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简·爱》《红岩》

更新时间:2024-01-09 11: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名著阅读课《简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小说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读了《简?爱》。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介绍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简?爱》故事简介:简爱父母早亡寄居在舅舅家,舅舅病逝后,舅母把她送进孤儿院,来到桑恩费尔德,当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先生家的家庭教师,罗彻先生脾气古怪,经过几次接触,简爱爱上了他。在他们举行婚礼时,梅森闯进来指出古堡顶楼小屋里的疯女人是罗切斯特先生的妻子,简爱不愿作为情妇,离开了桑恩费尔德。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牧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乡村教师的职业。在牧师向简爱提出结婚时,她想起了罗切斯特先生。当赶回桑恩费尔德时古堡已成废墟。简爱赶往罗切斯特先生住的芬丁,扑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怀里……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

?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简?爱》。 二、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在这部小说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阅读小说中的片段,品味小说中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 3、明白主题: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们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三、延伸讨论

有很多读者对于《简?爱》有自己的见解,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四、后续活动,深化效果

《简?爱》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好书。它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让大家学习的地方。

1、小说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小说始终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所以,请大家继续阅读此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索书中的思想精髓,体会蕴涵的人生智慧,揣摩第一人称叙述的语言。并且在读后,将你读到的印象最深的情节讲给你的父母、朋友、同学听听。

五、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有人说,小说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小说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小说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六、作业:继续阅读《简?爱》

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精彩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名著阅读课《红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弘扬“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做有信仰、有抱负的新一代主人。

2、提高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的阅读能力。

3、强化阅读革命文学经典的兴趣,引导学生走一段“红色阅读”之旅,逐步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烈士的血痕已经浅淡,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民族不会忘记,我们这无数后来的人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革命前辈。我们应当发扬革命先辈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传统,前赴后继,完成革命先辈未竞的事业,未了的遗愿,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在我们的读书世界中,应该有革命文学的一席之地。《红岩》就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励志读物”。 二、推荐《红岩》的若干理由。

1.请读过《红岩》的同学自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教师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进行凝炼和补充。

①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不是虚构的,而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真人。

读过的学生或者看过由《红岩》改编的电影、电视的同学说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老师说他(她)的原型。

例如:江姐,她的原型是江竹筠,江竹筠(1920—1949),原名竹君,曾用名江志炜,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4年夏,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入党后,按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字幕打出人物原型参考:

江姐江竹筠 彭松涛彭咏梧 成岗陈然 小萝卜头宋振中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②作者也都是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人——真人。

作者杨红益、罗广斌都是在重庆解放前投身反蒋斗争的共产党员。被捕后,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目睹了许多革命者顽强不屈的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并且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

③《红岩》的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真事。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

学生阅读,受和谈感发现。(罗广斌是《红岩》的作者之一) ④影响深远。

1961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可以算作是珍藏版)。在1997年已经第48次印刷。被译为多国文字,发行量高达千万册,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被誉为“青少年成长不可不读的作品”。

三、阅读《红岩》的方法。

1.读过的同学或者喜欢读书的同学谈成功的读书经验。

2.教师推荐适合这本书的几种读书方法。 ①从头至尾按顺序阅读法。

因为这个故事有清晰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所以很适宜从头读到尾,以便清楚地了解事情前因后果。 ②做读书随笔阅读法。(特别推荐)

因为这是一个令人热血澎湃的故事,每一个英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都令人过目难忘。读过之后,信笔写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可以更好地把握阅读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感情,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作者及书中的人物心心相印。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世纪新人。

③浏览与精读相结合。

在浏览目录的基础上,认真读一读前言,对整个故事的梗概有大致的了解。然后选择最想首先阅读的章节细细读来。 四、维持读书热情,培养读书习惯。

我们的红色之旅已经启程,愿大家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贪婪的去读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读书,与英雄人物为友,与红色经典同行,与革命精神为伴,扬帆起航铺就成功的人生之路。 五、板书设计: 读《红岩》励人生 动笔读:读书随笔 想象读:过电影

创造读:复述故事 把握内容 体会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y9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