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一等奖案例

更新时间:2023-11-12 19: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出精彩,“层”出不穷

——农村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

【案例背景】

小学英语课外作业是小学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它不仅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其地位不可忽视。

然而,对于任教于农村学校的笔者来说,却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境地:家长不重视英语学科(英语不列入小学毕业测试科目范围),学生不按时保质地完成作业,并且屡教不改,作业问题成了让英语教师头疼的大问题。于是,笔者屡次进行尝试,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兴趣、个性发展特点设计分层作业,试图以此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笔者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教材为载体,以五年级学生为试验对象,反思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设计的可行性和方法,以及评价的分层。

【案例描述】 1、主角介绍

五年级学生,虽已接触英语学科足足两年,有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高,成绩优秀,但个别学生基础极差,加上民工流动性大,孩子随父母工作迁移而频繁转学,些插班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英语学科,各种原因造成班级学生两极分化问题尖锐化,家庭作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问题。

我校属于农村学校,生源大多数属于民工子女。父母在外打工,工作时间长、不稳定,对孩子的教育极度松懈。家庭收入微薄,甚至大部分家中孩子数个,生活很困窘,花费在孩子教育上的经费微乎其微。许多家长不重视英语学科,在家监督力度不够,得过且过之心占据上风,再三邀请下百忙中赶到学校,个别家长会自嘲文化程度太低,无法辅导孩子完成英语作业。 2、缘起

下课的铃声响起,刚准备布置今天的家庭作业:“Today's homework...”学生甲不假思索地喊道:“对话抄写三次,默一次,听录音跟读对话三次”。顿时,课堂陷入一片哗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唉,又是这样,真没意思。”“我昨天就抄好了,哈哈。”“我家没有复读机。”“反正明天没有英语课。”

??

待到隔天后的英语课上,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掌握句型,读起对话来更是结结巴巴,长此以往,本班的作业问题愈演愈烈。 评析一:

农村小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英语作业模式单调乏味,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很多教师把抄单词、抄课文、读课文、听磁带等作为孩子主要的课外作业形式,然而这种单调乏味,缺乏创造性的作业既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同时,农村学生在完成教师的课外作业时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逊色于城市学生。 3、尝试

(1)牛刀小试,学生与作业共分

A、学生分层:按英语实际水平分成A、B、C三组。A组:成绩较为突出,自主性强;B组:较为安静,学习能力中等,依赖于教师;C组:学困生。

B、作业分层:学习了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1 A Let's Learn以后,笔者是这样布置作业的:A层学生要求记熟单词young,heavy,old,funny,kind和句型Who's your...? What's he/she like? 并用别的单词和本课句型另造四句话;B层要求记熟单词并用本课的单词和本课句型造四句话;C层学生只要求抄记本课的单词就可以了。

C、问题浮出水面: 首先,这种作业设计与前者换汤不换药,同样都是硬性规定学生的作业种类及数量,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其次,把学生分为三个档次,会使学生过早地给自己进行一个心理的定位,对于“优等生”来说当然是一个促进,但对于“中等生”和“下等生”来说却过于明显地给自己定在中等或偏下的位置,这不利于他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甚至破罐子破摔。

最后,对于教师来说,学生作业的种类过多,不利于作业的反馈及指导。 评析二:

教师在布置分层作业时,往往让一部分学生完成这个作业,让另一部分学生完成另一个作业。这样做法的理由是: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分层,较差的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作业;一般的学生能完成提高性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发展性作业。殊不知,这样的分层作业,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一般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因此,分层作业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盲目,教师只有设身处地,与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协商的氛围,才能真正发挥分层作业的实效。 (2)东山再起,自主选择套餐作业

面对失败的试验结果,笔者经过不断反思,深入分析了原因,在不将学生分层的前提下,再次推出分层作业。以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为例,在学习了Part A Let's Learn的单词tomato、tofu、green beans、fish、potato、eggplant与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I'd like...和chant后,设计“自助餐”式分层作业:

“套餐A”:抄写单词3次,默写1次,模仿录音,有感情地跟读chant; “套餐B”:默写单词1次,读熟chant,并带上动作进行表演;

“套餐C”:记熟单词,在理解chant的基础上,利用学过的其它单词,创编新的chant并表演。 评析三:

“自助餐”式作业,是指像购物超市一样,让学生在所罗列的作业中选取一种或几种自己所喜欢做的,认为有能力完成的作业。三个套餐其实都设计了一个必做题,即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单词,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其它提高题。“套餐A”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套餐B”的作业在难度和要求上略高;而“套餐C”的作业则偏重于理解、想象和运用。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也少了明显的“阶级划分”痕迹。此外,也可以从必做题和选做题进行划分,学生自由选择完成选做题。即套餐式和单点式。

(3)锦上添花,分层与评价齐飞

分层作业在班级中如火如荼地实施开来,可是问题也接踵而至。

学生A(优等生):我每次都挑选难度最大的套餐,可是每次汇报表演时,得分总是比选择最简单套餐的同学低,不公平。

学生B(中等生):反正选最难的比不过他们优生,我就选最简单的做。 学生C(学困生):唉,难度大的做不到,简单的竞争不过他们。 于是,评价手段没有跟上,分层作业再次陷入僵局。 评析四:

不同的作业没有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化、程式化。简单化就是以“优、良、合格、不合格”或其他等级形式来评价,程式化就是评价没有体现动态的过程,也很少体现人性化的言语评价。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相同的评价,相同的学生不同时的作业相同的评价。这导致分层作业很大程度上“流产”,其实效性也难以显现,甚至会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

经过反思,借鉴其它教师的经验,新的评价制度出台了。

1、对于单点式的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选做题主要采取奖励性评价,采用计分制,从完成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给予评分,选做题的分值适当升高。做的数量多又能保证质量的给予表扬,一道必做题5分,选做题一道可赋予8至10分。 2、一改往常的相对等级制评价(A,B,C,D),书面作业中表现最好的可以得到Excellent,以此类推Wonderful!/Perfect!/Great!。有时候可以得到一句英语谚语或名言。对学困生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及时寻找他们做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利用闪光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A、B类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标准高,要求严,促使他们能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3、对于按时保质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减轻下次的作业量。比如减少必做题的数量。 评析五: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评价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练习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前进。作业评价不是一件易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动脑思考,与学生协商,从作业量的限定及评价、评价方法、评价的动态发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一份班级评价体制。

【案例反思】

作业分层应以激励为原则,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机会,以尊重学生个人意愿为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老师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恰如其分的选定“起跑线”,激发各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获得成功的学生再接再厉,使受到挫折的学生放下包袱,迎头赶上 一、分层作业,以学生的差异为基础

分层作业实施的理论依据就是“差异是一种资源”,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而且这样的差异是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1、立足学生差异,进行隐形分层。

学生差异包括:英语水平、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若干层次的作业,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跳一跳”的情况下“摘到桃子”。只有对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才能运筹帷幄之中。 2、作业分层动态变化。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业分层亦如此,它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掌握情况与近段时间的作业完成情况,不断变化必做题和选做题。

二、分层作业,以学生自主选择为根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作业上学生应有自己的选择权。只有自己选择的,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绝不能置学生的自主选择于不顾,扶着学生学习。 1、作业内容设计原则

作业布置应遵循“两种三层”的原则,设计的练习和作业题应符合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即“量”的要求:

“两种”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种类。

“三层”是指设计联系时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例如抄写和跟读);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例如表演对话和短文背诵),以B组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例如修改对话并表扬等)。第二、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

在“量”的基础上,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质”,即作业训练题的质量要求应分档设计。比如一个很简单的默写,在识记要求较高的英语学科中,这是最基本的练习。能力由强到弱可以这样分层:全部独立完成、请人报中文完成、请人报英文完成、背一个默写一个。 2、作业选择方法

作业选择方法应严格遵循自主原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万不可按照教师主观臆想,给学生分层,做简单的作业分层,硬性规定学生作业内容。“自助餐”式的作业选择方法可以包括套餐式和单点式。 三、分层作业,以分层的评价作保障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分层作业更需要教师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因为分层作业呈现的是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因此,评价也应分层,不能过于简单化、程式化。

1、评价对象分层。根据学生差异性原则,评价对象也应进行隐形分层,教师在评价前做到胸有成竹。

2、评价方法分层。不同的学生具有截然不同的特质,根据学生的特长可以氛围展示型、竞赛型、分数型等。

3、分层评价动态化。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实行分层作业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它是一个不断流动更新的过程。

我国学者吴也显在其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指出:“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法。”

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环境相对封闭,资源有限。根据以上特点,教师通过有目的地设计不同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并将分层作业形式和效果通过分层评价巩固下来,延伸出去,以作业分层带动评价,以评价促作业分层,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分层是为了无层”这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教师任重而道远!

1、夏正江《一个模子不适应所有的学生》——差异教学的原理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刘春生作业的革命[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申海琴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小学教学参考[J].2008(2) 4、许聪 小学英语作业多维化设计刍议 安徽教育[J].2006(10) 5、Frances L. Van Voorhis. Reflecting on the homework ritual: assignments and designs.Theory into Practice[J].2004(4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8l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