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版)小学语文实验通讯

更新时间:2023-11-26 20: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世纪(版)小学语文实验通讯

主 办: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 编 辑:《小学语文》编写组、语文课程工作室 主编:马新国、郑国民

2003年第七、八期(总第13、14期)合刊 2003年7月1日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新世纪(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

2003年夏季

培训材料专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编写组 语文课程工作室 2003年6月

1

目 录

教育需要爱与艺术(顾明远)········································································································· (3) 对北京师范大学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简评(田本娜) ································ (4)

学习课程标准

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郑国民) ········································································ (7) 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具体任务(郑国民) ················································································ (11) 汉语拼音教学的改革(郑国民)····································································································· (15)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改革(郑国民) ···························································································· (21)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改革(郑国民) ···························································································· (26)

实验教材介绍

新世纪(版)《小学语文》整体介绍(编写组) ·········································································· (29)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册)介绍(编写组) ································································ (34)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册)介绍(编写组) ································································ (4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册)介绍(编写组) ································································ (44)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介绍(编写组) ···························································· (49)

评价改革探索

语文评价建议(试行稿)(编写组) ······························································································ (55)

语文课改论坛

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王富仁) ························································································ (59) 论点摘编(四则) ····························································································································· (62)

2

教育需要爱与艺术

—— 一名老教师的教育体验

顾明远

从1948年在上海当小学教师算起, 至今也已经有54个年头,也算得上是一名老教师。虽然其中有几年是 在大学里学习,但学的也是教育, 常常要到中小学去见习或实习,所以说, 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教师的岗位。当然除了那些特殊的年代,被迫去当了几年工人和农民。

有的人问我,当了一辈子教师, 有什么经验? 我说,教育是

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因为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着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有主观能动性。因而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去看他们,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去教育他们。因此,我至今还没有摸索出教育的规律,说不上有什么经验。但有一点是坚信不疑的,就是每一个儿童都是可以教育的。如果说有的学生表现很差,那么先不要去责怪学生,先想想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什么不当之处。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 就是 “反思”。我就常常在反思,可以发现许多教育行为不当。由反思而学习,不断地探索教育的规律。经过多年的探索,也悟出一点道理。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能每个老师都知道这一点。但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并不容易。首先要能爱每一个学生。有的老师只爱好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不大能爱学习不太好、不听话的,或者有点毛病的学生。这就不能叫真正爱学生。其次是要懂得如何爱学生。最近看到一些学校和家庭的暴力,我在想,那个被孩子杀害的父母难道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吗?又看到报上报道,有的孩子 因为愧对父母深深的“爱”而自杀。为什么对这样的“爱”孩子接受不了呢?我们许多好心的老师不也是因为“爱”学生把重重的学习负担压在学生身上吗?时时用分数这柄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学生的头上吗?这能有好结果吗?这能叫真正的爱吗?爱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基础,这就是信赖和理解。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能力也有愿望进步的,只要教育得法,他们人人都能成才;同时我们要理解他们,他们和成人一样有各种需要,除了学习以外,他们有休息的需要、娱乐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特别是有保持人格尊严的权利。如果父母或老师不能理解他们,不能满足他们最迫切的需要,教育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可以说是每个人的经验之谈。强迫学习可以奏效于一时,但却不能坚持到长久。许多科学家说,他们的科学发明大多出于他们的兴趣。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老师的教学首先要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你教的学科发生了兴趣,你就不用担心他这门学科学不好。兴趣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方式很多,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读一本饶有趣味的 课外读物,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生物老师带学生到野外去远足,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基础。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艺术。智慧和艺术从哪里来?从学习得来。有的老师一提学习,总是迫不及待地和提高教学质量挂钩,希望立竿见影。这是不可能的。学习是在于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从而就可以悟出智慧来。因此我总是反对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局限在教材教法上。数学老师不妨学学音乐,语文老师不妨学学生物,学习的知识越广泛,生活越丰富,越能悟出点道理来,教育的智慧和艺术自然会形成。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老教师想给大家说的普普通通的话。

[本文作者: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

对北京师范大学版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简评

田本娜

要编写出一套从内容到语言形式既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又能促进儿童语文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北师大编写的这套语文教科书,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他们在文化新思维的指导下,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关于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的经验,取其所长,扬己特色,很有新意。我看到的仅是低年级的四册,仅就这四册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识字教学方法多样

低年级的教材编写难点主要在识字教学上。从识字量来看,比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二年内要求认识 1676个生字,要求会写的字980个。这个字数已超过“课标”规定的识字量。由于要求认读的多,要求会写的少,再加上识字方法多样,学生是可以接受的。在识字方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识字教学有序。从字量、字种选择、指导方法等方面,都是有序进行的。一是遵循汉字本身的序;二是遵循儿童学习汉字的序。由独体字——合体字:由笔丽少的字——笔丽多的字:由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字——常见频率减少的字。在指导方法上,认读和书写分开,认多写少, 由易——难。先学一组象形字和数字,象形字由图形——象形字——楷书,图文并茂,容易被儿童接受。同时,从识字开始就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起源及其变化,使其懂得汉字的造字特点——由形到字,容易记忆,使儿童喜爱汉字,热爱汉字。象形字大多是独体字,为学合体字打下基础。出现的字词大都接近儿童的生活,容易被儿童接受。由于识字方法较多,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识字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汉字构字方法,使学生认识汉字造字是有规律的。从一年级下期设立《丁丁冬冬学识字》集中识字开始,将看图识字和用偏旁部首识字、用基本字识字结合起来,如木字旁、草字头、竹字头??。由于同偏旁部首的字,有的可以表达同类事物,通过认识一组字也就可以认识一组事物,如通过“山”字认识山字旁,再认识一组有山字旁的字词——山峰、峡谷、岛屿、花岗岩、崇山峻岭,这些字都和山有关系。如学了“青”字,作为基本字,带出——清、晴、请、蜻、睛五个字,要求学生用这五个字再组词。汉字的合体字比较多,一般的合体字都是由偏旁部首和基本字组成,采用偏旁部首与基本字带字的方法识合体字,容易反映汉字造字规律。一般的合体字以形声字居多,偏旁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悟出汉字造字是有规律的。同时,既识了字,又认识了词和词所表达的事物,识字、识词、学知识并行,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长,知识也会不断丰富起来。

3、重视教学识字方法。以一年级下册《了丁冬冬学识字》为例,学习一组木字旁的字——树木、森林、树枝、树根、柏树、梨树、柳树、木材、木板??,设计了两个与学生同龄小朋友——丁丁和冬冬学识字,在学习中丁丁和冬冬经常以问话、对话的方式出现, 如丁丁问:这些字为什么有木字旁?

4

(指一组木字旁的字),冬冬问: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又出现一组家中的用具带木字旁的字——桌椅、木床、衣柜、书架、案板、门框??;下一课学习草字头的字,丁丁问: 这些字为什么带草字头?冬冬反问:你还知道哪些带草字头的字?又出现一串带草字头的字;下一课学习竹字头的字,冬冬问:这些字和竹子有什么关系?下边又出现一组有竹字头的字词,要求读一读,还有一组字要求比一比,如篮——蓝、箩——萝、笛——苗;下一课学习带禾字旁、米字旁的字,丁丁问:想一想,这些字和粮食有关系吗?冬冬发现了秘密:我发现有些字很有意思, 比如“休“,好像一个人靠着树在休息;再比如“笔”、“苗”??你发现了吗???我认为在这几课识字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识字方法:(1)设计了丁丁和冬冬两个小朋友共同学习,有问有答,既生动又活泼,使识字教学成为学生主体化的活动,使儿童学习时会感到很亲切。(2) 这四课中丁丁和冬冬共提出七个问题,七个问题的提法完全不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给学生做了示范,学习要多动脑筋,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3)注重学生自己的发现和感悟。一些汉字造字规律和学习方法,大都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悟。从一年级下期开始,就提出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如“比一比”的方法;二年级上期提出“认字方法小结”;二年级下期末又由学生总结了识字方法,要求学生独立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识字方法,到三年级时会独立识字的。

4、很重视写字教学。从识字开始就教学写字,专设了一篇课文《学写字》,又通过故事《写字很有用》使学生懂得写字的用处,启发学生学写字的需要。先教学写字的基本规则,如坐的姿势、握笔方法、按田字格写等,这是非常必要的。不要把这些看成小事,往往因为从开始没注意,形成不正确的握笔方法,养成一些不良的写字习惯,再纠正是很难的。其次,教学笔画、笔顺和字的间架结构。先要求写的正确,再要求写的美观。在“语文天地”中有足够的练习空间。由于低年级写字练习落实的好,定会为以后的写字奠定基础。

二、阅读教材内容新、思想新、构思新

课文选择,既重视语言的优美,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又重视内容的健康,有利于儿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从内容来看,课文的第一个主题就是“家”,《我的家》,鸟儿的家、鱼儿的家??祖国就是我们的家。使学生懂得要爱家、爱祖国、爱各种生物。后边还选了许多有关母爱、爱护各种动植物、爱护大自然、爱护人类的课文,以及“自立”、“合作”、“讲信用”、“立志”等有关人文精神的主题。关于认识自然、认识科学方面的课文也很多,如主题:“太阳和月亮”、“大海”、“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雨”、“星空”、“好奇”、“勇敢”、“风和水”、“动脑筋”等。此外还有“书的世界”、“艺术”、“远行”等主题。每个主题都选了反映主题思想和生动有趣的课文。这些课文内容新、思想新、主题构思新,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贴近儿童生活,短小精悍,易被学生所接受;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创造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人的品格。

三、读写教学重主体体验、感悟、实践

一套好教材,一是靠选文好,二是靠练习编得好。练习是体现教学思想的,就是怎么教和学这套教材。这套教材,课本内有课后练习和一个单元后的“语文天地”,还有课外的《语文伴你成长》。从练习中体现出编辑的特色。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x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