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_1

更新时间:2023-03-18 12:1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力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力的概念(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 重心(A) 形变和弹力(A)

滑动摩擦力(A)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力(A)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

物体的微小形变

静摩擦和最大静摩擦力

力的分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大小与分分间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说明:关于滑动摩擦力,可以介绍动摩擦因素:关于最大静摩擦力,可做定性介绍。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概述 这一章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包括了后面学习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基础性和预备性是本章的特点。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会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从运用方面说,是初步熟悉对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会画出正确的受力图。

这一章具有预备性,不论在知识上和运用上都要有一个“度”。比如在本章第二节提到:“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这一节就不要求从道理上把这一论断说清楚,可先作为事实接受下来,讲过牛顿第三定律后再解决。再比如静摩擦,要想一开始就把问题讲深讲透,企图学生能够处理比较难的有关问题,可以说是“拔苗助长”,是不可能的。因此,教材的编写充分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一章只要求初步熟悉物体受力分析,不要求学生分析比较复杂的情形。这是因为,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形,要结合着运动和力的关系来进行受力分析,学生才能掌握得更好。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要求,应贯穿在整个力学教学中,并逐步加以提高。

这一章的内容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衔接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教材的编写注意到与初中的衔接,教学中应适当复习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以便把初高中的台阶尽量铺得平缓些。

单元划分 本章可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至第四节,讲述力的基本概念和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

第二单元第五节和第六节,讲述力的合成和分解。

(一)力

教学要求:

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具体问题中能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

说明:

1.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会画出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这不只是这一节的要求,而是贯穿于全部力学的要求。

在这一章中要求学生初步熟悉物体受力分析,能够根据力的性质进行受力分析。

2.这一章的教学中经常要用到二力平衡,因此教学中要复习初中讲过的二力平衡条件。

(二)重力

教学要求:

1.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三)弹力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说明:

关于弹力,中学阶段经常遇到的大都是支持物的支持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和绳的拉力,教材着重讲解这两种情况中弹力的方向。至于这两种情况中弹力的大小在解题中往往是未知的,需要列出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方能解出,因此这里一般不涉及求解支持力和拉力的较复杂的题目。作为特殊情况,可出现应用二力平衡求解的题目。

(四)摩擦力

教学要求: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的概念。 说明:

1.关于滑动摩擦力,教材中虽然提到“阻碍相对滑动”,“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举例只限于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相对于另一静止物体(相对地面静止)的情形。一开始不宜涉及两物体都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情形。

2.大纲中说明:“关于滑动摩擦力,可以介绍动摩擦因数。”教材中动摩擦因数是选学内容,教学中是否介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静摩擦力是个难点,更要注意要求适当。关于静摩擦力的方向,只限于容易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情形。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只限于可应用二力平衡求解的简单情形。这里不宜涉及静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的问题。

(五)力的合成

教学要求:

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六)力的分解

教学要求:

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说明:

讲过力的分解之后,不要求用力的分解处理静力学问题,因为平衡问题宜于用平衡条件来处理,这在后面静力学部分会讲到。不处理静力学问题,可使本章不致过难。

第二章直线运动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机械运动(A)参考系(A)质点(A)

位移和路程(A)

平均速度(A)瞬时速度(A)速率(A)加速度(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和时间的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自由落体运动(B)重力加速度(B)

空气阻力很小时,不同物体同时下落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概述 这一章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直线运动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以及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章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认识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且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些方法,如运用理想模型和数学方法(图象、公式),以及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等.后一点可能对学生更为重要,要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所体会.

本章在内容的安排顺序上,既注意了科学系统,又注意学生的认识规律.讲解问题从实际出发.对同一个问题,同时运用公式和图象两种数学工具,以便于学生对比掌握,相对强调了图象的作用和要求.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图象的运用随处可见,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掌握最基本的应用图象的知识,都是必须的,课本强调图象的运用,这一章是开始. 为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本章在有些地方以“阅读材料”的形式插入了可看做选学的内容,即对有些知识的讲述有所扩展,意在使学生开阔思路.如对瞬时速度的理解,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等处,渗透了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思想等等.对有条件和有兴趣的学生,可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这些绝不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视学生实际情况,对他们分类指导,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或者让基础好的学生阅后一起研究、讨论.

单元划分 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介绍机械运动及质点概念,介绍如何描述位置变动.

第二单元第二节至第五节.讲描述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以及如何用图象和公式描述运动.

第三单元第六节至第八节.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一个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一)机械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方法.

4.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5.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说明:

1.本章研究质点的运动.质点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动力学的重要概念.一开始就要使学生明白质点概念的准确内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而严格意义上的有质量的点实际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科学抽象,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要让学生知道实际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看做质点.

2.对于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有的初学者会有误解,以为小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大物体(比如地球、太阳)就不能看成质点.这里的关键是理解“科学抽象”的含义,即抓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通过多个实例的分析讨论,逐渐让学生领会这种科学思维的方法,学会独立分析.切忌罗列实例,让学生机械记忆.

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对学生下面的学习很重要,一定要在一开始就使学生十分清楚.书中用坐标来讲解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学生并不难理解.还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区分.

4.位移是了解速度、加速度、功等概念的基础,是从初位置画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矢量.这里只要求学生有初步认识,会用正、负表示直线运动中的位移.

5.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最好启发学生自己进行讨论、鉴别.

(二)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它们各有所长,可以互相补充.

说明:

1.严格说,匀速直线运动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应当是“任何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运动.但在这里一般不作这样的讨论,只对学习较好又提及这一问题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则不必涉及.

2.这一节从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简单运动形式开始,同时用图象和公式两种数学工具描述位移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这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因为是开始,对图线的横纵坐标、描点法、图象的物理意义等讲述得很细致、具体,为以后讲述图象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因为比较简单,学生不会感到困难.由简单的开始,步步深入,使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图象这一工具.

3.节后的练习,也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图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要求: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说明:

1.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需要学生逐步理解.速度定义是高中物理第一次向学生介绍这种方法,教材讲述得比较详细,可引导学生体会.

2.这一节的讲法,充分体现了本书“同时用图象和公式两种数学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特点,要充分注意和运用.讲解速度概念时,公式和图线接连出现,要让学生理解匀速运动的位移图线是直线,其斜率是一定值;变速运动的位移图线不是直线.

3.速度和速率的区别,是从定义瞬时速率说起的,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

4.瞬时速度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学生对此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真正理解.对于全体学生,教材只要求他们知道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的快慢程度.书后的阅读材料用“极限”的思想讲解瞬时速度,即时间取得越短,设想的匀速运动就越接近实际的变速运动.当时间取得足够小时,设想的匀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经过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了.

(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

说明:

1.由于第三节已经较细致地讲解了位移-时间图象,这一节可以类比地讲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不会太大,教材对速度-时间图象的讲解就相对简单一些.对有条件的学校和班级可以考虑采用让学生多活动和自学讨论的教法,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2.教材中同时给出了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两个v-t图象,并未多加分析,有条件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讨论.

(五)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要求: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说明:

1.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为了减少学习中的困难,这一节从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并且只重点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依据不同情况对于一般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概念进行不同程度的介绍,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并不要求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

2.即使是只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仍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本节只是开始,对于加速度的方向问题,可不必要求过高.随着以后的学习逐步深入,学生的理解会逐渐加深.对此,应注意循序渐进,绝不可要求一蹴而就.

3.速度和加速度是力学中的两个重要的又相互关联的概念,本节课文最后对它们做了简要的比较.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速度、加速度及速度改变量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知道它是如何推导出的,知道它的图象的物理意义.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应用这一公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

3.会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说明:

1.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将数学和物理分割开来,不习惯或不会将已学过的数学工具用于物理当中.在教学中应多在这方面引导学生.这两节就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将公式、图象及其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并加以运用.

2.位移公式是由平均速度公式推导出的.阅读材料中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推导的方法和思路,即应用了“极限”的思维方法.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讲解,注意选学内容不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

3.对公式的运用在这两节中分了层次,即第六节着重于对公式本身的理解和简单应用,一般不涉及应用两个以上公式来解决的问题;第七节则分析稍复杂一些,步骤稍多一些的问题,教学中应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提出恰当要求.

4.由这两节开始,有较多的公式运算,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要求他们应用代数的方法求解未知量.一开始养成习惯,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好处.计算的题目不可过繁,并应着重分析其物理意义,防止只将公式变来换去而忽略了物理意义.

(八)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要求:

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说明:

1.本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说明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印象很深,所以做好演示实验十分重要.除了牛顿管的实验之外,还可以做许多简单易行的小实验,使学生明确认识,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的缘故.对“如果物体只受重力,不同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有深刻的印象.

2.课本把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没有另外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我们考虑,这样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避免死记公式.

3.有条件的,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学习本节内容,以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能力.

4.节后练习八的第4题是一个从实际中引发的题目,既联系实际,又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演示牛顿第一定律(A)

牛顿第二定律(B)

牛顿第三定律(B)

超重和失重(A)

惯性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超重和失重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A)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A)

非惯性系和惯性力

 说明:在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的教学中,可介绍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概述 这一章讲述牛顿的三个基本定律,是力学的重点章,对于学生掌握力学知识和提高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章从人类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认识历史以及演示实验引入,强调对定律本身的理解,以期学生对定律有全面、清楚的认识.

本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初步分析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并进一步学习物体受力分析.这一章要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按照这一思路和方法解决力学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划分 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至第五节,讲述牛顿的三个基本定律以及力学单位制.

第二单元第六节和第七节,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三单元第八节介绍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以及惯性力(选学),第九节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一)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要求: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说明:

1.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问题.人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同样,学生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也要克服由日常经验所带来的错误认识.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日常经验有相同之处,因而学生容易接受.教学中要多举实例加以分析,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澄清错误认识,切实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2.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理想实验,应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虽然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它却正确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节后的阅读材料“爱因斯坦谈伽利略的贡献”很有启发意义,希望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知道“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3.学生对惯性常有一些模糊认识,如认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等,教学中要联系实际事例加以分析,澄清模糊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不论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学生对惯性获得正确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下一节讲述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时,要进一步加深对惯性的认识.

(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学要求:

1.理解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说明:

1.这一节是由牛顿第一定律到牛顿第二定律的过渡性的一节,也是关键性的一节.既要进一步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又要为讲述牛顿第二定律作好准备.

2.要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即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或)方向发生了改变,就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具有加速度.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由此必然可以推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要使学生明白这个推理,并且要在这个推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加以分析,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切实地认识到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要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惯性的大小,即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小(大),表示物体的惯性大(小).确切地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而且可以进一步澄清对惯性的错误认识.学生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也有一个过程,学过牛顿第二定律之后,还应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4.知道了影响加速度大小的两个因素之后,就为下一节讲解牛顿第二定律作好了准备.

(三)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知道得出这个关系的实验.

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知道得出这个关系的实验.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怎样定义的.

4.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5.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计算.

说明:

1.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有各种做法,教材中的做法比较简易,课堂演示比较可靠.这个实验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办法,以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中,关于小车所受的拉力,只要求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量,而不要求进一步证明.

实验中,是用小车的位移比较加速度的大小的,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有清楚的认识.

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从比例式推导出来的.要使学生明确地知道,只有选择合适的单位才能使比例常数k=1.国际单位制就是一种合适的单位.这里,不要求说明其他的单位制.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应强调以下几点.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中的F合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力.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具有所谓“矢量性”,即公式中的F和a都是矢量,且二者的方向相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具有所谓“瞬时性”,即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与该时刻的合外力相关:合外力发生改变时,加速度随之发生改变;合外力在某一时刻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

4.通过这一节的例题和练习,应当使学生熟悉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解题.为了求得合外力,要应用力的合成的知识;为了求得加速度,要应用运动学的知识.因此,本节的练习具有综合性.为了突出基本练习的特点,题目本身的物理情景都比较简单.有时应用正、反比的关系可以方便地解决问题,所以在练习中安排了这种题目.

5.关于质量和重量的关系,初中已经给出公式G=mg,其中g作为G和m的比值给出.学习了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学生应该对这个公式有新的认识,为此,在本节的练习中给出了相应的题目(第6题).

(四)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要求: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说明:

1.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力是物体的相互作用,因此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不困难.也可以告诉学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性质相同的力,它们同时产生、消失,但不要求学生硬记.

2.不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教材安排了几个题目,以期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3.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支持物或者挂在悬绳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绳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量,在第一章要求学生作为事实接受下来.学习了牛顿第三定律之后,应该要求学生对此有所理解.为此,在节后的练习中安排了两个题目(第4、5两题),要求学生自己证明.据了解,学生不习惯作证明,所以要求学生独立地证明,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有好处的.

(五)力学单位制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说明:

为了使学生理解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本节后的练习中出现了综合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题目,这也为下一节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作了准备.

(六)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

说明:

1.关于物体受力分析,本书不采取单独列节的办法讲述,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贯穿在各章的讲述之中.第一章结合力的性质进行受力分析,这一章和下一章结合力的性质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在下一章的“本章小结”中,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关于受力分析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掌握受力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总结的能力.

2.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分析摩擦力,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在高中一年级不要求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作这种分析,特别是关于静摩擦的分析;也不作为问题单独提出来,分析摩擦力是动力或阻力、摩擦力做正功或负功.这类问题可逐步解决.

3.要求学生知道动力学主要有两类问题,掌握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解决动力学的一般步骤大体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列出方程求解.书中的例题注意作这种分析,然后求解.应当要求学生不要急于进行计算,要逐渐习惯于对问题先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弄清问题的物理情景,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养成这种好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

在这一章的“本章小结”中,要求学生自己总结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4.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动力学问题,即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列出方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书中的例题采取了这种方法求解,希望学生能够逐渐熟悉这种方法.有的教师愿意明确提出“正交分解法”,这要看学生的情况而定,要因材施教.

(七)超重和失重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

2.知道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说明:

1.本书以人在升降机中的情况为例,分析了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帮助学生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应该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地球作用于物体上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2.节后的“做一做”观察失重现象,实验材料易得,容易进行,又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外进行,这对理解和确信失重现象是有帮助的.

3.“失重和宇宙开发”这个阅读材料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希望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或者看科技影视片.

(八)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惯性系中成立.

2.知道什么是惯性力.

说明:不要求学生在非惯性系中用惯性力的概念处理问题.

(九)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教学要求:

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知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知道在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质量随速度而变化.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共点力的平衡(A)

力矩和力矩的平衡(A)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力矩的作用和力矩的平衡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概述 这一章讲述共点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及其简单应用,属于力学的基本章节,其中平衡条件的理解与运用是这一章的重点.

本章以前三章讲述的基本知识为基础(特别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平衡态.前两节讲述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得出力的平衡条件(不涉及转动问题);三、四两节研究物体的转动平衡问题,引入力矩的概念,得出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最后一节对物体的平衡状态作进一步分析,说明物体平衡有稳定和不稳定的问题.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注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力求使学生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并培养相应的能力.希望老师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创造多动手的机会,同时注意启发学生多动脑研究、讨论(如第一节和第三节后面的思考与讨论,第四节例题2分析中的想一想等).

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因此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很有好处.但是同时也要注意许多这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教学中注意不要把学生引导到解大量的难题上去,特别是教材中并不涉及的物体的一般平衡问题.而是要使学生清楚地理解物体平衡的两个条件,并在学习和运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学习和掌握解决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和

方法.教材之所以将物体的平衡这一静力学问题往后放,也正是出于分散难点、减轻学生负担的想法,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能体现这一精神.

单元划分 本章可分为二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和第二节,学习共点力平衡的知识.

第二单元第三节和第四节,学习力矩平衡的知识.

(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

2.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条件,会用来解决有关平衡问题.

说明:

1.由于这一章在牛顿运动定律之后,所以教学中可以将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F合=0当作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来处理,因为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一般可视为质点.这样得出平衡条件比较简捷,同前面一章的联系较为紧密,教材中正是这样处理的.为了使学生对这个平衡条件有较深的感性认识,教材在分析得出平衡条件之后,又安排了三力平衡的实验.教学中应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生能做这一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只是一个三力平衡的验证性实验,如果教学中采用先由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讲法,则应注意说明平衡条件的得出是建立在多次实验基础之上的.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包括后面的转动平衡)应注意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肯定是静止的”的错误认识.为了全面认识物体的平衡,教材在例题的安排上注意了这一点.教学中应该多举一些动平衡的实例,以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平衡的问题.例如,对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可举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和斜面等不同的实例,以便学生对平衡的概念有全面的了解.

3.“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节中的例题1,教材在解之前注意分析了物体所受力是共点力这一先决条件,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解决任何问题时先要考虑所要求的条件是否满足.在分析受力时,将足球和网兜作为研究对象,比只将足球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说明网兜整体对球的作用力方向沿悬绳的方向可能更简明些.

该节例题2所涉及的力较多,求合力时不易直接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应使学生明白可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

通过例题的分析和习题等的求解,应使学生明确:解静力学问题的思路与动力学相同,首先要进行力的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对象受力情况),然后列出平衡方程求解.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用正交分解的方法求解,并且知道当未知力的方向事先不能确定时,可先假定未知力具有某一方向,然后根据解得的结果判断此未知力的实际方向.

(三)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四)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2.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的条件,会应用平衡条件处理有关的问题.

说明:

1.初中讲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已经学过力臂的概念,因此在引入力矩的过程中教材联系到杠杆上力的力臂和力矩.在高中阶段只要求学生知道力矩可以使物体向不同方向转动,知道正力矩和负力矩,不要求说明力矩是矢量.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尽可能做些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如用弹簧秤在门的不同位置沿不同的方向拉门),使他们更明确地认识:物体的转动跟力矩有关.

2.力矩平衡条件应用的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各力矩对转动的影响情况,正确地运用力矩平衡条件.不要引导学生去做那些受力和转动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综合运用两个平衡条件,情景又较为复杂的问题,教材中不作要求.教材中例题和练习只处理比较简单的转动平衡问题(有的问题涉及瞬时转轴,但情景比较简单),习题中凡是涉及多个力矩平衡、情景稍微复杂些的问题,都作为选做题目.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这部分内容.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这一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必修物理课所规定的下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的: 内容和要求

演示

曲线运动(A)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A)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A)平抛运动(B)

互成角度的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

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同时落地

匀速圆周运动(A)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B)

向心加速度(B)向心力(B)离心现象(A)

(A)向心力(B)决定向心力大小的因素离心现象

说明: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r可以直接给出.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概述 这一章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如何描述曲线运动,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

通过本章教学,还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对不同的机械运动是普遍适用的.并体会到,研究不同的运动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学会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迁移和灵活应用.

单元划分 本章可分为四个单元或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第二单元第二节、第三节,讲述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并用这个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三单元第四节、第五节,讲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第四单元第六节、第七节,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以及离心现象.

也可将三、四两个单元合并为第三单元.

(一)曲线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说明:

1.本节讲述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从大量实际现象及学生日常经验开始的.结合前面学过的矢量知识让学生明白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iu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