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3-09-19 01:54: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前 言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城市建设富有活力,城市旅游前景良好;支持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各地发展旅游的情绪高涨,旅游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但从全国来看,河南旅游发展还较为缓慢,与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总体来说旅游发展处于全面升级的前期阶段;旅游发展中存在着观念陈旧,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资源整合不足,旅游软件建设滞后,大旅游意识不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力度不足等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为主要方式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受到市场的冲击;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河南省实施\中原崛起\战略对河南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了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旅游转型和升级,保持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旅游发展战略

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中原崛起的战略机遇,树立大旅游的科学发展观,依托中原文化和山水旅游资源,利用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规范,培育大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和发展环境;推动政府主导型向政策导向型的旅游发展机制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施精品战略,保障供给,引导消费;立足于打造\华夏文化之源\的旅游品牌,塑造\黄河大观,万象中原\的旅游形象;推进旅游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创造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实施旅游集约化,跨越式发展战略,实现\中原旅游崛起\在规划中远期将河南建成现代化旅游强省,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重要动力产业.

2 旅游发展模式与驱动机制

2.1 旅游发展模式选择

河南旅游发展模式:以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双重驱动,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并重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 2.2 旅游发展动力机制

(1)区域综合活力培育 在中原崛起的过程中提升区域综合活力,尤其重视中原城市群的综合活力培育,积极发展大流通业,培育旅游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 (2)旅游精品引力培育 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景区发展模式和特区化的景区管理模式,重点开发山水生态,文物古迹,祖根文化,武术文化,宗教文化等等旅游精品;策划建设吸引范围大,生命周期长的精品旅游产品系列. (3)相关产业和大环境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 积极培育和优化旅游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强化整体环境吸引和形象吸引,形成有力的旅游发展支持系统;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旅游的软环境.

(4)旅游开发与城乡建设一体化的整合力 旅游开发作为城市和区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旅游在城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各项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把旅游开发融于城乡建设之中,以营造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 2.3 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河南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三个层次:第一,旅游区文化内涵提升和相关服务的提升;第二,相关产业介入和社会旅游产品的开发;第三,在旅游无限化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区域要素全面整合,形成旅游开发与区域建设一体化的大旅游局面. 跨越式发展就是三个层面的同步行动,对于河南来说是可行的. 图4 河南旅游跨越式发展模型 3 宏观战略目标体系 3.1 总目标

目标定位:坚持中原文化与山水生态并重,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并重的发展模式,将全省建成城市旅游发达,景区旅游繁荣,\华夏源文化\特色鲜明,山水生态形成强势产品,区域旅游大环境优越,产业效益显著的,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博览,寻根,体育,宗教以及美食,购物,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国内首选,世界知名的直接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成现代化的旅游强省. 目标阐释:

通过文化产品深度开发,努力培育根源,文源,武源,商源,道源,佛源文化特色鲜明,富有强烈神秘色彩的\华夏文化之源\

将黄河与四大名山培育成为国内顶级,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打造一批高品位的湖泊,湿地,山水生态旅游产品.

景区景点建设与城市整体性产品建设并重,培育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和发展环境,中远期形成旅游与区域经济共同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实施精品战略,同步实现设施,服务,旅游环境现代化,形成名牌产品系列和强大的竞争力,成为国内首选,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中期末旅游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远期建成现代化旅游强省,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指标和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集团之列. 3.2 经济目标

旅游产业定位: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新兴支柱产业,动力产业.

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规划中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成全国旅游大省,远期建成现代化旅游强省. 3.3 社会目标

以旅游发展推动对外交流,提高河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河南人民的凝聚力和荣誉感,优化河南的社会形象,对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3.4 文化目标

在保护和利用河南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培育和强化河南的特色文化,树立\华夏文化之源\的品牌形象;推动河南文化名省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3.5 环境目标

通过点-线-面的环境营造,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区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3.6 品牌目标

——品牌形象目标:\华夏文化之源\中原山水之魂\的旅游品牌,塑造\黄河大观·万象中原\和\文武河南·古今博览\的旅游形象.

——世界品牌目标:力争使殷墟,潞王陵,嵩山,南太行山-红旗渠等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伏牛山整体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旅游城市发展目标:将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南阳等建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在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增创4-6家优秀旅游城市;将\郑-洛-安-汴-许\打造成国家级古都旅游精品路线.

——旅游景区与旅游线路发展目标:重点策划建设20个左右规模大,综合性强,特色突出,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在现有24个AAAA级旅游区的基础上,重点建成8-10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新增10-15家AAAA级旅游区和一批AAA级旅游区;重点建设2-3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旅游度假区,10-1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出3-5条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旅游线路产品.

——旅游企业发展目标:着力扶持一批旅行社,旅游交通,宾馆酒店,旅游商品企业,形成3-5家富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和跨国旅游公司,使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得以完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旅游企业运作机制. 4 战略重点

4.1 以现有优势为重点的系列

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培育强项的战略重点. 4.1.1 重点产品

1)文化旅游综合产品 重点进行产品优化升级,尤其是祖根文化,古都文化,武术文化,宗教文化等.

2)山水旅游产品 重点是山水风光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提升品牌. 4.1.2 重点市场

文化和山水观光,城市商务会议,寻根问祖和探亲访友,习武康体等市场依然是河南的重点旅游市场;在空间上,本省和周边省中短途市场仍然是未来旅游市场的主体.

4.1.3 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

1)重点项目 优势旅游产品的再强化工程主要有古都文化,武术文化,祖根文化,宗教文化旅游项目,四大名山组合项目的强化,以中原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加强以商务旅游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流通业等城市综合旅游项目建设.

2)重点区域 依据和配合中原都市群的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北部地区城市旅游将继续保持重点区域的地位. 4.2 以薄弱环节为重点的系列

根据资源素质和可培育性,进行弱项强化所形成的重点系列. 4.2.1 重点产品类型

1)潜文化的发掘和旅游产品的强化 重点解决非物质性文化没有载体或发掘不深的问题,埋藏文化的地表化问题,\商源\和商业文化地位缺失问题,道教和道德文化的白相化问题,祖根文化的人性化问题等;对有载体的资源解决\空心化\问题,表现内容和手法增强体验性和参与性的问题.

2)生态旅游与城市休闲,度假产品的强化 重点打造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城市休闲社区和郊野游憩职能,强化综合服务配套,实现深度开发和延伸产业链. 3)商务会展产品的强化 积极发展常规化,商业化的物流,商务和会展业,实现旅游与商务会展业的有机整合,强化旅游发展的经济动力.

4)服务产品的强化 重视突出特色特色,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弹性消费,加强美食,购物,娱乐配套和服务社区建设. 4.2.2 重点目标市场

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市场并重,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市场并重,省内市场与省外市场并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重的开拓战略.

重点开拓山水度假,假日休闲,远途商务,购物,科教和修学旅游市场.

重点开拓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东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争取欧美市场. 4.2.3 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

1)重点扶持的项目 重点扶持可开发性强,而又能代表河南风格的拳头产品和形象产品.增加祖根文化旅游产品,商源文化旅游产品,道德文化和诚信文化旅游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彰显古都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包装工程,城市和大型旅游区内的休闲社区综合服务配套工程;商业化的商务会展旅游产品等.

2)重点扶持的区域 规划期内重点扶持目前地位不够但潜力巨大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如安阳,南阳,信阳,商丘等;扶持伏牛山区和大别山区等资源品位高的超大型旅游区的综合发展. 4.3 支撑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 4.3.1 产品开发工程

(1)空间布局战略调整——从\三点一线\和\一带四区\向\两轴五区一中心\的大旅游空间格局扩展(以京广/京珠线,陇海/沿黄河线为纵横轴的旅游发展轴线;

嵩山,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别山山水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区和郑-洛-安-汴-许中原古都文化旅游区;以郑州全局性旅游中心城市).

(2)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由重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转变为文化与自然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由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观光,度假,商务和其它专项旅游并举,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都市旅游和专项旅游四大旅游产品系列. (3)产品开发重点——\个重点旅游产品\黄河文化复合型旅游带,大中岳嵩山自然与文化旅游区,大伏牛山生态观光与休闲旅游度假区,南太行山山水风光与山前文化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生态与红色文化旅游区,洛阳古都文化旅游区,开封宋都文化旅游区,安阳殷墟与殷商古都文化旅游区,中华商旅博览城,中华文化博览城,中国商业文化论坛旅游区,中华少林武术城,中华万姓园旅游区,河南博物院旅游精品景点,南阳四圣旅游区,商丘古城与商业文化旅游区,许昌三国文化旅游区,黄河小浪底旅游度假区. 4.3.2 形象提升与市场推广工程

坚持旅游形象与区域形象同步,积极实施形象工程,塑造和提升目的地和区域整体形象.注重海外营销与国内营销并举;走多元化和个性化营销的路子,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中远程旅游市场区加强营销攻略. 4.3.3 环境优化工程

以创建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及实施\中原崛起\战略为契机,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旅游发展,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优化影响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提高河南旅游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4.3.4 体制改革工程

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旅游体制改革,消除束缚旅游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拓宽投资渠道,扩大旅游投资规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把提供服务,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优化旅游发展的机制环境. 4.3.5 旅游科教工程

积极实施旅游人才工程,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造就有利于旅游人才成长和人才使用的优良环境.积极实施旅游信息工程,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和普及,推动旅游科技化,数字化和网络化.通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旅

游科技含量的提高,增强河南旅游的竞争力. 5 政策和策略建议

推进五大观念突破,实现三大创新的十八项对策. 5.1 观念突破

(1)发展观念突破 突破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发展观,发展大旅游; (2)阶段观念突破 突破循序渐进的阶段观,实现并进式和跨越式发展; (3)项目观念突破 突破狭隘的旅游项目观,将旅游开发融于区域建设之中; (4)空间观念突破 突破狭隘的旅游区域观,以现代竞合理念推动产品整合; (5)管理观念突破 突破景区划景为牢,画地为牢,划利为牢的本位式管理观,围绕全省旅游业的共同目标,实现全局性的发展. 5.2 机制创新

(1)从政府主导型向政策导向型过渡,推进市场经济规范下的大旅游发展. (2)加强旅游发展整体动力的培育,实现旅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共同可持续发展. (3)实施区域旅游大协作战略,推动内部整合与外部协作的竞合机制形成. (4)实施环境致胜战略,积极营造旅游发展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 (5)疏通融资渠道,推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形成.

(6)实施科教文化兴旅战略,通过人才战略和科技战略推动河南旅游的现代化. (7)强化旅游管理部门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旅游宏观管理,加大管理力度. (8)推进旅游企业改革,抓大放小,推动集团化与个性化同步发展. 5.3 产品创新

(1)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产品开发与新项目建设并重,推动产品更新. (2)以整合与优化推动现有品牌的提升,重点打造区域整体大品牌. (3)推动产品类型结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

(4)同步推动社会产品旅游化,旅游产品社会化和区域整体的旅游要素整合. (5)在整体开发同时,重视景区内涵提升,重点建设精品景区. 5.4 管理创新

(1)合理匹配产业要素,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结构效益. (2)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 (3)以本底素质和理念形象培育为主,实施形象工程,增强形象驱动力.

(4)实施市场战略,培育产销互动的促销合力,形成宣传促销复合效应. (5)加强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旅游环境.

第二章 旅游产业定位

1 旅游产业在未来国民经济中的定位

通过近,中期的努力,推动河南旅游业在全国和在本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在2010年前成长为河南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动力产业;中期末建成旅游大省,远期建成现代化旅游强省,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指标和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集团省市之列.

2 旅游业在全国的比较地位及发展目标

以旅游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要素整合推动河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规划期末使河南旅游业在全国的位置提高到上游水平.国内,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提高到全国第5-6位;旅游经济总体水平排5-8位之间. 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具有巨大拉动效应的动力产业,中期末成为全国旅游大省,远期末成为全国旅游强省. 3 旅游发展阶段目标 3.1 近期(2006~2010年)

到2010年,全省接待游客总量突破1.5亿人次,年均增长11%;旅游总收入1477亿元,年均增长15%;相对于2005年实现翻一番的\倍增\目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

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先锋产业和动力产业. 3.2 中期(2011~2015年)

到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24亿人次,年均增长8%;旅游总收入达到2609亿元,年均增长12%;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5%.

全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水平;旅游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更加高级;旅游产业链基本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中期将旅游业初步培育成河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旅游大省\的发展目标.

3.3 远期(2016~2025年)

到2025年,全省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65亿人次以上,年均增长4-6%左右;旅游总收入达到5182亿元,年均增长6-8%;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3%. 河南成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全省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基础设施先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和经济优势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旅游业培育成河南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产业,实现\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 旅游开发布局规划

1 总体布局 1.1 总体布局结构

\一核六组团\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核:全局性中心极核城市——郑州.

六组团:主要按照行政区的地理结构和内部协作需要划分的功能组团: 中部组团——主导功能:都市文化旅游,综合服务; 北部组团——主导功能:文化与山水观光旅游; 东部组团——主导功能:寻根与宗教文化旅游; 南部组团——主导功能:休闲度假与红色旅游;

西南组团——主导功能:生态科教,山水休闲与文化观光; 西部组团——主导功能: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 1.2 重点格局

构建\两轴五区\的优先发展格局.

两轴:京广/京珠线旅游发展轴;陇海/黄河线旅游发展轴.

五区:南太行山,中岳嵩山,大伏牛山和大别山四大山水旅游区和中原古都文化旅游区.

2 旅游地域系统建设 2.1 功能系统和组织系统

(1)北部文化与山水观光旅游组团: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以殷商文化和太行山水

为重点,主要打造殷商古都文化,二帝信仰,古代军事文化,古代哲学,龙文化,林虑山和红旗渠,飞天旅游产品,培育\根源,文源,商源\文化旅游品牌;承担晋冀鲁豫旅游协作的对接职能.

中心城市:安阳;副中心城市:濮阳,鹤壁;地方性中心城镇:林州和浚县. (2)东部寻根与宗教文化旅游组团:包括商丘和周口.主导功能是寻根旅游与宗教文化旅游,同时注重\商源\文化培育;重点打造古城文化,商都文化,人文始祖,万姓同根,道德之源,道教圣地的文化旅游品牌;承担淮海旅游协作区的对接职能. 中心城市:培育商丘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周口;地方性中心城镇:淮阳,鹿邑和永城.

(3)南部休闲度假与红色旅游组团:包括信阳和驻马店.主导功能是山水休闲度假和红色旅游;重点开发山岳生态休闲和避暑度假旅游产品,水库,湿地与温泉康体休闲旅游产品;培育\山水休闲,避暑胜地\的旅游品牌;对大别山和确山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发掘和整理,培育旅游新产品;承担鄂豫皖区域协作对接职能. 中心城市:信阳;副中心:驻马店;地方性中心城镇:潢川.

(4)西南生态科教,山水休闲与文化观光旅游组团:南阳市范围.重点开发生态科教,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大做\四圣\文章;承担鄂豫陕协作区对接职能. 中心城市:南阳;区内不设二级中心;地方性中心城镇:西峡,南召和桐柏. (5)西部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组团:洛阳,济源和三门峡.主导功能是文化观光与山水休闲度假;重点围绕\河洛文化\培育华夏文化源流品牌,发展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的观光与休闲旅游产品,作为沿黄旅游线的精品旅游区进行打造;承担豫晋陕协作区的对接职能.

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三门峡,济源;地方性中心城镇:栾川,灵宝和卢氏. (6)中部都市文化旅游组团:包括郑州,开封,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大中城市,大致上与中原城市群重合.主导功能是现代城市旅游,历史文化观光和郊野休闲;打造中原商务,会展,都市文化旅游品牌;重点构筑中岳\大嵩山\旅游产品体系,云台山为龙头的南太行山旅游产品体系,郊野休闲产品体系和城市休闲社区产品体系,打造\至尊中岳\和\武源\少林的国际品牌;以郑州,开封,许昌历史古都和黄帝故里为依托,联动洛阳,安阳,打造\自古中原帝王都\的文源,商源强势品牌.

核心旅游城市:郑州,全省旅游交通集散,中转中心,接待服务中心,也是本组团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开封,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考虑城市空间布局的客观特征,建议设立漯河为跨组团的副中心城市,主要职能是中转接待和城市旅游.

地方性中心城镇:登封,新郑,鲁山,兰考等. 2.2 旅游线路系统

1)山水生态主题线路:南太行山,伏牛山,大别-桐柏山生态旅游; 2)黄河文化主题线路:黄河/悬河/故道旅游,黄河沿线历史文化旅游; 3)祖源寻根旅游线:三皇五帝始祖文化游,万姓归宗之旅; 4)古都文化旅游线:四大古都旅游和三国许都旅游;

5)红色旅游线:大别山-确山红色圣地之旅,太行山-红旗渠精神之旅; 6)健身养生线路:少林-太极旅游线,中药之旅,道教养生,滑翔伞特种旅游; 7)南水北调旅游线路:南水北调工程在河南境内串联沿途风光旅游; 8)文化教育旅游线路:历史文化修学之旅,忠肝义胆名士游,诚信教育游; 9)军事特种旅游线路:古战场,古代军事家,古今军校之旅; 10)曲艺杂技线路:豫剧,地方曲艺,濮阳杂技艺术; 11)传统工艺线路:开封朱仙镇年画,钧瓷旅游;

12)中原花卉之旅线路:洛阳牡丹,开封菊花,鄢陵腊梅等;

13)宗教圣地旅游线路:中国佛教祖庭;禅宗祖庭,道德之源与道教圣地之旅; 14)古代衙门旅游线路:\开封府\南阳府衙,叶县县衙,内乡县衙等. 3 空间布局规划方案的深化思路

(1)扶强带弱,极核扩散 利用组团中心城市的相对优势和重点旅游项目的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大品牌,形成区域或项目增长极核,发挥示范作用和极核扩散作用,逐步辐射带动周边,形成具有整体竞争力的全省旅游空间格局和产品体系.

(2)经济辐射,顺轴延伸 依托\十字\轴线,通过经济驱动作用实现优势节点的辐射效应,使辐射作用沿交通轴扩散.

(3)静态组织,动态操作 六大组团布局将强化动态的功能发展导向,即\中部强化,西部优化,南部开拓,北部突破,东部培育\

(4)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区布局 构建\两轴五区\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格局,在观念,项目,策划引导,资金流向,交通调度,宣传推介等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培育河南省的形象支撑和经济支撑.

第四章 旅游产品开发与项目建设规划

1 旅游产品开发总体思路 1.1 开发理念

(1)社会资源旅游化,旅游项目无限化的新旅游发展观. (2)旅游开发与区域建设一体化,区域整体吸引力培育. (3)旅游产品开发和与旅游环境,形象建设协调化. 1.2 产品开发的资源导向

围绕提升河南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近中期开发的重点是资源品质高,开发条件好而又有巨大市场潜力的资源,特别是具有全国吸引力和国际吸引力的资源,吸引范围不足但却是需求量大,适应产品结构优化需要的资源.将主要集中在文化观光,山地生态观光与休闲,都市旅游三大产品系列之中,优先扶持相关产品的发展.

文化旅游产品——寻根访祖文化产品,历史文化遗存产品,武术文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乡间民俗文化产品,宗教圣地或祖庭文化观光产品,非物质性产品(开发故事性旅游产品,非物质性资源的物质化).

山水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产品——自然生态康体休闲产品,山水休疗养-度假产品,自然科教旅游.

都市综合旅游——都市观光,都市商务会展(CBD),都市休闲等. 1.3 产品开发的市场导向

旅游产品开发应在适当超前的原则下,以面向省内市场为依托,国内旅游为重点;以适应散客旅游或自助旅游为主体;以面向商务公务市场,知识型市场,度假型市场和老年市场,学生市场为重点. 2 产品体系整合与优化要点 2.1 产品体系整合与优化思路

对已开发的旅游产品进行素质提升,环境营造,设施配套,服务提高,形象包装和结构整合,使之由粗放开发和粗放经营向精品化和集约化发展.

推动旅游产品由传统观光型为主向观光,商务,文化和度假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多元结构转变;由单纯文化型和单纯自然型向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转变;由资源浅层利用向深度开发转变;由观赏型向参与型和娱乐型转变. 2.2 传统产品的品牌整合与优化

旅游产品整合的\重点品牌工程:通过对\一个中心区,三条旅游带,四大旅游区\八大结构性旅游产品整合与优化,实现对全局的强力拉动.

(1)古都文化旅游中心区(郑-洛-安-汴-许) 中部都市文化旅游中心区是整个河南旅游的核心产品群,是中原崛起的核心区,也是河南城市旅游的核心产品群,代表了河南旅游文化的精髓;该中心的旅游开发重点是结合中原城市群建设,在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原则下,围绕古都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进行品牌整合,培育城市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

同时各个城市又以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发挥各自的古都文化和现代都市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旅游产品,形成\中原古都群,现代旅游城\的城市旅游产品的整合品牌;进一步拓宽古都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在文物资源维护的基础上,策划古都文化主题项目,形成多样化的文化旅游载体;优化都市综合服务的地位和城市观光,商务会展以及城市休闲功能.该区是河南参与全国旅游竞争乃至全球旅游产品竞争的主要依托,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体,应予以重点支持. (2)京广线旅游走廊,陇海线旅游走廊 沿全省旅游发展两大轴线而形成的京广线旅游走廊,陇海线旅游走廊分布着全省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是河南最重要的城镇发展带,是外地人最容易认知的轴线,是可进入性最好的河南形象展示走廊;这两大走廊向省外延伸,连接了中国最重要的城市群,直接进入国家级的旅游经济圈,具有更大范围的区域协作和共同发展意义.

两条旅游走廊主要依托公路,铁路的交通联系,通过各城市旅游功能的差异定位,区域性主题旅游线路的安排,市际间旅游营销协作等多方面措施打造中原城市旅游轴线;发挥轴线的横向牵动作用,吸纳沿线更多的旅游产品丰富走廊的产品体系;强化旅游交通的保障,解决铁路列车车次和售票配额问题,使得客流能够\进得来,出得去\

(3)黄河文化旅游风光带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化意义,将其沿线流域定位为文化旅游风光带,利用沿线城市的现实载体,成为折射华夏历史文化,展现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地带.

本区的意义不仅仅是线路整合销售,而在于整合一个巨大的品牌(见项目策划). (4)南太行山旅游区 南太行山是一个具备世界遗产素质的大型旅游区.在各个景区独立发展的基础上,近期重点考虑全区的交通联系工程,培育整体性大品牌,构建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南太行观光休闲产品地带的旅游协作体系和无障碍旅游管理系统;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省级协调管理机构,以联合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目标,各市旅游区作为其下的景区,在整体的目标下独立运作;实行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分区实施,独立经营.

(5)大嵩山旅游区 大嵩山旅游区是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王牌产品,近期工作重点是强化嵩山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发掘中岳文化,整合大嵩山资源,强化\至尊中岳\品牌;开辟新景区,推进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和优化;实施登封城市建设于旅游区开发一体化,以城市建设的形式推动旅游服务功能整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营销协调,分头经营;将申报世界遗产作为近期的重点工作;评估武皇中岳封禅大典,夜间表演娱乐项目的可行性;策划建设中华少林武术城;使大嵩山旅游区进一步发展成为河南旅游的龙头景区和世界级旅游胜地.

(6)伏牛山旅游区 大伏牛山旅游区是一个跨地区的特大型山水旅游区,建立统一的省级协调管理机构也是近期工作重点,以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为目标,各市在整体的目标下独立运作;远期考虑建设环伏牛山旅游公路,设立伏牛山旅游特区,实行统一行政管理;将伏牛山旅游区定位于山地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兼顾康体,休疗养,自然科普旅游,优化现有山地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休闲度假,山水观光,生态科教旅游三大支柱产品群,形成具有国家级影响力旅游度假区. (7)桐柏-大别山旅游区 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的省际大型旅游区,在四大名山中属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生态多样性,气候适宜性,红色革命文化是大别山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建立以信阳为中心,以潢川为中转基地,依托各县城服务设施的组织系统,划分为山水生态避暑与宗教旅游区(信阳市区,罗山),红都绿野度假养生旅游区(新县,商城),文化观光与休闲游憩旅游区(光山,潢川,固始),山水休闲淮源文化旅游区四大旅游功能区域;整合优化\红,绿\旅游资源为重点,

打造豫南\红色圣地,将军故里\和\山水休闲,避暑度假\品牌;近期主要工作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发掘与整合,进行多种形式的基础开发配套与线路组织;结合大别山生态恢复工程,改善植被种类构成,划定生态保护范围,培育旅游大环境,中远期形成与红色旅游,山岳观光,避暑度假,乡村休闲并重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以鸡公山为重点的避暑度假胜地和以新县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圣地两个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大品牌. 3 专题产品开发 3.1 山地旅游产品

嵩山,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构成了河南山地旅游资源的主体,打造\四大名山\旅游品牌,是河南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重点之一(见前述).共同的工作重点尽快建立省级协调管理机构,推进资源整合;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以\山岳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自然资源与文化要素结合\的原则指导产品开发. 3.2 水域旅游产品

黄河为代表的水上观光旅游产品重点是三门峡河段与小浪底等峡谷段,下游可以根据水文特征和景点布局适度开发段落型的水上旅游线,因此,需要优化组合沿岸的自然生态观光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层级有序,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系列;沿河湿地应逐步禁止季节性耕种,加强植被保护,建立湿地公园和开展观鸟活动. 小浪底水库是河南水域旅游王牌,应以\清澈黄河\为品牌,借助大面积的水域生态景观作为黄河河段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进行策划和开发,营造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度假旅游产品.

丹江水库,南湾水库,宿鸭湖水库等是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人工水域,发展定位于内陆水域度假旅游区,旅游开发应遵循\库内游,库外住\的开发原则,避免大规模的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开发性污染.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施工,应加强对丹江水库旅游开发的支持,与湖北水域形成有机的整体,并成为武当山,伏牛山跨区域旅游的重要水上交通线路;严格控制周边环境污染和水域环境的占用,确保丹江水库碧水清波的自然生态本底质量.

此外,建议进行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沿线旅游策划与规划设计,争取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获得旅游价值,并有效串联沿途景点,形成南水北调旅游线. 3.3 乡村旅游产品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形成富有休闲特色的观光农业,休闲农庄,发展新兴旅游消费农产品;乡村旅游开发要充分利用农林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为基础的乡村休闲,实施绿色保护林和旅游景点开发相结合;鼓励,引导乡镇企业面向旅游市场,积极从事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营销,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将新乡,漯河等农业庄园培育成大型农业社会化生产的示范精品; 林州在弘扬红旗渠红色旅游的同时应培育辅助性的乡村旅游服务基地; 周口杂技之乡,濮阳东北庄村培育成\中华杂技之乡\乡村旅游地;

引导天井窑洞的居民进入旅游服务行业,培育成窑洞式乡村旅馆示范基地; 深化重渡沟旅游产品类型和项目活动内容,优化村落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培育成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丹江水库结合移民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生态环保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结合郑州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开辟一批高质量的郊区乡村旅游地. 3.4 科考旅游产品

河南山地地质地貌科考,生态科考,湿地科考以及文化考古等均具有较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发掘科考旅游内涵,结合观光,休闲度假进行综合性开发是科考旅游开发的重要途径.嵩山,南太行山,伏牛山具有重要的地质科考旅游价值,应在地质公园申报,建设工作过程中,通过组织设计考察线路,配套完善解说系统,专业导游,典型地质地貌展示点等增加科普游览内容;宝天曼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应将科教旅游作为主要职能进行开发;观鸟是国际上流行的生态旅游项目,黄河湿地和水域,宿鸭湖湿地等可结合观鸟活动,开辟科教旅游,培育成国际性的湿地生态观鸟基地;同时,进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农业园,湿地花园等项目建设,形成具有特色,配套齐全的湿地生态观光休闲与度假旅游基地. 3.5 文化旅游产品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源地,也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文化旅游资源是河南最具有垄断性的资源.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可视,可听,可感,可娱的旅游产品是今后河南旅游开发的重点.第一,要使文化载体充实文化的灵魂;第二,要让没有载体的非物质性文化获得恰当的表现形式;第三,要对粗放利用的文化资源充实和强化文化内

涵;第四,要将文化旅游开发与自然基地开发进行有机融合;第五,在一般静态展示基础上,运用现代视听技术,使文化旅游产品动态化,可参与;第六,加强解说系统的建设,专业性和普及性并重,提高文化产品的可识性. 3.6 城市旅游产品

城市旅游重点培育古都观光,城市休闲,会展商务旅游等产品形式,重点区域集中在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打造中原古都与现代城市旅游产品群(见城市旅游).

3.7 其他旅游产品

(1)工业旅游产品 重点发掘河南特色工业项目,开发工业旅游产品.豫北煤矿基地,中原油田,漯河双汇厂,许昌瑞贝卡假发厂等是国内知名的工业企业,具有开发成为旅游产品的良好条件.目前关键是工业旅游产品的经营策划和有效运作机制建立,使企业在保证正常生产活动的同时吸引足够规模的游客群,形成经济效益,传播企业形象.焦作,鹤壁的老煤矿区,可以利用废弃矿井坑道开辟煤矿博物馆,推动\地下之旅\濮阳中原油田借助油井平台开发\石油之旅\进行油田科普教育;瑞贝卡假发厂开展\美发之旅\游客除了参观之外还可以量身订做美发产品.

(2)修学旅游产品 针对全球知识旅游,科教旅游和健身康体旅游增长的趋势,以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山水,少林功夫,太极拳等资源为依托,面对国内外城市青少年,积极开发修学旅游产品.

(3)事件旅游产品 事件旅游在市场营销,形象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造势作用,河南应该重视对事件效应的认真策划,制造系列的类似云南世博会,克林顿访西安,博鳌亚洲论坛性质的重量级事件,如世界武术大赛,世界传统文化博览会,世界商业论坛,世界特色商品博览会,世界华人姓氏文化节,锦绣河南旅游大篷车等等,采取市场化经营方式,营销传播\文化河南,健康河南,诚信河南,和谐河南\的事件旅游产品系列.通过有计划的系列事件旅游活动达到高强度宣传河南,营销河南的效果.

(4)温泉养生旅游产品 河南的温泉旅游开发基本上属于初级利用型和休闲度假型,即属于第一,二阶段产品.我国中东北部地区的高品质温泉较少,河南的温泉资源显得特别珍贵.未来温泉旅游产品的发展将主要依托温泉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吸收国内外成熟温泉度假项目的经验,针对周边旅游消费市场的特点,发展具有主题特色的温泉度假项目,与娱乐,会议,养生结合,形成全省温泉休闲度假产品群.

(5)环城游憩带 按照从近郊区向远郊区推进的发展时序和规模上逐渐减小的原则考虑空间布局,宜在距离城市中心60-80公里以内安排环城游憩项目,高级别旅游地主要布局在城市边缘带;以外则主要依托当地资源安排旅游项目. (6)休闲社区 根据原生社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改造为以游憩为主导功能的社区如游憩商业区,休闲购物街区等;在特色突出的小城镇,则发展休闲主题城镇如栾川县城;还有主题旅游村镇(如重渡沟)以及旅游区附近承担旅游服务的综合服务区.休闲社区的培育应尊重原生态原则,在原生社区的基础上叠加旅游功能. 4 近期发展指引

4.1重大旅游项目策划要点

以河南的强势资源为依托,以大旅游观为指导,提出以下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多功能,综合性的重大项目策划方案,打造根源,文源,武源,商源,道源,释源的\华夏文化之源\品牌,培育河南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4.1.1 具有综合性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的重大旅游项目

(1)中华商旅博览城 以中国各地特色产品博览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文化休闲社区与会展,市场相结合的主题社区型大型商贸旅游区;以商贸,旅游为主导功能,集文化娱乐,购物,风味饮食,会议博览,商品交易,经济信息等于一体的多重功能相互渗透,综合配套的主题旅游商务社区.项目选址于郑州近郊.

(2)中华文化博览城 以中华主流文化与各地特色文化博览为主题,文化博览与文化产业市场相结合,主题社区式的大型文化博览与文化产业旅游区;以各省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项目展示和文化产业博览为主导功能,集文化观光,休闲娱乐,艺术欣赏,风情购物,风味饮食,修学旅游,科普教育,会议展览,文化产品交易,文化信息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主题文化旅游社区.建议选址在郑州近郊.

(3)中国商业文化论坛旅游区 以\在商言商\的商业文化为主题,商业文化与休闲度假主题旅游区形式的大型会议旅游中心.以商论,会议,休闲为主导功能,兼有中国商业文化展示,特色购物,文化娱乐,风味饮食,商业信息等多种重功能.建议项目选址于安阳或商丘.

(4)中华少林武术城 以中国武术文化为主题,武术文化博览主题社区模式的综合性武术文化博览区;以中国功夫的文化观光为主导功能,综合配套武术文化博览,武术教学与训练,武术比赛,健身娱乐,节庆旅游,观摩交流,修学研究,会议度假,武术信息等多功能主题武术旅游社区;目标世打造河南武源文化品牌,形成世界最大的武术博览园.建议项目选址在登封.

(5)中华万姓城 以中华祖宗文化与姓氏文化博览为主题,以中华祖庙和万姓宗祠模式的姓氏文化博览与寻根旅游主题园;以寻根旅游为主导功能,集文化观光,宗祠艺术欣赏,百家风味饮食,修学旅游,会议节庆,姓氏文化信息等于一体的主题文化旅游区;目标是打造河南\跟\文化品牌,形成世界最大的姓氏文化博览园.项目选址在周口淮阳. 4.1.2 结构性整合项目

黄河文化旅游带 是一个由黄河串联起来的结构性旅游产品群,包括三门峡-濮阳沿黄地带以及开封-商丘黄河故道.在统一主题下,以统一包装,线路整合的手段打造产品的开发模式;主导功能-华夏文化观光旅游,辅助功能-文化探源考察旅游,中华历史修学旅游,沿黄河山水休闲旅游,兼有所串联旅游区的多种功能复合.主题形象:\中国心-华夏根-黄河魂\游中华母亲河,读华夏文明史\4.2 其他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项目创新 4.2.1 自然生态类

结合宛西药材基地的建设,策划神农百草园农业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区; 结合鄢陵花卉苗木基地,策划万国花园休闲度假旅游区; 结合黄河湿地的利用,策划湿地生态花园休闲度假区; 西峡恐龙化石地质公园-\白垩纪公园\恐龙科教旅游项目 4.2.2 历史文化类

利用河南丰富的历史事件,结合解说系统的需要,策划故事性旅游项目; 以殷墟和朝歌为载体,策划殷商演义文化园项目; 结合羑里城文王演周易,策划东方哲学论坛; 结合河南三国文化遗存,策划三国文化城旅游区; 发掘中岳文化,策划中岳祭祀活动项目; 黄帝故里旅游区,黄帝大宗祠项目;

依托河南特色的戏曲文化和民间艺术,策划中国曲艺旅游项目; 利用周口和濮阳杂技之乡,策划杂技村特色之旅;

围绕饮食服务文化的培育,策划中华美食城和中华茶文化城; 结合医圣张仲景,策划医药文化论坛项目; 结合卧龙岗文化遗存,策划智圣园旅游项目; 结合商业文化开发,策划商圣园旅游项目; 结合科教旅游,策划科圣园旅游项目; 结合酒圣文化发掘,策划杜康酒文化城; 结合杜甫故里的开发,策划诗圣文化旅游项目; 利用花木兰的历史故事,策划巾帼英雄旅游项目; 依托梁祝文化遗存和桃花扇故事,策划爱情之旅. 4.2.3 宗教文化类

以老子故里和道德经遗存为依托,策划道教圣地之旅项目; 利用白马寺和少林寺祖庭地位,策划佛教祖庭之旅项目; 利用三公主妙善香山得道故事,策划千手观音项目; 利用玄奘故里,策划西游记旅游项目; 利用范蠡和关公策划文,武财神文化园项目. 4.2.4 其他项目

市区内大型地标性旅游景点,\神州广场\窗口形象工程项目; 南水北调沿途风光带和\饮水思源\旅游项目; 开封环城水域旅游工程策划;

焦作或鹤壁废弃矿井\地下之旅\工业旅游项目;

第五章 旅游文化开发规划

1 旅游文化的价值转化

(1)特色发掘与主题定位 旅游文化精华发掘以华夏\源\文化,殷商,东周,战国,汉,三国,魏,唐,宋等为重点,以四大古都为载体,发掘古代帝王文化,围绕祖庭发掘宗教文化,围绕少林寺和太极拳发掘武术文化,围绕现代城市发展发掘城市特

挥其经济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然风光优势,同时也要加强会议旅游,节事旅游,商务旅游,修学旅游,博物馆旅游,宗教旅游,美食旅游等,实现综合发展.要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西部组团的旅游发展;三门峡是西部组团的二级中心城市,并承担着豫晋陕旅游协作的西大门职能与黄河旅游带河南的起点站,是洛阳应该辐射带动的重点;通过小浪底的开发带动济源.区域协作是洛阳强化中心城市职能,减少郑州阴影效应的重要途径.

(2)安阳城市旅游发展 安阳定位于综合性旅游城市,要做足,做精,做活,做俗文化旅游,使之成为河南华夏文化之源的重要窗口;尤其重视发挥安阳工业城市所带来的商务旅游潜力,以\商源\为重点培育城市流通业,使之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流通中心,并尽可能扩大辐射圈;利用航校与国际滑翔基地资源,发展\飞天\特种旅游;重视发展休学旅游,考古旅游,寻根祭祖旅游,红色旅游和庙会旅游等等.发挥协作带动作用,与鹤壁,濮阳合作,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体系,促进整个区域城市旅游的发展.

(3)南阳城市旅游发展 城市旅游发展定位是综合驱动型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坚持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原则,发挥交通优势,重视发展商贸旅游和城市观光;重点在做好四圣人的文章,开发\沿白河游憩带\城市旅游产品体系.作为西南部的中心城市和面向豫陕鄂的协作中心,南阳与湖北襄樊,十堰武当山,陕西商洛等联手共同组建跨区域产品体系和营销联盟的条件良好;对内重点是加强与伏牛山所跨各市的联系,打造大伏牛山品牌,与信阳联手,共享京广线的中转客人. (4)信阳城市旅游发展 信阳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是综合驱动型,要注意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加强第三产业的地位,积极发展流通业;城市建设要坚持和旅游发展相结合,注意旅游休闲功能的配套;依托鸡公山和南湾湖,加强浉河城市风光带的建设,提高休闲度假功能,使信阳成为著名的\休闲之都\重视红色旅游,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圣地\品牌,采用寓教于游的方式,做成大众旅游产品.围绕大别山开展鄂豫皖广泛的区域旅游协作,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市场主体,面向更加广阔的中南地区和华北市场,联手打造大别山品牌.

(5)商丘城市旅游发展 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仍定位在综合动力型,主要目标是将商丘建设成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利用交通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经济,提高辐射力,成为旅游交通,服务,文化,商贸中心,成为服务功能齐全的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中

心;加大商丘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力度,重视潜文化资源的转化;应该充分利用\商源\文化,策划开展商业节庆旅游,申办商丘\世界商业文化论坛\打造商城形象.加强个周口的协作,增强对周口东北部的辐射能力;作为面向淮海旅游协作区的前沿城市,充分利用经济协作区的合作条件,积极开展省际合作,将产品直接推向沿海并扩大内销影响力.

4.3 实施城市旅游景观环境塑造工程

为推动河南省城市旅游的发展,从战略高度出发,在全省各旅游城市实施城市旅游景观塑造工程,塑造有河南特色的旅游城市景观.

(1)根据自然与文化分析和受众感知调查,确定和塑造各城市的旅游形象; (2)城市景观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建设旅游城市,树立河南特色;

(3)城市景观突出\中原文化,现代城市\特色,确定塑造与整治方案和相应对策; (4)推动和实施各大城市的地标型景观建设;

(5)对城市居民形象进行塑造,实施\好客度培育系列工程\(6)提升重点节事活动档次,丰富其内容,扩大其规模; (7)确定河南各大城市景观解说系统的制作思想和主要内容.

第七章 区域旅游协作规划

1 区域旅游大协作原则

(1)注重大区域资源整合,提高主体竞争力原则; (2)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3)以产品-市场为核心,城市为依托的原则; (4)点线面结合,交通为纽带的原则; (5)大旅游思维,系统性协作原则. 2 区域旅游协作战略思路

(1)建立相邻政府间旅游协调机构,协调配套区域旅游一体化政策; (2)制定多层次区域协作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3)优化旅游大环境,加快与国际旅游的接轨;

(4)努力培育旅游协作的市场环境,让企业成为协作的第一主体;

(5)建立区域旅游协作信息系统,提高网络技术的支持水平; (6)防止条块分割,尝试\复合行政\(7)打造区域协作旅游品牌,强化整体形象; (8)大力加强红色区域旅游协作; (9)破除壁垒,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

3 区域旅游协作战略核心——旅游城市协作体系建设 3.1 河南门户城市的选择

(1)门户城市确定 选择原则:无论采用何种交通方式,游客从外地或外国进入河南境内的第一个地级旅游城市. 航空门户:郑州,洛阳,南阳

铁路门户:安阳,焦作,信阳,南阳,三门峡,商丘,济源

公路门户:安阳,焦作,濮阳,商丘,周口,信阳,南阳,开封,三门峡,济源 (2)门户城市功能 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形象展示中心,旅游协作互动中心. 3.2 对应协作旅游城市的选择

选择原则:地缘相邻,人文同源,功能互补,级别对等.暂定外省协作城市: 表2 五大协作区对应城市 协作区 河南门户城市 对应外省协作城市 晋冀鲁豫协作区 安阳,濮阳

长治,邯郸,邢台,聊城,菏泽,济南,泰安 淮海协作区 商丘,周口

菏泽,徐州,连云港,宿州,亳州,阜阳,淮北 鄂豫皖协作区 信阳

六安,安庆,合肥,黄冈,武汉,孝感,随州 鄂豫陕协作区

南阳

襄樊,十堰,商洛 豫晋陕协作区 三门峡,济源,焦作

渭南,西安,商洛,运城,临汾,晋城 3.3 旅游城市协作体系建设对策

(1)立足发展大旅游,拓宽发展空间,建设综合型旅游中心城市; (2)面向大区域,完善旅游环境,提高城市整体素质; (3)注重城市精神风貌,提升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竞合能力;

(4)加强区域协作,优势互补,在竞争与合作中抢占区域发展有利位置;

融入区域,突破区域,是全球化条件下旅游城市发展的途径,而在区域合作中旅游无疑是最为有力的促进力量. 4 区域旅游协作的地域建设

抓住中国区域经济\中部崛起\机遇,充分发挥中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旅游为媒介和桥梁,远交近联,建立以\诚信,互利,共赢\为宗旨的旅游协作网络,进而扩大河南在国内国际的正面影响.最终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达到\崛起\目标. \联\而不\合\是每个联合体最担心的.区域旅游协作近期工作的重点,是政府牵头,建立协作机构,制定协作方案,联络协作区范围内的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完善企业层面的联合体组织体系,进入实质性运作. 4.1 协作体系的层次

(1)国际层面的协作 欧亚大陆桥-黄河协作地带,东起鲁苏,西至欧洲,串联中国最有文化底蕴的地带,目前尚无实质性合作.战略目标:通过合作,使河南成为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带中国段引擎和东部龙头.协作方式:主要使横贯大陆之旅的联合营销:日韩—苏鲁—河南—陕西—甘宁青—新疆—中亚国家—欧洲. (2)国内层面的协作 与河南非邻接省份的旅游协作,目前协作成效不显著. 1)京广线旅游协作体系 北起首都,南至广州,在河南境内串连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和信阳;联络了京津,中原,鄂中,湘中,珠三角五大城市群和京,安(安阳),郑三大古都.南北人文差异显著,自然地带鲜明.

协作目标:整体构成中国南北旅游脊柱,河南成为京广线旅游带重要旅游目的地;

推动南北自然地带体验游和中华文化大观游,设计夜行昼停旅游卧铺专列,通过京哈线延伸至哈尔滨,粤海铁路至海南岛,穿越亚洲大陆六个纬度自然带. 2)大京九铁路旅游协作带 北起首都,南至香港九龙,目前已建立沿线16城市组成的大京九经济协作带.串联了河南省濮阳,商丘和信阳三市,南北连接庐山,井冈山,大别山,鄱阳湖,白洋淀等著名风景名胜;沿线多为革命老区,是国内红色旅游景区相对集中,交通便捷的地带.

协作目标:京港旅游轴线;河南通过协作,创造大京九红色旅游支点和商务旅游节点.重点营销大别山红色旅游和推动商丘大流通业发展. 3)陇海线旅游协作体系 欧亚大陆桥的东段.

(3)邻省层面的协作 围绕全省范围内以及与周边协作进行的\无障碍旅游\工程意向,规划建立北部的晋冀鲁豫协作区,东部的淮海协作区,东南部的鄂豫皖协作区,西南部的豫鄂陕协作区和西部的豫晋陕协作区. 4.2 主要省际协作区

(1)晋冀鲁豫旅游协作区 区域协作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整合区域旅游形象.树立太行山旅游品牌形象和黄河旅游形象等;整合旅游产品,推出精品线路,如震撼,惊喜山河系列,沉醉,深厚历史文化系列,悠游中原行系列,振奋,感动红色之旅系列.在该协作区,河南方面以安阳为中心城市之一.

(2)淮海经济协作区的旅游一体化 淮海经济协作区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实现旅游一体化的载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历史文化为线索,以黄河故道为纽带,积极构建\五核六点\的重点旅游格局,形成景点密集,主题各异,形象鲜明,功能协调的五大旅游区,逐步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在这个体系中,河南方面以商丘为中心城市之一.重点围绕儒道文化,汉宋文化,淮海战役,黄河故道绿色生态,进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3)鄂豫皖红色旅游协作区 自然地理实体单元上以桐柏山—大别山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区域旅游协作应该包括整合老区旅游形象,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千里跃进,将军故乡\旅游形象,以避暑度假和绿色休闲为共同打造的品牌.河南方面的中心城市是信阳.

(4)豫鄂陕楚汉文化旅游协作区 本区域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楚汉文化蕴含丰富,又以诸葛亮三国文化和道家文化最为突出.协作内容应包括整合区域旅游形象,

旅游行政系统:由省旅游局牵头,各地市,县旅游局参与的联合营销体系. 旅游行业协会:构建由行业协会牵头的联合营销体系. 6.2 营销支持系统规划

通过财政计划保证营销资金投入;建立旅游开发与营销专项基金.

做好旅游营销人才需求研究;建立培养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营销人才需求体系. 6.3 营销绩效评价系统建设

建立市场营销绩效评价系统, 增强营销决策效果, 降低营销决策风险.包括如下评价指标:旅游总收入,旅游销售额,旅游行业利润,现金流量,市场份额,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品牌净资产等.

第九章 旅游服务系统规划

1 旅游服务系统规划目标与思路 1.1 总体思路

规划目标:全面完善旅游服务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及其核心竞争力.通过旅游服务系统的结构调整,集团化发展,信息化发展,创造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与服务系统,将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成为河南省支柱型产业. 规划原则:与旅游发展相适应,适度超前发展.

发展重点:科学规划和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并有示范作用的大型项目.

品牌战略:建立以差异化定位,以服务质量为基础,服务创新为机制的旅游服务网络品牌战略,凸显\五千年中原文明,新世纪河南旅游\的整体服务形象. 服务营销:由各自为战,分散竞争,向凝聚协调转化,各服务子系统之间形成纵向一体的战略伙伴或横向一体化的协作同盟.

服务方式:完善规范服务体系,向个性化发展,以达到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服务理念,\以人为本,以文为魂\处处体系人本关怀和服务文化. 服务方针,以诚信为宗旨,以文化为品格,全方位提升河南旅游服务系统. 机制改革,深化旅游服务企业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

管理改革,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扩大开放,策划,推出一批优势旅游服务,娱乐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引进国内外知

名的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旅游服务项目的综合开发.

人才管理,通过合理的制度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1.2 阶段发展重点

表5 服务体系阶段性发展重点 阶段 2006—2010 2011—2015 2016—2020 总体发展要点

政府主导下市场模式,体制改革,要素整合,规模发展为主,建立散客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市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效益,提高国际化与现代化水平 建设国际化,现代化,高质量,全方位,高效率的旅游服务体系 旅行社

体制改革,多元化经营,引入外资,适当增加旅行社数量,集团化构建,专业化经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创新,培育品牌

大型旅行集团发展,加速旅行社产业集聚化,分工体系调整,建立完整的\批零体系\全面实施网络化经营策略,完善的信息化营销系统 建设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的旅行社产业 旅游住宿业

体制改革,多元化发展,总量弹性控制,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旅游住宿业产品结构与档次,规范化管理,服务质量标准化,个性化发展,有重点的相对合理区位布局,集团化构建

发展大型酒店集团,完善多样性的,产业结构合理,特色化的,高效管理,良好服务质量的旅游住宿业体系.培育品牌产品与企业

建设与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科学化,品牌化的旅游住宿业体系 旅游信息系统

政府主导下,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旅游信息网络,以网络覆盖面为主要发展目标.重点建设旅游资咨询系统,旅游信息管理系统.旅游危机事件预防与处理平台

建立多功能的旅游信息系统,全方位发展国际旅游电子商务,充分发挥旅游信息系统的营销功能,完善信息系统的资询,管理功能 建立旅游产业国际化,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服务营销体系 旅游交通

发展与建设国内旅游客源与主要旅游城市,景区方便,快捷立体旅游交通体系,争取主要客源国及港澳国际旅游航线的开通,完善各类标识系统,满足散客市场,自驾车旅游需求

增建新机场,形成多通道,高水平的国内交通立体系统.主要客源国飞往河南国际航线.郑州建设地下铁道,中原城市群间以轻轨相联

国际化,现代化的,全方位,立体,高服务质素的中原交通枢纽网络 旅游商品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投资发展旅游商品,开发与培育品牌旅游商品,重点发展以传统工艺为代表的旅游纪念品和以绿色为特点的土特产与风味食品,建立与规范旅游商品市场,加快旅游商品流通,争取对海外旅游者购物退税政策

市场为导向,以绿色,特色,文化为核心全面开发旅游商品,将旅游商品发展成为河南流动旅游文化展示,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形成科学的旅游商品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旅游人力资源

树立旅游发展,人力资源率先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多种方式,国际合作,产,学,研一体政府,企业,高校三级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模式,机制创新,形成吸引旅游人才,留住旅游人才的体制.基本完成对旅游人才量的需求与基本质的要求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全面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实现科学研究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人才数量,质量,规格,类型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 全面培养国际化,现代化旅游人才体系与科研体系 旅游娱乐业

多元化提升与改造目前娱乐现状,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体育休闲,文化娱乐产品,政府引导,发展,规范娱乐业市场

形成以体育休闲为主导,以民族文化,地方特色为核心的,健康,文明的娱乐产业.并将娱乐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娱乐产业的提升,成为第三产业中主要产业之一,全面为旅游业,当地居民服务,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旅游餐饮业

以市场导向多元化发展,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大的餐饮集团,全面改善旅游景点,区的餐饮环境及质量,重点发展特色餐饮,重点培育具有旅游吸引力饮食城市,饮食景区

以市场为导向,\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特色的,多层次餐饮服务网格与体系.以规范化管理,规范化与个性相结结合的服务,全面提升餐饮业素质与水平

饮食业的全面提升,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发展 2 住宿业发展规划

2.1 发展战略和宏观布局思路

发展目标:接待能力适当超前,布局合理,结构,产品类型及其档次适应游客需要,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统及其营销渠道,全面提高住宿业的经营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可持续性发展. 规划思路:总量适度超前,分阶段稳定发展. 产品类型:不同地区产品差异化战略.

发展策略:集团化发展模式及中小企业特色化模式互补.

经营管理战略:理顺产权关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强化全面质量管理. 服务中心建设:确立服务中心的核心作用,多级服务中心的网络化. 一级中心城市:郑州,全局性的服务中心.

二级中心城市:洛阳,安阳,南阳,信阳作为区域辐射服务的中心城市;培育商丘作为豫东中心城市,培育漯河作为中部地区的中转副中心;

三级服务中心城市:开封,许昌,焦作,新乡,三门峡,濮阳,平顶山,周口,驻马店,济源等,主要面对本地区辐射服务;

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差异,安排地方性服务中心如登封,栾川,西峡,灵宝,卢氏,淮阳,桐柏,南召,林州,潢川,鲁山等. 2.2 旅游床位需求量与档次结构预测 表6 河南未来住宿设施需求预测

年份 国内游客量 预测 国际游客量 预测 床位需求量 规划要点 2005年 8973万人次 50万人次 27.68万张

前期总量弹性控制,结构,档次,布局适度调整,改造.中后期根据地区需要适度建设. 2010年 15120万人次 88万人次 46.67万张

根据地区发展,建设新旅游住宿设施,并注重结构与类型差异,布局合理性 2015年 22216万人次 148万人次 68.62万张

根据地区发展,建设新旅游住宿设施,并注重结构与类型差异,布局合理性 2020年 29730万人次 228万人次 91.92万张

根据地区发展,建设新旅游住宿设施,并注重结构与类型差异,布局合理性 2025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r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