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1)

更新时间:2024-01-08 12: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梁漱溟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撰写论著( ),首肯建国初年的显著政绩。

[A] 《乡村建设理论》 [B] 《敬告中国共产党》 [C] 《中国建国之路》 [D] 《人心与人生》 2、周炳是( )中的人物。 [A] 《青春之歌》 [B] 《野火春风斗古城》 [C] 《三家巷》 [D] 《林海雪原》 3、邵大山是( )中的人物。 [A] 《伤痕》 [B] 《将军吟》 [C] 《蹉跎岁月》 [D] 《生活的路》 4、《芙蓉镇》的作者是( )。 [A] 高晓声 [B] 古华 [C] 王蒙 [D] 鲁彦周 5、岳之峰是( )中的人物。 [A] 《春之声》 [B] 《绿化树》 [C] 《河的子孙》 [D]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6、王一生是( )中的人物。 [A] 《小鲍庄》 [B] 《黑骏马》 [C] 《小鲍庄》 [D] 《棋王》 7、( )是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 [A] 《龙种》 [B] 《乡场上》 [C] 《平凡的世界》 [D] 《人生》 8、( )属于新抗战小说。 [A] 《南京大屠杀》 [B] 《长城万里图》 [C] 《平凡的世界》 [D] 《白鹿原》

9、北村的( )描写土匪头子刘浪,作恶多端又病入膏肓,最后却获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拯救,表现了上帝的灵光。

[A] 《最后的艺术家》 [B] 《施洗的河》 [C] 《无处告别》 [D] 《三人行》 10、李佩甫的( ),以某国营食品厂濒临破产为背景,描写女工刘小水的境遇、挣扎以及选择。 [A] 《羊的门》 [B] 《学习微笑》 [C] 《路上有雪》 [D] 《富起来的于四》 11、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 )。 [A] 文学的审美性 [B] 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 [C] 文学的趣味性 [D] 文学的普及性 12、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出身,多出自于( )。 [A] 江浙一带 [B] 四川湖南一带 [C] 福建一带 [D] 山西陕西一带

13、50到70年代,发生在中国文艺界的全国规模的批判运动有对电影( )的批判。

[A] 《渔光曲》 [B] 《武训传》 [C] 《林则徐》 [D] 《霓虹灯下的哨兵》 14、1958年,为了阐释“百花齐放”的方针,创作了组诗《百花齐放》的诗人是( )。 [A] 郭沫若 [B] 冯至 [C] 臧克家 [D] 何其芳 15、59年创作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的作者是( )。 [A] 赵树理 [B] 杜鹏程 [C] 柳青 [D] 孙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张贤亮在《灵与肉》中所描绘的西部世界,其价值体系的核心是 ( )。 22、知青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史铁生的 ( )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23、 刘心武的《钟鼓楼》没有提出尖锐的重大问题,也没有对全局的关注和把握,因而流露出了一定的( )倾向。 24、《白鹿原》有新儒学的文化内涵,它力图解构自 ( )开始形成的“文化革命”理论。

25、 张洁的《访美散记》触及了敏感而重大的关于( ) 的问题。 21、《红高粱》中的英雄是 ( )的英雄形象。 22、王蒙反思小说的主要作品有《蝴蝶》、《悠悠寸草心》、 ( ) 。 23、新时期改革文学的渐进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 ) 。 24、《平凡的世界》以 ( )的方式描写重大历史事件密集的十年间中国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

25、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是对于美国现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的 ( ) 浓重的摹仿。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先锋小说 27、伤痕文学 28、《青春之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9、建国文学的主要精神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 30、伤痕文学实现了哪两个方面的解放? 31、《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所体现的“自由”有什么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2、举例说明:王蒙的小说是如何表现其哲学思考的? 33、《平凡的世界》中的“干部的世界”是怎样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答案 C 2 C 3 C 4 B 5 A 6 D 7 C 8 B 9 B 10 11 12 13 14 15 B B D B A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 ( 土地思想 ); 17、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8、 ( 边缘化 ); 19、 ( 新文化运动 ); 20、 ( 自由 ); 21、 ( 非英雄模式 ); 22、 ( 《夜的眼》 ); 23、 (稳健主义 ); 24、 (编年史 ); 25、 (《第二十二条军规》);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6、答:(1)先锋小说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小说流派。

(2)代表作家作品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苍老的浮云》。 (3)先锋小说表现对传统价值的反叛,对个体生命奥秘的探寻。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先锋小说概念、代表作等相关内容的把握。

27、答: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流派之一,名字取自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伤痕文学暴露文革的黑暗带给人民的创伤。伤痕文学突破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束缚,真正实现了“写真实”的现实主义原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次自觉。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哀而不伤——伤痕文学,对伤痕文学概念的理解。

28、答:要点提示:

(1)《青春之歌》是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作者是杨沫。 (2)小说采用了革命者写小说的视角,描写林道静走出家庭,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参加游行,终于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的革命历程。

(3)《青春之歌》没有达到史诗作品的全局意义的场面,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分析作品《青春之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9、答:要点提示:

建国文学的主要精神内涵体现在:

(1)全方位的建设主题,反映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治世气象; (2)现代民族国家思想,即国家统一,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观念; (3)建设性的批判主题,体现了中国作家、文人的忧患传统。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一节,建国文学。 30、答:要点提示:

(1)思想从不合实际的先验理论中解放出来; (2)文学从“指令性”的创作方法中解放出来。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三节,哀而不伤——伤痕文学,对伤痕文学概念内涵的理解。

31、答:田晓霞形象所体现的“自由”的特征就在于她善于驾驭自由。她在爱情生活中乐于献身,也同时献身于社会事业。她自由地选择平凡,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人生,包括死亡,创造着“平凡的世界”的和谐。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改革文学,分析史诗小说作品《平凡的世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32、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五章,第七节,对王蒙的作品《春之声》进行文本分析。 33、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改革文学,分析史诗小说作品《平凡的世界》。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50年代批判的《红楼梦研究》的作者是( )。 [A] 俞平伯 [B] 周作人 [C] 朱自清 [D] 胡适 2、诗歌《漳河水》的作者是( )。 [A] 田间 [B] 张志民 [C] 阮章竞 [D] 李季 3、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的作者是( )。 [A] 李准 [B] 赵树理 [C] 周立波 [D] 马烽 4、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是( )。 [A] 姚雪垠 [B] 梁斌 [C] 杨益言 [D] 罗广斌 5、表现北平大学生江玫和齐虹的爱情的小说是( )。 [A] 《我们夫妇之间》 [B] 《锻炼锻炼》 [C] 《青春之歌》 [D] 《红豆》 6、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的作者是( )。 [A] 杨朔 [B] 刘白羽 [C] 秦牧 [D] 吴伯箫 7、“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 )的诗句。 [A] 顾城 [B] 江河 [C] 舒婷 [D] 北岛 8、被人看作是“寻根文学”“宣言”的韩少功的文章是( )。 [A] 《我的根》 [B] 《理一理我们的“根”》 [C] 《文学的“根”》 [D] 《文化制约着人类》 9、下列不属于余秋雨作品的是( )。 [A] 《文化苦旅》 [B] 《负暄琐话》

[C] 《霜冷长河》 [D] 《山居笔记》

10、提出中年知识分子处境、待遇问题的《人到中年》的作者是( )。 [A] 王安忆 [B] 谌容 [C] 陈染 [D] 林白 11、散文集《北极星》的作者是( )。 [A] 杨朔 [B] 刘白羽 [C] 秦牧 [D] 吴伯箫 12、“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是( )的诗句。 [A] 顾城 [B] 江河 [C] 舒婷 [D] 北岛

13、被张艺谋改编并获奖的《红高粱》的作者是( )。 [A] 莫言 [B] 余华 [C] 梁晓声 [D] 刘震云 14、下列不属于池莉“新写实三部曲”的是( )。 [A] 《烦恼人生》 [B] 《太阳出世》 [C] 《不谈爱情》 [D]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15、表现河南“五七干校”生活的《干校六记》的作者是( )。 [A] 王安忆 [B] 谌容 [C] 杨绛 [D] 林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 老舍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 。 17、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总主题是( )。

18、周克芹的( )是反映农村“伤痕”的长篇小说。

19、 中国伤痕文学“哀而不伤”的悲剧美学意蕴,其哲学依据是( )。 20、 反思文学中反映干群关系问题的作品有王蒙的( )等。 21、王安忆的“三恋”指的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 ( ) 。

22、新时期改革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有蒋子龙的 ( ) 、刘心武的《钟鼓楼》等。 23、莫言《红高粱》讴歌了“红高粱精神”,它象征着 ( ) 。 24、80年代新抗战文学的代表作是莫言的 ( ) 。 25、 在先锋小说那里,现实是( )的。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寻根文学 27、《班主任》

28、改革文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9、有“伤痕文学”美学宣言的是哪部作品?为什么? 30、写出顾城诗歌《一代人》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含义。

31、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表现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法制主题的代表作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2、寻根小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3、试述《平凡的世界》作为史诗小说的结构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答案 A 2 C 3 A 4 A 5 D 6 A 7 A 8 C 9 B 10 11 12 13 14 15 B D D A D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 (《老张的哲学》 ); 17、 (建设 ); 18、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19、 (中庸 ); 20、 (《蝴蝶》 ); 21、 (《锦绣谷之恋》 ); 22、 (《乔厂长上任记》 ); 23、 (民族精神或民族气节); 24、 (《红高粱》 ); 25、 (抽象或游离生活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6、答:寻根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寻根文学主要致力于文化建设,作家们通过回归乡土,回归民间,寻找曾经失去的传统和精神乐园。寻根文学透露着现代主义的自由精神,主体意识更加强烈。主要作品有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张承志《黑骏马》等。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六章第一、二节,对寻根文学的概念内容,代表作的整体把握。 27、答:(1)《班主任》是刘心武发表于1977年的短篇小说。是新时期伤痕文学的代表作;(2)《班主任》,也是新时期第一篇问题小说,暴露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造成的创伤。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二节,刘心武作品《班主任》简介。 28、答:(1)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2)改革文学描写浩劫时期的社会现实,以及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的社会面貌,重点是描写改变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改革,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 (3)代表作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何士光的《乡场上》等。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第三节,改革文学概念的介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29、答:要点提示:

(1)有伤痕文学美学宣言的是张洁于1978年创作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2)这部作品以音乐为题材,是一部诗意小说。

(3)体现了中国伤痕文学“哀而不伤”特有的悲剧美学意蕴。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哀而不伤——伤痕文学,对伤痕文学概念的理解。

30、答:要点提示: (1)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顾城的这首诗歌用隐喻的方法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中心意象,即“黑色的眼睛”,表现在荒谬年代扭曲着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在苦苦地寻找光明。这是在转机时代的年轻人对社会、对人生选择所做出的回答。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四章,第三节,顾城作品分析。

31、答:表现维护国家利益法制主题的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有:陆天明《苍天在上》、张平《天网》《抉择》、王跃文《国画》、周梅森《中国制造》《人间正道》等。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章,新现实主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32、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六章,寻根文学概念、内容的总体把握。 33、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改革文学,分析史诗小说作品《平凡的世界》,以及第八章《平凡的世界》具体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8u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