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更新时间:2023-03-08 07:25:4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第三章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第四章 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第五章 旅游发展定位与战略 第六章 旅游形象创意 第七章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第八章 旅游产品规划 第九章 旅游空间组织 第十章 旅游交通规划

第十一章 旅游饭店、餐饮设施与娱乐服务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 第十三章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第十四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第十五章 旅游规划的实施

第十六章 投资初步估算及投融资战略

第一章总则

为促进赤峰市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有序、高效地开发本市旅游资源,加速推动赤峰旅游产业化,促使旅游业成为赤峰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赤峰建设成中国草原文化旅游第一城,制定本规划。本规划通过后将作为赤峰市旅游发展

1

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区位与范围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的接壤处。本次规划范围为赤峰全市域,包括三区(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七旗(克什克腾旗、 翁牛特旗、 敖汉旗、喀喇沁旗、 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二县(宁城县、林西县),国土面积为9002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近期:2003—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赤峰市处于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市域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西、南两面为燕山山地与辽西山地的边缘,中、东部为西辽河平原, 全市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多山,西部最高海拔2067米,东部海拔不足300米。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河谷平川;既有浩瀚的坨沼沙地,又有广袤无垠的天然森林、草原。在地貌上,全市形成了北部大兴安岭西南段石质中低山地丘陵区、南部燕山北麓山地丘陵区、东部西辽河上游平原区和西部高原区四区分异的格局。 气候与水文条件

赤峰市属于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 赤峰市境内有五条水系,即: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乌尔吉沐沦河、教来河、贡格尔河。其中前四条同属西辽河水系,贡格尔河为内陆河。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为塞外两大名川,二者在翁牛特旗东部汇合为西辽河。赤峰市境内还有58处湖泊,其中,克旗达里诺尔湖镶嵌在美丽的贡格尔草原上,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湖泊。

2

历史沿革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8000年至4000年前,赤峰地区就创造了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富河、小河沿、夏家店下层等古文化。进入夏朝以来,先后为东胡、匈奴、鲜卑诸民族的繁衍生息场所。西周战国时期,东胡族在赤峰创造了夏家店上层文化,燕国在此设置右北平郡治所,魏晋鲜卑建牙帐于老哈河中游的紫蒙州,唐时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辽代创造了空前的辉煌,建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历时200多年。元时,归属辽阳行省和中书省。清代归属昭乌达、卓索图两盟,设乌兰哈达通判厅和通领衙门。 民国设镇守使。抗战时设冀察热辽分局。建国后设昭乌达盟,1983年改赤峰市至今。 社会、人口与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赤峰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类型、结构、潜力不断呈上升趋势,旅游业收入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2002年,赤峰市全市总人口约454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 205.41亿元,人均GDP约4522元,相当于565美元,不到我国平均水平的66.5%。总体上判断,赤峰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全市除赤峰中心市区外,正在积极建设九个旅游城镇,包括:经棚镇、大板镇、林东镇、乌丹镇、锦山镇、新惠镇、天山镇、克旗热水塘镇、宁城热水镇。 第七条 旅游业发展概况 1、发展历史

赤峰旅游业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80年代至90年代初,旅游业最初以公务接待型为主,主要接待海外、国内行政公务旅游人士,大规模的海外、国内大众旅游并未真正展开;(2)90年代,赤峰旅游开始出现产业化迹象,但

3

由于这些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资金投入与运营理念等尚显不足,全市旅游发展起伏较大,旅游业处于自发的自然经济状态;(3)90年代末至今,旅游业开始成为赤峰市委、市政府的关注重点,向政府主导型、大规模产业扩张的阶段迈进。 2、发展现状

(1) 旅游产业初具规模,表现在:1)全市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止2002年底,全市共接待旅游者2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7%,旅游收入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7.8%。2)初步形成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地质奇观为主题的多样化旅游产品体系。截止到2002年,全市共开发旅游景区(点)40多处。3)旅游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赤峰-克旗的旅游快速通道已具雏形,河北坝上至乌兰布统、达里诺尔湖的黄金通道,赤峰至承德、赤峰至辽宁朝阳的干道正在建设、筹划之中。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共有旅游企事业单位80多家,星级饭店16家,旅行社17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5000人以上,赤峰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准。4)旅游市场促销及相关服务工作已得到重视,旅游相关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2)市域内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由于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差异、旅游起步早晚等原因,区域内旅游业发展差异较大。目前西北部克旗和中部翁牛特旗旅游业发展相对超前,正在渡过起步阶段,左旗、右旗、喀旗、敖汉、宁城旅游处于第二梯队,其它旗县则处于起步阶段初期。

(3)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尽管赤峰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承德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旅游人数上,不足承德市的1/3,旅游收入不足承德市的1/4。从内蒙古自治区全区

4

来看,尽管赤峰市旅游资源评价综合指标处于第1位,但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却在第5或6位波动,旅游人均消费水平大致为全区的1/3强,赤峰市旅游发展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 3、发展中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1)开发不规范,建设水平低;(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功能不完备;3)市场营销的联动性、网络性意识不足;4)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增殖工作不够重视;5)观念落后;6)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市场促销经费投入不足。 规划原则

1、可持续旅游原则。在满足当前旅游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满足未来旅游发展需要的能力。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者、旅游业与社区居民的关系。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最大程度地引入工商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视规划区为企业,未来旅游为有市场潜力的产品。 3、坚持政府、产业界(企业)、学界(大学、科研机构)、民众、媒体的良性互动,达到政府出台政策进行规制(regulation),官产学民媒合作分工,协同参与。 规划依据

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10月26日;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 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

5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

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赤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3年。

5、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十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2003年。

6、赤峰市旅游局,赤峰“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01年。 7、赤峰市交通局,赤峰“十五”时期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8、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02年12月。

第二章 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第十条 类型

从全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来看,赤峰市旅游资源类型有如下特征: 1、在全国3景系、10景类、98景型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赤峰市具备全部景系和10景类中的8类,98种景型中拥有87种,占全国基本景型的88.8%。 2、地文景观类资源充分体现赤峰地域过渡地带的特点,基本类型占全国的75%。

3、水域风光类占全国基本类型的71.4%,资源单体虽少,但在北方水资源稀缺的区域条件下,湖泊、大型水库的出现不失为游客争相前往的好地方。 4、生物景观类是赤峰旅游资源的优势类型,占全国基本类型的100%,资源的单体数量有45种之多。是我国自然过渡地带生态多样化的典范。

5、赤峰古迹及建筑类资源种类丰富,达全国基本类型的83.3%;单体数量

6

达6855左右。其中,有6800个属于各类人类文化遗迹,赤峰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占绝对优势。

6、赤峰休闲求知健身类资源种类亦较齐全。其中较为有特色的是赤峰的三大热水温泉。

7、赤峰购物类资源主要以草原产品、蒙古民族产品及名石为主,开发潜力较大。

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过渡性、典型性、丰富性,品位高。

2、历史文化遗迹数量多,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但是空间离散度大,可视性差。

3、自然人文资源组合较好,蒙古族风情较为突出。 4、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别是地质科考资源极具潜力。 赤峰市旅游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中的地位

赤峰市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资源类型与禀赋在全区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从优良级资源数量分析,赤峰市及赤峰市各旗县优良级资源数量远高出全区其它盟市及旗县。

第三章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第十三条 客源市场时空分布特征

国内市场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增长不稳定,有些年份增长快,有些年份不仅不增长,反而在衰退;二是增长受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不明显。赤峰旅游者绝大多数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旅游者总数的90%以上,赤峰旅游淡旺季差异

7

显著。海外市场规模很小,海外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次数的比例很低,但极具增长潜力。

赤峰市旅游者的空间结构首先表现为国内旅游者占绝对优势,2002年海外旅游者仅占旅游者总数的0.3%,海外旅游者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 第十四条 旅游者构成特征

赤峰市旅游者中性别比例以男性游客居多,占旅游总量的70%。女性游客占30%。年龄结构上,中青年游客最多,其具体构成为:14岁以下游客占5%,15-24岁占11%,25-44岁游客占57%,45-64岁游客占25%,65岁以上游客占2%。 在职业构成中,企事业管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约占32%。其它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公务员占14%,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占15%,服务销售人员11%,工人占7%,军人占1%,农民占2%,离退休人员占4%,学生占8%,其它占6%。 第十五条 旅游者行为

赤峰游客的出行目的以休闲观光为主,占55%;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次之,分别为21%和8%;会议/交流专业访问比例较小;宗教朝拜地位最低,仅占2%,其他多重选择的占5%。赤峰旅游者中,散客占的比重相当大,为95%;在团队中,单位组织的占31%。

2002年赤峰市游客平均逗留天数为1.9天,人天平均花费150.9元,人均消费307.6元。

第四章 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8

明确赤峰市旅游发展自身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规划期内面临的来自世界环境的机遇和威胁,是制定赤峰市旅游发展的基础。 第十六条 优势 1、区位优势

(1)过渡性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地处我国东北西部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为内蒙古高原向西辽河平原过渡性地带;地处华北、东北、内蒙古三大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2)结合部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赤峰市位于我国华北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内蒙古和环渤海地区的地理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区的直接辐射区。 (3)交通地理位置优势。赤峰距离我国沿海G010干线高速公路通道、沿海铁路通道以及环通渤海的铁路和公路通道上的重要的口岸型节点城市沈阳、大连、秦皇岛北京之间的距离都在500~800公里的范围内,赤峰可以通过北京、沈阳、大连、二连浩特、集宁这些交通枢纽便捷地实现了与我国东南沿海、中部、西北之间的便捷联系。 2、资源优势

(1)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样样俱全。既有崇山峻岭,又有秀丽峡谷、湖泊、名川;既有浩瀚的坨沼沙地,又有广袤无垠的天然森林、草原。赤峰市有自然景观景型30种,占全国自然景观景型37种的81.1%。

(2)自然和人文资源组合好,具有典型性。赤峰市是我国塞北景观的一个缩影,集聚了我国塞北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全部特点,具有典型性。

(3)独特性。赤峰市拥有许多垄断性旅游资源:包括举世著名的赤峰红山

9

文化和辽文化;世界级旅游吸引物——阿斯哈图石林;世界奇观——巴林鸡血石;祖母河——西拉沐伦河,她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亚洲最大的狩猎场——黄岗梁国际狩猎场,等等。

(4)原生性。由于赤峰内部的交通可达性较差,很多地区受人类影响相对较小,基本保持了大自然的原汁原味。

(5)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赤峰市地域辽阔,市域面积达90021平方公里,是我国所辖地域范围最大的地级市;赤峰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遗产景类资源单体数目高达6855个,大型的自然景类景系单体数目也高达96个。 3、生态优势

赤峰市的草原面积7000多万亩,约占赤峰市域面积的50%,森林面积3300万亩,占市域面积的25.94%,堪称“生态大市”。 4、市场优势

赤峰市是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地,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区,并且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较高的出游率。 5、后发优势

赤峰市旅游起步晚,给赤峰旅游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后发优势。具体表现:第一,留下了相对原始古朴的生态环境;第二,赤峰市旅游的发展可以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发展旅游成败的经验教训,可以充分享用技术进步的成果。 第十七条 劣势 1、可进入性差

(1)与我国大的交通通道的通达性差。主要指赤峰市与北京、沈阳、大连、集宁、二连浩特之间的连接线路的等级偏低。

10

(2)赤峰市域内部交通的可达性较差。第一、远未形成交通网络体系,公路等级偏低。第二、静态交通不完善。第三、景区和市内交通干线之间的连接性差。

2、旅游的整体形象不鲜明,缺乏王牌产品

长期以来,赤峰市在促销上没有把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综合优势结合起来,没有将赤峰各旗县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在促销上各自为政,造成旅游者对赤峰旅游资源认识的模糊与错位,最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有震撼力的王牌旅游产品。 3、现有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现阶段赤峰主要是以蒙古族风情为主题的观光和休闲旅游,而缺乏度假旅游、会议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等。另外,缺乏反映当地资源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节事活动。 4、旅游接待设施发展滞后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有的接待设施不足;(2)接待服务设施的类型单一(以蒙古包为主),不能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市场需求;(3)体现在设施的布局上,旅游设施的建设没有很好地与现有的自然村落结合起来,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旅游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5、旅游季节短

适合旅游的黄金季节一般仅为6-9月份;每年5月之前和10月之后的半年时间处于旅游的淡季,游客稀少。 6、人力资本短缺

表现在人的观念落后和旅游人才不足两个方面。

首先,人的观念落后:(1)市场意识淡薄。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

11

作用和政府的规制作用;二是不重视市场调查,没有能够很好地立足本地资源,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跟踪游客需求的变化;三是旅游宣传促销不足,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营销队伍。(2)生态意识缺乏。由于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所以产生了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低层次破坏性开发等现象,部分景区景点的盲目开发已经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缺乏全民旅游意识。一个地区的旅游不能仅靠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当地企业、居民、团体的作用。 其次,旅游人才不足:(1)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2)合格旅游接待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接受过专业旅游培训的导游人员数量相对不足,而且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7、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度低

主要是指,由于在开发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行为,形成了“自然是自然,人文是人文”的开发格局,或者是形成像“草原+蒙古包”这类简单的自然与人文组合方式,没有从赤峰作为我国“北方文化之源”的高度去开发、组织自然和人文旅游项目,使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度低。 8、旅游业的价值链短

目前旅游开发主要是以“草原+蒙古包”的开发形式为主,即以“游”为主,没有从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高度去审视旅游,使得旅游的附加值较低,并且在旅游业内部也没有从“吃、住、行、游、购、娱”良性互动、综合发展的角度去发展旅游,使得旅游业表现为“观光为主,外加低档次度假、低档次购物、低档次休闲”的粗放式经营格局。旅游业价值链短,使得旅游业没有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大发展的“发动机”。 第十八条 机遇

12

1、来自需求方向的机遇

海外旅游市场发展迅速,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持续升温,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回归自然”的热潮,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度假旅游市场日趋成熟,草原、山地、温泉度假广受欢迎。 2、来自供给方面的机会

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WTO的加入,使融资渠道出现多元化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为提高赤峰旅游的品味、提升赤峰旅游的经营能力带来了机遇。 3、可进入性方面的机会

正在规划或实施中的连接北京和环渤海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道的改造、赤峰市内部交通设施的建设,必将缩短主要客源市场和赤峰之间的时间距离。 第十九条 挑战

赤峰市旅游发展面临着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承德市等周边城市同类产品的替代性竞争;存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吃饭”财政不能满足旅游投入需求,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难度较大。

第五章 旅游发展定位与战略

第二十条 旅游发展定位

赤峰市旅游发展定位为: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环渤海经济圈为发展基点和联系门户,营销区域市场和海内外市场,将赤峰培育成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和其他专项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产业旅游、修学旅游、商务会议旅游)综合发展的国际知名的中国北方旅游中心城市,近期建成“中国优

13

秀旅游城市”,远期建成海内外著名的“中国草原文化旅游第一城”,使赤峰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的窗口,旅游业成为赤峰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第二十一条 阶段性目标

1、巩固和基础发展期 (2003-2005)。

本阶段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实现“旅游兴市”。 2、快速发展期(2006-2010)。

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赤峰经济的重要产业、使赤峰成为“东北、华北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全面改善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实行专一性和综合性多角经营相结合的资源、产品和市场扩展战略,大力开发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开辟较大规模的生态旅游资源、产品和市场,实施“美誉度建设”战略。把赤峰建成“旅游大市”, 3、优化发展期 (2011-2020)。

以将旅游产业建设成为赤峰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将赤峰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在国内有较高“美誉度”、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城市为目标,把赤峰建成“旅游强市”。 第二十二条 指标体系规划 第二十三条 “156”发展战略体系

“156”发展战略体系。即:一大战略指导思想、五大战略路径和六大重点工程。

1、战略指导思想:经营赤峰旅游

把赤峰市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把旅游的未来发展视为一种有市场潜力

14

的产品,明确赤峰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设计、开发、包装和营销赤峰市旅游,最大限度地提升赤峰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五大战略途径

(1)跨越式发展战略。旅游发展往往要经历从潜在、准备、起飞到成熟阶段。赤峰旅游发展要打破常规的发展规律,走跨越式发展之路。要深入挖掘赤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打造地区竞争优势,要通过强力促销等手段,实现市场规模的倍增,使赤峰旅游经济直接进入起飞阶段,在短期内实现高速增长。 (2)联动整合开发战略。赤峰市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走全行业(吃、住、游、行、购、娱)、各地方联动整合开发之路。作为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各地方利益主体的旅游开发行为;另一方面要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全力构建地方旅游互动合作开发的大平台。

(3)借网 “入世”战略。要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高效率地在世界范围内营销赤峰,实施借网“入世”战略。

(4)旅游者导向的产品开发战略。也就是说,要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的旅游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然后根据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向本地优势目标市场开发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最终最大程度地赢得市场。

(5)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赤峰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坚持生态良好的旅游发展模式是赤峰市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3、六大重点工程

(1)“市长挂帅”——旅游开发领导组织跟进工程。成立赤峰市旅游产业

15

开发领导委员会,由市长或主管旅游的副市长任委员会主任,由旅游局以及各相关行业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旅游局长任常务副主任,各旗县主要领导及相关行业负责人任委员,统一指导旅游开发。

(2)“形象立市”——别具一格的旅游整体形象建设工程。各行政区各自为政,使得赤峰旅游的整体形象十分模糊,从而没有发挥赤峰旅游的品牌放大效应。挖掘赤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打造别具一格的旅游整体形象是赤峰旅游发展当务之急的问题。

(3)“众星捧月”——打造拳头产品工程。在近期要重点推出四大旅游吸引物:A、以红山文化、辽文化、现代蒙古族风情草原文化为背景的祖母河——西拉沐沦河草原文化、生态旅游产品。B、以阿斯哈图石林(争取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为主体的地质科考产品。C、以热水—黄岗梁国家旅游度假区(争取申报以草原度假为主题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乌兰布统旅游度假区、热水—黑里河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培育附加值较高的旅游度假产品。D、世界奇石——巴林石。 要重点开拓一两条线路,从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进行重点配套,以这些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吸引物为依托,推出赤峰的拳头产品。 (4)“绿色通道”——旅游交通专用通道建设工程。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建设一些影响旅游交通大格局的旅游交通通道和旅游交通专用道,即营建“绿色旅游通道”来拉动旅游的大发展。

(5)“价值链增殖”——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开发工程。

以巴林石、民族服饰为龙头,培育一两个大的旅游商品开发龙头企业,实施以专业化、品牌化、服务的社会化、布局的区域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商品产业化开发工程,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实现财政收入和居(农牧)民可支配收入

16

“两提高”的目标。

(6)“柔情似水”——旅游服务提升工程。一方面要实施旅游设施多元化,即要坚持发展商务酒店、度假型酒店、汽车旅馆、青年旅舍、特色蒙古包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接待设施;另一方面,旅游服务要实现专业化;此外,旅游接待设施的布局要和旅游城镇、自然村落结合起来,把旅游接待和当地社区发展建设结合起来。

第六章 旅游形象创意

第二十四条 一级理念

本次规划提出三个一级理念方案如下: 方案一:北方文明之源 草原生态大观 方案二:中华龙乡 魅力草原 神奇石林

方案三:中国草原文化旅游第一城 华北、东北休闲旅游目的地

上述三个方案中,均包括三个关键词:“文化(明)”、“草原”、“生态”。其中,方案一比较抽象,定位较高,是提升层次的理念;方案二比较具象,指明赤峰市旅游发展的三大方向,表达出赤峰旅游三大品牌的信息;方案三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反映了赤峰市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行业响应。以方案一为例进行阐述。

北方文明之源 草原生态大观 1、北方文明之源

命题的着眼点有二:“北方”和“文明之源”。“北方”特指中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北方文明之源”点明赤峰的历史文化积淀(主要是西辽河流域)

17

在我国北方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从历史文化积淀这个角度。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北方文明是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之外的第三大文明,这种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多元化观点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

第二、从我国北方历史文化演化的动力的角度。我国北方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力是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特别是极具魅力的北方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其变迁的最主要动力就是它与我国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赤峰境内西拉沐沦河流域是我国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的主要地点,更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汇的主要地点,西拉沐沦河流域文化的变迁集中代表了我国北方文化的兴衰,特别是它集中代表了极具魅力的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兴衰。 2、草原生态大观

命题的着眼点有三:“草原”、“生态”和“大观”。其中,(1)“草原”指明了凸现赤峰旅游地方特色的具体载体;(2)“生态”道出了赤峰旅游资源的重要主题;(3)“大观”点明赤峰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草原生态大观”共同指明了赤峰旅游资源凸现于我国北方草原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赤峰市草原生态景观包罗万象,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景观的“缩影”,在我国北方具有典型性。 第二十五条 二级理念

玉龙故乡 契丹古都 蒙古草原 民族风情 地质奇观 支撑品牌,主要有以下重点景区:

1)玉龙的故乡;2)祖母河——西拉沐沦河;3)契丹龙兴地,大辽百年城;

18

4)世界地质公园——克什克腾旗;5)世界奇石——巴林石;6)中国草原度假旅游第一区——黄岗梁国家旅游度假区(包括热水);7)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8)距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贡格尔草原;9)湖光水色、草原明珠——达里诺尔湖;10)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度假胜地——乌兰布统旅游度假区;11)“沙地云杉生物基因库”——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神奇的昭乌达草原,等等。

第二十六条 视觉识别(VI)设计 1、设计原则

(1)赤峰市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以“北方文明之源、草原生态大观”的一级理念形象为设计核心,城市视觉形象与理念形象在整体上相统一。 (2) 城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意向研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分异性,因地制宜,且与相应的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背景相协调。

(3)充分利用各个城市环境要素,展示赤峰市的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内涵和特色。

(4)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协调一致。 2、赤峰VI基本要素设计 (1)旅游地名称

赤峰已开发的主要旅游景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其美誉度和认可度,正在开发和待开发的旅游景区则应采用精心策划的名称,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2)旅游地标徽

赤峰绿色地图上叠韵玉龙标徽,既体现出赤峰人创建一流旅游城市的决心和信心,又反映出赤峰人热情好客的美好情怀。赤峰市各旗县也可分别设计各自的

19

旅游标志,如阿鲁科尔沁旗则可采用“北方弓箭手”纵马持弓的神勇形象。 (3)旅游地标准色

考虑到生态旅游的主旨和赤峰辽阔草原的资源和地理特征,建议应用绿色为标准色。以草原的绿色为基调,和谐明快又厚实沉稳,宁静而不失温馨,蓬勃但不显张扬,较好地烘托了标志本身的亲和性、现代性等特点。同时绿色作为生命的象征,还昭示着赤峰旅游事业的无限生机。

从赤峰得名“赤”山,可以考虑褐色或相应暖色调作为第二标准色。 (4)旅游地标准字体

文字符号是旅游地符号系统中广泛采用的符号,从旅游地的路标、各种各样的指示牌、导游图和旅游指南等等都会用到文字。旅游地可利用专门设计的标准字体传达独特的旅游形象,也可直接采用名人题字。在不影响旅游者文字理解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蒙古族的文字,或者采用汉蒙文字对照的形式。 (5)旅游地象征性吉祥物

吉祥物生动、有趣、形象,容易取得公众喜爱,达到广泛的传播效果,对其加以广泛利用可以促进旅游地的多元化经营。赤峰市旅游吉祥物不妨考虑以马鹿为原型,因为赤峰乌兰坝鹿场的规模为亚洲之最,并且马鹿的形象也极为惹人喜爱,在具体设计时应突出其活泼、可爱、充满活力的特点。 (6)旅游地象征人物

将真实的人物(主要是名人)与旅游地联系,使其成为目的地的象征性和符号化的人物,可增强旅游地的形象感召力,使人们(包括旅游者)在认知接触名人时想起旅游地,反之亦然。赤峰市、各旗县及各旅游区均可选择名人作为自己的旅游形象大使,尤以本地或蒙古族名人作为形象代言人最佳。

20

(7)旅游地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因其分布于旅游地各处而构成旅游地视觉景观的一部分,户外广告的普及成为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一般而言,旅游地户外广告包括招牌、旗帜、标识牌和路牌广告、方向牌、灯柱广告、模型广告、气球广告、气模广告、条幅、导游图等等。 (8)旅游地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包括旅游商品)是目的地形象体现、延伸和传播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发展赤峰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就是建立和传播赤峰旅游形象的过程。旅游纪念品因其可以带走,而同时成为旅游地的实地形象传播的符号和向外传播的形象符号。

赤峰可考虑开发两大类旅游纪念品:一是代表吸引物形象的纪念品,如T恤、背包、玩具、纪念章(币)、明信片、导游地图、旅游画册、景点门票;另一类是体现赤峰形象的纪念品,如蒙古族服饰、手工艺品等等。旅游纪念品的地方性越浓厚、越独特,形象传播力越大。 (9)旅游地交通工具

将有“动态媒体”之称的旅游交通工具地方化、特色化,就成为区域旅游形象的设计符号。赤峰各旅游景区的交通工具可根据自己的风格,采用蒙古族传统的勒勒车、马拉车、骑马等,从而突出赤峰旅游的地方化特色。 (10)旅游地人的视觉形象

当人作为被旅游者观察的对象(而不是与之交往的人)时,人便成为与风景一样的可设计的形象元素。旅游企业的员工和旅游地的居民作为旅游地整体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景观实体共同反映旅游形象。

21

3、其他感觉形象设计 (1)听觉形象

蒙古族民歌、蒙语被认为是最具赤峰特色的事物之一。前往赤峰的旅游者经常会学唱几首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的民歌、学两句颇具特色的蒙古语,并以之为炫耀的谈资,这不仅加深了赤峰在他心目中的印象,无形中还起到了宣传赤峰的传播作用。

(2)味觉形象

“吃”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来源就是食物的享受水平。旅游区的特色食品与美味佳肴是游客心目中极为重要的吸引物。对赤峰来说,蒙古族传统食品如烤全羊、乳制品、马奶酒等久负盛名,它们对赤峰旅游形象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3)嗅觉形象

各类吸引物及旅游服务设施内都应严格消除对旅游形象产生严重损害的异味。另外,赤峰的广袤森林和辽阔草原为游客提供了回归大自然的最佳场所,花草的浓郁香味和清新气息都是久居城市的人们所向往的旅游吸引物。 4、赤峰旅游视觉形象设计与建设重点规划 (1)第一印象区

旅游者最先到达(进入)赤峰或某个旅游吸引物的地方。主要是指赤峰火车站、机场区、风景旅游区的门景区等。 (2)最后印象区

旅游者离开赤峰或某个旅游吸引物时与其最后接触的地点,在很多情况下与第一印象区重合。

22

赤峰市改善游客的第一印象区和最后印象区的近期执行计划应该是对火车站、机场、从境外进入赤峰的交通干道的门景等交通节点的形象整治。在进入赤峰主要干道的大门景观面分别书写各种欢迎词,同时进行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改造。统一广场周围建筑的格调、色调和控制高度,美化城市天际线和景观立面,打通城市景观视线走廊。加强广场的铺底设计和景观雕塑的设计。从铺地的颜色搭配、图案组合,雕塑的造型蕴义、材料选择上营造赤峰旅游的场所氛围,给游客以方便的出行和良好的视觉、心理感受。在车站、机场、大型活动中心设置旅游电子地图,建立现代化视觉识别系统。 (3)光环效应区

对赤峰整体形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区域即为光环效应区。赤峰市中心区步行街一带,重点旅游区克旗达里湖、乌兰布统古战场等都是光环效应区。 (4)地标区

赤峰目前缺乏明确的城市地标区,可考虑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建设适度规模的契丹、辽文化广场,彰显赤峰的古都形象。对于旅游吸引物来讲,也各有其地标区,如大明塔之于辽中京遗址、曼陀山之于达里湖旅游区等。

第七章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第二十七条 市场开发战略 1、产品创新战略

赤峰旅游起步较晚,国内旅游市场趋于成熟,唯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把产品

23

创新作为市场切入的突破口。 2、营销先导战略

加大宣传力度,在旅游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广大市民中形成市场营销系统的观念,区分促销与营销的概念,建立赤峰旅游市场营销决策系统。 3、差别化营销战略

赤峰与周边城市资源特点相似性较大,必须注意产品的差别化,突出个性。 4、网络营销战略

赤峰市旅游规模相对较小,近期将其作为单一目的地的旅游者数量较少。因此,赤峰必须与邻近的北京市、天津市、承德市、锡林郭勒盟、海拉尔等城市组成区域营销网络。 5、整合营销战略

主要包括:(1)营销主体的整合,不仅包括旅游相关机构、组织、企业,还包括广大市民;(2)营销内容的整合,突破仅仅营销旅游线路的作法,整合旅游产业六要素;(3)营销手段的整合,除了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还应当广泛应用其他新型手段,从视觉、听觉和感受、行动多方面对潜在旅游者进行影响和引导。

第二十八条 空间目标市场细分 1、海外市场

(1)核心市场:日本、韩国、港澳台、东南亚、蒙古等。

(2)扩展市场:除核心市场之外的其它地区,主要包括欧美、加拿大、澳洲市场,将根据市场开发情况,随机而动。 2、国内市场

24

(1)核心目标市场:国内客源主要集中在本市和周边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等省市。

(2)基本目标市场:基本市场包括上海、吉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省等十省市。

(3)除核心市场和基本市场,国内其它地区均可作为机会市场 。 第二十九条 营销策略

根据我们确定的旅游开发理念,策划赤峰市旅游市场的营销形象如下: ? 中国北方文明之源 ? 中华第一龙的故乡 ? 契丹·辽王朝的故都

? 生物与地质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 ? 距离北京最近最美的内蒙古草原

营销规划将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重点推介上述形象及相应旅游产品。 1、海外核心市场

(1)日本市场。重点推介红山文化、草原民俗文化、温泉、沙漠疗养及巴林奇石展等旅游项目。

(2)韩国市场。重点推介修学旅游、购物旅游以及新婚旅游等专题旅游。 (3)港澳台市场。重点推介“中华第一龙的故乡”和“契丹·辽王朝的故都”这两个历史文化主题形象。

(4)东南亚市场。东南亚五国华人众多,选择重要的城市作为促销的对象,如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马尼拉等,在促销人群的选择上以海外华人及青少年学生为主。

25

(5)蒙古。蒙古国与赤峰市特别是赤峰北部地区在文化传统及习俗较为接近,重点推介商贸旅游、商务旅游等。 2、海外扩展市场

北美市场、欧洲市场、澳洲市场都是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是世界上高档次旅游的重点市场。应重点推介“生物与地质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这一形象,产品包括花岗岩石林、沙地云杉、耗来河、西拉沐沦河、达里诺尔湖观鸟及野生动植物博物馆等。 3、国内核心市场

赤峰市国内客源核心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市和周边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等省市。鉴于目前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状况,赤峰市有必要提升竞争层次,跳出简单价格竞争的桎梏,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以质量竞争、产品和服务的差异竞争、附加值竞争等全方位的竞争取代单一的价格竞争。

近期应围绕“离北京最近最美的内蒙古草原”这一形象市场,重点推介蒙古包度假、草原骑马、森林狩猎、沙漠探险及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具有浓郁草原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中远期应重点打造草原民族风情旅游这一核心品牌,将赤峰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草原度假中心。 4、国内基本市场

基本市场包括上海、吉林、山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州、海南省等十省市。其中,广州-深圳、上海为核心的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出游率高,将来随着赤峰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有望发展为核心市场。在基本市场上,近期应十分重视与北京、承德、锡林郭勒盟等周边城市的捆绑销售,力争成为北上旅游者必选的目的地。

26

第三十条 营销行动计划 1、重点推介

针对不同的旅游产品,将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和促销手段,以草原民族风情为例,重点推介如下:

(1)组织展销:通过与不同市场的旅游批发商、零售商及媒体接触合作,巩固同业界的关系,介绍新的旅游产品,提高赤峰的知名度;

(2)开发奖励旅游项目:利用宁城老窖酒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影响开展奖励旅游;

(3)公众推销:利用节假日,通过街头巡回促销和场馆推销等形式在主要客源城市对赤峰市的旅游整体形象和主要旅游产品线路进行介绍,最大可能地吸引游客;

(4)参加交易会:组团参加国际国内重要的旅游交易会及民族文化节; (5)与媒体合作:邀请主要市场的媒体代表(包括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及广播)到赤峰做实地考察,丰富赤峰旅游网的内容;

(6)与携程、华夏等知名旅游网站建立链接,对赤峰市及旅游产品进行网上报道,以提高其知名度;

(7)提供多种宣传材料:向各客源市场的旅游批发商、零售商及公众提供多种设计独到、制作精美、展现多样的宣传品; (8)借助艺术传播。 2、与国内市场的匹配

经济发达地带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有很多人具备到赤峰旅游的愿望和条件,因此应把这些地区作为国内的主要客源

27

市场。

针对不同目标市场,推出观光、度假、会议、避暑、科考、体育等类型产品。根据旅游者的年龄结构,将旅游市场分为老年、中年、青少年市场,成年人旅游市场为主力。

进一步深层次开发现有的各项旅游产品,并加快对散客市场产品的开发,开辟市场细分化产品,如商务、散客、老年、青年、女性、修学等。 3、与国际市场的匹配

日韩为一级市场,注意开发老年及青少年修学游,与大连等地协同发展; 东南亚、欧美市场为机会市场。游客的职业、年龄、经济状况、文化修养等的不同,旅游的动机和需求各异,因此应力求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第八章 旅游产品规划

第三十一条 优先开发的旅游区

规划采用“八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特尔菲法”进行资源定量评价。 第三十二条 产品开发思路 1、总体思路

开发核心: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重点:森林、温泉、湖泊、地质奇观等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内容:各种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项目。

目标:最终形成以区内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者为主要客源,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体,以会议、商务、健身、疗养、娱乐、修学、科考探秘、考古、美食等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为辅助的新型旅游产品体系。具体而言:

28

(1)以草原生态、地质奇观、响沙沙湖、契丹?辽文化、蒙古族风情为产品开发“龙头”,大力开发旅游精品。

(2)以京津唐、辽沈地区客源市场为促销核心,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多层次客源地大力实施旅游产品开发。

(3)立足观光旅游产品,构造系列化“产品群”,大力推行产品升级。 (4)积极开发冬季冰雪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吸引力,延长旅游季节。 2、产品谱规划

以一系列不同主题、不同性质的景区为重点,开发各种旅游项目,逐步形成十大旅游产品系列。 (1)观光旅游产品

观光旅游产品作为大众型的普通产品和赤峰旅游产品的主体之一,可充分结合赤峰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进行重点开发。 (2)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是在观光旅游产品基础上更高层次的产品,赤峰今后应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着重发展观光+度假产品,提升旅游品位。 (3)生态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是赤峰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所在,也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赤峰境内广袤辽阔的山地与森林为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规划中的生态旅游产品即强调依赖山地与森林为主进行开发。 (4)科考与修学旅游产品

科考与修学旅游产品符合文化旅游的趋势。赤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殊的地质地貌、地质剖面、良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宁静度等,特别适合开展动植物考察、

29

地质踏勘、天文观测等科学考察游活动,为探索大自然奥秘提供了无穷乐趣。赤峰位处草原文明发源地之一的西拉沐沦河上源,是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珍贵文物与古文化遗址众多,是大众提高文化修养,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红山原始文化与契丹·辽文化的主要场所,是广大学生增长阅历、学习知识的理想之地,也是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师生及专家学者前来考察、探索研究的理想地。 (5)冬季冰雪旅游产品

冬游赤峰可体验激情四溢的草原滑雪,领略多情的草原雪韵。大力开发冬季冰雪产品是实现赤峰旅游“淡季不淡”的目标、延长旅游时段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他各旅游资源在开发为旅游产品时都应考虑到冬季旅游的潜在优势与可能性。冰雪产品的开发应与草原、山地与森林、水域等综合开发,形成四季的系列产品。 (6)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赤峰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内容,二者都是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源泉所在。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意古今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深刻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尤其是契丹?辽文化的精华。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并不强调对历史景观点简单复原,而要强调创新性地建设新景观,不仅对今天的旅游者能够形成旅游吸引力,而且要努力使其成为21世纪赤峰文化旅游的代表性景观,成为未来的文化遗产。

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丰富的文化遗迹、深厚的文化积淀、缺乏细节的历史,给人们的想象留出大片空间,凭借赤峰市独具特点的自然环境、悠久历史和蒙族风情,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广为宣扬,必将成为赤峰市旅游系列产品中的精品,世界旅游热点之一。

30

(7)产业旅游产品

主要开发工矿业旅游、农业旅游、影视旅游等。 (8)会议与商务旅游产品

赤峰与北京、大连等经济发达城市同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有条件适度开展会议与商贸旅游。会议与商务旅游既是对地方旅游基础设施的检验,又是进行地区形象宣传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争取会议、商务旅游市场是全面启动赤峰市旅游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9)体育与健身旅游产品

发展针对外地和海外游客的健身旅游和中医、蒙医保健休闲度假游,组织和争取大型体育赛事在赤峰举行,积极组织各种民间民族体育比赛和活动;赤峰民族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丰厚性与时节性及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套性,同时兼具健身、观赏、强烈的参与功能等,今后适宜大力开展体育与保健旅游。

(10)节庆旅游产品

以“无中生有”、“有则深挖”和“旧瓶装新酒”为开发原则,举办各种大中型节庆活动。

第三十三条 重点景区开发策划 第三十四 四季项目开发策划

扩充拉长有效的旅游时间是赤峰市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规划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大力开发四季类项目,第二是开发与气候关系不大、季节性不强的项目(如室内场馆的展示项目)。 1、四季项目的开发

31

赤峰市需要开发适合不同季节的旅游产品,特别是重点发展淡季旅游项目。淡季项目以开发历史文化展示类、冬季温泉疗养类、冰雪运动类、春季生态教育类、特色餐饮类等专项旅游为主。 2、市域展示场馆的布局

赤峰市室内展示场馆缺口较大,严重影响赤峰市历史文化之都的再现。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0个,其中市博物馆为最大,喀喇沁王府是全国唯一一座蒙古族王府博物馆。建设一批高等级的展示场馆,一方面满足旅游的功能,另一方面利于有效地保护地方文物资源。

建设展示场馆使之具有一般文物、文化展示功能,同时,一定要在开发民族风情旅游项目上下功夫,注意挖掘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将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等。 第三十五条 旅游线路设计 1、入境旅游线路

主要有:“中华古都”游线—杭州、南京、北京、赤峰、洛阳、西安等;“长城精华”游线—北京、天津、河北、赤峰;“清皇北巡”游线—北京、河北、辽宁、赤峰;“内蒙草原游线”—包头、呼和浩特、锡林浩特、赤峰;“环渤海游线”—山东、河北、天津、辽宁、赤峰。 2、区际旅游线路

针对国内其他地区游客(主要是北京、辽宁、河北等一、二级目标市场),加强与全国名牌旅游区和旅游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开通与北京、大连、沈阳、呼和浩特等地的游客通道,形成全方位、有序流动的格局,吸引数量更多、层次更高的游客。

32

3、区内旅游线路 (1)一日游线路

赤峰—玉龙沙湖旅游区—梵宗寺—赤峰;赤峰—王府—马鞍山—龙泉寺赤峰;赤峰—热水黑里河旅游度假区—辽中京遗址—赤峰;赤峰—红山湖—小河沿—赤峰。

围场—乌兰布统古战场—公主湖—围场;承德—热水黑里河旅游度假区—辽中京遗址—承德;承德—旺业甸旅游区—王府—承德;北票—大黑山旅游区—热水—北票。

(2)二日游线路

A、以赤峰市区为起迄点的中短途游线方案。

第一天:赤峰—贡格尔草原—达里湖旅游区(宿);第二天 达里湖—青山冰臼公园—赤峰。

第一天:赤峰—梵宗寺—其甘沙漠旅游区—红山湖(宿);第二天 红山湖—黄羊洼人工生态旅游区—小河沿水乡风光旅游区—赤峰。

第一天:赤峰—王府—龙泉寺—马鞍山—宁城热水度假区(宿);第二天:宁城热水度假区—辽中京遗址—赤峰。 B、克旗境内的中短途游线方案。

第一天:锡林浩特—达里湖—克旗热水旅游开发区(宿);第二天:克旗热水—阿斯哈图石林—锡林浩特。

第一天:围场—乌兰布统古战场—红山军马场—公主湖(或乌兰布统开发区宿);第二天 乌兰布统开发区—达里湖—白音敖包—围场。 C、从区外进入本区的中短途游线方案。

33

第一天:承德—乌兰布统古战场—公主湖—达里湖度假区(宿);第二天:达里湖—白音敖包—承德。

第一天:承德—热水黑里河旅游区—辽中京遗址—锦山镇(宿);第二天:锦山—王府—龙泉寺—马鞍山—承德。

第一天:通辽—红山湖—翁旗玉龙沙湖旅游区(宿);第二天:玉龙沙湖旅游区—梵宗寺—小河沿水乡风光旅游区—通辽。 (3)三日游线路

A、方案一:北京坐夜晚列车次日早到赤(7:15)

第一天:赤峰—塞北第一庄曼陀山庄(中午饭),午后游曼陀山石景区,晚宿山庄(篝火晚会);第二天:早餐后游达里湖北岸(坐船、垂钓、骑马)—达里湖度假村(午餐全鱼宴)—贡格尔草原—(80公里1小时)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晚宿白音敖包或星星塔拉度假村);第三天:早餐后赴热水疗养度假区洗温泉(午餐)—赤峰坐车返京。

B、方案二:北京坐夜晚列车次日早到赤(7:15)

第一天:赤峰—(4小时)阿斯哈图石林—下午抵热水(宿);第二天:热水—(100公里/1.5小时)贡格尔草原、沙地云杉林—(80公里/小时)达里湖(宿);第三天:达里湖—(120公里2小时)青山冰臼公园(午餐野外)—午后回赤峰坐车返京。 (4)一周游线路

赤峰—克旗(乌兰布统、达里湖、白音敖包、黄岗梁、青山)—右旗(康熙行宫、庆州城、白塔)—左旗(辽上京、祖陵、祖州、召庙)—阿旗(罕苏木庙、宝山墓、耶律羽之墓)—翁旗(东额其响沙旅游区)— 敖汉旗(小河沿水乡风

34

光旅游区)—宁城(辽中京遗址、热水黑里河度假区)—喀喇沁旗(王府、珍珠溶洞、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峰。 4、特定市场的主题线路

(1)民俗风情游。赤峰—乌兰布统古战场—达里湖—贡格尔草原—白音敖包;赤峰—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巴林草原。

(2)辽文化考古游。赤峰—右旗辽怀州城、庆州城遗址、白塔、博物馆—左旗祖陵、祖州、召庙、辽上京遗址、南北塔、博物馆—阿旗博物馆、宝山墓壁画、耶律羽之墓—宁城辽中京、大明塔、黑城遗址、博物馆。

(3)红山文化游。赤峰红山区—林西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右旗那日斯台文化遗址—敖汉旗赵宝沟文化、兴隆洼文化遗址。

(4)地质奇观游。赤峰—青山冰臼公园—克旗温泉—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喀旗月牙山珍珠溶洞。

(5)森林生态游。赤峰—克旗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赤峰—喀喇沁旗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赤峰—左旗乌兰坝森林公园—阿旗罕山森林公园;赤峰—敖汉旗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江南水乡”游。赤峰—翁牛特旗红山湖—小河沿水乡风光旅游区。 (7)温泉疗养游。 赤峰—克旗热水—敖汉林家地热水—宁城热水。 (8)皇帝圣迹游。赤峰—克旗乌兰布统古战场、十二连营、热水温泉康熙皇帝沐浴处—右旗康熙行宫。

(9)草原长城游。赤峰—敖汉旗战国、秦代长城—宁城汉代长城—克旗、林西、右旗、左旗、阿旗北部旗县金界壕。

35

(10)草原艺术游。赤峰—克旗百岔河流域、砧子山、苇塘河岩画—左旗召庙、南北塔辽代雕塑—阿旗宝山墓壁画—宁城辽中京大明塔雕塑。

(11)宗教文化游。赤峰—喀喇沁旗龙泉寺、灵悦寺—宁城慈昭寺—翁旗梵宗寺—右旗荟福寺—左旗召庙—阿旗巴拉奇如德庙、罕苏木庙。

(12)沙漠探险游。以沙漠、湖泊、奇石、湿地、森林景观融为一体的勃隆克、玉龙沙湖、其甘旅游区为主。

(13)林海雪原游。赤峰—克旗乌兰布统—贡格尔草原—达里湖—黄岗梁;赤峰—右旗巴彦塔拉草原—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赤峰—阿旗达拉哈沙湖—罕山森林公园。

第九章 旅游空间组织

第三十六条 空间组织思路

本次规划将空间分解为旅游区划体系和旅游服务中心体系。把旅游服务中心从旅游空间中分离出来,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景区和服务中心严格分离,有利于生态保护;第二、贯彻以旅游开发带动社区发展的理念,我们把主要的服务中心与城镇以及自然村落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带动社区脱贫致富的作用。 第三十七条 外部旅游空间格局

加快赤峰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交通通道的建设,逐步把赤峰纳入到我国环渤海旅游圈中,推动我国沿江旅游带的发展壮大,同时,加强赤峰与内蒙古中部旅游区旅游交通通道建设,推动内蒙古东部和中部旅游板块的整合。 第三十八条 “一心、四区”内部旅游空间格局

36

“一心”指赤峰市域范围内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区,包括红山区、松山区和元宝山区。 “四区”指西部草原生态奇观旅游区;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区;中部沙湖、湿地、古文化旅游区和南部综合旅游片区。 第三十九条 四大旅游区范围、定位与开发思路 1、西部草原生态奇观旅游区

西部草原生态奇观旅游区,在地域上包括克旗和林西县,主要包括景区:乌兰布统古战场草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白音敖包沙地云杉草原旅游度假区;达里诺尔湖生态旅游区;热水-黄岗梁旅游度假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旅游区;林西九佛山旅游区。

本区以草原生态奇观旅游为主题,突出草原度假旅游、生态奇观旅游的特色。该旅游片区主要从增加旅游产品的可视性、参与性着手建设。开发上可以依据国家级地质公园的思路进行。 2、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区

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区,地域上主要包括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景区主要包括:巴林右旗草原民俗旅游区(本区以巴林右旗大板镇为中心,以麻斯他拉、巴彦塔拉草原旅游点、巴林蒙古部落和浩饶沁沙漠旅游点、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为主,以辽庆州庆陵遗址,辽怀州、怀陵遗址,康熙行宫、荟福寺、巴林奇石馆、巴林右旗博物馆为辅助部分)、巴林左旗辽文化旅游区(包括辽祖州、祖陵遗址,辽上京遗址,召庙<包括辽真寂寺,七锅山冰臼>,林东镇南北二塔、辽洞山云门寺)、阿旗的耶律羽之墓和罕山。

本区重点发展契丹?辽文化观光、科考修学、蒙古族风情、草原观光旅游。要充分利用本区契丹?辽文化遗存较多、内涵丰富及享誉世界的巴林奇石等资源

37

优势,利用节事活动来加强不可视旅游资源的转化。利用赤峰是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文物古迹遗存丰富的优势,把赤峰市变成研究契丹?辽文化的中心。 3、中部沙湖?湿地?江南水乡旅游区

中部沙湖?湿地?古文化江南水乡旅游区,地域上主要包括赤峰市区综合旅游区、翁牛特旗、敖汉旗,主要包括景区:赤峰市区红山公园、长青公园、松山二道河子水库等,翁牛特旗沙漠综合旅游区(主要包括红山湖、其甘、勃隆克、布日墩沙湖旅游度假区,梵宗寺等景区),敖汉“塞外江南”旅游度假区(主要包括小河沿水乡风光旅游区,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兴隆洼遗址、林家地温泉等)。 赤峰市区综合旅游区,要在发挥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开发城市旅游、红山文化旅游产品。翁旗旅游区在产品开发应主要突出“沙与水”的结合特色,发展观光、度假、科考、生态、探险等产品。小河沿与红山湖应突出“塞外水乡”田园风光特色:前者在观光的基础上,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后者则以度假为主。本区主要为沙漠湖泊生态游、江南水乡风光游、历史文化游。敖汉旅游有两个方向,一是人文敖汉,以兴隆洼遗址为突破口,打古文化牌子;另一个方向是绿色敖汉,打“全球环境500佳”牌子。 4、南部综合旅游区

南部综合旅游区,在地域上主要包括喀喇沁旗、宁城县,景区主要包括:宁城热水—黑里河旅游度假区,辽中京遗址、大明塔等景区,喀喇沁旗综合旅游区(主要包括清代王府古建筑群,龙泉寺,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旺业甸国家森林公园,月牙山珍珠溶洞)。

本区要以红山文化、辽文化为主线,大力开发文化旅游、都市休闲旅游、生态观光旅游以及面向环渤海地区(重点是京、津、唐地区)的休闲度假旅游。

38

第四十条 三级旅游服务中心体系 一级旅游服务中心:赤峰市区;

二级旅游服务中心:经棚镇、大板镇、林东镇、乌丹镇、克旗热水塘镇、宁城热水镇、乌兰布统乡;

三级旅游服务中心:天山镇、锦山镇、新惠镇、天义镇,以及依托重要景区里的居民聚落,如阿斯哈图石林的白音高勒苏木、达里湖旅游区的达里镇所在自然村等。

第四十一条 旅游服务中心功能 1、一级服务中心:赤峰市区

赤峰市中心城区是整个赤峰市的旅游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该中心区的开发方向是进一步强化旅游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以契丹·辽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主题,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进行城市建设和周围旅游项目的开发。强化赤峰作为中华古都与草原美丽新城的旅游形象,使其在充分发挥旅游接待中心的功能之外,也能适度开展都市观光旅游。完善中心城区的现代旅游服务功能,以建设生态市、旅游市和文明市为目标,建设高品位的旅游城市。 2、二级旅游服务中心

(1)经棚镇:规划把经棚镇建设为美丽的“草原生态城”,为赤峰市西部草原生态奇观旅游片区服务的二级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2)林东镇:规划为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片区服务中心 (3)大板镇:规划为北部旅游片区的服务中心

(4)乌丹镇:规划为中部沙漠、湿地、江南水乡旅游片区的服务中心

39

(5)克旗热水塘镇:规划为西部旅游区的休闲康乐服务中心

(6)宁城热水镇:规划为南部旅游区的服务中心,也是赤峰向南联系“大北京旅游圈”的中转站

(7)乌兰布统乡:规划为西部旅游区与承德、北京联系的服务中心 第四十二条 旅游分期建设时序安排

实施“西进、北扩”的建设时序,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环渤海大旅游圈”的空间格局。

1、近期(2003-2005年)

近期赤峰市以西部草原生态奇观旅游区为优先发展区域,以西部克什克腾旗为主战场,重点开发乌兰布统旅游度假区、达里诺尔湖生态旅游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旅游区、黄岗梁-热水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景区。与此同时,在其它旅游区选择个别重点景区跳跃开发,优先开发的景区包括翁牛特旗玉龙沙湖旅游区、巴林奇石苑、巴林蒙古部落、辽上京旅游区、宁城热水旅游区、清王府旅游区等。 2、中期(2006-2010年)

中期在西部开发有一定规模的基础上,以中部沙湖-湿地-古文化旅游区为突破口,逐渐向南扩张,使其与京承相连,使南部综合区进一步发挥综合优势和接近客源市场的优势。 3、远期(2011-2020)

远期以北部契丹辽文化旅游为开发重点。在西部旅游区逐渐成熟,中部、南部旅游区开发初见成效的前提下,开发北部文化、草原、森林旅游资源,实现全市的旅游协调、综合、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第四十三条 近中期重点建设项目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w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