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阅读理解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07 15: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1.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

“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脸。

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第1页,共4页

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选文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选文第②段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从描写的角度,品味选文第⑤段画线句中的表达效果。 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第2页,共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教导(父爱)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小题2】倒叙,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引出下文;设悬念吸引读者。

【小题3】用了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小题4】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了橘子熟的特点,烘托我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为下文我偷摘橘子父亲教育我诚实做人做铺垫)。

【小题5】有责任感、爱儿子(诚实做人、正直):教导我不拿别人的东西,做堂堂正正的人。朴实、善良:橘子成熟了,每年都会送给亲戚、乡邻。

【小题6】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题;再掌握标题的作用: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主旨、点明线索、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设置悬念等;最后结合要求答题即可。这里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的作用是: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教导(父爱)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此题考查学生辨别记叙的顺序和理解倒叙的作用的能力。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根据所叙情节发生先后的安排来判断即可。通过对第②段分析可知本文用了倒叙这一记叙顺序。倒叙的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通过分析可知,这里采用倒叙的作用是: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引出下文;设悬念吸引读者。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读懂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掌握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的特点及其作用,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其答题格式为:修辞+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通过分析可知,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个句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可爱

第3页,共4页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点句子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描写方法+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结合对句子的分析可知,这里是环境描写,可从环境描写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的角度去思考。示例: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了橘子熟的特点,烘托我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为下文我偷摘橘子父亲教育我诚实做人做铺垫)。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如:有责任感、爱儿子(诚实做人、正直):教导我不拿别人的东西,做堂堂正正的人。朴实、善良:橘子成熟了,每年都会送给亲戚、乡邻。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具体语言环境、作品背景、关键性词语、句子的写作手法、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等。结合文本和语境,这个句子的含义是: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第4页,共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n6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