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汇总及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13 06:1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目 录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2 典例分析 5 基础练习 8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14 典例分析 16 基础练习 18 第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22

典例分析 24

基础练习 27 期中测试卷(A) 35 期中测试卷(B) 40 参考答案………………………………………………………..43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复习总目

1、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2、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知识点概要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边AB可用边AB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可用b表示,_ ABC可用a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3)△ABC是三角形ABC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2、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_ B_ C

直角三象形

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

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中线.

A

B

DC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2.BD=DC=

1

BC. 2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表示法: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

2.∠1=∠2=

A

线段

1

∠BAC. 2

BDC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高线.

2.AD⊥BC于D. 3.∠ADB=∠ADC=90°.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4、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是短;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 三角形的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A

BDC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长确定,则三角形的形状就唯一确定,这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注意:(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7、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3)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

中考规律盘点及预测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历年来是经常考到的填空题的类型,三角形角度的计算也是考到的填空题的类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很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往往会考到。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典例分析

例1 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

A、AB=AC

B、BD=CD C、∠B=∠C

D、∠BDA=∠CD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证明:A、∵∠1=∠2,AD为公共边,若AB=AC,则△ABD≌△ACD(S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1=∠2,AD为公共边,若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1=∠2,AD为公共边,若∠BDA=∠CDA,则△ABD≌△ACD(ASA);故本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例2 1、在△ABC中,已知∠B = 40°,∠C = 80°,则∠A = 60 (度) 2、在△ABC中,∠A = 60°,∠C = 50°,则∠B的外角= 110° 。 考点:1、2两题均为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

点评: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是学生必掌握的知识点,这两题是基础题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C )

A.3cm,4cm,8cm B.5cm,6cm,11cm C.5cm,6cm,10cm D.3cm,8cm,12cm 4、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_ 6 .___11___.____16___. 考点:3、4两题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点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是关于判定能否组成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属

于基础题

例3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

A、11 C、7

B、5.5 D、3.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作DM=DE交AC于M,作DN⊥AC,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N=DF,将三角形EDF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DNM的面积来求. 解答:解:作DM=DE交AC于M,作DN⊥AC, ∵DE=DG, ∴DM=DE,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 ∴DE=DN, ∴△DEF≌△DNM,

∵△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 ∴S△MDG=S△ADG﹣S△AMG=590﹣39=11, S△DNM=S△DEF=

11S△MDG=×11=5.5 2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将所求的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另外的三角形的面积来求. 例4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 A.BD=DC,AB=AC B.∠ADB=∠ADC,BD=DC C.∠B=∠C,∠BAD=∠CAD D.∠B=∠C,BD=DC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两个三角形有公共边AD,可利用SSS,SAS,ASA,AAS的方法判断全等三角形. 解答:解:∵AD=AD,

A.当BD=DC,AB=AC时,利用SSS证明△ABD≌△ACD,正确; B.当∠ADB=∠ADC,BD=DC时,利用SAS证明△ABD≌△ACD,正确; C.当∠B=∠C,∠BAD=∠CAD时,利用AAS证明△ABD≌△ACD,正确;

D.当∠B=∠C,BD=DC时,符合SSA的位置关系,不能证明△ABD≌△AC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关键是根据图形条件,角与边的位置关系是否符合判定的条件,逐一检验.

例5 如图,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点A、D在直线BE 的 两侧,AB∥DE,BF=CE,

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 使得AC=D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要使AC=DF,则必须满足△ABC≌△DEF,已知AB∥DE,BF=CE,则可得到∠B=∠E,BC=EF,从而添加AB=DE即可利用SAS判定△ABC≌△DEF. 解答:解:添加:AB=DE

∵AB∥DE,BF=CE,∴∠B=∠E,BC=EF, ∵AB=DE,∴△ABC≌△DEF,∴AC=DF. 故答案为:AB=DE.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能力.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基础练习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的图形是( )

A、 B、 C、 D、 2、下列各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 )

B E

C C C E C E A A、 B、 C、 D、

3、如图1,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 )

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B、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D、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图2

4、图2中的三角形被木板遮住了一部分,被遮住的两个角不可能是( )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两个锐角;

C、一个锐角,一个直角; D、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5、以下不能构成三角形三边长的数组是( )

A、(1,3,2) B、(3,4,5) C、(3,4,5) D、(,4,)

6、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55°和65°,这个三角形的外角不可能是( ) A、115° B、120° C、125° D、130°

7、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如图3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1、2、3、4),你认为将

( )去 A、第1块; B、第2块; C、第3块; D、第4块;

8、如图4,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

2

22

3 1

图3

AB、AC边上的高,且CD、BE相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 ) A、150° B、130° C、120° D、100°

9、用12根火柴棒(等长)拼成一个三角形,火柴 棒不允许剩余、重叠和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 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0、如图5,在△ABC中,D、E分别是AC、BC边上的

A

D

B E 图4

C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 A、15° B、20° C、25° D、30° 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A

D 图5

C

11、在△ABC中,若∠A-∠B=90°,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若

A

11

B C,由此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 23

图6

D

12、如图6,已知AC=BD,要使△ABC≌△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13、设△ABC的三边为a、b、c,化简

C

|a b c| |b c a| |c a b| ______________

1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第三边长是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cm;

15、如图7,在△ABC中,已知AD=DE,AB=BE,∠A=80°,则∠CED=________ 16、如图8,把矩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53cm,DM=5cm,∠DAM=30°,则AN=_____cm,NM=______cm,

∠BNA=_________度;

17、如图9,△ABC中,AB=AC,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BD、CE交于点O,且AD=AE,连结AO,则图中共有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

D M C C E 图8 图9 图7 18、如图10,已知∠B=∠C,AD=AE,则AB=AC,请说明理由(填空) 解:在△ABC和△ACD中,

B=∠______ (__________) ∠A=∠______ (________________) AE=________ (__________) ∴△ABE≌△ACD (______________)

∴AB=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11所,∠A+∠B+∠C+∠D+∠E=________; 20、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直接得到30°、45°、60°、 90°四种角,利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另外一些特殊角, 如75°、120°等,请你拼一拼,用一副三角板还能拼 还能拼出哪些小于平角的角?这些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E

C

A

B

E

图10

C 图11 D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三、细心做一做(共60分)

21、(8分)七年级某班的篮球啦啦队同学,为了在明天比赛中给同学加油助威,提前制作了同一规格的彩旗。小明在放学回家后,发现自己的彩旗破损了一角,他想用彩纸重新制作一面彩旗(如图12所示),请你帮助小明,用直尺和圆规在彩纸上作出一个与破损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解释你作图的理由。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如图13,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于点O (1)图中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请把它们都写出来; (2)任选(1)中的一对三角形对其全等加以说明;

B

图13

23、(10分)小明做了一个如图14所示的风筝,他想去验证∠BAC与∠DAC是否相等,手头只有一把(足够长)尺子,你能帮助他想个方法吗?说明你这样做的理由。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24、(8分)某产品的商标如图15所示,O是线段AC、DB的交点,且AC=BD,AB=DC,小华认为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他的思考过程是: ∵AC=DB,∠AOB=∠DOC,AB=AC, ∴△ABO≌△DCO

你认为小华的思考过程对吗?如果正确,指出他用 的是判别三角形全等的哪个条件,如果不正确, 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25、(12分)没有量角器,利用刻度尺或三角板也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吗?下面是小彬的做法,他的画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如图16,角平分线的刻度尺画法:

(1)利用刻度尺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D=OC; (2)连结CD,利用刻度尺画出CD的中点E; (3)画射线OE

所以射线OE为∠AOB的角平分线;

26、(13分)如图17,C在直线BE上,∠ABC与∠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A1, (1)若∠A=60°,求∠A1的度数; (2)若∠A=m,求∠A1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再作∠A1BE、∠A1CE的平分线,交于点A2;再作∠A2BE、∠A2CE的平分线,交于点A3; ;依次类推,则∠A2,∠A3, ,∠An分别为多少度? B

A

B 图15

D

O

E B

图16

A

A2

图17

C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参考答案

一、1、C 2、D 3、B 4、D 5、C 6、D 7、B 8、B 9、C 10、D 二、11、钝角,直角 12、∠ACB=∠DBC或AB=CD 13、a+b+c

14、16或18 15、100° 16、53,5,60° 17、∠C,已知,∠A,公共角,AD,已知,AAS,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8、5 19、180°

20、15°、105°、135°、150°、165°(写出三个即可)

三、21、画图略,理由: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2、(1)三对全等三角形:△ABC≌△ADC、△ABO≌△ADO、

△CBO≌△CDO;(2)略;

23、用尺子量出AB、AD、BC、CD的长度,若AB=AD,BC=CD, 则∠BAC=∠DAC,因为当AB=AD,BC=CD时,另有AC=AC, 则△ABC≌△ADC,由此可得∠BAC=∠DAC;

24、小华的思考不正确,因为AC和BD不是这两个三角形的边; 正确的解答是:连结BC 在△ABC和△DBC中, ∵AB=CD,AC=BD,BC=BC, ∴△ABC≌△DBC ∴∠A=∠D,

在△AOB和△DOC中,

∵∠A=∠D,∠AOB=∠DOC,AB=CD, ∴△AOB≌△DOB

25、小彬的画法正确,因为由画法知:OD=OC,CE=DE,而OE=OE,所以△COE≌△DOE,∴∠AOE=∠BOE,∴OE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26、∵∠A1=∠A1CE-∠A1BC

11

∠ACE-∠ABC 221

= (∠ACE-∠ABC)

21

=∠A

2

=

∴(1)当∠A=60°时,∠A1=30°;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2)当∠A=m时,∠A1=(3)依次类推∠A2=

1

m; 2

111m,∠A3=m, ,∠An=()nm 482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复习总目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2、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2、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概要

1、图形的轴对称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连接两个对称点的线段;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3、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a2 b2 c2

(5)摄影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ACB=90

CD2 AD BD

AC2 AD AB CD⊥BC2 BD AB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 CD=AC BC

中考规律盘点及预测

特殊三角形中的等腰三角形与第一章的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结合起来这种题型会常出

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基础知识,必须得掌握并灵活的运用到各类题型中去,这类题型中考也是必考的。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典例分析

例1 在△ABC中,AB=AC,∠1=

11∠ABC,∠2=∠ACB,BD与CE相交于点O, 22

如图,∠BOC的大小与∠A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若∠1=

11

∠ABC,∠2=∠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3311

若∠1=∠ABC,∠2=∠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nn

考点:等腰三角形

分析:在上述条件由特殊到一般的变化过程中,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ABD=∠ACE,

111

∠ABC,∠2=∠ACB时,∠BOC=90°+∠A; 222

111

∠1=∠ABC,∠2=∠ACB时,∠BOC=120°+∠A;

33311n 1∠1=∠ABC,∠2=∠ACB时,∠BOC=²180°+∠A.

nnn

即可得到∠1=

例2 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 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结CQ.

(1)观察并猜想AP与CQ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PA:PB:PC=3:4:5,连结PQ,试判断△PQ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分析(1)把△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即可得到△CBQ. 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ABP≌△CBQ,得到AP=CQ.(2)连接PQ,则△PBQ是等边三角形.PQ=PB,AP=CQ故CQ:PQ:PC=PA

:PB:PC=3:4:5,∴△PQC是直角三角形.

点评 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完成此题的证明.

例3已知:在

中, ,

, ,求 的度数.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分析 由条件易得 且 ∴

,又

∴ ∴

点评 这题运用到等腰三角形的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像这类的求角度的题是会经常出现的类

型,应熟练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例4 如图,已知:在求: 的度数

.

中,

.

分析 由已知条件易证 ∴

.∴

点评 这题运用到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等腰三角形知识的结合,比较灵活,要求学生能灵活的将两类知识结合起来运用,这类题型在考试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3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是底角的4倍,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4.如图,在

中,

平分

,则D

点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

5.如图,在则

中,

平分

,若

6.如图,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

7.如图, 中,DE垂直平分

周长为__________.

的周长为13,那么

8.如图,如果点M在 的平分线上且 厘米,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

9.如图,已知则

的周长为__________.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二、解答题 1.如图,

中,

,试说明: .

2.如图,求作一点P,使说明你的理由.

,并且使点P到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并

3.老师正叙述这样一道题:请同学们画出一个

,然后画出

的中垂线,

且交于点P.请同学们想一下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 的距离如何?小明马上就说:“相等.”他是随便说的吗?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4.如图,已知

中,DE垂直平分AC,交C于点E,交BC于点D,

的周长吗?试试看.

的周

长是20厘米,AC长为8厘米,你能判断出

5.有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如图所示,一个细木条,经测量

的度数吗?

,小明过点A和BC边的中点D又架了

,你在不用任何测量工具的前提下,能得到

6.请你在纸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如图),使得

(1)请你判断一下 与

有什么大小关系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相等,请你判断一下这个三

(2)请你再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若只知道角形是什么形状的呢?并说明你的探索思路.

(3)由第(2)你会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4)现在给出两个三角形(如图),请你把图(1)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把图(2)分割成三个等腰三角形.动动脑筋呀!

内容齐全,备有两套期中模拟试卷并附答案

参考答案:

一、1.30°或75° 2.120° 3.15厘米 4.4 5.30°,DC 6.20° 7.19 8.6cm,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9.22. 二、1.提示:在AB上截取

,所以

,易说明

,从而可说明

2.提示: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和 的角平分线,两线交点即为所求点. 3.我同意小明的说法.如图,∵点P是AB的中垂线上一点,∴ .∵点P是是AC中垂线上一点,∴

.∴

4.

垂直平分AC,∴

.∴ 厘米.

5.

为BC边的中点,∴AD又是BC边的高线和

的角平分线.

的周长是20

厘米,∴

.又

,∴

.∴ . 6.(1)相等、依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如图,证明:过点A作

,∴

,在

和 ,∴

中,

(3)两个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tp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