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07 21: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视采访考试范围试题

第一章 电视采访概论

名称解释

电视采访

电视记者综合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为报道新闻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电视采访工作可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建立在电视媒介的基础上,有 1. 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摄录声画一的现场形象 2. 记者出镜提问采访交流等动态过程

3. 画外采访:记者围绕事件所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飞形象素材的采集等。 新闻采访的内涵

新闻采访时一种选择,新闻报道是一种提炼;采访报道的对象既是事件本身,又是其影响和延伸;事实的采访与事实的解读融为一体;采访体现了新闻的历史观。

新闻采访的主体是新闻记者,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为了向大众传播新闻事实,新闻采访的客体是新闻事实。新闻采访的方式是特殊的 调查研究活动,是素材采集活动。

思考题

电视采访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5 1. 接近现场,强调现场

2. 通过前方记者的连线报道牵带出最新,最鲜活的信息 3. 通过多信息的整合,使空镜头成为一种动态 信息形态的特征?p17

直观:直观意味着具体、直接,当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下现场事态,其画面和声音信息就直观地向观众传

达了信息。

形象:是信息表达的更高层次。实际上是要求记者用形象的观念去体现现场信息与新闻价值,把静态的

信息变为动态的信息,把过去单靠文字、声音构成观众想象的信息表达转换为以画面为中心的直观信息表达,把空间展开的信息恶变为以时间延续的信息。 如何在电视采访中通过展示人经济交流传播信息?

电视采访时人本化的采访,它比其他任何媒介都更加要求交流的人计划和采访的个性化。 1. 出镜记者通过人机交流的方式与被访者互动获得信息

2. 出镜记者通过自身报道行为向屏幕前的观众传到信息,引导观众参与到现场中来,观众则是以心理

投射的方式与记者产生互动。

3. 电视采访时通过镜头膳食人际交流让观众感到自己与现场的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现场获取信

息。

通过不同层次的人机交流展现,新闻的真实感,动态交流感、互动参与感就凸显出来了。

第二章 采访线索和新闻敏感

名词解释

采访线索/新闻线索

采访线索就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 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灵感思维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体现。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的反应判断力。

电视采访策划

电视记者为了迅速准确地采访到新闻事实,而在采访报道之前所指定的方法与对策。 选题

电视记者根据国家、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事物从平衡向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对事件的新闻价值形成判断,从而做出关于报道内容、报道方向、报道角度的选择。

课后题

新闻线索的特点有哪些?(5点)有什么作用? 答:新闻线索的特点1. 以某种客观事实为基础

2. 表现往往是简单的、零碎的、不完整的 3. 具有突破性,稍纵即逝 4.可信度小,变动性大

5. 采访线索不是新闻事实本身,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什么是新闻价值?2部分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要是

1.兴趣 2.影响 3.接近 4.及时 5.显要 6.异常 7、.冲突 新闻价值现代标准要素

1.影响 2.兴趣 3.信息 4.可视性 新闻敏感的内涵?

内涵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含义,抓住新闻敏感的内涵有助于记者李洁新闻敏感的形成特质,有助于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1. 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 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众多的观众 3. 从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4. 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优价值的新闻事实 5. 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记者工作决不能向一般机关工作那样局限于八小时工作制,新闻敏感强的记者可以说八小时以外也随时随地处于采访状态之中。

第三章 电视采访策划

思考题

一、选题主要考虑哪些因素?/选题的原则p53

答:1.以栏目的总体定位为核心诉求

2.以报道思想为依据

二、什么是报道思想?

答:报道思想是编辑部在一定时期内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

想和意图。她一般包含一个时期的总体设想和具体的报道指示。报道思想实际上为栏目确定了阶段性的选题重点和选题依据。一般来说,报道思想是依据当前政府的工作重点方针、政策、社会关注点,全局和实际情况,经过通盘考虑之后综合制定形成的。

三、总体报道思想根据什么制定的?

答:报道思想是依据当前政府的工作重点方针、政策、社会关注点,全局和实际情况,经过通盘考

虑之后综合制定形成的。

四、策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明确阶段性报道计划

2.确定采访意图和具体采访报道目的 五、采访准备工作主要从那几个方面着手?

答:1.全面准备 4.设计问题 2.研究背景 5.拟定采访方案 3.确定重点

六、采访怎样确定重点?从哪入手?

答:确定重点就是寻找采访的主攻点。具体讲就是确定采访的重点范围、重点对象,分析和了解重

点对象。

七、研究背景的目的和作用?

答:研究背景的目的是开掘报道的深度,并具有武装头脑、提高认识、增强洞察力、发现线索、吸

收并使用的作用。

八、研究背景的基本环节?

答:1.广泛浏览 2.分门别类 3.综合分析 4.消化吸收 九、设计问题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答:1.通用原则

2.总体设计①镜头后问题设计 ②镜头前问题设计 十、拟定采访方案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1.先期采访方案

2.具体摄制方案①确定电视报道的风格和样式 ②确定具体拍摄方案

第四章 结构电视新闻节目的技巧与方法

思考题

一、 结构电视新闻报道的思路是什么?p95

答:新闻事件化 事件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个性化 二、如何主体事件化?

答:新闻事件化 是以真实的事件作为依托和承载的

无论是事件类新闻、主题类新闻还是现象类新闻,都是从具体的事件中寻求表达主体、展现新闻价值的途径。因此记者要为自己所要报道的现象或主体寻找到生活中真实的事件与个案故事,使概念和主题在事件、细节的展示中自然呈现出来。新闻事件化实际上就是“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细节说话。巨响的事件要能在反映普遍联系的同时又具有个性化的形象表现力。在新闻事件化的流程中,特别当记者报道一些行政指令、管理举措、机制体制改革等抽象或宏观主体时,应该将切入角落实到具体的点上,再从点生发开来。 三、 如何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

答:1.首先明确故事的主体,故事的主体决定着节目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来组织叙述事件和人物

2.设置故事化结构

从故事结构来看,但是新闻报道的故事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比如

1. 由单线结构变为复线结构、并列式的结构,即事件的不同方面同时叙述,交叉进行。 2. 事件顺序式结构相对的有倒序方式的结构,即从现场着手,回溯往事。 3. 跳跃式的结构、碎片式的结构等适应后现代文化特征的结构模式。

4. 悬念:一种是事件的本身所构成的悬念,即通过事件本身未知结果的推动力,吸引观众对

事件和人物命运产生关注。另一种是记者设计的悬念,即认为设置叙事中的障碍,延缓事件真相的揭示,从而加强观众的期待心理。

四、 对中心人物的判断有什么标准和方式?

答:1.中心人物首先是事件的当事人、核心人和见证人,是离现场最近、对事件细节信息罪为了解的人

物。

2.中心人物具有典型性。 3.中心人物具有个性。 4.中心人物具有命运感。

5.中心人物能在镜头前讲述故事、表达情感。 五、电视节目的动力机制有哪些因素? 答:1.为节目设置动力 2.巧设节目开端和结尾 3.不断有新的东西呈现

第五章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的技巧与方法(一)

思考题 一、 动态采访包括哪些方面?

答:1.电视画面形象的动态

2.采访过程的动态

二、对细节的理解有几个层面?在电视采访现场中,如何捕捉细节?

答:1.刻画画面形象细节 2.选取细节场面

通过一个细小而具体的事件能折射出某个大的社会背景或者主题概念,从而使细节起到以小见

大,以具体反映抽象的作用。

3.提升细节

由于细节往往是细微而具体的,要做到以个体反映全体、以个性特点反映事物本质,就需要记

者找到二者的接连点,这就是提升细节的过程。

三、电视采访中,有哪些结构同期声的技巧?

答:1.利用同期声开拓形象素材

2.利用同期声求证并为叙事创造节奏 3.使同期声成为节目的结构性因素 4.利用同期声创造空间感

5.运用同期声调动现场气氛、人物情绪 四、如何还原历史事件?

答:1.历史见证人、见证者讲述历史

事件经历者、当事人、事件见证者、对事件有研究的相关人士; 2.记者根据事件现场环境,结构报道

事件现场留下的环境信息,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件信息 3.展示事发环境

与事件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影响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5. 真实再现

对时间模拟和搬演

第六章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的技巧与方法(二)

思考题

一、什么是现场报道?现场报道的特点?及要求?

答: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做报道。 特点:1.时效性强 2.现场感强

3.动态感强 4.信息量大 5.可信性强 6.可视性强 7.统领新闻

要求:1.敏锐的观察力 2.充实的背景材料 3.良好的语言表述力

二、什么是现场采访?如何做好现场采访?

答: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包括主持人)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所进行的新闻采访

活动。

特点:1.采访过程公开化 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 作用:深化内容 展现人物个性 印发人物情感

三、如何发挥现场采访报道的前信息效应? 答:1.非语言符号界定 2.选择好采访环境 3.善于运用物件道具 4.把握好体态和体姿语言 5.把握好采访情绪 6.选择好采访方式 7.多环节的密切配合 四、现场采访的设问要求? 答:1.问题应是新闻的重点 2.问题要开拓思想内涵 3.问题要具体 4.问题要简短 5.问题要客观

6.问题的“一次性原则”和重复方法 7.问题要引发情绪

8.无问题要突出双向交流

9.处理好闭合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

第六章 电视现场采访报道的技巧与方法(二)

思考题

一、什么是现场报道?现场报道的特点?及要求?

答: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做报道。 特点:1.时效性强 2.现场感强

3.动态感强 4.信息量大 5.可信性强 6.可视性强 7.统领新闻

要求:1.敏锐的观察力 2.充实的背景材料 3.良好的语言表述力

二、什么是现场采访?如何做好现场采访?

答: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包括主持人)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所进行的新闻采访

活动。

特点:1.采访过程公开化 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 作用:深化内容 展现人物个性 印发人物情感

三、如何发挥现场采访报道的前信息效应? 答:1.非语言符号界定 2.选择好采访环境 3.善于运用物件道具 4.把握好体态和体姿语言 5.把握好采访情绪 6.选择好采访方式 7.多环节的密切配合 四、现场采访的设问要求? 答:1.问题应是新闻的重点 2.问题要开拓思想内涵 3.问题要具体 4.问题要简短 5.问题要客观

6.问题的“一次性原则”和重复方法 7.问题要引发情绪

8.无问题要突出双向交流

9.处理好闭合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1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