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23 22: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1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镇党委政府按照区政府关于全区食品安全工作部署,根据区食安办关于在全区开展食品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情况的总体要求,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工商、镇食安办、派出所、医院、经发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并建立、建全了食品安全长效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及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分工,要求各部门、各村居层层抓落实,把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作为一项长效任务常抓不懈。

二、加强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政策宣传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宣传氛围,镇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利用逢场天在场镇主要路口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1500余份;二是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邀请工商所的同志到校园讲解食品安全常识、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板报评比等活动达到食品安全宣传效果;三是各村(居)利用村村通向村民宣传夏季传染病的种类、传播方法及预防措施;四是加强对超市、副食店、食品加工作坊、餐馆、学校食堂、流动乡厨的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从而从源头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即让食品生产从业者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又让消费者了解了如何挑选合格的食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规避食品安全风险。

三、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风险,镇政府把定期排查与突击检查结合起来,就生产经营者的产品质量、加工场所环境卫生、证照办理、健康证办理、学校食堂菜品留样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一)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常态化巡查力度。学校人口密集,就餐人数多,发生群体性中毒事件风险大,镇每月组织一至两次针对全镇范围内的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检查。

(二)加强超市、副食店产品质量抽查。定期对镇场镇范围内的超市产品进行抽查,如发现有过期产品立即要求超市下架处理。对于情节严重拒不配合的商家当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要处限期做出整改。

(三)加强对流动摊贩、烧烤摊的日常监管。对流动摊贩及烧烤摊的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查,并进行食品安全宣传。要求烧烤摊主必须采购新鲜的原材料,不能使用过期、变质、发霉的食品。

(四)加强对农村坝坝宴监管。镇政府与村(居)、乡厨签定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所有乡厨接到有包席时必须向宴席主办方所在村(居)申报,所在村(居)必须向镇食安站上报。

四、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风险意识不够重视。各食品生产、销售经营者在平时的生产、经营中不重视细节,总是抱有侥幸心理。

(二)家宴申报执行力差。个别乡厨在接到包席时不向所在村(居)上报,形成监管漏洞。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让食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让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让老百姓也参与到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中来。

(二)继续加大对超市、学校食堂、乡厨的监管力度。

通过二季度的食品安全日常巡查,不仅向食品生产、经营者宣传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而且还排查出了一些食品安全隐患。为老百姓营造了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2

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意义重大。根据省食安委、株洲市食安委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防范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我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xx局长为组长的畜产品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主管局长为副组长。研究部署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活动

1、对全县28家规模养殖场进行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排查,未发现违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

2、对全县1个集贸市场和2个大型超市进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严禁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肉品上市,未发现质量安全问题。

3、对全县4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抽检样品4份,检测结果未发现有害有毒物质。

4、对全县兽药、饲料经营企业15家进行排查,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

5、对县屠宰企业进行检查,未发现未经检疫出场行为。

三、排查工作中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养殖场养殖档案记录不完善。

2、屠宰场消毒记录不完善,检疫员检疫操作不到位。

整改措施:

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内整改达标,否则予以处罚。

四、强化应急防控机制

我局制订了应对突发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工作程序,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且公布了举报电话,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3

为贯彻落实6月27日全市安全工作紧急电话会议精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抓好肉品和酒类安全,确保城乡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我局于6月28日7月5日在全县商务领域开展了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就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进行了步署和检查。

一、我们站在讲政治、为民负责的高度,精心部署,认真组织,由我局牵头,与畜牧、工商、公安协调配合,对全县定点屠宰企业、城区肉食市场、酒类市场进行了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对县定点屠宰厂从生猪进厂到肉品出厂全程跟踪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2次,执法车辆6台次,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

二、排查中发现县定点屠宰厂在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比较严格,对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把关严格,如实记录,确保产品追溯及召回制度的落实,但屠宰加工设施不完善,加工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建筑物等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限期排除,并再次督促屠宰厂按照市政府〈20XX〉180号文件精神要求,尽快组织力量着手推进和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厂的搬迁和改造工作。城区肉食市场、宾馆、饭店、超市全面推行索票制、台帐制、合同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目前,市场运行平衡。

三、在隐患排查中,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密切关注群众举报投诉,有立案、有调查、有处理、有反馈,涉及严重违法案件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四、结合存在的.问题,今后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要把责任追究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肉品、酒类安全监督责任追究办法,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以促进工作到位。

2、要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主动沟通有关信息、交流情况,密切协作,协同作战,提高监管效能。

3、要加大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肉品酒类安全,全民维护监督不合格肉品和不合格酒类,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4、要加大源头治理。结合我县生猪外调较多,酒类全部从外进入的实际,紧紧抓住外调进入这个源头不放,不断推进此项工作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4

20xx年9月对我区饭店进行了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活动,发现隐患的饭店及涉及的隐患,其中存在共性:

1、从业人员未能当场出示有效的健康证明。

2、各项台帐登记不全,未索取进货人的索票索证等资质证明。

3、食品原料库房杂乱。

4、冰箱内生熟混饭。

5、各功能区域划分不开。

xx县裕成记饭店:无独立的食品原料库房,室内填煤,无足够的水池。

新农村饭店:凉菜间、面食间明档无防护。

超越饭店:预进间与外间相通,无任何的预进设施,操作间墙面布满油污。

北方花木基地:凉菜间加工温度、除菌等条件不符合条件。

丰祥农家院:无餐具消毒餐具消毒设施。

谷家小吃部:操作间为加门及其它防护设施。

新艳阳美食城:在大厅加工羊肉。

以上是本次隐患排查发现的存有隐患单位和隐患内容。向餐饮单位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根据具体情况限期整改。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5

为贯彻落实xx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餐饮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整顿工作的紧急通知,x食药监电(2013)3号文件,全力做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大整改工作,市局在全市餐饮业迅速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大整改行动,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取得实效,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全面落实工作,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制定了具体专项整治方案。强化薄弱领域、重点品种的治理和整顿。结合当前餐饮服务监管特点,统筹兼顾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二)明确分工,密切协作。我局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现分别与教育局、旅游区等职能部门,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纵到底、横到边,及时查找和发现餐饮服务单位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并定期对外公布餐饮服务单位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对逾期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责令整改,坚决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严格落实责任制,按照“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谁整改、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明确开展各项大排查和整改工作的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开展排查和整改工作的职责。及时制定排查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四)加强宣传,广泛动员。我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排查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大排查工作的意义、目的、措施和步骤,动员协调各方面积极参与排查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引导餐饮业和相关单位,增强做好大排查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今年,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余次,制作宣传板报74块,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2期,受培训人数达200余人。

二、开展专项整治情况

(一)2013年5月15-19日,我局与教育局联合执法开展全市中小学、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1人次,车辆9台次,共计检查中小学、托幼机构的食堂25所,责改18户次。重点检查《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持有情况、环境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各种硬件设施的使用及养护、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情况、原料购进索证索票与进货查验制度的执行情况、食品加工工艺流程、食品留样的执行情况等。经检查多数学校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专人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个别学校未明确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个别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采购索证登记工作不完善,食品添加剂未执行“五专”管理;个别留样制度执行不到位,餐厨废弃物无日产日清记录,未与前来收购的人员签订保证协议等不规范操作均存在。针对发现的问题,我局当场给予指导,要求负责人立即进行整改,并于7天之后进行复查。

(二)2013年5月20-25日,我局与旅游局共出动检查人员 15 人次,出动监督车辆6 台次,对我市旅游景区饭店及接待旅游团餐的饭店进行餐饮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环境卫生、设施设备、采购与贮存加工等方面进行检查 。共检查了餐饮店36家,检查从业人员139人,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有77人。建有食品采购台帐10 家,26家采购原料未索证或无购货凭证,无登记,无验收记录,食品库房脏乱。有冷藏冷冻设施的有34家,冷藏冷冻设施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的有21 家。有22 家加工操作场所“三防”设施不全,有15家粗加工过程中清洗池荤、素未分开使用。有留样的5家。此次检查发现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4家,均无专用账,均未达到“五专”要求。查出过期产品5种。针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共下发监督意见书22份,下发责令整改通知14份。

(三)开展了重点品种的治理。对乳制品、食用油、鲜肉和肉制品、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集中消毒餐具等重点品种开展治理工作,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餐饮服务企业切实建立健全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 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录制度,如实记录。严厉查处各类餐饮 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经营过期及劣质食品、病死畜 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使用劣质餐具等违法行为,进一步 规范餐饮服务单位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和不具备食品 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餐厨废弃油脂的流向,严防“地沟油”回流 餐桌。

(四)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点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我局重点检查学校食堂及学校校门两侧及街道对面两侧 200 米以内的餐饮店,建立健全并落实加工场所环境 卫生、餐饮器具清洗消毒、加工操作规范(豆制品要蒸熟煮透,食品制成到食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等)、食品留样等规章制度。排查无证经营行为和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上岗行为。落实食品及 原料采购,特别是肉类、食用油等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记录制度,规范餐厨废弃物管理。督促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处置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到前止,共检查学校周边餐饮单位53家,查处无餐饮许可证4家。通过整顿治理,有效促进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点食品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通过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大整改行动,使我市的餐饮服务行业自律意识显著增强,经营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影响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切实得到解决;进一步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监管能力,消除监管盲区、死角,促进了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不段提高。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6

自7月15日以来,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现就我乡开展暑期食品安全隐患拉网排查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此项行动工作中的相关问题,督导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展情况和信息沟通反馈情况。成员由等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研究部署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二、开展暑期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活动

1、对全乡20个村里小超市、饭店、代销点和流动摊贩进行熟食、凉拌食品、乳制品和豆制品等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共出动车辆15辆次,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严禁不合格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上市上架,未发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2、对全乡规模养殖场共有10个,对所有养殖场进行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排查,未发现违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出动车辆5辆次,出动执法人员11人次。

三、排查工作中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超市、饭店台帐建立不规范。

2、养殖场消毒措施不达标。

整改措施:

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内整改达标,否则予以处罚。

四、强化应急防控机制

我乡制订了应对突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工作程序,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且公布了举报电话6740134,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7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县学校食品安全,有效遏制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文件精神,我局于9月1日9月3日期间对全县各类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统一部署,集中行动。

此次检查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54人次,执法车辆18台次,对全县35所中小学及部分托幼机构的食堂进行了监督检查。

二、检查内容

1、学校食堂开学前供餐的准备工作;

2、学校对食品加工安全把关情况;

3、《xx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落实情况;

4、学校食品安全组织机构建设、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情况;

5、食堂基本设施建设,餐饮具消毒管理、食品留样、食品及其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验收等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三、检查情况

1、全县学校领导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很大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自身管理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各中小学食堂都在开学前做好了供餐准备工作,生产加工场所的设备设施、用具、餐具都进行了彻底清洗、消毒,库存食品及原料都在保质期内,所有加工设备设施都处于运转状态,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了培训档案,同时各食堂都建立了从业人员的晨检制度。

2、各学校都能认真执行《xx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从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使用的工具及容器都有生熟标记,做到定位存放。食品存放做到生熟分开,饭菜都在备餐间内分餐。严格按照许可范围守法经营,不做凉拌菜,同时做到每餐食品留样,建立留样记录。食堂在采购食品原料时进行了索证、索票,建立了进货台账。

四、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个别学校食堂流程不合理,设施陈旧,消毒设施、保洁柜等硬件设施数量不全。

2、个别学校采购的食品索证不全。

3、个别学校餐具不消毒,用餐留样数量不够。我们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将进行复查验收。

通过本次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了学校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消除了我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监管责任制,努力抓好学校食堂、托幼机构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各项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报告8

为全面排查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排查,深挖餐饮服务环节各类食品安全隐患,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强化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带有行业潜规则性质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非法添加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加强监督检查,排查清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加强监督检查,深挖各类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加大对餐饮服务单位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治理力度,特别是“四自食品”(自制饮料、自制调味品、自制火锅底料、自制糕点)问题的治理,严厉打击和严格查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积极配合质监部门开展对非法使用工业明胶加工食品彻查严打的行动,以易使用明胶的品种为重点,认真组织排查,加强监督检查,严防工业明胶进入餐饮服务环节;对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环节中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的冷菜、沙拉、生食水产品、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要重点加强监管,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作为监管工作重中之重,有效遏制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二)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2012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以鲜肉和肉制品、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等为重点品种,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均能进行溯源。严禁采购和使用病死、来源不明或不合格的鲜肉及肉制品,严禁从私屠滥宰等非定点屠宰企业采购鲜肉。严防不合格鲜肉及肉制品、食用油和上游环节其他问题食品流入餐饮环节。

(三)加大监督抽检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加大抽检力度,特别要加大以易使用明胶的品种、“四制食品”、食用油、鲜肉及其制品为重点的抽检力度,对抽检不合格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和超效期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四)加强对无证餐饮单位的监管。通过为期一月的摸排,掌握辖区无证无照餐饮单位的数量,按照“疏堵结合、有序发展”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对无证无照餐饮经营单位进行专项清理整治。有计划地开展分类整治,降低无证小餐饮单位的比例。

三、时间安排

本次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清理到5月底结束,为期一个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8x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