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期末模拟试题(一)

更新时间:2023-11-10 10: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

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

2013—2014 学年上期小学六年级期末模拟测试题(一)

试卷说明:

1:试卷共 张 页 试卷满分: 得分: ?2:测试总时间:

????

?????

????一.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工整美观地写在田字格里。(6分)

?????xīn jīng r?u tiào dōng shī xiào pín zhāo qì péng b?

???? ???? ???? ???:huà xiǎn wéi yí bù qū bù náo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名 姓 ???? ????二.选出下列每组词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2分)

?????1. 卓而不群 同流和污 特历独行 浓阴蔽日 ( ) ????2. 倾诉忠肠 振耳欲聋 难以制信 盘旋缭饶 ( ) ????三.按要求写出对应的诗句。(4分)

?????1. 《十五从军征》中以极其概括的语言交代了老兵悲惨的一生的诗句是:

???? ?????2. 《苍松怪石图题诗》中描写松树“饱经风雨,却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 号3. 《东施效颦》中揭示东施之所以可笑的原因的句子是:

考? ????4. 《凉州词》中描写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四. 判断下列文学常识的正误,在括号里用“”或“”表示。(4分)

?????1.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现实批判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等。 ( ) ?????2.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

????编,由其弟子编写而成。《学奕》一文便选自《孟子》。 ( ) ????3. 王冕,元朝诗人、画家、书法家,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上的腐败风气而过着隐居生

???:活。 ( ) 级4.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其意思是头上仍然是照耀过秦代的

班明月,脚下仍是自汉朝就有的边关,至今远离亲人的边防将士,还没能返回家园。 ( )

五.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深意。(4分)

1. 《别挤啦》:“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

2. 《小英雄雨来》:“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六. 读叙事性作品《第一支笔》选段,完成要求。(8分)

……

我一直跟在车后跑,车停了,我也站住了。那拉车人刚转过身,我便向他伸出一只手,大声说:“给钱……”

那拉车人呆呆地望着我,一动不动,也不掏钱,也不说话。 我仰起脸看他,不由地愣住了。“他”……原来是母亲!雨水,混合着汗水,从母亲憔悴的脸上直往??????????????????????????????????????????????????????????????????????????????????第1页????????????????????????????????????????????????????????????????????????????????????????????????????????????????????????????????????????????????????????????????????????????????????????下淌。母亲的衣服完全淋透了,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湿漉漉地贴在身上,显出了她那消瘦的两肩的轮 廓。她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我望着母亲,母亲望着我,我们母子完全怔住了。 就在那一天,我得到了那支钢笔,梦寐以求的钢笔。

母亲将它放在我手中,满怀期望地说:“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啊。你要是不用功读书,就太对不起

妈妈了啊!……”

1. 当我拼尽全力将车子拉过土坡后,彼此发现对方时,惊呆了。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母亲的什么细节描写?

请用抓关键字词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个细节描写的体会。(3分)

2. 母子见面这个场景是本文的高潮部分,请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时儿子和母亲心里分别会想些什么?(2分)

3. 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从母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七. 读古文《螳螂捕蝉》,完成要求。(11分)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 本文选自 (谁)的《 》。(1分)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句的意思。(2分)

伐: 谏: 少孺子: 旦: 3. 少孺子煞费苦心地引用了“ , ”的成语故事谏喻吴王,表明了 的道理。这个成语后来用作警示 。 故事对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直线勾画出相关语句。(3分)

4. 本文通过对少孺子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他的 的性格特点。(2分)

5.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3分)

八. 读说明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完成要求。(11分)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源头之高,流程之远。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从这里汩汩而出的泉水,顺山势汇聚成溪,向东流去。黄河流程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之说。B它行程5464千米,流经9个省、自治区,汇集了渭河、泾河等几十条主要支流和上千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

黄河上游,植被较好,河水清冽。这段黄河水流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及至中游,途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河水变为深黄,黄河因此而得名。黄河在这一段穿越于群山和高原之间,形成许多奇异景观。壶口两岸高山绝壁,奔涌而来的河水急速收窄,从断层飞流直下30余米,有如巨壶倾注,激起震耳欲聋的翻滚波涛。从壶口往下65千米是险峻的龙门,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凿,鬼斧神工,令人惊叹。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

滔滔黄河以每年16亿吨的输沙量进入下游,随着地势变得平坦,流速渐缓。泥沙慢慢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抬高,河堤也随之加高,致使有些河段成了高于地面的“悬河”。到快入海时,黄河已显得步履沉重,只能缓缓向前。黄河沉积的泥沙,填海造地,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这里是我国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等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由于受潮水的顶托,还有一部分泥沙回淤在入海口,形成了坚硬的河岗。C为了越过这道屏障,黄河又突然抖起精神,宛如一条蛟龙,腾跃而起,轰鸣着扑向大海。至此,滚滚黄河完成了曲折壮丽的漫长行程。//

第2页?

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

奔腾不息的黄河已流淌了150万年。远古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许多地方被森林草原覆盖,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早在80万年前,黄河中游就有“蓝田人”从事渔猎活动。7000年前,生活在西安一带的“半坡人”建造了布局有序的村落。考古发掘出土的农具及陶器上绘画的鱼、奔跑的小鹿,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内容和文明的发展进程。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

传说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发明了驾车行船等生产技术,其部族发祥于陕西省北部,后来进入关中。炎帝姓姜,部族发源于渭水,炎帝制造农具、教人耕作,还曾“尝百草”寻找药材。涿鹿之战,黄帝打败了蚩尤,联合炎帝统一了黄河中游。后来黄帝乘龙归天,百姓拉住他不放,结果只拽下他的衣衫和帽子,于是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在他的坟上种植松柏,这就是黄帝陵。

黄河之水有利有弊。黄河及其支流泛滥过后,造就了大面积肥沃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植粟黍一类旱地作物;可是泛滥的河水,时常给人畜带来灾害。大禹治水,受到各部落拥戴,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朝。公元前16世纪,商朝取代了夏朝。公元前11世纪,发源于渭水流域的周部落兴起,他们是黄帝的后裔。周武王在姜尚(姜子牙)辅佐下,打败了昏庸无道的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河南洛阳,在黄河之滨分封诸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为了区别于周围各诸侯国的都邑,洛阳又地处各诸侯国中央,于是人们把周天子所在的都邑称之为“中国”,久而久之,“中国”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简称。

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不断进步,人口逐渐增加,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甲骨文及金文的创造和使用,城市的出现和繁荣,是早期华夏文明的重要标志。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创造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极其辉煌的精神财富,把中国古代文明推向了高峰。

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多个中心,但黄河流域是最重要的中心。后来大展宏图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都建都于黄河流域。黄河养育了世代华夏儿女,也培养了融汇百川、自强不息、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D在这块土地上诞生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生铁冶炼技术惠及世界;在这里创作出来的唐诗宋词、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图》等文学艺术珍品举世闻名??华夏文明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强大凝聚力的来源。黄帝陵前祭祖,大槐树下寻根,天下华人同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来自高山,流向大海;黄河来自远古,奔向未来。黄河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她哺育了华夏文明,也一定会造福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光彩。// 1. 2—3自然段从 、 、 分段介绍黄河的特点,是按照 的顺序写,

是横写,写出了黄河 。(2.5分)

2. 5—9自然段介绍了 ,是按 顺序展开的。先写华夏

民族的起源,再写华夏民族的发展。这一部分是纵写,写出了黄河的 。(1.5分) 3.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分)

4. 判断文中用A、B、C、D四处下划线勾画出来的语句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从列数字、引用、作比

较、举例子四项中做出选择,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中。(4分)

A( ) B( ) C( ) D( )

九. 读课外读物,完成要求。(14分)

千金一诺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朋们因此很宠爱她。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的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着新年的到来。

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事。

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一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第3页????????????????????????????????????????????????????????????????????????????????????????????????????????????????????????????????????????????????????????????????????????????????????????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工资不足100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富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业市场,最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姐手上,没有说一句话。

看看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碰破的手臂,我问:“爸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句:“让姐姐过个愉快的新年呀。”

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幼小心灵的最深处。 1. 文题“千金一诺”的意思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理解?它带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3分)

2. 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1分)

3. 说明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2分) ①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

②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

4. 请说说第5段的内容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2分) 5. 根据全文内容,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概括父亲的形象吗?(1分)

6. 从数字上算一算,姐姐的新衣服花掉了全家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3分) 7. 题目“千金一诺”,让人想到了许多关于诚信的词语、句子、典故和名人等。比如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还知道哪些?(2分)

十. 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完成要求。

1. 以下有关“智慧”的名言警句耐人寻味,请填写句中所缺部分。(4分)

(1)不知言, 。《论语.尧曰》 (2)所谓大丈夫者, 。《韩非子.解老》 (3) ,即无不任也。《文子.自然》 (4)凡人欲舍行为,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2. 你读过哪些关于“智慧”的小故事,请概述大意,说明事理。(2分)

(1) 概述大意: (2) 说明事理:

十一. 习作表达(30分)

题目:《我的故事》

要求: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事情,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一朵花、一滴水、一条鱼……注意前挡运用细节描写,让文章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第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h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