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在的信息》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31 15: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无所不在的信息》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节 一、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知识的覆盖面是非常广阔的,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是高中学生提升信息素养的基础,也是学习各模块的前提。《无所不在的信息》作为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课标》中对这一课的要求就是描述信息的特征。可以理解为:1.什么是信息?2.信息的特征。这节课是典型的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

从课程整体的角度来看,本课是信息的一个概述,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无所不在的信息》教学内容及其与后续章节的联系,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主要以讲授法、举例法和讨论法,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升到高中,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对所学的内容欠缺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要给信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有难度的,但可让学生举一些实例来说明信息的特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归纳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影像、动画等所表达的内容为信息。

3、教学环境分析

教室有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演示设备。

信息技术专用教室:保证每人一台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信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和归纳、总结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并能

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信息对人类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激发学收集、利用信息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信息的概念、作用和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地理解和分析信息的概念

1

三、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 课 型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板 书 设 计

2

新授课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世界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 机房 授课地点 课时 1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等 多媒体计算机、教材、教材光盘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世界 第一节 无所不在的信息 1.1信息的概念 1.2 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1.3信息素养

时 间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并朗诵:“塞外知音无消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寄远》,唐代诗人杜牧 “梦断美人沈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暮春怀故人》,五代南唐诗人李中 在古代就有信息的概念,古人文章中信息的含义多半是音信、消息。 今天,我们处在信息时代,“信息”这个词可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特征,信息有什么作用呢? 1.1 信息的概念 拍DV或放FLASH动画,描述一个人一天的基本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其中: 主人公获取了哪些信息?即信息的含义。(不一定全部找到) 主人公是通过什么形式获取了这些信息?即信息的表现形式 这些信息从本质上说是通过什么传递给主人公的?即信息的载体 事件 信息含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载体 教师 学生 设计 活动 活动 意图 组织 课堂 播放 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理解 讲解 归纳 给实例 指导 总结 提问 思考 观看 填写 表格 网上 提交 阅读 理解 听讲 讨论 总结 讨论 回答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对信息有感性认识 会从书上获取信息 理解概念 听到闹铃时间到 声音 声波 起床 ??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上有代表性的对信息概念的几种描述; 教师总结:信息可以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信息的载体三个方面来认识。 1.2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1.案例学习: 通过前面应用过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反映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学生总结出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客观性、认知性、不完全性、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价值性等。 引导学生阅读背景资料“马陵之战”,帮助学生分析,并提出问题:获得了那些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2.讨论:如何利用信息的特征来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 3

价值性:信息咨询、广告 时效性:天气预报、通知、直播 共享性:听课 真伪性:警察破案 3.信息的作用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作用:告知、决策、控制、认知、使动、欣赏、学习和研究 1.3 信息素养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拓展知识,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 小结: 我们了解了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以及信息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有用的信息,如何将有用的信息加工成有效的信息,如何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饿信息,如何利用合理的工具合法的开展交流,这些都是信息素养的内容,都是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习和掌握的。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总目标。 提问 交流 讲授 阅读 理解 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目标 课 后 反 思

四、教学评价:(检测学生能从几个方面对信息的有认识)

1、请学生给出一个综合实例,要求:至少体现信息的三个特征,并说出三个特征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根据自己学校情况选择教师给出案例或学生给出案例)

2、请从信息的含义、形式、内容三个方面简单描述信息的概念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vi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