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初级中学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试题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4-01-25 13: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阜宁县实验初中2015年秋学期七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

语 文 试 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40分) 1.默写(10分)

(1) ,万夫莫开。 (2) , 一行白鹭上青天。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4)“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 ,嫩嫩的,绿绿的。 (6)最是一年春好处, 。

(7)“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8)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9)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运用以动衬静描写夏夜美景的句子是: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8分)

翻开浩繁卷秩,领略朱自清笔下轻飞漫舞的蜂蝶,欣赏梁衡笔下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感受郦道元笔下三峡秋天早晨的静mì,醉于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水终年zhù蓄的绿??,四季美景,真是千姿百态,美景多的看不过来,怎能让人迸发出生活的豪情? (1)注音或写汉字。

静mì( ) zhù ( )蓄 挑( )着 迸( )发 (2)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改为 (3)请将划线句改写成一条成语。 (4)文中有一个病句,请在横线上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直到今天,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些老年人的心中仍是根深蒂固的。 B.回首2015年,巴黎恐怖事件,真是耸人听闻。

C.一个教堂司事,注满一盏油灯,漠不关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下列选项中,关于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写的《三峡》,描写三峡四季山水景物,动静结合,有张有弛,

表现了三峡的壮美。

B.《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人物传记。文章真实地记叙了伽利略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事迹。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特点,描绘了一

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宇宙里有些什么》采用由远及近、由未知到已知的说明顺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

1

明方法说明事物,介绍了关于恒星、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

5.名著阅读。(8分)

(1)傅天琳的《母亲》中“在田野,母亲/你弯腰就是一副名画/粘满麦秸的脸庞/疲劳而鲜亮”一段让人想到米勒的 。(1分)

(2)莎士比亚是英国 时期戏剧家、诗人。(1分)

(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①这段文字出自 作家 的童话《 》。这是“她”第_______次擦亮火柴。(4分)

②在这篇童话中,作者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列举一处,并说说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10分)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1: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2: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 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3:四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A B C D (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科的主要信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指的是: 。(1分)

(3)材料3中D是 (人名)的作品。(1分) (4)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隶书的一项是( )(1分)

2

【活动二·观点交流】

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2分)

王明:上初中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李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活动三·名家讲座】

七(1)班同学邀请我县著名书法家袁宇老师于2月5日下午4:00在学校西报告厅举行“书法之美”的讲座,他们拟写了一则通知张贴在校园内。看到通知(见下图)后,你会提醒他们在通知中添加哪两点内容?(2分)

通知

为提高同学们书法欣赏的水平,学校将邀请专家于2月5日开设“书法之美”的讲座讲座。欢迎大家参加。

七(1)班班委会 2月2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早发白帝城》,完成7~9题。(6分)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

忽闻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7.诗的前两句与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_______写法,写出了三峡水流 的特点。(2分) 8.“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链接材料】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郦道元《三峡》) 两处都写了猿声,请说说其作用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10~14题(14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遏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3

——沈括《以虫治虫》

【乙】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

——庄绰《养柑蚁》

10.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1)悉为两段_______________ (2)方为秋田之害_____________ (3)俟蚁人中_______________ (4)则持之而去_______________

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和例句加点字相同的是哪一项?( ) (2分) 例句:土人谓之“傍不肯”

A.旧曾有之 (《以虫治虫》) B.乃以瓦布之 (《梵天寺木塔》) C.至之市 (《郑人买履》)

D.春冬之时 (《三峡》)

12.把下列两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患小虫损失其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记述了元丰年间治理虫害的情形,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生物防治取得的显著效果体现

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何文中称这种蚁为“养柑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张秀亚的《雪》 一文,完成15~18题。(20 分)

①孩子,你见过雪吗?你爱雪吗?

②在我的故乡,常常落雪,为我们装饰出一个银白的庭园,枝上挂满了雪的花环,闪烁着银白色的欢笑。

③我喜欢在落雪的清晓到外面去散步,雪后的大地是温柔而宁静的,一点声息都没有,连那爱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个檐下寻梦去了。我一边走着,时时回顾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脚印,听着雪片在我的脚下微语,我不知道那是抱怨还是欢喜?

④有时,我迎着雪后第一次露面的太阳,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银色的顶巅,等着看雪融的奇景。

⑤雪封的山,被一层白色的神秘包裹着,它无言语,它无声息,它不显露一点底蕴,只静静的坐在那里,毫不理会我这个不知趣的访客。但朝阳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性,它慢慢的在那里守候着,以它的温热,来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动性”的说服。不知什么时候,那神秘的山峦“内心”开始起了变化,它发出一阵轻微的碎语,我赶紧低下头,啊,多动人的画面啊!这山丘的无缝银衣,像是一个圣者的长袍,被无数虔诚者的手撕碎了。同时,那发亮的银绸上面,更像蜿蜒着许多透明、活泼的小蛇,它们在欠伸着轻盈腰身,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时,山巅乃完全呈显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叶、松针,而山脚下是谁在唱歌呢?当然,是那一道由雪水汇成的清亮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3c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