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3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题组训练

更新时间:2023-03-15 18: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

[经典基础题]

题组1 原电池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1.下图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

2.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逐渐溶解 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Zn为正极,Cu为负极

3.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选项 A B C D A Zn Cu Fe Ag B Cu Fe Ag Fe C 稀硫酸 稀盐酸 Fe(NO3)3溶液 AgNO3溶液

题组2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4.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1

实验 装置 部分 实验 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b极有气体产生,d极溶解 ,c极c极无变化 有气体产生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C.d>a>b>c

B.b>c>d>a D.a>b>d>c

2+

5.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3为电解质溶液 C.铁极质量不变

B.锌为原电池正极 D.铜为原电池正极

2+

6.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 C.钢铁被腐蚀最后生成的铁锈为Fe(OH)2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7.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8.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Fe===3Fe,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选项 A

3+

2+

2+

正极 Cu 负极 Fe 电解质溶液 FeCl3溶液 2

B C D 题组3 化学电源的开发与利用

C Fe Ag Fe Zn Fe Fe(NO3)3溶液 Fe2(SO4)3溶液 Fe2(SO4)3溶液 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式。锌片:Zn+2OH-2e===ZnO+H2O;碳棒:O2+2H2O+4e===4OH,据此判断,锌片是( ) A.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

B.正极,被氧化 D.负极,被氧化

--

10.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bO2是电池的负极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 C.PbO2得电子,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能力提升题]

11.原电池原理应用广泛,试回答下列问题:

(1)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加入适量6 mol·L的盐酸 b.滴入数滴CuCl2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NaCl溶液 e.加入NaHSO4固体

(2)银锌电池广泛用做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作为原电池工作时发生反应Ag2O+Zn+H2O===2Ag+Zn(OH)2。此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已知空气—锌电池的两个电极发生的反应为锌片:2Zn+4OH-4e===2ZnO+2H2O,石墨棒:O2+2H2O+4e===4OH

-1

-1

2-

,据此判断石墨是________(填“正极”、“负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

“还原”)。

3

(3)根据原电池原理可设计成化学电源,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甲醇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为负极

d.所有释放能量的反应都能通过原电池实现

(4)目前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极:O2+2H2O+4e===4OH,Y极:H2+2OH

-2e===2H2O。

①X是________极,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反应后得到5.4 g液态水,此时氢氧燃料电池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

12.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主要成分是铁屑、碳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用之前用塑料袋密封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毕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存在。据此回答:

(1)热敷袋使用时,放出热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方案Ⅰ: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4

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如图所示,将Mg、Al和电解质溶液组成一种原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则正极为__________(填“Mg”或“ Al”),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是__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则能否构成原电池?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则正极为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负极是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铝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硝酸的烧杯中,负极为______________,若将铝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的烧杯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Al比Cu活泼,Al为负极,Cu极上析出NO2 B.Cu为负极,Al为正极,Al极上析出Cu C.Cu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u-2e===Cu D.Al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

--

2+

5

(3)如下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被腐蚀的金属是___________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第2课时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经典基础题]

题组1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下列关于电解池形成的闭合回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池中的闭合电路是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的

B.金属导线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C.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D.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2.以下能用电解原理说明的是( )

①电解是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②电解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可以实现 ⑤任何溶液被电解时,必然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A.①②③④ C.③④

B.②③⑤ D.①③④⑤

3.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C.在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6

4.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H

===Cu+H2↑,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D.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5.如图电解池中装有硫酸铜溶液,选用不同材料的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极材料 选项 阴极 A B C D 题组2 电解规律的应用

6.下列各组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相关物质,溶液能恢复原状况的是( )

A B C D 电解质溶液 NaCl溶液 NaOH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 阳极 石墨 石墨 石墨 铁 阴极 铁 石墨 石墨 石墨 加入的物质 盐酸 水 硫酸铜 H2O 石墨 铜 铁 铂 阳极 石墨 铜 铁 铁 阴极质量增加,溶液的酸性减弱 阳极质量减小,阴极质量增加 两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阴极质量不变 通电后的变化 7.用Pt作电极电解下列某种溶液,当阳极生成112 mL气体时,阴极上析出0.64 g金属,则该电解池中溶质可能是( ) A.CuSO4 C.Al2(SO4)3

题组3 电解原理在工业中的应用

7

B.MgSO4 D.Na2SO4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制取铝,用石墨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铜,用纯铜作阴极

C.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烧碱、氢气和氯气 D.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制得镁和氯气

9. 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溶液中Cu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10.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通电

总反应: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能力提升题]

11.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1)正极为________(填“a”或“b”),阳极为________(填“c”或“d”)。

(2)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阳极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增重6.4 g,则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若该电解反应所需的电子全部由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则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L氢气(标准状况下)才能满足需要。

8

1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 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13.(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Zn为________极,Pt为________极。

9

(2)写出电极反应式: Pt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甲中产生0.1 mol气体时,乙中析出铜的质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中溶液不变,将其电极都换成铜电极,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的颜色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Ⅱ)由Cu、Cl 、Na、SO4四种离子中的两种离子组成的电解质溶液若干种,可选用铜电极、铂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1)要使电解过程中溶质的组成和质量不变,而该稀溶液的浓度增大,又无浑浊,应以__________为阳极电解________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铂作阳极电解________溶液时,溶液的碱性有明显增强,且溶液保持澄清,电解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参照下图组装实验装置,以外面缠绕棉花的碳棒为电极,电解质溶液用0.5 mol·L

-1

2+

2-

Na2SO4溶液,电源用3~6 V直流电源,发光二极管起辉电压为1.7 V,电流为0.6 mA。

(1)在碳棒电极外面缠绕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下开关S1,半分钟后两碳棒上产生明显的气泡,此时碳棒C1为________极,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断开开关S1,按下开关S2,可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棒C2为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把0.5 mol·L Na2SO4溶液换成0.5 mol·L NaCl溶液;当断开开关S2,按下开关S1,则检验C1极产生气体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当断开开关S1,按下开关S2时,电极C1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10

-1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6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