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洋务企业失败的历史教训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7 14:11:02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1卷

第9期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V01.21

No.9

2004年9月

Jo哪al

ofLiaoningEduc8tional

Adminis岫tion

IrIstitute

Sep2004

中国近代洋务企业失败的历史教训分析

张静1,邢战国2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2.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摘要J洋务企业是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产物,由于洋务企业本身存在的种种弊病,这次工业化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洋务

企业的主要弊病是官商不分、缺乏自主经营权和官僚主义严重。同时。洋务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腐败盛行,诸多因素导致企业发展

缓慢。所以,洋务企业失败的最终原因在于企业未能及时革除弊病以求得应有发展。

【关键词】洋务企业;企业弊病;历史教训[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22(2004)09—0038埘

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

业大多发展缓慢,其根源也在于此。

官僚们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了一大批近代意义上的(3)官僚主义问题。因官商不分,洋务企业中官僚主义作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这些企业被称为洋务企业。

风特别盛行,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张之洞兴办汉洋务企业创办之后,普遍水土不服,经营惨淡。中国在甲阳铁厂时,在既没有探明铁矿又不知煤源的情况下,便盲目地午战争的惨败更使洋务企业声名狼藉,遭到了世人的指责和向英国购买炼铁炉。英商曾提醒张之洞:“欲办钢厂,必先将所质疑,连清廷最高统治者也哀叹:“原办各局,经营数载。糜币有之铁、石煤焦寄厂化验,然后知煤铁之质地若何,可以炼何实多,未见明效。”呱狮’面对空前的败局,清政府只得让这些企种之钢,即可以配何样之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未可冒昧从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tI埘’此后,部分洋务企业走上了事。”而张之洞竟答复洋商:“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

“商办”道路,这对晚清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虽起了较大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买一份即可耳。”诽蹦’的推动作用,但仍旧难以挽回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被延误了几结果买回来的机炉所制之钢含磷太多,炼出的钢轨不能用,不

十年的宝贵时光,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全面总结洋务企业的

得不另购机炉,造成了极大损失。而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企业

历史教训,仍不无现实意义。

中简直不可想象。

(1)官商问题。“官办”的洋务企业隶属于总督、巡抚,形

(4)用人问题。任人唯亲、裙带风盛行、冗员杂多是洋务同官府衙门,企业内部的经管大员如督办、总办、襄办、提调、

企业中的通病。如“制造局积弊,在换一总办,即添用心腹委员委员等等都是由官府任命的;“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也大致

三、四十名,陈陈相因,有增无减,故司员两项,几至二百,实属如此,如轮船招商局自1872年至1911年先后有过十几个总冗滥”。阿坩’这是江南制造总局的情况。再如轮船招商局:“总

办、督办、帮办、会办,而这些企业主管无一不是由北洋大臣或(办)之缺,向归(大)总办分派,非唐(唐廷枢)即润(徐邮传部委任的。唐廷枢、徐润、盛宣怀等人在招商局主持局务

润),间用他姓,必须打通关节。与局中有力者分做,既暗地分时都有官衔,他们既代表官府又代表商界,官商不分、政企不财之谓也”。而这些“总(办)又皆不在其事,但挂名分肥而分。洋务企业由官府创办,企业在创办之初官商不分也势所难已”。{4I啪’盛宣怀曾历任几个主要洋务企业的督办,盛氏家族免,问题是官僚们根本无意让企业自主发展,而是千方百计地

势力也就充斥于这些企业中。仅在电报局各地的分支机构中,加以控制,并直接操纵企业的经营管理,甚而视企业为分肥的

就有盛的叔父、堂侄、外甥、女婿、姻亲等三十多人分任负责利薮而不顾企业的死活。官商不分是洋务企业的根本弊病,并人。洋务企业中“兄援其弟、父传其子”的问题十分严重,造成由此导致了其他痼疾。

裙带风盛行、家族气息浓厚的局面。企业中的这些所谓主管(2)自主经营问题。考察洋务企业特别是那些“官办”的们,往往是只会做官而业务知识极差。电报局的人“对电报是军工企业,发现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不能称为企业。由一无所知”;而招商局的人“对轮船航运业务并无实际知识”。

于官商不分,洋务企业缺乏自主经营权,企业生产什么、生产用人上存在的这些弊病严重制约了洋务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多少、原料来源、产品去向、企业用人等等,完全听命于官府。

(5)腐败问题。洋务企业中腐败成风,企业资产惨遭厄

此外,洋务企业既不独立核算又不自负营亏,有些洋务企业即

运。晚清著名评论家汪康年在《论政界之不宜自营实业》一文

使亏损严重也往往由官府包揽。这使得洋务企业与现代企业中对“官督商办”企业的描述是,“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属性格格不入。正是由于官府的过多干预,洋务企业丧失了应

食,不尽不止”。郑观应在致盛宣怀的密信中指出,“招商局腐

有的自主经营权,就势必要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洋务企

败极矣,六总办、三懂事、一顾问。无一非分肥之辈”。嘲商局

【收稿日期】2004—06—1l

【作者简介】张静(1978一),女,河南开封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邢战国(197l一),男,河南宝丰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

生。

万 

方数据

张静,邢战国:中国近代洋务企业失败的历史教训分析

总办徐润侵吞、挪用公款达十六万七千两白银之多,而唐廷枢先后拖欠招商局公款更高达二十多万两白银。盛宣怀则是玩空手道起家的高手,他在轮船招商局任督办期间利用职务之

39

的“商办”呼声并未得到清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如台湾巡抚刘

铭传奏请将“官办”不下去的基隆煤矿招商承办时,就受到清廷“交部议处”的严厉处分,而基隆煤矿也就只好停办。清廷宁可坐视洋务企业倒闭也不愿企业转为“商办”!在洋务运动的

几十年间,就几乎没有出现过洋务企业转为“商办”的情况。清政府企图靠官府主导下的洋务企业来包办中国的工业化,来实

便大肆套购招商局股票,后来竟一人拥有招商局四分之一以上的股票!轮船招商局中损公肥私、化公为私、假公济私等腐败

行为蔚然成风。而轮船招商局还算是经营成效比较显著的。被洋务派头子李鸿章视为其洋务生涯中的得意之作,由此可见

现“自强…‘求富”的目标,结果也只能化为泡影。后人批评洋

其他洋务企业该是多么腐败!

(6)虚假浮冒问题。洋务官办企业每三、四年由主管官员开列清单,上书“毫无浮冒”字样,向清廷实报实销。清廷在审核中虽然有时也会提出质疑,但往往还是实报实销。江南制造局购买物料时,经总办议定价格订立承揽合同时,“照原价加

务企业:“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t畔务企

业的产生当然有其合理性和历史进步意义,问题是在风气既开、洋务企业体制已严重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商办”时,清廷漠视民意、不愿顺应时代潮流使企业

适时地走上“商办”道路,这是一大历史教训。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为了创办近代企业,走资本主义强国之路,也创办过一批类似洋务企业的官办或半官办的企业。然而,这些企业大多经营不良,甚至亏损严重,成为明治政府的一大包袱。在这种情况下,明治政府适时地将这些企业转为民营,政府的产业政策也转变为扶持民营资本发展。明治政

二五,此二五为总办及亲信人所得,其余库房及经手人等又于原价之内索回佣(回扣)……自是制造局所用之物料几倍于外间之时价也。此中每岁之糜费不知凡几……”蟓,蛐’由此不难想象洋务企业中的虚假浮冒问题该有多么严重!

(7)发展机制问题。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创办当时为

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煤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然而在洋务官员的腐朽经营下,若干年后竟沦为了日本企业的附庸。轮船招商局的利润大多没有积累起来以增强企业实力,而是以官

府成功地解决了“官办”企业问题,为日本近代工业的兴起和

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这也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看起来相似而实质迥异、结局更是天壤之别的一大原因。

洋务企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浓厚的封建

利、股息、花红等形式瓜分了。因而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就十分

缓慢。日本邮船会社成立于1885年。比轮船招商局晚了十几年时间,其吨位也比轮船招商局少一万多吨。到1903年,日本

性窒息了企业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而官商不分的企业体制则

是导致诸多问题和弊病的根源。洋务企业的悲剧最终要归结于清政府的冥顽不化、自甘落后和不愿彻底改革。洋务企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机器大工业,洋务企业失

邮船会社总吨位已上升到6-3万吨,反比同期的轮船招商局多

出了2万多吨。日本邮船会社不仅从外商手中夺回了国内航

线,还成功地开辟了远洋航线。招商局的情况则令人失望,它

不但没有夺回国内航线,而自身地位也日趋下降,至于远洋航

败的历史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不无警

示作用。

线则名存实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轮船招商局在国内居于垄

断地位,压制其他民营公司的结果是严重地制约了新式民族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洋务企业是洋务官僚们一手缔造的产物,因而也往往享有一定的优惠和特权,尽管如此,企业并未获得应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9。[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八)【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61.

针对洋务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晚清社会各界有识

之士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

郭松焘说:“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为督

率。”【7】(瑚’翰林院侍读王先谦指出“兴利之事,官办不如民

【3】张文襄公全集【Z】.台北:中国书店,1990,影印本.

[4】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一辑)(下)【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办”,睐m’并进一步指出:“官办则糜费甚而中饱多;不启其端,商民难以虑始,亦必疑惧裹足。”在他看来,最佳方案应是,“官启其端,招商继之”。限嫩’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糖厂时也奏请:“官倡于前,商办于后,“并认为“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陬一m’郑观应原来是个买办商人,后来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投身于洋务企业。从19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世纪初,他以会办、总办、专办或股东代表的身份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官督商办”企业的经营活动。三十多年的洋务企业经历,使郑观应

得出了“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的结论。阿:一’

左宗棠是洋务派头面人物;郭松焘曾出使英法两国,精通洋务;王先谦直言敢谏,是清流名士;郑观应阅历更广,既精通买办业务又深谙企业经营,这些人对洋务企业的见解是深刻的,也是中肯的。他们提出“官倡于前,民办于后”的主张的确为洋务企业指明了改革方向。然而有识之士和部分开明官员

【5】盛宣怀档案.郑观应致盛宣怀密函【z].1878.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82.

[6】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7仲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61.

【8】陈绍闻.中国近代经济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9】郑观应.罗浮待鹤山人诗抄[z】.

【10]郑剑顺.商务观念与洋务企业的成败【J].厦门大学学报,1995,(3).

(责任编辑:雷雯)

万方数据 

中国近代洋务企业失败的历史教训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静, 邢战国

张静(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2), 邢战国(复旦大学,上海,200433)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04,21(9)

参考文献(10条)

1.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四) 1959

2.郑剑顺 商务观念与洋务企业的成败 1995(03)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洋务运动(八) 19614.张文襄公全集 1990

5.聂宝璋 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 19836.盛宣怀档案 郑观应致盛宣怀密函 19827.陈真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957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洋务运动(一) 19619.郑观应 罗浮待鹤山人诗抄10.陈绍闻 中国近代经济文选 198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锋 洋务企业失败的微观原因探析[期刊论文]-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2. 邢战国 洋务企业的弊病探析[期刊论文]-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3. 滕明杰 试论近代洋务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1,22(5)

4. 郭起浪 政企不分官商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是洋务企业失败的重要原因[期刊论文]-集团经济研究2006(9)5. 付继林.刘鸿宇 关注学习者策略,提高E-learning教学成效——E-learning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2010(6)

6. 罗先凤 论买办在近代早期工业化中的作用[期刊论文]-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4)7. 郭起浪 试析洋务企业政企合一管理体制的特点[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6(36)

8. 赵胜.满振祥.ZHAO Sheng.MAN Zhen-xiang 洋务企业在对外商资本上的两面性——以轮船招商局为例(1873-1895)[期刊论文]-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

9. 胡敏.杜峥 医药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期刊论文]-教育界2010(14)

10. 尹承国.YIN Cheng-guo 洋务派民用企业经营效果及探因[期刊论文]-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njyxyxb200409020.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c8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