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

更新时间:2024-01-14 01: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一、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子:韩国江陵端午节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七大提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具体表现:普查;文化遗产日;非遗名录;传承人;文化生态保护区;节庆(清明、中秋作为法定节假日)。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文

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中需要深入研究和的重大课题和实践难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被个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

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 《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物、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城的由来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并不符合中文意境,是联合国对人类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结

果。

? 遗产演变:

? 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遗产(从泰山开始),文化景观遗产 ? 新种类:路线遗产:丝绸之路等 ? 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如何解读“非物质”?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没有物质?非也。

?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强调的并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

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

? 以“古琴艺术”为例:古琴,是物,它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演奏家,是

人,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等,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

? 为什么古琴艺术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古琴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

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琴棋书画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 ? 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如何理解“文化空间”?

? 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的时间。(祭奠大禹) ? 兼具时间性与空间性。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非常广泛。国家级非遗名录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曲艺,民俗。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 非物质性 (2) 活态性

(3) 传承性(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文物,最好是人类少介入,除非必须修复)

二、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况和特点

1、温州有着十分丰富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证明了温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名列世界第一。(全世界166个,中国26

个)

? 浙江在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高居榜首。(全国前

两批,一共1080项,浙江122,比重13%左右)龙泉青瓷、梁祝传说、十里红妆、婺剧、湖笔制作技艺、绍兴词调,绿茶制作技艺

? 温总理: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精神的结晶,为什么能传承下去,因

为它有灵魂在,“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 ? 一些已消失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在绍兴有保留? ? 为什么温州会有如此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消亡有其事适宜的土壤和相应的人文环境,是温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催生了众多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渊源:温州的山水文化;移民文化;商业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 ? 综合起来: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创新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多样的价值构成了一个立体、丰富、动态的价值体系,不能仅仅以某一学科来概括。

3、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建设温州文化大市的宝贵财富

? 温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温州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温州人文化素养、建设温州人共有精神家园、发展温州文化产业的重要来源,是建设温州文化大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

? 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当前温州文化建设中缺乏特色和优势的重要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人们对它的认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丰富和深化。

三、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1、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绩

? 通过普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完整的资料数据库;

? 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承人名录、传承基地;

? 出台相关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政策、资金和制度保障; ?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宣传。 2、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众多优秀非遗处于濒危状况; ? 传承人年龄偏大,后继乏人;(我即使愿意无偿教,但是却没有人肯来学)

? 研究力量薄弱; ? 宣传力度不够(《守望非遗》)

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处境堪忧的原因分析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此种文化遗产的诸多形式受到文化单一化、

武装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威胁,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

? 客观原因: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

逐渐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

? 主观原因:政府、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并且有意无意地

把许多优秀的非遗当成落后的,陈旧的文化来对待,以及进行了不恰当的保护(挪动一个民俗的地点,就是对其的破坏)。

? 深层次矛盾:公共性与地方性的矛盾、民俗与官俗的矛盾、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本真与

流变的矛盾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总体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局部状况有

所改善和整体环境持续恶化同时并存的局面。 ? 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 每一分钟都有一些民间艺术品种消失,每一分钟都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老艺人过世。 ? 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抢救我们的民族记忆,需要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

四、如何保护和传承?

(一)关于保护的一般性理念、原则和方法

1、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2、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3、一般性对策

(1)立法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根本保证;

(2)科学的管理机制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基础;

(3)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 (4)加大财政投入是非遗保护的基本保障; (5)重视专家人才队伍建设是非遗保护的关键; (6)加强交流和合作是非遗保护的必要途径。 (二)保护和传承温州非遗的几点思考

1、以“六城联创”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浓烈氛围

? 探究政府花了大力气而保护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

和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而要真正得到保护和传承首先在于我们到底对传统文化采取怎么样的态度。因为非遗就是活着的传统文化 2、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场保护

? 生态场是指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整体性场景,是由非物质文化遗

产赖以产生和传承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智慧、文化人格等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立体空间。

?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和环境中,使众多原生态

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文化得到整体性保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道

? 在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单纯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

上是很困难,尤其是对经济驱动型城市来说更是困难,必须同时要利用和开发,但开发

必须适度。防止建设性破坏,一种是保护性破坏。 ? 以“青田石雕”为例 4、温州文化品牌建设

? 温州文化产业最大的特色是没有特色,温州文化要形成品牌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寻

找。

? 温州计划打造四大文化品牌:南戏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 5、 大力开展节庆活动

? 节庆活动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孕育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经济、文化活动,有利于

传播城市信息、推介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城市经济、推动文化繁荣、丰富群众生活、也有利于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如,瓯海区开展“月月有节庆镇镇有特色”群众性节庆活动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发展温州创意产业,吸取传统文化元素。世博会、奥运会的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q1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