 3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wu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