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课程单元意识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02 00: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构课程单元意识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摘要 阐述单元设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反思单课时教学的局限性;设计单元目标,正确理解和设计美术课程三维目标,实现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设立单元问题,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科学设置单元训练点和综合训练流程,掌握基本的美术素养和能力,激发创造潜能,有效解决学科知识点。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交互过程,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学效率 单元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多年了,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编纂的各版本教材虽然较传统教材有很大进步,但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仍然有较多的不合理性,造成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中小学美术教材为了教学的方便,一个课题的内容往往一节课完成,同时每节课都要完成一个作品或者练习。能在一节课完成的美术作品肯定是些材料和技能较简单的小作业,其“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创新和突破很小,一堂课更不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早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就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建构美术单元意识。 一、设计单元目标,实现育人价值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要求,简称三维目标。以往教师只是对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三维设置,这样被“切割”的目标不够连贯、不够系统。其实除了知识与技能性目标在一节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bd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