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的压力

更新时间:2023-10-08 22:12:01 阅读量: 哲理故事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正上课时,讲师突然拿起一杯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

“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讲师又问。

一杯水的压力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讲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1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1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1天呢?1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讲师继续说道:“在准确无误的同样重量下,随着我所拿时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这杯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像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不是很重,时间长了都会觉得越来越无法承担。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地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能承担更久。”

说完,教室里一片掌声。

压力谁都会有,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许最好的办法是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或者,就像拿这杯水一样,适时地放一放,别让它越积越重。

苏茜·佩珀丝是一个先天愚型的孩子。她19个月大时,医生对她父母说,要有别的孩子陪伴苏茜,才能改变她的状态。

于是,苏茜又有了妹妹朱迪丝。朱迪丝9个月大开始走路时,苏茜看着她东倒西歪地走过起居室,便也想模仿她。慢慢地,她竟然蹒跚着迈出了步子。

苏茜,别让我失望七岁时,苏茜见喜欢体操的妹妹在平衡木上表演,她也想学,这让看在眼里的妹妹也跟着着急。自懂事起,朱迪丝就一直想着帮忙姐姐,于是就劝说父亲把起居室改成了训练场,并装了一个距离地板四英寸高的平衡木,她俩一块坚持不懈地练习。

不久,朱迪丝加入了全国体操队,陆续获得各种体操比赛奖项。后来,苏茜也有了自己的机遇。1988年,14岁的苏茜参加了在利物浦举行的体操比赛,得奖而归。

几个星期后,苏茜接到了一封信。朱迪丝读给她听:“他们想让你参加明年在莱斯特市举行的全英特奥会。答应吧,苏茜。我来帮你训练。”“那就来吧!”苏茜无畏地说,在地板上来了一个侧翻跳。1989年8月,姐妹两人来到莱斯特。在那场1600名残疾人参加的体操比赛中,苏茜获得了平衡木铜牌。

然而,正当她苏茜想在平衡木项目上取得更大突破时,那年秋天,苏茜不得不动手术治疗脚部胀痛。她的患有先天性拇外翻的脚因为手术失去了平衡性,今后她再也不能参加平衡木比赛了。朱迪丝明白,若不能参加比赛,姐姐会变得自暴自弃的。于是,她又想出办法,让苏茜专攻跳马和其他体操项目。

在朱迪丝的无私帮助下,苏茜进步神速。1993年秋天,谢菲尔德室内体育馆体操比赛开始后,苏茜信心十足地步入场地。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她的动作优美自如,用侧手翻和后滚翻结合运动手倒立、腾跃和劈叉,从一个角落飞到另一个角落。接着,苏茜又熟练地用一只膝盖平衡身体,另一条腿高高地抬起在身后,双臂伸展,使表演达到了高潮。“苏茜·佩珀丝充满了活力!”解说员热情洋溢地说。

苏茜赢得了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银牌、高低杠铜牌。但是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朱迪丝和苏茜在比赛结束时的联袂演出,毕竟以前还没人听说过特殊运动员和正规运动员一同表演。

“苏茜,别让我失望。”朱迪丝耳语。

“你别让我失望。”苏茜回击。

两姐妹的演出配合得天衣无缝,当她们以前滚翻转劈叉结束动作时,抬头向沉默的观众望去,却吃惊地看到了一片被泪水打湿的脸。

她们姐妹终于获得了成功。

一位读博的弟子发现自己的导师和师母十分和睦,就笑着问其要领。导师笑着说:“也没什么,只是我吃惯啦你师母的饭菜,非他亲手所做就吃不饱。”弟子回头笑问师母“是这样吗?”师母回答说:“我倒没觉得自己做饭如何,只是我神经衰弱,晚上听惯了他的打鼾声,如果听不见反倒睡不香啦!”

和谐秘诀隔了几天,弟子陪导师出差。发现导师吃的比在自己家里还多还香,就又问导师。导师笑着说:“为了和谐嘛!”弟子随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导师家里的电话,嘱咐导师家里的保姆:“导师不在没有打鼾声,你一定要关照好师母的休息!”保姆笑着说:“放心吧!师母这才真正睡得香啦!”

弟子悟出其道:宽容谅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l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