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法理学(上)期末考试卷B

更新时间:2023-12-16 16: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7

考 试 试 卷 开课单位:法学院 考试课程:法理学 试卷类型:B 命题教师:陈宜 学生姓名: 考试学年、学期: 试卷编号: 试卷页数: 任课教师: 行政班: 7页 座位号: 学 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20分)

1.王某夫妇因有事外出,便雇佣一保姆临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A.孩子 B.报酬 C.孩子的安全 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给付报酬

2.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 )。

A 行为关系 B 思想社会关系 C 意志关系 D 各种社会关系

3. 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

A.法律事件 B.表意行为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4. 针对不特定对象而作出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 A 代理行为 B 自主行为 C 具体行为 D 抽象行为

5. “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这一法律规定是( )。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关系

6. 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将法律责任分为( )。 A 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B 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C 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 D 公法责任和私法责任

7. 在法学中,所有权属于( )。

1

考 试 试 卷

考试课程: 学生姓名:

行政班:

A.对世权 B.对人权 C.相对权 D.救济权

8.在引起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中,( )最终起决定作用。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道德因素

9.在普通法系的诉讼中( )是法官判案的主要根据。 A.国家赦令 B.习惯 C.判例 D.教会法

10.使法律关系得以形成、变更或消灭的是( )。

A.法律事件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实 D.法律后果

11. 法系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法的历史类型 B 法的历史传统 C 法的本质 D 法律体系

12.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分为( )。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与特别法 C.实体法与程序法 D.制定法与判例法

13. 国家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 )。

A.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 B.民事赔偿和刑事赔偿 C.刑事赔偿和经济赔偿 D.刑事赔偿和行政赔偿

14.具体法律关系的主体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权利能力 B.达到一定年龄 C.责任能力 D.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15.《商标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注册商标需要变更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这一法律规则是( ) A规范性规则 B标准性规则 C权利义务复合规则 D委任规则

16.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出现在( )。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伊斯兰法系

17.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 )。 A.宪政制度的建立 B.法制原则的确立

C.注重保护社会利益 D.强调法律保护私人利益

18. 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无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2

考 试 试 卷

考试课程: 学生姓名:

行政班:

B.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19.大陆法系的基本法律分类是( )。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公法与私法 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20. 法理学属于( )

A .国内法学 B. 应用法学 C.理论法学 D.法律史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法的时间效力,是指( ) 。 A 法律何时公布 B 法律何时生效 C 法律何时终止效力 D 法律有无溯及力

2. 有史以来的法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

A.奴隶制法 B.封建制法 C.资本主义法 D.社会主义法

3. 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 ) A 主体 B 客体 C 本体 D 内容

4.我国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律解释有( )。

A.司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

5.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文包含了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的( )。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肯定性法律后果 D.否定性法律后果

6. 公民甲将一座私有房屋卖给公民乙,甲和乙到有关部门办理房屋买卖过户手续。从法律行为的种类上看,甲和乙的行为属于下列什么法律行为?( ) A. 要式法律行为 B. 具体法律行为 C. 多方法律行为 D. 非要式法律行为

7.关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案件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

3

考 试 试 卷

考试课程: 学生姓名:

行政班:

B.案件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C.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D.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8. 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假定部分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 B.行为模式在法律条文中可以省略 C.法律后果在法律条文中不能省略 D.法律规则三要素在逻辑上缺一不可

9. 下列哪些属于形式推理?( )

A.归纳推理 B.类比推理 C.实质推理 D.演绎推理

10. 下列各项,属于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的有( )。 A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

B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 C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D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法律技术方法具有专业性、法律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 )

2、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具有权利能力的公民,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 )

3、在古希腊,柏拉图主张“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 4、罚金是行政法中规定的一种制裁措施。( )

5、法的历史类型变更的实现,要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来实现。( ) 6、在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问题上,我国采用属地主义。( ) 7、以责任的内容为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 8、目的解释是根据制定某一法律规范的目的来确定法律规范含义的解释方法。( )

9、法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 10、凡是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内的社会关系,都是法律关系。(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法的效力

4

考 试 试 卷

考试课程: 学生姓名:

2、法的历史类型

3、法律行为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

2、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行政班: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