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课内阅读复习

更新时间:2023-11-06 02: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重要) 姓名 班级

(1) 我们的民族小学(节选) (一)

早 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 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 的国旗敬礼。

1、小路有多美,抄出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 )窗外十分安静( )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 )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摔跤( )做游戏( )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加标点。

2、用“——”画出同学们上课很安静的句子。 3、用“~~”画出同学们下课的情形的句子。 4、下课的时候同学们会干些什么?

(2)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 一天,我起得很早去diào yú(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 上( )仔细观察( )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 )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hé lǒng( )时,金色的huā bàn( )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

2、小学生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划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试着仿写一句。

4、“大家穿戴不 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是因为( )

A、老师给我们介绍,让我们成为好朋友。

B、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的孩子,我们到学校的目的都一样. C、做游戏让我们成为好朋友。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yǒu qù ( )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1、草地中午时候是_________的,傍晚时候是____________。 2、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的?用“--------”在文中有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的( )内填上恰当的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5、这段文字中,表示时间的词是: 。 请你再写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 、 6、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喜爱蒲公英?

(3)爬天都峰(节选)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看、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笔直)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抖、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 )小朋友( )你也来爬天都峰( ) 我回头一(看、望),是一位白发(fà fā)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 2

1、选择( )里恰当的字或读音打“√” 2、在文中的(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3、天都峰在( ) A、泰山 B、黄山 C、庐山

4、画“﹋”的句子,朗读时应该用( )语气读。A、惊叹 B、高兴 C、奇怪

5、“挂”字可以体会到天都峰的什么特点: 6、读文中“--------”的句子,把省略号后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7、你喜欢登山吗?有什么感受?

8、用“ ”画出表示天都峰“高”的特点;用“﹋”画出表示它“陡”的特点。

9、“我爬得上去吗?”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我能爬上去。 B、我不能爬上去。 C、我不一定爬上去。

(4)灰雀(节选) (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 huá)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pǔ pú)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

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写出反义词。

经常——( ) 欢快——( ) 喜爱——( )

( )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

( ),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文中的( )加上标点符号。

2、描写灰雀颜色的词语有: 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面。 3、列宁喜欢灰雀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用“√”选择正确读音。

(二)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 )你好( )灰雀

3

突然 当然 果然 居然

3、自己跟自己说话叫做 。(从文中找一个词语) 4、读文中“﹋”的句子,这时小男孩在想什么?

5、读文中画“——”的句子,列宁为什么不稳男孩却问灰雀呢? 6、第二天,那只灰雀又在枝头唱歌了,你知道灰雀在唱什么吗?发挥想

象,写几句话。

7、你喜欢这个小男孩吗?

(5)小摄影师(节选)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dàng dāng )。”高尔基侧(cè chè)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juǎn juàn)忘在家里了。” .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 )孩子( )回来( )我给你胶卷( )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加标点符号。

3、这个片段中,小男孩与高尔基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指的是什么?

(7)风筝(节选)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 )着,另一个人( )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 )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

么高!” 小男孩: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高尔基:

2、看着风筝飞上了天,“我们快活地喊叫着”,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喊

4、小男孩在高尔基面前作了哪些动作,用“——”画出来。

叫”?

(6)奇怪的大石头(节选)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

3、这段话主要告诉了我们 ,表现出

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

孩子们 的心情。

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

4、照样子,写样子。

惊了全世界。

翩翩起舞

1、写出反义词。

越飞越高

明白——( ) 遥远——( )

2、“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从文中找出能回答这一问题

(8)秋天的雨(节选)

的答案,用“——”画出来。

4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yán rè(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yóu piào( ),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liáng shuǎng(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 )橘子(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 )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小朋友的脚( )常被那香味勾住( )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 )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2、加标点符号。.

一说。

8、文中把 比做小扇子,把 比做邮票。

(9)花钟(节选)

( ),( ),(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文中写到的颜色有: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文中有一个形容色彩鲜艳繁多的词,这个词是 5、选文的第一段写秋天的雨 ; 第二段写秋天的雨 。 6、

从第一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找出一个把秋天的花或果当作人来写的句子画上“——”。 7、

(1)争奇斗艳( ) A、对打 B、比赛 C、奋斗 . (2)欣然怒放( ) A、生气 B、气势盛 C、少数民族 .

3、“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是作者 的

们 。

5

为什么说:“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结合自己的经历说

(10)蜜蜂(节选)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飞到哪里,它( )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 shì yàn( )。

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 (mèn 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侧、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挎)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天填空。

因为??所以?? 无论??总是?? 虽然??但是?? 2、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

3、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6

4、写出加点的读音。

(1)小女儿冲( )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 . (2)他家冲( )南德大门一直开着。 .

5、蜜蜂飞回来了,小女儿十分 ,可以从 这些地方看出来。

(11)玩出了名堂(节选)

有一次( )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 )他突然想到( )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 )会怎么样呢( )他一试( )啊( )不得了( )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 )水,( )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填上合适的符号。

2、把“看见”“观察”“发现”三个词语正确地填入括号中。

3、“观察”“看见”都有看的意思,你还能写出四个表示看的词语吗?

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

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拜见)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4、照样子,写词语。

挤来挤去 来 去 来 去 来 去 5、列文虎克是怎样做成显微镜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6、文中的“玩具”是指 ,“居民”是

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拜访)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等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

指 ,“小人国”是指 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迎候、等候)。学习是7、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选择正确的词语“√” 8、列文虎克玩出了怎样的“名堂”?用“﹏﹏”在文中画出来。 9、你认为列文虎克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收到什么启发。 10、根据意思写词语。 (1)拜见访候。( )

(2)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 11、写出近义词。

随意——( ) 突然——( )

(12)孔子拜师(节选)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

7

2、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3、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中,我感受到

4、读了课文,我知道人们佩服老子和孔子,是因为他们 5.你是怎样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

(18)盘古开天地(节选) (一)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 ),变成

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 )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 ),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 ),变成了( )的雨露?? 1、在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词语。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隆隆)的雷声

( )的雨声 ( )的雨声 ( )的敲门声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你喜欢盘古吗?请用一两句话夸夸盘古。

1、这段话主要写了

2、这段话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词,请找出来4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写在

( )里。

( )——( ) ( )——( ) ( )——( ) ( )——( ) ( )——( ) 3、盘古是怎样劈开天和地的,请用“ ”

(19)赵州桥(节选) (一)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

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 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5、你还读过哪些像《盘古开天地》这样深化故事呢?把故事名称写下来。

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节省了石料。

(二)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8

1、这段话是围绕那句话写的,选择并填上序号。( )

A、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B、赵州桥非常雄伟。

C、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轻——( ) 节省——( ) 上升——( ) 6、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3、这段话中,具体写出了赵州桥又长又宽的语句是 4、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用“——”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5、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用“﹏﹏”在文中画出来。 6、“拱形”的“拱”意思是什么?( )

A、拱手 B、肩膀向上耸 C、建筑物上呈弧形的结构,大多数中间高两侧低。

(二)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zhǎo zhuǎ)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sì shì)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是围绕那具写的,请用“——”画出。 2、选择正确的读音“√” 3、用“不但??而且??”造句。

(20)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一)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色彩艳丽,式样繁多( ),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

鱼一群一群、结成一队一对( )地在珊瑚丛里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文条;有的头上长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遥遥;,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根据划线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描写海水颜色的句子是

,西沙群岛海水颜色丰富多彩的原因是:

4、用“有的??有的??还有??”造句。

3、片段(一)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4、片段(二)主要描写了鱼的( )和( )多。

5、这段话主要介绍了赵州桥 的特点。

9

5、文中 、 、 升——( ) 浓——( ) 等词句可以让我们感到鱼很多。

6、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5、文中有一个词能概括野花很多,这个词是 6、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并仿写一个比喻句。

7、照样子,写词语。

像 。

圆溜溜 7、这段话主要讲得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各种各样 (1)夏天,小兴安岭的话很多。 飘飘摇摇 (2)小兴安岭夏天时的美丽景色。

(21)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c?n c?ng)的枝叶把森(sēn shēn)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lóng nóng)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剑)一样的金光,(射、穿)过树(梢、稍),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chang shan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1、这段话选自课文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字,打“√” 3、在( )加上标点。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0

(3)夏天,小兴安岭的草地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2)矛和盾的集合(节选)

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这段话中有一组反义词,找出来写在下面。 ( )——( ) 2、划掉/错误的读音。

刺(cì chì)来 戳(chuō chuò)不到 钻(zuān zuàn)在 3、填空

左( )右( ) ( )以( )架 矛如( )( )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慌张——( ) 假如——( ) 突然——( ) 5、“大显神威“的意思是什么?从哪里看出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么?”

1、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果然”的意思是 2、认真读画横线的句子,用“不是??而是??”造句。

3、科里亚埋木匣时走了十步,为什么挖木匣时只走五步就挖到了呢?请

在文中用“——”画出来。

4、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

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6.你怎样理解画横线的句子。

5、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事物,看看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在起着什么样的

变化?举一个例子。

7、发明家有什么想法?用“——“画出来。

(23)科里亚的木匣子(节选)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

(24)陶罐和铁罐(节选)

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

国王的御(yù)厨(chú)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1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qiān xū(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nuò ruò( )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a)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nǎo nù( )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mù)相处吧,有什么可吵(chǎo)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ǐ),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根据拼音,在( )里写上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A、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 ) B、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 ) 3、仔细读课文填空。

12

(1)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叫做 (2)文中 (谁)用尖刻的话数说 (谁)。 4、从文中找出表现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铁罐 ; 陶罐 ;

6、文中画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陶罐还没有说完。请你发挥想象,把陶罐

的话补充完整。

7、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对陶罐或铁罐说几句话。

(24)掌声(节选)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zhù shì( )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pǔ tōng( )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根据拼音,在( )里写出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 ;短暂——( ) 慌张——( ) 近义词: 猛然间 ——( )

3、上台前,英子“眼圈红红的”是因为 。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 )快( )你第一( )你第二( )我最后( )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们俩说了什么?”

在掌声中,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是因为 3、读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1)英子犹豫的原因是 ;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2)再写两个与“慢吞吞”相似的词语:红扑扑、 、 4、英子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教室里响起的掌声代表什么?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5、当英子讲完故事走下讲台的时候,教室里又想起热烈的掌声。这次掌声又代表什么?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

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6、得到同学们的掌声,英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1、加标点符号。

(25)一次成功的实验(节选)

13

2、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了什么?用“——”画出。

3、“不假思索”的意思是

4、“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从这句话中的“终于”一词我们可以看出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r?n)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chán

ɡ)的笑脸。 5、以前的实验因为 ,所以失败;而这次实验因为 ,所以成功了。

6、你喜欢这个小女孩吗?为什么?

3、 1、 2、

用“/”画去括号了不恰当的词语。

金吉娅为什么要送洋娃娃给那个不认识的女孩子?用“——”画出来。

你觉得金吉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说说你的理由。

(26)给予树(节选)

回到家,我立即把她叫到我的房间,打算和她好好谈谈。没等我问,金吉娅先开口了:“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ɡuànɡ),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帮助、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帮助、援助)中心的礼品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当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14

4、“我”为什么会紧紧地拥抱金吉娅?

4、

想一想,小女孩收到礼物后会对金吉娅说写什么?请把想象内容写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rr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