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4-01-17 18: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习 题 册

(第五版)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09年1月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目 录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9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7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24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1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7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43 第十九章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49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53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56 参考答案 ……………………………………………………60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

(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A、家庭用于做饭和取暖 B、餐厅用于做饭

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原料

( )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全对

( )4.下列那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 )5.在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Σ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A、地方政府办学校的支出 B、政府购买一批军火

C、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笔住房补贴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 A. 购买公司股票 B.存入国外银行 C. 购买企业债券 D. 以上都不对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

( )10.中国的资本品存量2008年年初约为80万亿元,本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可达12( )8.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一笔资金的使用,下列哪一项可以被视为投资:

( )2.当煤炭有多种用途时,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 )6.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 )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1

万亿元,资本消耗是8万亿元,则中国2008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0万亿元和8亿元 B、20万亿元和4万亿元 C、12万亿元和4万亿元 D、12万亿元和8万亿元 ( )11.如果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则有

A. GNP=GDP B. GNP=NI C. GNP>GDP D. GDP>GNP A、GDP B、NDP C、NI D、PI

A、NDP+企业间接税=GDP B、NDP-资本折旧=GDP

C、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 D、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

( )14.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

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500 美元 B、480美元 C、470 美元 D、400美元

( )15.已知: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资本折旧为1亿元,间接税为1

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1.5亿元,出口为2亿元,进口为1.8亿元,则

A、GDP=7.7亿元 B、GDP=8.7亿元 C、NDP=8.7亿元 D、NDP=6.7亿元

A、直接税 B、折旧 C、间接税 D、净出口 ( )17. 属于转移支付的是

A、退伍军人的津贴 B、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C、贫困家庭补贴 D、以上答案都对 ( )18. 下列第 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 )19.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下列投资—储蓄恒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 两部门经济:I=S B. 三部门经济:I=S+(T-G) C. 四部门经济:I=S+(T-G)+(X-M) D. 四部门经济:I=S+(T-G)+(M-X)

( )20.今年的名义GDP比去年的名义GDP高,说明

A. 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 B.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比去年多 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都比去年高 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2

( )1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 项有影响

( )13.下列各命题中,正确的是

( )16.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二、判断题(在题前括号中填写答案,正确写T,错误写F)

( )1. 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

( )2. 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 )3. 一国总投资与资本消耗相等,意味着社会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 )5. 房东把房子租给别人住,他得到的租金计入GDP中;若是自己住,他本可以得到的租金就无法计入GDP中。

( )6. 国内生产净值衡量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扣除了中间产品消耗后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7.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提供了实际服务,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却不计入GDP。 ( )8. 某三部门经济,在政府预算存在赤字时,国内私人储蓄小于投资额。 ( )9. 某四部门经济,在政府预算平衡时,国内投资大于私人储蓄额,原因在于存

在贸易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 ( )10. 名义GDP (Nominal GDP)与实际GDP (Real GDP)这对名词的另一种说法是潜在GDP (Potential GDP)与现实GDP(Actual GDP)。

( )4. 本年度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计算在本年的GDP之内。

三、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净投资 3.间接税

4.政府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DPI)

3

四、计算题

1. 下表是政府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试用支出法填表计算。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单位:10亿美元(billion),当年价 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GDP) 1.个人消费支出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 服务 2.私人国内总投资 固定投资 非住宅 建筑物 设备和软件 住宅 存货变动 3.产品和服务净出口 出口 产品 服务 进口 产品 服务 4.政府消费与投资 3.1 1 10 3.9 0.5 9.1 2.5 46.8

10.2 2.1 248.6 45.3 566.2 225.8 55 1243.5 232.3 1721.6 784.3 311.9 8.6 4.4 4.2 2.4 -0.2 7.2 34 29 27.8 10 17.8 20.5 5.8 30.7 98.2 63.3 362.4 136.2 226.2 123.2 -6.3 214.2 696.1 846.9 1232.1 313.2 918.9 446.9 56.5 863.3 1947.2 3928.8 1930 1950 1980 2000 2007 1082.8 2833 5794.4 1503.8 480.3 1023.5 630.2 -3.6 1149.2 513.2 1985.2 385.1 2674.8 Source: U.S. Census Bureau: The 2008 Statistical Abstract, etc.

4

2.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7年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请填表计算:(1)国民生产总值(GNP),(2) 国民生产净值(NNP),(3) 国民收入(NI), (4) 个人收入(PI), (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6)个人储蓄(Personal saving)。

美国2007年国民收入及其分配(National Income and Its Disposition)

单位:10亿美元(billion),当年价 项目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加: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 减: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2.国民生产总值(GNP) 减:固定资本消耗 =3.国民生产净值(NNP) 减:统计误差 =4.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NI)项目: ⑴雇员报酬(+) ⑵小业主收入(+) #农场 #非农场 ⑶个人租金收入(+) ⑷公司利润(+) ⑸净利息与各种资产性支付(+) ⑹企业间接税(+) ⑺政府补助金(-) ⑻企业转移支付(+) ⑼政府企业盈余(+) (请用收入法计算NI) 数额 项目 数额 1,642.4 963.2 965.1 664.4 100.2 -7.9 -6.3 2,000.1 1,214.3 785.8 1,713.3 1,492.8 10,113.1 9710.2 265.4 137.5 0.6 13,807.5 国民收入(NI) 861.7 减:公司利润 759.3 减:企业间接税减去政府补助 减:社会保险税 1,720.5 减:净利息与各种资产性支付 减:企业转移支付 -81.4 减:政府企业盈余 减:支付现款后的应付工资 加:个人资产性收入 7,812.3 1,056.2 #个人利息收入 #个人分红收入 44.0 加:个人转移收入 1,012.2 =5.个人收入(PI) 40.0 减:个人所得税 1,642.4 =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664.4 减:个人花费 1,015.5 #个人消费支出 52.3 #个人利息支出 100.2 #个人转移支付 -7.9 =7.个人储蓄 个人储蓄占DPI(%) Sou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5

注:美国国民收入统计现行理念是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前者得自支出法,后者得自收入法,二者的差额为统计误差。

3. 假设一个经济社会生产五种产品,它们2003年和2005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

产量 2003年产量 2003年价格(美元) 2005年产量 2005年价格(美元) A B C D E 请计算:

25 50 40 30 60 1.50 7.50 6.00 5.00 2.00 30 60 50 35 70 1.60 8.00 7.00 5.50 2.50 (1)2003年和2005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如果以2003年作为基年,则200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3)计算2003—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2005年价格比2003年价格

上升了多少?

6

五、简答题

1. 试析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的概念及其与GDP、NDP的相互关系。为何将存货的增加视为净投资?

2.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而间接税应计入GDP?

3. 现在大陆和台湾在GDP核算上都是按独立经济体进行的,如果未来实现统一,在各自产出不变时,试用GDP核算公式推算,GDP总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7

六、分析论述题

1. 宏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有什么区别?

2. 分别推导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支出与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与储蓄—投资恒等式(忽略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8

(4)如果说财政赤字表明政府在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财政盈余表明政府在实施紧缩性经济政策,政府为实现充分就业实施经济政策的性质是什么?

五、简答题

1. 凯恩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2. 简述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根据此理论,社会保障机制对居民消费倾向有何影响?

14

3. 以两部门经济为例,以凯恩斯理论作图分析储蓄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4. 政府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与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有什么不同?

六、分析论述题

1.凯恩斯关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上升而下降的假说得到了家庭数据支持,但并没有得到西方国家国民收入长期统计数据支持,引起所谓―消费之谜‖。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1980年代约为50%,1990年代约为45%,2004年降至40%,2007年又降至35%,呈现长期下降的趋势,非常符

15

合凯恩斯消费理论,不存在―消费之谜‖。这在各国中属于少见的。请思考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变化的多种因素,试给出你关于此问题的解释。

2.1998—2004年,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扩大内需,中国政府实施了7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共增发国债9100亿元,其中很大比重用于西部大开发,大大改善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2008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试应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乘数原理分析其影响。

16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

1、 IS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 ) A、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

C、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货币量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

2、IS曲线表示 ( ) A、收入增加使利率下降 B、收入增加使利率上升 C、利率下降使收入增加 D、利率下降使收入减少

3、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变 D、斜率增加

4、LM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 ( )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5、一般地说,LM曲线的斜率 ( ) 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可正可负

6、水平的LM曲线表示 ( ) A、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大 B、利息率对货币需求影响最小 C、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大 D、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影响小

7、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产品市场 ( ) A、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 C、和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 D、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8、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 )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以上都对 9、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0、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 ( )

17

A、与利息率不相关 B、与利息率负相关 C、与利息率正相关 D、随利息率下降而下降

11、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 ( )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上 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上

12、如果人们工资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投机需求 C、货币的预防需求 D、以上都可能

13、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 )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不发生变化 D、以上都对

14、人们在什么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现金。 ( )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债券价格不变 D、债券收益率不变

15、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 ) A、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B、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C、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D、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A、为负值 B、为零 C、等于1 D、大于1

17、自发投资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 )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18、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9、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 A、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利率上升,收入不变; C、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D、以上3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8

16、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 )

IS曲线的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 ( )

二、判断题

1、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2、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 ) 3、凯恩斯的持币投机性动机只是在债券价格预期上涨时才适用。 ( ) 4、若GNP和货币存量都下降50%,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不变。 ( ) 5、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 ) 6、由于未来证券的不确定性,人们会倾向于持有不产生利息收入的货币,而不是证券。 ( ) 7、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 ) 8、在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

等于货币供给。 ( ) 9、若货币供给减少或利率上升,则LM曲线向右移动。 ( ) 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联系起来的关键因素是利率。 ( )

11、使IS或LM曲线发生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 ) 12、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

变动。 ( )

13、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 ( ) 14、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 ( )

三、名词解释

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2、IS曲线

3、LM曲线

4、流动性陷阱

19

四、计算题

1、假定:

(1)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 (2)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lOr; (3)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lOr; 计算:

1)求(1)(2)(3)的IS曲线;

2)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2、下表给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 单位:(亿美元)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收入 货币需求量 对利率的投机需求 利率(%) 货币需求量 500 100 600 120 700 140 800 160 900 180

12 30 10 50 8 70 6 90 4 110 (1)求收入为700亿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

20

(2)求600,700和800亿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

(3)根据(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是怎样移动的?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

(1)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人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

(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

(3)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

(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这条LM曲线相比,有何不同?

(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l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

21

4、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k=O.20,h=lO;k=O.20,h=20;k=O.10,h=10时LM的斜率的值。 (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若k=O.20,h=O,LM曲线形状如何?

5、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 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2

五、问答分析题

1、简述IS – LM模型。

2、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3、IS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

4、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会有什么变动?

5、简述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23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政策是指 ( ) 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 B、周期性变动的预算 C、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

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3、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 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付 D、增加转移支付

4、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5、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 )的财政政策。 ( )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税收

6、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7、在凯恩斯区域内 (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财政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8、在古典区域内 (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货币政策无效 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 A、增加较多 B、增加较少 C、减少较多 D、减少较少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24

9、―双松政策‖使国民收入 ( )

10、―双紧政策‖使利息率 ( )

11、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互不相关

12、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13、下列哪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 A、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14、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部门支出的利率也有敏感性 B、 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 C、 货币需求具有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没有敏感性 D、 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很有利率敏感性

15、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16、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 D、 LM陡峭而IS平缓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25

17、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 )

18、―挤出效应‖发生于: ( )

二、判断题

1、 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 ) 3、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比对付经济衰退更为有效,因为中央银行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必须紧缩信贷,而中央银行增加准备金时,商业银行不必扩张信贷。 ( ) 4、转移支付增加1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美元相同的。 6、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公共工程的不足之处是在萧条时必须增加税收以便为政府

7、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涨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 ) 8、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是相同的,都是通过货币供给量

来调节利率,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 ( )

2、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 ( )

5、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开支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 )

支出融资。 ( )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挤出效应

4、货币幻觉

四、计算题

1、假设LM方程为Y = 500 + 25r,货币需求为L=0.2Y - 5 r,货币供给量为100,IS方程为Y=950 - 50 r,消费函数为C=40+0.8Yd ,投资函数为I=140 - 10 r,税收为T=50,政府支出为G = 50。试计算: (1)均衡收入、利率、投资各为多少?

26

(2)若IS曲线变为Y = 800 - 25 r,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若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4)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2)中的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2、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0.8yd ,T=50亿美元,i=140亿美元-5r,g=50亿美元。

(1) 导出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 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 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27

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 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 (1) 求IS和LM方程。 (2)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 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

化?

(4) 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画出两个IS-LM图形(a)和(b),LM曲线都是y=750亿美元+20r(货币需求为L=0.2y-4r,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但图(a)的IS为y=1250亿美元-30r,图(b)的IS为y=1100亿美元-15r。

(1) 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 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既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

不变,据此再作出一条LM1曲线,并求图(a)和(b)中的IS曲线与这条LM1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

(3) 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一些,利率下降更多一些,为什么?

28

5、已知某经济社会中消费函数C = 200 + 0.5(Y – T),投资函数I = 150 - 100 r,货币需求L = 0.25Y - 200 r +50,货币供给M=200。求:

(1) 在不含政府部门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2) 在G = T = 50条件下(即平衡预算)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

五、问答分析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萧条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为什么在凯恩斯陷阱区扩张性财政的产出效应最大?

29

3、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财政政策效力越大?

4、货币政策效力与IS和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5、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什么样一种政策的混合?并用IS – 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6、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 – 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就后果有什么区别?

30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和公平

2、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率 D、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3、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 ) 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将制约经济活动 C、与提高法定准备率的作用相同 D、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4、法定准备率越高 ( ) A、银行越愿意贷款 B、货币供给量越大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5、对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 )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预防需求 C、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映相同

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 ( ) A、实际利率很低 B、名义利率很低 C、实际利率很高 D、名义利率很高

7、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 ) A、政府的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8、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 A、 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9、扩张型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10、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 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

31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2、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得差价利益。

14、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要求增加贴现是为了: ( ) A、增加贷款 B、减少吸收存款 C、增加储备; D、以上都有可能。

15、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 ) A、法定准备率 B、现金存款比率 C、超额准备率 D、以上都是。

16、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17、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 。 ( ) 2、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 ) 3、如果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将使利率下跌,投资增加,从而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 4、股票是一种投资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凭证。 ( ) 5、股票和债券的市场按其职能划分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 ) 6、在股票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充当中介的是政府。 ( ) 7、对一定时期内买卖金融资产选择权的交易叫做期货交易。 ( ) 8、股票的价格取决于股票未来各期的收益。 ( ) 9、证券投资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是行业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 ( ) 10、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从基础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 ( ) 1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对货币供给有决定作用。 ( ) 12、如果一个经济中货币乘数是5,如果中央银行想使货币供给量增加500万元时,

只要在公开市场上购买100万元的政府债券就可以实现。 ( ) 13、内在稳定器有自发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代替财

政政策的运用 ( ) 14、实行赤字财政会使经济进入衰退。 ( )

32

三、名词解释

1、预算盈余

2、超额准备率

3、基础货币

4、公开市场业务

四、计算题

1、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

2、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Cu/D=0.38 准备率r=0.18,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33

3、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然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五、问答分析题:

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提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2、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4

3、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4、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那些变量有关?

5、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35

6、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政策工具有哪些?

36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是表明 (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2、总需求曲线 AD 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垂直的直线

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结论均正确

4、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5、总需求曲线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右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6、若价格水平下降时,则总需求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7、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 ( A、左移 B、右移 C、不变 D、难以确定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 ( 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 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 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9、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 ( A、价格水平提高; B、总需求增加;

37

) ) ) ) ) ) ) )

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10、以价格为纵轴,收入为横轴的坐标系中,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 ( )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的曲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11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 )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12、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 ( )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13、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 ) A、工资提高; B、价格提高; C、技术进步; D、需求增加

14、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 ( ) A、供给; B、需求; C、工资; D、技术

15、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 ) A、供给; B、需求; C、产出; D、以上均正确

16、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 ( )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7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 )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8 、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

收入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 ) 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19、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 ) A、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20、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产出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确定

38

二、判断题

1、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 2、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 ) 3、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 4、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AD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 5、常规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和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 ) 6、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 ) 7、在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水平的直线被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 ( )

8、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 ) 9、用总需求—总供给曲线模型可以直接决定价格水平 ( )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 )

11、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曲线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

供给曲线应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 )

12、需求不变时,常规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 13、需求变动的影响一般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

三、名词解释

1、总需求

2、总供给

3、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4、潜在产出

39

四、计算题

1、设总供给函数 ys=2000+P ,总需求函数 yd=2400-P 。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

40

五、问答分析题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41

4、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5、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涨的状态。

42

第十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

一、选择题:

1、 某计算机助理工程师不满意现在某工厂的工作环境,辞职准备去一家信息技术

公司找工作,这种情况的失业属于 ( )

A、周期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磨擦性失业 D、自愿失业

2、 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素质不适应工作的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 ( )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D.周期性失业 3、 当经济中只存在( )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磨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磨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是没有

4、 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 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D、自然失业率包含磨擦性失业

A、失业率增加1%,现实国民收入减少2、5%; B、失业率增加1%,现实国民收入增加2、5%;

C、失业率减少1%,现实国民收入减少2、5%; D、失业率减少2、5%,现实国民收入增加1%、

6、 要缓和结构性失业,应该实行 ( ) A、财政政策 B、人力政策 C、收入政策 D、货币政策。

7、 要对付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应该选择 ( ) A、、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B、人力政策。 C、收入政策。D、 控制人口政策

8、 通货膨胀是 ( ) 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是

9、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43

5、 奥肯定理说明: ( )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10、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C、总需求过度增长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D、以上均不是

11、 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

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12、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银行货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增加

13、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 ) A、降低政府支出会使经济的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

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会影响产量 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 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但不影响产量

14、 假如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受害者将是 ( ) A、债权人。 B、退休金领取者 C、 债务人 D、答案A和B所指的人。

15、 对付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 )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节约能源政策

16、抑制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 )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 D、货币政策

17、 如果存100元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3%,这一年通货膨胀率1%,则你的实际补偿为 ( ) A、4% B、2% C、-2% D、-4%

18、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的国民收入是9,000亿美元,

在边际消费倾向为75%的条件下,增 加100亿美元的投资 ( ) A、将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仍未能使经济消除需求不足的失业。

C、将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D、周期性失业消除

19、 (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 )

44

A、10%之内的通货膨胀率; B、10%-99%的通货膨胀率; C、10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 D、0%的通货膨胀率、

A、减少货币供应量 B、增加货币供应量 C、增加税收 D、减少政府赎买

20、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失业率的办法是 ( )

二、判断题:

1、因不满工资待遇而不愿就业属于自愿失业。 ( ) 2、磨擦性失业是一种自然失业。 ( ) 3、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可以消除磨擦性失业。 ( ) 4、某人在失业以后因就业信息不灵而暂时找不到工作,这种失业是自愿失业。 5、结构性失业可以看成是一种长期的磨擦性失业。 ( ) 6、需求不足的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 ) 7、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 ) 8、刺激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可以消除结构性失业。 ( ) 9、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 ) 10、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 指数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是一致的。 ( )

1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的再分配。 ( ) 12、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 ) 13、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生产有一定的扩张作用。 ( ) 14、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 ) 15、如果货币供给量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凯恩斯效应和庇古效应都不会

发生。 ( )

三、名词解释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3、周期性失业

45

4、充分就业

5、奥肯定律

6、通货膨胀

四、计算题

1、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若人们对198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按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算术平均来形成?设1987年的利率为6%,问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2、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1.9亿成年人,其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力参与率;(3)失业率。

46

3、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 π=π-1-0.5(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2)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五、问答分析题

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47

4、作图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6、作图说明需求拉动通货膨胀。4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d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