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在可爱文化方面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10 17: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设计心理学在可爱文化方面的研究

摘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人们的思想是在不停滞的变化和发展。“设计以人为本。”人的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又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可爱文化”就是在当今社会的特定环境中,在新一代人们文化思想的变化中诞生的。不管是电子产品、交通工具;还是服饰、装扮、饰品、办公学习用品清一色向“可爱”靠拢。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崇尚“Q”,崇尚“蔻”,崇尚“卡哇依”的年代,而这种文化来源于想象力极强的娱乐性文化。也许在十几年以后又会有非常不同的变化,可爱产品也许在那时候会没有生存空间。但是“可爱文化”现在是适应目前的社会特点,对产品的设计、家具的设计领域都产生了真正的影响。

关键词:可爱,文化,思想,影响

正文

文化,最粗略的划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含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

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层面,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它既表现为感性的,不系统的,大众的社会心理,也表现为系统的,理性的社会意识,并以哲学,艺术的物化形态加以保存,流传。 “可爱文化”是对传统思想的一定程度的冲击而呈现出来的。“可爱文化”的主要对象是现今社会上的年轻成人一代,他们是新新人类一代,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他们的生活态度是好玩、年轻、有活力、个性化,喜欢漂亮、可爱、快乐的东西;他们没有束缚,思想和行动上都比较开放。身处于物质丰富的年代,他们在生理上都较早成为成人;而思想上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小时候盼着长大,其实真正长大了,还是觉得做个小孩好”;这些使他们处于“后儿童时代”。工作以后的新一代成人,虽然生理上已经充分成熟,但是心理上却还是存在一种依赖性和潜意识中逃避对社会的责任。工作对他们的心理来说,压力过大了,而时尚风潮可以为他们提供年轻化、卡通化、可爱化的氛围,缓解他们作为社会成年人的压力。这些环境显示年轻成人一代潜意识中仍希望继续得到呵护和关爱,逃避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许这一说法过于批判了年轻一代,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涉及面。

“可爱文化”的产生是针对现代新成人的思想和心理而造就的,他们需求可以缓和他们压力的“可爱文化”。

设计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结合的结果。文化不仅制约着设计艺术的内容,也制约着设计艺术的形式。风格是指在艺术区别系统中,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特点与艺术的客观特征相同意而构成的动力

结构。设计风格除了受科技水平的影响之外,还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在设计艺术中的物化表现。

在产品设计中,尤其是在装饰品、日用品、电子产品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可爱风格”。产品中出现的卡通的简约化造型、明快的色彩、夸张的几何、鲜艳的动植物图案都是可爱文化的特色。这些产品中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图案装饰,其中添加了一些幽默的因素。 1) 在小型汽车行业里也在风行“可爱文化”,对于汽车饰品更是卡通化十足。往车里看

去,后视镜被维尼熊“拥抱”着,档位在史努比的“把持”下,车后窗趴满了猫猫、狗狗、小熊,靠垫上绣着五花八门的卡通形象,就连放置水杯的架子、手机座,以及遮阳板都被毛绒玩具“统战”了。连车身外都不含糊,形象、造型各异的卡通贴纸,将车辆装饰得可爱至极,汽车本身外轮廓与流线也开始追求可爱与小巧。最能体现的是奇瑞QQ,它的小巧身躯和鲜艳的颜色以及“大大眼睛”的车尾灯,是除了价格上的考虑之外造就其不错的销售成绩的重要原因。

2) 意大利ALEESSI公司设计师设计的一些家居产品。其产品的造型特点简洁,可爱,结

构简单,色彩明亮,有时还会添加一些幽默的因素。没有复杂的图案装饰,这些正符合可爱文化的特征。

3) 日本三丽欧(Sanrio)公司的凯蒂猫(Hello Kitty)、史努比(Snoopy)成为了世界上最昂贵的

猫和狗,正是因为准确地把握住了“可爱文化”的脉络;英国的乞丐熊、德国的泰迪熊等,一再在全球掀起收藏高潮,也是因为“可爱文化”在全球创造出了大量的需求。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产品体现了活泼,可爱,快乐的时代风格。而这些风格的产品正是现今社会许多渴望留住纯真美好童年时代的人的需求,尽管他们的年龄已经离童年时代很远。影响到设计领域则是设计师打破了传统设计风格的束缚,将这类轻松,愉快,可爱的特点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产品都打上了此种烙印,并受到多数年轻人的欢迎,成为一种时尚,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发达国家在多年前在产品设计领域就已经注重将可爱文化在产品中体现出来,并且现在仍是如此。韩国,日本的体现可爱意味的产品就涉及广泛,种类繁多。如普通家居产品,装饰品,背包类,及电子通讯产品等。人们购买的热度也非常高。近年来,这类风潮已经波及到中国,许多人似乎一夜之间都回到了童年,装扮,饰物,生活工作空间布置,使用的物品都与可爱挂上了钩。这大大影响了产品设计的时代风格定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计师必须将突出天真,浪漫的因素运用到产品的造型,色彩设计中去。

在设计领域贯穿的一句话就是“设计必须围绕人展开的”。而人是一种善于变化的动物,尤其是思维。未来了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将与现在存在差异,可爱文化有可能不复存在或者说演变成为一种其他的文化类型。与之相应的人使用的产品时代风格也会发生变化,风靡一时的可爱文化产品可能就不再有生存的空间,取而代之的将是代表那个时代文化特征的产品。

结语

可爱文化不仅是一种为适应现代社会而产生独特文化,也充分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人的种种心理与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作为最新消费文化的一种形式,“可爱文化”就是在研究并满足人们这种最新的消费心理。它不仅是外观造型上的需求,更蕴含着一种人文含义。 参考文献

1. 透析“可爱文化”的“大众需求”;赵浩政 刘常春;《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 年07期

2. 论日本的“可爱文化”现象及其社会影响;王米娜;《考试周刊》2010年20期 3. 《可爱设计》;(英国)肖恩·怀特;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7x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