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172套):专题18 课外文言文阅读:62个试题(黄金版)

更新时间:2023-11-10 10: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62个试题

1(包头市·2011)(一)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

②③

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10分)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苦耕稼之劳 苦: . (2)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达: .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2)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9.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10.从选文看,宁越身上有哪些优点?(2分)

11.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2分) 答案:二、阅读(49分) (一)(10分)

7.(2分)(1)以??为苦 (2)显达

8.(2分)(1)怎样做才能够免除这种辛苦呢?

(2)学了十五年,周威公拜他做了老师. 9.(2分)对比。通过对比突出坚持不懈的意义。

10.(2分)①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②勤奋刻苦。(或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11.(2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长春市·2011)(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康照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骆。,必携书一本,观玩不已。人 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⑧,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 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风月繁华之述备矣,明我斋③读而羡之。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注释1驺. (zou):古代养马驾车的官,这里指马匹。②不相中(zh?ng):不合。③明我斋:人的名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观玩不已( )②风月繁华之述备矣( ) .. 15.曹练亭拥八驺而出,手不释卷非为学,请谈谈他携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

16.选文着重刻画了曹练亭为人所重的形象,尤其他对待陈鹏年的做法更令人称道,从这件事中你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

答案:14.①停止 ②详备

15.用书来掩人耳目,避免百姓起立行礼之事,并以此求心安。(意思对即可) 16.胸襟宽广,不计前嫌,磊落大度,仗义执言(答出两点即可给分o) 【文言文参考译文】

(乙)康熙年间,曹练亭任职江宁织造,每次出门都跟着八匹马,而且他肯定会带上一本书,经常翻看,从不间断。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学习呢?”他回答说:“不是,我并不是掌管一方的地方官员,而百姓见到我都会起立行礼,让我的内心感到不安,于是用这个来掩人耳日。”曹练亭向来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和睦,等到陈鹏年因为被人诬陷而被判罪时,他却秘密奏报朝廷保荐陈鹏年。世人因此而看重他。他的儿子曹雪芹编写了《红楼梦》一书,详细记载了风月繁华的一些事情,明我斋读到之后很羡慕它。 3(常德市·2011)(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6分)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6.解释下面中加点的词。(4分)

(1)天子且至 且: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曩: 1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8.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划了周亚夫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作分析。(3分) 答: 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文:

20.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答案: 三、(16分)

2

16.(4分)(1)将要(2)规定(3)告知(4)先前 17.(2分)A

18.(3分)一是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这突出 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二是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 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三是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19.(3分)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书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无何”“诏”“劳”各1分)

20.(4分)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 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以上4点, 只要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

4(郴州市·201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4分)

中渚①,有螺蚌相遇岛间。蚌谓螺曰:“汝之形,如鸾②之秀,如云之孤,纵使卑朴③,亦足仰德。”螺曰:“然。云何珠玑之宝④,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内不授于外。启我口,见余心。汝虽外美,其如内何?摩顶放踵,委曲而已。”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

注释:①中渚:水中一块小洲。②鸾:凤凰。③卑朴:谦卑朴拙。④珠玑之宝:珍珠宝贝。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汝之形 .

形:形体 然:然而 踵:脚后跟 乃:于是

B.然。云何珠玑之宝,天不授我,反授汝耶? .C.摩顶放踵,委曲而已。 .D.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 .A.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 B.应该注重外表美。 C.能认同别人的优点。 D.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答案:13.B(2分)14,D(2分)

5(成都市·2011)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击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

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令诸君

3

14.最能准确概括短文主旨的一句是(2分}

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侯,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快战:痛快地打一仗。②指王翳:指项王给王翳看。王翳,汉将。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扎寨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归属 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译文: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3分)

译文: 5.文中第三段反映了项羽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4分)

答: 答案:二、(12分)

3.(2分)B(“属”:跟随) 4.(6分) (1) (3分)即使江东父老怜爱我并拥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大意正确计 2分,落实“怜”的意思计1分) (2) (3分)我听说汉军用千金来悬赏购买我的人头,并给予万户封地,我就送你这个恩惠 吧。(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德”的意思计1分)

5.(4分)心理:愧对父老乡亲,不愿苟且偷生。(2分)性格特点:勇武与豪放。(2分) (意思相近即可)

6(大连市·2011)(二)

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日:“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4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 ②禽:通“擒”。 ③白马:地名。 ④封:封存。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及羽杀颜良”中的“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B.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C.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4.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 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答案: (二) 11.(2分)C

12.(2分)我一定要立功来报答曹公才会离开。(译出“乃’’得1分,大意对得1分)

13.(2分)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划对两处得1分,划对三处得2分,划五处及五处以上不得分)

14.(2分)(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7(大庆市·2011)【古文阅读】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赵普传》)

(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

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h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