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2(带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15 20:11: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卷2(带解

析)

一、填空题

1.在1~10这十个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 ;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答案】9,2,1. 【解析】

试题分析:在1~10中,质数有:2、3、5、7;合数有:4、6、8、9、10;奇数有:1、3、5、7、9;偶数有:2、4、6、8、10;根据条件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解:在1~10这十个自然数中, 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故答案为:9,2,1.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它们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答案】6,72. 【解析】

试题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解答. 解:18=2×3×3, 24=2×2×2×3,

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是:2和3,18独有的质因数是3,24独有的质因数是2和2, 所以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18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3×3×2×2=72; 故答案为;6,7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找准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

3.1时25分= 时 0.5m= dm.

3

3

【答案】1;500. 【解析】

试题分析:把25分钟,除以进率60,再加上1小时,即可换算成单名数; 把0.5立方米,乘进率1000,即可换算成立方分米数.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1时25分=1小时; 0.5立方米=500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1;500.

【点评】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4.把5kg糖分成质量相等的8袋,每袋的质量是这些糖的【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求每袋的质量是这些糖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袋的千克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5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 解:每袋的质量是这些糖的分率:1÷8=; 每袋重的千克数:5

(千克);

,每袋重

千克.

答:每袋的质量是这些糖的,每袋重千克.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5.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单位是最小的质数. 【答案】,5,9. 【解析】

试题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 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为2,2﹣=,所以再添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 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所以再添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5,9.

【点评】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其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其就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带分数除外) 6.

=

=0.75=

=

【答案】9,36,48,54.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0.75化成分数是

约分得,再根据分数的基

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由此解答. 解:

=

=0.75=

=

故答案为:9,36,48,5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实际应用. 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 【答案】99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确定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再确定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再算出最大的三位数即可. 解:能被2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者5的数, 要同时能被2和5整除,这个三位数的个位一定是0. 要能被3整除,又要是最大的三位数,这个数是990. 故答案为:99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8.用棱长是1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 (1)需要 块小正方体;

(2)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 【答案】24;52.

2

【解析】

试题分析:(1)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据此先求出拼成的长方体的

体积是4×3×2=24立方厘米,24立方厘米里面有24个1立方厘米,即由24个小正方体拼成; (2)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计算即可. 解:4×3×2÷(1×1×1), =24÷1, =24(个),

答:需要24个小正方体. (2)(4×3+4×2+3×2)×2, =26×2,

=52(平方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4;5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计算应用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计算应用,熟记公式即可解答.

9.王叔叔计划用10天时间完成一批零件的加工,平均每天加工这批零件的 ,7天后还剩下这批零件的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王叔叔计划用10天时间完成一批零件的加工,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批零件总量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则平均每天完成全部的,7天能完成全部的,还剩下全部的1﹣=

解:均每天完成全部的, 7天后还剩下全部的1﹣=. 故答案为:,.

【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分数的意义,即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

10.小明4小时行18千米,小华5小时行21千米. 的速度快. 【答案】小明.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他们二人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18÷4=4.5(千米/时), 21÷5=4.2(千米/时), 4.5>4.2,

答:小明的速度快. 故答案为:小明.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1.的分母加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应加12.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可以正确进行作答.

解:的分母加12,变成了9+12=21,则分母扩大了21÷9=倍,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应扩大倍,变成4×=, 所以原分母应加上﹣4=.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判断题

1.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这样的数就是合数.

解:两个质数相乘得到的积,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这两个质数是它的因数.它有4个因数,所以一定是合数.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的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合数意义的掌握情况. 2.一个假分数不能化成整数就一定能化成带分数. . 【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