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肖前马哲笔记

更新时间:2024-01-18 21: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MARXISM

第一horizontal层:

1. 2. 3. 4. 5.

绪论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唯物史论

第二horizontal层:

1. 绪论

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2. 唯物论

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 辩证法

1.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2. 基本环节 3. 基本规律

4. 认识论

1.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 2. 认识的辩证过程 3. 思维方法 4. 真理和价值

5. 唯物史论

1. 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 物质生产

3. 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 4.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5. 人民群众的和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6. 科学及其社会功能 7. 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8.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

第三horizontal层:

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社会功能 2. 基本问题 3. 历史发展

1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1. Marxism-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2. Marxism-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 Marxism-与当代世界

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 世界的物质性 2. 物质的存在方式

3.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1. 普遍联系 2. 运动发展 3. 规律性

5. 基本环节

1. 整体部分

2. 个别一般、特殊普遍 3. 相对绝对 4. 原因结果 5. 形式内容 6. 必然偶然 7. 现象本质 8. 可能现实

6. 基本规律

1. 质变量变 2. 对立统一 3. 否定否定

7.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

1. 认识的本质

2. 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3. 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 4. 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

8. 认识的辩证过程

1.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 理性认识到实践 3. 辩证运动的全过程

9. 思维方法

1. 方法论 2. 辩证思维 3. 现代科学思维

10. 真理和价值

1. 真理 2. 价值 3. 统一

11. 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

1. 实践与人类社会的产生 2. 人的本质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2. 物质生产

1. 物质生产实践-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2. 物质生产力

3. 现代物质生产实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3. 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

1. 社会交往和社会有机系统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 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 4. 思想上层建筑 5. 有机系统的演化

14.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1. 阶级和阶级斗争 2. 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 3. 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和自由

15. 人民群众的和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1. 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 2. 人民群众 3. 个人

4. 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6. 科学及其社会功能

1. 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 2.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3. 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

17. 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1.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 2. 文化的分类结构功能 3.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18.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

1. 人的全面发展 2. 人的价值 3. 人的自由

Vertical No.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拔舌地狱

1. 社会功能

1. 哲学

3

智慧之学 (字义) 官人之学(哲学就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基本活动形式(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开)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从总体上把握时代内容,反映时代本质特征 具有历史性时代性 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运用世界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概括,概念范畴,逻辑原则)

2. 特点

与具体科学的不同:

对象(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把握 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

整体上、运动中,对各门具体科学进行总体把握和统摄 思维方式——抽象性、普适性 实指性、实证性

3. 功能

知识体系 意识形态 统摄精神世界——联合器、发动机、方向盘,社会历史主体精神世界的核心 社会功能:世界观—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改造、创造世界的前提 方法论—思维方法的核心,制约具体方法

价值观—对现实批判态度的评价,信念、理想的导向和激励 哲学基本精神——对人类自由问题的探索

2. 基本问题

1. 提出

存在——概括世界的最大普遍性最抽象的范畴——物质 思维——人们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考虑世界——精神 2. 两个方面

本体论问题——何者第一性:唯物、唯心,认识论的前提 认识论问题——同一性问题:可知、不可知,渗透贯穿本体论

3. 两个派别

4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体有形或特殊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孤立、静止、片面,机械联系和运动;不彻底性 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

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或原则,脱离物质、乃至脱离人

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感觉、经验、心灵、意识、意志、观念

3. 历史发展

1. 历程

2. 科学的分化

?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知识源泉 ? 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3. 文明的进程

? 理论地把握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 批判推进 ? 提供指南

Vertical No.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剪刀地狱

1. Marxism-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a) 社会历史前提

革命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

3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找到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一历史的现实基础,物质的经济关系

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联系

能量守恒转化原理-物质运动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同一性 生物进化论-物种进化发展的辩证法

社会科学 劳动价值论-高度评价了生产劳动的作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阶级斗争-用物质生产的演变说明阶级关系的变化、革命的发生、政权的更迭-圣西门

b) 理论前提

以往哲学 人与世界关系的有益探讨-积累积极意义的思想材料

与时代精神的背离及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提出由以出发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自由与必然的现实对立

5

法国唯物主义 肉体感受性视为人的本质 自然的客观现实性-感觉论、经验论的唯物主义 社会生活-趋利避害、自我保存的生物本性

两个谬论-否认人的任何选择自由的极端决定论(宿命论);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意见支配世界,二律背反,历史动力归结为开明君主的“善意”)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能动的自我意识视为人的本质 康德-思维是构造现象界的能动活动

黑格尔-通过矛盾的对立及其克服而实现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的过程性,历史辩证运动的主体是思维或绝对精神

费尔巴哈-神的主体是理性,理性的主体是人,存在与思维的统一在现实的人身上得以实现,抽象的人,类,内在的、无声的、自然的人的共同性

c) 进程

历史使命: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提供理论指导

空想社会主义提出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方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性,以及灭亡的必然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按照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理解人类历史

类本质-不再是生物性、生理性的,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亦即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

异化劳动-导致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对立

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的扬弃,一切异化的扬弃

局限性:把全部历史理解为生产劳动的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辩证运动,赋予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历史的辩证法以现实的生命。

但未能明确实践的首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的本质仍然是一种不变的、理想性的,原始本质和历史预设的理想目标。 沿着费尔巴哈的思路,通过改造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将其历史的辩证法引向唯物主义

《神圣家族》 力图将法国唯物主义引向辩证法

物质利益-不是神类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利己主义的人

共产主义的必要性-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局限性:未能阐明物质利益与历史发展的中介关系,从物质生产活动来说明历史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综合唯物论和辩证法-把辩证法的能动性、历史性引入唯物论,对唯心的辩证法进行改造,使其运动主体现实化

6

旧唯物主义的缺点-直观性,受动性,不能从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对象、感性。

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意志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对其受动条件的能动改造,既非旧唯物主义受动的自然感受性活动,亦非唯心主义的能动的精神想象活动

实践活动-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的目的的活动,主客体之间相互创造、相互规定的历史运动

分工-导致主体间交往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产生,导致物的力量对人的支配,导致大多数人的片面发展,偶然的人,抽象的个人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分工对于生产发展成为不必要,从而消灭阶级对立、扬弃异化,建立使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被置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上

2. Marxism-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a) 实践: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活动:客观存在,能动的活动

实践:人与自然的一种客观的关系,一种物质性的否定性关系,否定外部自然的直接存在形态,使之合乎人的目的-人类存在的本质,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克服:

旧唯物主义的感觉经验概念-单纯的受动性,人被动的统一于自然, 唯心主义的精神经验概念-抽象的能动性,自然统一于精神 思维存在辩证地、现实地统一于物质实践 统一:

物质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本质

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法的运动主体被转化为“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

自然观和历史观:自然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生产实践的的现实基础,人通过实践活动在自然界打下人的印记

认识论和本体论:认识是实践过程的内化,实践以物质工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现实把握,认识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对对象世界的观念把握或象征性把握

b) 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 实践概念内涵革命性和批判性 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物质生产活动,使“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人对自然的否定性关系,革命性活动之源

人与人关系的否定:人对外部自然的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引起人与人之间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交往关系的否定性变化 方法论上的革命性和批判性 主观理解:对现存世界不仅要从客观方面去理解,还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即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上理解——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进程中一个暂时性环节,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观念否定:有意识有目的的,赋予外部世界以合目的性形式的活动——在对现存世界直接存在状态以实在的否定之前,可以实行观念的否定,以人所选择的目的为范型进行实践活动,将目的实现于外部世界,就是对现存事物的实在的否定

7

c) 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理论的科学性:理论内容的客观真理性,逻辑形式的严密完整性 内容的客观真理性 经过实践检验-

包含客观原则-实践是客观的、受动的,实践活动的实现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实践手段的限制,

逻辑的严密完整性 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都是建立在同一实践概念的基础上,相互贯通,内在一致 科学性:客观性原则,适用于对待事物,对待人

3. Marxism-与当代世界

a) 历史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b) 与现代自然科学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相对论-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分子生物学-生命的奥秘

耗散结构-系统的发展不仅有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也有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解决克劳修斯的热寂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混沌理论-看起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混沌”却是决定性的,混乱无章是决定性规律引起的

c) 与现代西方哲学

阶级属性 理论实质 社会作用 发展形态

d) 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Vertical No.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铁树地狱

1. 世界的物质性

8

a) 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

? 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某种原始实体,物的不变实质,社会

历史领域的唯心主义 ? 唯心主义 ? 二元论 ? 不可知论 ? 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

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既包括可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反映 ?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受动性与能动性 ?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人类实践的客观性 ?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既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又是一种客观现实的

实在,合理沟通主客体,使主体超越内部状态达于客观实在 c) 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 社会存在:由现实的人、自然环境以及人所制造的生产工具等物质实体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本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 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实在性:

? 人和社会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人的社会的存在以个体的

肉体自然存在为前提

? 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本质,是人本身及其社会关系的物质内容、

物质条件、物质形式的生产和再生产 ?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能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但不能

超越和消灭这些规律

?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最终服务于、统一于人的社会存在 ? 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同样是物质经济关系

? 微观物体的客观实在性 ? 微观物体与宏观物体具有不同的特性 ? 本体论上的不依赖人的观测、感知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不受在认

识论上必须借助仪器的影响

2. 物质的存在方式

a)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 运动,概括了一切形式的变化和过程的一般本质 ?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9

? ? ? ? ? ? 唯心主义:没有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没有运动的物质 运动: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否定绝对运动

b) 运动的基本形式-时空 ? ? ? ?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间隔性、顺序性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非欧几何:空间特性依赖于物质运动形态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物体特性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光速下,尺缩钟慢;“同时”在不同坐标系可能是不同时);广义相对论-质量越大,分布越密,引力越强,空间特性与平直空间差距越大,时间流逝越慢。

? 时空运动物质不可分离

? 时空绝对性-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相对性-具体形态的相对性 ? 时空相对主义-唯心主义时空观,认为时空是感觉或知觉的形式;绝

对主义-旧唯物主义时空观,时空看作物质运动之外的独立存在 c) 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 物质世界是无限的,无数具体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无

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所体现的无限 ? 无限由无数具体物质运动的有限构成 ? 有限包含无限多的质和量

3.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

a) 意识:物质的最高产物

? 从人类意识的自然发生过程来看,意识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 ? “普遍的反映特性”:每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在受到来自外部或内

部的某种作用时,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生一定的变化。 ? 无生命的物质形态——物理、化学、机械的反应 ? 生物体——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 植物和原生动物的刺激感应性——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扁虫

的梯状神经——环节动物的链状神经——脊椎动物的管状神经——哺乳动物的分析综合能力——灵长类反映事物关系概括事物特征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大脑皮层是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的活动中心 ?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劳动和社会实践是人的意识产生的根本动力:直立行走-手的解

10

放-火的使用-脑量增加-大脑组织结构的完善和机能的加强 ? 劳动协作、社会交往由此产生语言、抽象思维得到发展 b) 意识: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 意识的本质: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形式上区分:心理意识、感性意识、理性意识

? 内容上区分:对象意识、自我意识、思维方式(最深层、相对稳

定的形式,是在千百万次重复的实践中形成的) ? 感觉-感觉映像-知觉映像-表象-思维

? 意识的主观性:反映形式的抽象性、隔离性;不同主观条件的反映差别;能动性——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内部能动性;指导控制调节人的物质活动的能力,外部能动性 ? 客观基础:对客观世界亿万次的重复 c) 意识:能动作用

?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变革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的

? 依据自己的实践需要选择意识对象,主动观察和实践自觉反映对象

? 借助“人造器官”,增加信息量

? 认识中的理性思维因素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超前反映能力 ? 意识对人类实践的指导作用 ? 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观念 ? 自觉能动性 ?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 ? 健康状况,引起控制生理心理疾病 ? 意识能动性的局限 ? 能动作用的实现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 能动性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 受人们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 受主体生理素质的影响

? 改造世界:指导实践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向物质的转化受物

质条件的制约;

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 自然界

? ? ? ?

实物和场

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 “真空”量子场形式存在的物质系统

生命世界和无生命世界的统一性仍然在物质

11

b) 人和自然

? ? ? ?

人来自自然界,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

人的特殊社会存在方式是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特殊产物 通过实践沟通人类社会与自然

c) 哲学意义

? 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起点 ? 正确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的基础

Vertical No.4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孽镜地狱

1. 普遍联系

a) 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 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事物相联系

一切事物、现象、过程的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联系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

人为事物的联系:经过实践反映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普遍性、客观性的根据 共同的本质和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不可分割本身必然表现为其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事物之间的中介普遍性 “中介” “间”性 沟通性 过渡性

普遍联系与“中介”的关系:两个极端不同的个体通过“中介”联系起来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中的一环 “差别” 差异和界限只能在事物的相互比较中存在,没有联系也就没有所谓区别;差异双方互为中介、互相过渡——差异和界限具有相对性

差别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联系的方式,是以对立的方式发生的联系 方法论意义:

科学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的固有联系——科学的整体化趋势 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

12

b) 普遍联系中的系统

科学的系统论的产生 “实物中心论”——原子和虚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现代系统论 基本特征、要素、种类 科学的系统观:具体全面地揭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的观点和方法。 基本特征:不是简单堆积,而是深入全面的把握

系统: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因素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要素:系统中被组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因素 环境:系统外并和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存在

封闭系统:一定时间内不依赖外界的经常性影响而具有稳定生存能力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保持按一定规则进行经常性相互作用或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重要特征 整体性:诸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整体反应、系统质 有序性:层次等级式的组织化 内部结构优化:趋于强化整体功能

c) 条件论

条件论: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上的运用。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条件:与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是普遍联系的具体化,具有个性和特殊性。 分析弄清条件,才能解决问题 改变条件,创设条件

2. 运动发展

a) 运动、变化、发展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 运动:存在方式

变化:运动中所发生的一般内容,事物内外部联系的演变。

发展:整体趋向和方向性,前进的变化或进化,由低级向高级、从无序向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运动。 运动形式关系 相互区别: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殊矛盾

相互联系:低级运动是高级运动的基础,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相互转化:能量守恒转化 方法论意义 理解科学思维发展:低级解释高级 还原性和不可还原性

b) 发展的方向性

13

三种运动方向: 单一水平的转化

下降运动:熵增原理(物质系统内部运动能力消耗和减弱的程度、无序化的程度、热平衡的程度),一个孤立系统会自发从非平衡状态发展到平衡状态,从无序走向有序 上升运动:进化论,大爆炸,耗散结构,协同学,超循环论,自组织理论 发展的方向性特征 基本方向:前进、上升,具体变化方向的多样性 不是单一、孤立的,伴随下降、后退的过程

不是绝对、直线式的,包含局部暂时的后退、停滞在内的曲折前进的运动。

c) 过程论

过程论:运动变化发展思想的深化 过程论思想:

一切事物都是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生有灭,具有时间的持续性和空间的广延度,具有一定结构属于特定层次

——每一事物的存在都有一个特定的过程;生灭表明事物的个体存在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

——一切事物都是过程就是指:每个事物现实存在的暂时性和稳定的相对性 前进的发展是事物和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

——运动变化的主导和趋势是产生结构和功能运动形态优于旧事物的新事物

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是否承认有上升趋势

——是否承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新陈代谢 新事物:合乎历史发展总趋势、进步的、必然向前发展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必然灭亡的 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新事物符合历史的前进方向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中的消极过时腐朽的部分,继承吸取其中积极的东西 新事物符合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

3. 规律性

a) 规律体系

基本范畴:对实现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 规律:基本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联系和发展的本质 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变化发展的内在源泉 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b) 决定论

14

决定问题 决定论:事务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

目的论:神按照一定目的安排世界——观念决定论,宗教决定论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规律性必然性——英雄意志决定,偶然性支配 决定论 自发决定论:经验直观

机械决定论:简单化、绝对化

辩证决定论:制约性、规定性;特殊的和个别的决定关系的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动态统一

Vertical No.5基本环节 -蒸笼地狱

1. 整体-部分

? 含义 始基,一般规律,整体 ? 辩证关系 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 互相包含:

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整体(部分包含整体的基本因素,部分是一具体而微的整体——宇宙全息说) 互相转化:

地位的转化(相对于更大的整体是部分,相对于更小的部分是整体), 真实的转化(部分变成与其整体并列的整体——胎儿成人,整体变成与其部分并列的部分——兼并、融合)

整体不一定等于部分之和: 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 方法论意义 综合和分析的思维方法的客观基础

实践中力求整体的最优化,发挥最大的功能

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兼顾部分的独立性和一定的重要作用,统一性和多样性、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相结合

2. 个别-一般、特殊-普遍

? 含义 现实的事物都是作为个别的东西存在的 个体特有的属性就是个别性

一类个别的东西构成的整体属性或类的属性 ? 辩证关系 相互包含:

15

个性共性都蕴含于个别事物之中 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包含部分个性 相互转化:

地位的转化:相对性

同一关系中,个性变成了共性,共性变成了个性(个人观点变成共同观点,共同观点变成个人观点) ? 运用 个别一般不可分割,不能设想绝对相同和绝对不同的两个事物(抽象人性论夸大了人的共性,过分强调阶级性否认人的共性) 个别一般都是抽象概念,一个事物的个性共性究竟是什么,要以事实材料为依据进行具体分析

有的个性不表现共性,有的共性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指导实践:

认识不能停留在对个别事物的认识,必须寻找共性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指导革命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社会主义一般特征,也具有中国特色

3. 相对-绝对

? 含义 相对:有对,有条件,有限;绝对:无对,无条件,无限。 相对与绝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 ? 辩证关系 相互包含:

绝对的东西由无数相对的东西构成, 相对的东西包含绝对性和绝对的因素 相对主义:以相对排斥绝对 绝对主义:以绝对排斥相对 任何理论都有历史性、时代性

绝对真理是由发展着的相对的真理构成 ? 作为思维形式的 任何事物都有绝对和相对两个方面,在相互规定中使用

防止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绝对主义把绝对的东西绝对化,相对主义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

4. 原因-结果

? 含义 一种现象对于被它引起的现象来说是原因 对于引起它的现象来说是结果 不存在两头无限的线性因果链条 因果客观性可以通过实践检验 ? 辩证关系

16

相互包含 相互转化

? 作为思维形式的 搞清楚原因引起结果的机制 还要看结果对原因的反作用

捕捉必然内在的根本原因,追求主要必要的结果

5. 必然-偶然

? 含义 偶然性:是这样也可以不是这样,表面上受偶然性支配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必然性:在某种条件下,一定这样,规律性 ? 辩证关系 相互包含:

逻辑上相互蕴含:

事实上不可分离:任何实际存在的事物即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注意:

概然性和几率:概然性和必然性不同,必然性与必然性的实现不同 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引出非实在论和非决定论,割裂了确定和不确定 人的活动的不确定性:每个人的意志作为所有意志融合而成的合力对历史起作用,个人意志服从总得历史规律,历史不服从任何个人的意志,遵循自身固有的规律 ? 作为思维形式的 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根本要求 动力学规律和几率统计学规律

在人类社会领域,必然性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开辟道路;在自然领域,必然性的实现方式为偶然性的随机作用所决定

6. 形式-内容

? 含义 形式和内容三层含义: 外形或外壳、内核 形式、质料

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的内部根基依据和实质 ? 辩证关系 相互包含 相互转化: ? 作为思维形式的 认识和改造事物都必须形式和内容相结合 要重视形式,也不能夸大形式

7. 现象-本质

? 含义

17

本质:一类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 现象:本质的具体表现, ? 辩证关系 相互蕴涵:

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 相互转化: 相互表现

真象:正面表现本质

假象:本质在特定条件下的反面表现,虚假的现象 错觉:感觉上的错误 ? 方法论意义 使科学认识成为必要和可能

要揭示事物本质,必须从事实材料出发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教条主义)是经常出现的两种片面性

8. 可能现实

? 含义 现实:一切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包含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 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现实:事物作为整体已经存在 可能:只在将来才会出现 相互依存:

现实:首先必须是可能的

可能:必须在现实中存在某种根据 相互转化: 可能向现实转化 现实向新的可能转化 可能的不同区分 可能与不可能

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与只在将来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 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具有相互对立的两种可能性 可能性大小的区分 抽象可能性 ? 作为思维形式的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必然性的可能性空间很大,人可以自觉选择,但可能向现实转化是有条件的,主观努力改变条件

对可能趋势的分析,预见事物发展的大致过程 反对固步自封和脱离现实

Vertical No.6 基本规律 -铜柱地狱

18

1. 质变量变 a) 质量度

质: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a) 质和事物不可分割:事物的确定性-不具有质的事物是没有

的;质的客观实在性-离开特定事物的质也是没有的。 b) 质的两种不同把握方式

i. 实体-属性:内在与外在中把握质

1. 质: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质与他物的关系

中表现出来的

2. 为了实践的需要认识和区别事物的质,抓住与

实践密切相关的本质

ii. 系统-稳定态:事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状态

中把握质

1. 稳定态:系统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干扰面前能

够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保持自身系统的不变性。

2. 稳定态与属性的区别:

a) 动态-静态

b) 历史演化-多种属性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或形状表示的规定性。

a) 内涵的量:等级程度、构成方式、功能过程 b) 外延的量:范围广度,可机械计算

度: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

a) 质和量的对立:质规定量的活动范围和变化幅度;量的变化打

破质的限制;

b) 质和量的统一:度是质和量的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c) 度的复杂性:同一系统的关节点不单一,有关节线、关节面;

演化方向和不可逆,度的不同方向变化 d) 方法论意义:适度原则 b) 量变质变 i. 定义 1. 量变:量的规定性的变化,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小

的不显著的变化,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2. 质变:质的规定性的变化,质态的飞跃,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

原有度范围内延续和渐进的中断。

3. 量变质变规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相互转化、相互交替,

构成事物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过程。

ii. 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 量的绝对值的增减

b) 双方力量在方向上的变化

19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量变最终导致连续性的中断

b) 质变意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缺少质变,量变将受旧

质的局限而陷于停滞。

3. 质变体现巩固量变的结果,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

iii. 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1. 激变论 2. 庸俗进化论

c) 相互转化 i. 质变量变的普遍性

1. 物体的不同质的物质层次:量的分割到了一定程度导致质的差

2. 任何层次和运动形式的质变都是量变引起的

ii. 量变的复杂性

1. 形式多样性:数量增减;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 2. 总的量变过程包含部分质变

a) 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根本未变,次要性质变化,本质属性

和非本质属性的不平衡性变化

b) 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全局未变,部分性质变化,事物内部

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性或不均一性

c) 区分:部分质变和单纯量变;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 3. 量变过程的时间延续长短差异

iii. 质变的复杂性

1. 形式多样性:导致突变的因素多样化,使得结构稳定态的突然

跃迁多样化

2.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质变

a) 爆发式飞跃:剧烈的外部冲击,摧毁桎梏

b) 非爆发式飞跃: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衰

3. 质变过程中量的特征:度的关节点具有量值,使得引起质变到

完成质变有一个时间或空间的现实过程

2. 对立统一 a) 辩证矛盾

1. 辩证法演化

a) 古希腊:论证或分析命题中的矛盾,在谈话中揭露对方论

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

b) 康德:理性内在地包含矛盾,既不是可以纠正的逻辑错误,

也不是感觉假象。“二律背反”

c) 黑格尔:对象自身的矛盾被视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宇宙

发展的普遍法则。

d) 马克思:人类思维和概念的矛盾运动是客观世界本身矛盾

运动的反映。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 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20

a) .逻辑矛盾:思维过程中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思

维中的自相矛盾,叙述的矛盾。

b) 辩证矛盾:客观事物自身固有的,生活本身的矛盾。 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a) 矛盾同一性:统一体中对立面之间的联系。 i. 互相依赖: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ii. 互相贯通:

1. 互相渗透、互相包含、互相吸引 2. 互相转化、相互融合

b) 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性质,即互相反对、互

相限制、互相否定,体现相互分离的趋势。 i. 不同类矛盾的斗争性 ii. 同类矛盾的不同阶段的斗争性:差别-对立-矛盾的

解决

c)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i. 同一不能脱离斗争:斗争性为同一性提供差异和对立:

前提-制约-具体性

ii. 斗争不能脱离同一:矛盾着的对立面各是“自己的”

对方,同一性限制、制约斗争的形式和界限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 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外部条件影响-依赖排斥-此消彼长-

力量变化-相互转化-新取代旧

2. 内部矛盾: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部矛盾:

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 3. 内因和外因:

a) 快变量:外因,外部因素作用系统,很快衰减 b) 慢变量:内因,系统内部相关参量,衰减极慢

c) 慢变量决定系统演化过程和演化结果,表征系统有序程度

和演化过程

d) 内因是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必不可少,

必须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是第二位的原因

4.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 同一性的作用:联结矛盾双方,使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提供双方存在发展的条件 i. 使矛盾双方依存中发展 ii. 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自身的因素而得

到发展

1. 双方包含可以互相利用的共同因素,新事物利用

旧事物的有利因素发展自己

2. 一方的内部矛盾可以为另一方引以为戒

iii. 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发展的基本趋势:向对

方转化

iv. 与保守主义的区别:对立面的同一是有条件的、可以

打破的

21

b) 斗争性的作用 i. 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ii. 质变过程中,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 iii. 与斗争主义的区别:斗争只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新事物反对旧事物才能推动事物前进

5.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结合

a) 同一性的相对性:条件性-特定条件下才存在同一性 b) 斗争性的绝对性:无条件性-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不断

超越各种具体条件的制约

c) 矛盾的斗争不能离开同一,但又破坏同一,转化过程中,

同一既在又不在。

c) 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1. 矛盾的普遍性

a) 一切事物 b) 自始至终

c) 差异-对立-对抗-转化

2. 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或过程,内部对立统一的具体关系各

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a) 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不同的阶段性 i.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

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

b)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力量的不平衡性 i. 主要矛盾:支配地位,决定作用 ii. 两点论和重点论

1. 两点论: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研究

主要矛盾又要研究非主要矛盾;研究某一矛盾时,既要研究主要的矛盾方面,又要研究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2. 重点论: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着重把握

主要矛盾;研究某一矛盾时,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3. 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不可分割

a) 矛盾的发展一定表现为矛盾的解决 b) 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矛盾的发展 c)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 i. 量变:保持原来的基本面貌下解决矛盾 ii. 质变

1. 一方克服另一方 2. 同归于尽 3. 彼此融合

iii.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外部冲突、内部

协商

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否定否定

22

a) 辩证否定 i. 静态的肯定和否定

1. 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 否定: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 3. 对立统一

4. 肯定就是否定:一切规定都是否定(Spinoza)

5. 否定就是肯定:自行消解被规定事情的否定(Hegel)

ii. 动态的肯定和否定

1. 辩证否定:包含肯定于自身的否定。 2. 特点:

a) 发展的环节:此物通过其内在矛盾而达到对自身的否定 b) 联系的环节:有所保留的否定,保留旧事物中某些积极的

东西,从而与旧事物有所联系

3. 扬弃:既有克服,又有保留。旧质的根本否定和积极东西的汲

iii. 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意义

1. 对待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 2. 对待外来文化的全盘西化和闭关自守

b) 否定之否定 i.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克服片面性,保留成果 ii. 辩证运动:通过自身发展自身,回到出发点,肯定通过对自身的否

定,再通过对否定的否定,回到自身的运动。 1. 自我完善的过程

2. 螺旋上升的形式: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曲折性的两种形式: i. 前进中的回复、复归:类同性和重复性、前进性和上

升性

ii. 前进中的倒退、逆转:复杂条件和偶然事件的影响 iii.

Vertical No.7 认识的本质和特征 -刀山地狱

1. 认识的本质

i. 认识: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

1. 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2. 主体能动性和反映论的统一:实践 3. 特点:

a) 模写性 i. 主动揭示和探求 ii. 通过中介(方法、手段) iii. 阶段性和等级性

23

b) 创造性 i. 加工制作感性材料 ii. 预见未来发展趋势 iii. 反映整体和一般 iv. 超前建构理想对象

4. 能动反映:主体以特定方式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选

择和有组织的加工、改造和整合。

a) 信息: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b) 反映:以自身结构属性的某种变化来表现作用于它的另一

物质的特点的能力。

5. 信息加工系统:种系进化的生物性结构、知识经验以信息形式

积淀于神经系统

ii. 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

1. 与不可知论和怀疑论的区别

2. 实践:有效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使主观客观相互转化 3. 观念: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反映:观念

地把握世界,实践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4. 反映的多重内容:

a) 物的尺度:对象意识-合规律性 b) 人的尺度:自我意识-合目的性

c) 人的内在尺度如何运用到物的尺度:实践意识-二者统一

iii. 反映概念的演进

1. 具体科学的反映 2. 直观的反映 3. 能动的反映

a) 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性、主体性、能动性 b) 贯彻辩证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2. 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i. 科学的实践

1. 科学实验中的实践 2. 唯心主义的精神实践 3. 实用主义工具性的实践 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a) 人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包含主观精神因素;客观物

质性,不能超越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b) 主观客观、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

c) 实践: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

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ii. 基础地位

1. 认识的动力

2. 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 3. 认识的来源

4.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 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

24

系统结构

1. 认识主体:个体主体、集体主体、类主体 2. 认识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思维客体

3. 认识工具:物质工具(实物形态的认识工具-生产工具、仪器

设备,关系形态的认识工具-时空架构、语言系统)、精神工具(概念范畴思维方式)

ii. 基本属性

1. 客观性

a) 认识的内容来自客体:受客体本质规律暴露程度的制约-

事物的本来面目

b) 认识的形式来自客体:逻辑形式-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认识

活动中所呈现的样式

2. 主体性

a) 主体因素通过物质认识工具投入认识过程、融合于认识结

果,而对认识发生影响-测量仪、观测系、语言系统:可重复性、公共性

b) 主体因素通过精神认识工具投入认识过程、融合于认识结

果,而使认识呈现个体差异-思维框架(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私人性、个性

c) 认识活动的能动性:物质认识工具的延伸、精神认识工具

的差异

d) 根源:实践-对象性的本质力量,主体的本质属性在客体

中加以对象化,使客体成为主体本质力量的体现

3. 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统一

a) 对象意识: i. 定义:关于认识对象或客体的意识 ii. 特点:以对象或客体作为注意和把握的中心目标,力

图避免和摆脱主体因素的影响

b) 自我意识: i. 定义:主体对自身的结构要素、目的需求、认识和实

践能力等自我反思的结果。

ii. 特点:活动的目的性以及对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方式的

自觉。

c) 统一 i. 人的类本质: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内在结合 ii. 在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iii. 在认识结果中直观自身

4. 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 i. 历史演化

1. 内容:从宏观向微观和宇观,从既成事物向过去未来回溯和推

2. 形式:科学进化和科学革命,科学分化和科学整体化 3. 速度:科学知识加速增长

ii. 现代认识的特点和发展

i.

25

1. 中介系统不断扩展

a) 物质认识工具高精度化和智能化 b) 认识方法多样化

2. 认识的相对独立性程度日益提高

a) 抽象化数学化

b) 对事实、经验的非直接对应,对实验的非严格依赖 3. 认识的整体化

a) 分化:在更深层次发现了事物,使原来彼此隔离的学科之

间架起了桥梁 b) 边缘学科 c) 横断学科 d) 综合学科

e)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 f)

Vertical No.8 认识的辩证过程 -冰山地狱

1.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a) 定义: i.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形式、第一阶段,事物各个片面和外部

联系的认识,通过感觉器官对外部事物的直接反映 1.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个别方面的反映。 2.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

映。

3. 表象: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那些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

ii.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形式、高级阶段,关于事物本质、全体、

内部联系的认识,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

1. 概念:事物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必

然稳定普遍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形成的。

2. 判断: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某种判明和断定。 3. 推理:从事无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

的反映形式。

4. 理论:思维概括地反映客体的系统形式。

b) 辩证关系 i. 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

1. 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活动的

方向

2. 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和水

3. 感性认识的结果借助理性形式描述

26

理性认识的感性渗透

1. 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包含感性认识的丰富

内容

2. 理性认识以指物、表形的语言符号作为物质手段

iii. 唯理论和经验论 iv.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c) 飞跃 i. 基础和条件:在实践中获取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

(不是错觉)的感性材料

1. 多角度反复对事物进行感性观察 2. 提高感知能力,优化观察条件和环境 3. 提高知识素养,扩展知识结构

ii. 途径:运用理论思维消化、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1. 理性因素

a) 理想化:纯粹形态反映事物内在联系 b) 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c) 分类:条理化、系统化 d) 统计:消除非本质假象 2. 非理性因素

a) 想象:创造性综合,无意想象-梦,有意想象-幻想 b) 直觉:直接对事物本质的接近和把握,超越一般的认

识程序 c) 灵感:外部刺激的诱发下产生的整体洞察和瞬间顿悟

d) 深化 i. 知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区别:

1. 分离对立;全面普遍

2. 孤立平行;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3. 同一律;矛盾规律

ii. 知性思维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iii. 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

1. 辩证思维包含知性思维,保持确定性和一贯性, 2. 辩证思维是知性思维的发展,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 3. 辩证思维一方面突破知性思维的确定性稳定性,一方面其

活动成果又需要新的确定性和系统性。

2. 理性认识到实践

a) 必要性和重要性 i. 检验理论、发展理论的过程 ii. 整个认识过程的必然归宿 iii.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形成思想,实现思想

b) 实践理念: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关于实践的

观念模型或理想蓝图 i. 以理论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物的尺度 ii. 全面把握人自身的本性、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本质力量 c) 前提和途径

ii.

27

前提

1. 发现和掌握事物的不同使用方式 2. 理论为群众掌握

ii. 途径:实际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iii. 实践理念现实化的三个环节

1. 检验实践理念的“真” 2. 评价实践理念的“善”:合理的需要和不合理的需要;当

前可以满足的需要和将来才能满足的需要 3.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目的手段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起来

3. 辩证运动的全过程

a)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b) 非理性认识因素的作用 i. 理性因素:广义-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狭

义-概念、判断、推理

ii. 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潜意识、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 iii. 作用:

1. 激活驱动:需求信号的放大、内趋力的强化,使主体思维

保持高度紧张和觉醒

2. 参照:情感意志潜意识体现人的某种需要 3. 调节:解除思维定势 4. 对善和美的追求

iv. 特点:

1. 非逻辑

2. 非语言,形象化、具体情境

c)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i. 认识具体事物 ii. 由特殊走向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 iii. 认识无限发展 iv. 方法论意义:

1. 科学的认识路线 2. 群众路线

d)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i. 思想路线:某一阶级、社会集团或政党化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

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ii.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

iii.

Vertical No.9 思维方法 -油锅地狱

1. 方法论

a) 发生发展 i. 思维方法: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认识工具系统,哲学上仅指揭示事物本质

28

i.

规律的理性认识的理论思维方法。

ii. 产生:

1. 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原始拟人化思维-古代朴素辩证法思维-近代分

解性思维-现代辩证思维 2. 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a) 基础和源泉的客观性: i. 任何方法在客观世界有其根据:思维方法的原型是事物间的相

互关系和客观规律

ii. 受时代实践活动方式制约,并随其演化:“逻辑的式”来自“行

为的式”

iii. 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思维方式的层次性、多样性和超

前性

b) 主观内化:思维主体总结概括的思考问题的规则 c) 相对独立性: i. 规范人的思维运行方向和侧重点 ii. 对信息的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功能 iii. 不同思维方法决定人们思维活动的成果 3. 三个层次的思维方法:

a) 哲学思维方法:普适

b) 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各科学领域共同的

c) 个别的具体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

b) 形式逻辑辩证逻辑 i. 形式逻辑:固定范畴即抽象同一性建立的思维科学

1. 同一律:A=A

2. 矛盾律:A不等于非A,一对矛盾判断不能同真 3. 排中律:A是B或不是B,一对矛盾判断不能同假

ii. 辩证逻辑:变动范畴即具体同一性建立的思维科学 iii. 区别和联系

1. 不同的研究方式:形式,现成形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实际过程 2. 反映客观世界不同的内容和层次:相对静止,确定界限;绝对运动,差

异对立

3. 互相补充互相限定:

a) 形式逻辑提供明确性、确定性、一贯性

b) 辩证逻辑提供全面性、变化性、实践性、具体性

c) 方法论 i. 含义:

1. 方法作为对象,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和成立依据 2. 某一学科认识范围内应用的方法体系

ii. 统一性: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统一的基础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和普遍

联系,通过人的实践统一

iii. 客观性:思维方法作为主观辩证法,是内化于人脑的客观规律,是对客观辩

证法的反映

iv. 相对独立性:新的思维方法是在旧的思维方法的内在矛盾充分暴露的基础上

产生

29

2. 辩证思维

a) 基本形式 i. 概念:凝聚认识成果,包含判断推理萌芽

1. 主观性与客观性得统一:形式,内容

2. 灵活性与确定性的统一:永恒运动,每一阶段得相对稳定性 3. 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内涵和外延同比 4.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联系转化和统一

ii. 判断:由概念构成,揭示概念的内容

1. 类型

a) 主词辩证判断:S是非S

b) 宾词辩证判断:S是P又是非P

c) 互相矛盾的辩证判断:S是A又是B,虽然A和B矛盾 2. 判断形式的发展

a) 或然-实然-必然 b) 单一-特殊-普遍 c) 同一-辨证

iii. 推理:展开判断之间的矛盾,凝结新的概念

1. 依据: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性 2. 逻辑推论进程与客观实在发展一致

iv. 假说:尚未被证实的科学理论

1. 依靠想象力推测事物本质 2. 利用观察材料纯化假说 3. 假说的求证:

a) 运用于实践 b) 预见性条件 c) 复杂辩证过程

b) 基本方法 i. 归纳演绎

1. 归纳: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 2. 演绎:前提、逻辑规则、结论 3. 知性思维中的局限性:

a) 各自独立

b) 形式、静止、无矛盾的 4. 辩证思维中的统一性:

a) 归纳离不开演绎: i. 归纳观察搜集材料以某种理论原则为指导,包含了演绎的作用 ii. 归纳时受一般理论指导 iii. 结论靠演绎补充修正 iv. 归纳难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要靠演绎证明 b) 演绎离不开归纳 i. 演绎是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的 ii. 演绎不能包含个别事物的丰富多彩性 iii. 结果要靠归纳证实和丰富

ii. 分析综合

30

1. 分析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因果分析 2. 综合

a) 机械综合 b) 线性综合 c) 辩证综合 3. 辩证关系

iii. 抽象具体

1. 抽象

a) 作为思维成果 b) 作为思维方法 2. 具体

a) 感性具体 b) 理性具体

3. 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 4. 环节:

a) 逻辑出发点:抽象-本质、高度、适度抽象 b) 逻辑中介:展开矛盾

c) 逻辑终点:具体-有机结合的总体认识

iv. 逻辑和历史

1. 历史:

a) 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 b) 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 2. 逻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和认识发展顺序的

反映 3. 差别

a) 逻辑是修正过的历史 i. 按照历史固有规律修正历史的偶然性曲折性和偏差 ii. 逻辑具有相对独立性 b) 方法的差别 i. 历史方法包含曲折和偶然因素 ii. 逻辑方法舍弃偶然性,通过概念范畴揭示历史规律 4. 统一

a) 典型形态上高度统一起来 b) 不可分割 3. 现代科学思维

a) 基本特点 i. 变化

1. 综合性的实践对象

2. 主体精神结构即思维结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开放动态

协调

3. 新的思维方法思维工具

31

时代特征

1. 高度分析高度综合:母系统-子系统-平行系统-宏观系统 2. 动态性、信息性、开放性、创造性 3. 高度社会化高度个性化

b) 一般方法 i. 控制方法:

1. 反馈:双向动态联系

2. 黑箱:输入-输出的整体转换功能 3. 功能模拟:行为功能过程考察状态变化

ii. 信息方法: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交换 iii. 系统方法:

1. 整体性方法: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 2. 有序性方法: 3. 系统等级分析方法 4. 模型化优化方法

iv. 结构功能方法 v. 模型化理想化方法 c) 关系 i.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辩证方法作为方法论前提 ii. 辩证思维方法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

Vertical No.10 真理和价值 -牛坑地狱

1. 真理 a) 客观真理 i. 客观性:包含主体不依赖于主体对它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1. 认识对象客体的客观性 2. 认识基础的实践的客观性

ii. 与错误思想划清界限: b) 实践标准 i. 真理的本质规定性:

1. 具体:主观和客观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的统一 2. 全面:一切方面的本质综合

3. 历史:思想向客体主观向客观无止境的接近过程

ii.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iii. 从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作用

1. 逻辑思维是历史实践的产物,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实践能力在精神形式

上的内化和积淀

2. 逻辑证明是实践检验的间接集中化形式 3. 理论分析能为实践提供指导

iv.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c)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i. 真理的绝对性:确定性无限性

32

ii.

1. 任何真理都是主客观一定的具体的统一而不是分裂和对立-客观性 2. 就人类的认识本性来说,主观思维向客观世界接近的方向不可逆转-可

知性

ii. 真理的相对性:条件性有限性

1. 一些部分一些片段的接近或符合-有待扩展 2. 一定程度一定水平的符合-有待深化

iii.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 绝对居于相对之中,在相对中表现绝对-真理在现实中必然表现为一定

的具体关系

2. 相对包含绝对,表现绝对-没有绝对方面,在相对中也不会成立 2. 价值

a) 什么是价值 i. 定义:事物与自己的关系。对自己的意义; ii. 实质: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一致 iii. 含义:主客体关系的特定性质和状态;关系质-客体为主体所用,同主体的

结构、需要、能力、生存和发展相一致。

iv. 意义:

1. 人的对象性活动(主客体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内容 2. 价值形式的多样化的统一

b) 价值的特征:主体性 i. 多元化:任何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都是不同的

1. 价值多元化:社会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群体性-主体多

样性、多层次性和现实利益的差别 2. 价值的历史一元化:

a) 从属的:部分服从整体-任何人最终要经受历史本身的取舍 b) 对立的:多元冲突只能通过社会新陈代谢的历史一元过程解决

ii. 多维性:主体自身的复杂结构无限多方面的规定性和需要,与客体构成不同

的具体价值关系 1. 了解客体的属性

2. 了解主体本身的需要和能力:价值体验受现实条件和客体直接特征的局

限往往仅反映多维价值关系中最切近最直接的部分;全面性能够使之认识到更为深层的价值。 3. 价值多维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iii. 时效性:因主体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时间性

1. 主体是“价值时钟”的指针

2. “超越过去”和“不断创新”是价值的灵魂

c) 价值与评价 i. 价值:

1. 客观性: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特定质和特定状态,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

于人的认识和态度。

2. 原因:产生价值的基础和过程本身是客观的

ii. 评价:

1. 人们对客观价值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认识。 2. 主体站在客体与自己的价值关系的立场,以弄清客体对自己的意义的为

33

目的的认识

3. 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带有浓厚的情感意志色彩

4. 评价标准:对自己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反映 5. 客观的价值标准-实践

a) 主观的价值标准的客观基础和根据,评价标准的标准。

b) 主体本身的客观存在和内在尺度,即客观需要、利益、能力等现实

本质。

c) 不依赖于主观意志,依赖于历史的形成的主体现实 d) 主体的主观必须反映和符合主体本身的客观 e) 客观价值标准的层次性:只有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地位上的主

体才能真正具有客观的科学的价值标准

f) 只有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和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作为最高利益和价

值标准,以共产主义作为价值观念的核心,才能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社会评价。

3. 统一

a)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i. 真理原则: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

理。

ii. 价值原则: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世界符合

人的生存和发展。

iii. 主体尺度:主体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客体,并接受和转化来自客体的反作用 iv. 客体尺度:客体按照其面貌制约和改造主体,并对来自主体的作用作出反应 v. 区别:

1. 侧重客体性,侧重主体性 2. 条件性原则,目的性原则 3. 统一性原则,多样化原则

b)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i. 统一的原因:

1. 同一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补充

2. 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二者互相调节:价值服从真理,需要服从可

能,暂时服从长远,局部服从全局

ii. 统一表现:

1. 相互贯通

a) 互为前提 b) 互相适用 2. 相互引导

3. 检验标准的一体化-实践: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事求是与解放思

想的统一,??

c) 真善美 i. 真:主体在思想上行动上充分地接近和适合于客体的必然性-侧重主客体一

ii. 善:狭义-道德上符合规范,广义-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

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境界。-侧重主体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34

iii. iv. v.

vi.

美:无私的和谐感、愉悦感、自由感,超功利性和创造性,不真的不美,不善的不美-侧重人的具体自由 纵向过渡关系

三者统一的曲折性:

1. 真善美总是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

2. 分工实践认识发展不平衡,三者互相独立和分化 横向综合统一

1. 每一具体领域都有具体的真善美

2. 每一具体领域的真善美又是和其他领域不可分割

Vertical No.11 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石压地狱

1. 实践与人类社会的产生

a) 人类社会的产生 i. 生命和类人猿的出现 ii. 需要与环境 iii. 劳动实践:人手-语言-大脑-人类社会 b) 人类实践的本质 i. 实践概念的发展:道德领域-理性领域-精神活动-物质活动 ii. 实践:

1. 定义: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活动。 2. 特点:

a) 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 b) 创造性的能动活动 c) 社会性的历史活动 3. 意义:

a) 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 b) 把人结合成社会整体

c) 实现物质与观念东西的相互转化 d) 体现自然对人的制约,表现人对自然对象的自主性和

能动性

e) 改变了外部世界,也改变了人自身 f) 合规律的与合目的性的

4. 按照客观规律,贯彻自己的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占

有自然对象的过程。

iii. 实践的基本环节

1. 目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

2. 手段:能够作用于对象的现实的客观力量,同时具有目的

3. 结果:在外部世界,以客观形式实现了的主观目的

iv. 三种基本的实践形式

35

1. 生产实践:人与自然 2. 社会实践:人与人

3. 科学文化实践:人与精神

c) 社会同自然的区别 i. 从自然中分化而来 ii. 采取社会历史形式运动的超越自然性质 iii. 由人的活动构成 iv. 人的活动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社会的有序系统即社会关

系 v. 在能动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形成 vi. 使用可复制和转换的工具进行劳动,把人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vii. 劳动工具的积累性遗传也使人的社会具有历史性 d) 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i. 自然对社会的制约,社会对自然的对立-通过物质能量交换的

劳动实践

ii. 自然环境的作用:影响物质生产的发展-速度,生产形式的选

iii. 不起决定作用,只是条件和前提 iv. 自然对社会的影响受社会状况制度的制约 v. 生态平衡问题

2. 人的本质

a) 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 i. 人是什么

1. 理性存在-唯心论观点

2. 感性的自然存在物-旧唯物主义观点

3. 包含理性在内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即实践的存在

ii. 自然属性:物质载体,物质基础 iii. 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i. 劳动过程:在对象中贯注自身目的,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

客体中,把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意图物化到对象中,最后达到占有对象的目的

ii. 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客体

的同时,也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

iii. 主体性:实践性

1. 自主性 2. 主观性 3. 创造性 4. 自为性

iv. 客体:客观性、对象性、受动性 v. 表现形态:

1. 主体:个体-集团-社会 2. 客体:自然-社会-精神

c) 人是社会历史的存在

36

社会性: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把社会集体积累的性质和能力内化到自身,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性,人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代表

ii. 历史性:历史地形成,处于历史的变化之中

1. 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人社会存在形态不同 2. 人的社会存在形态是一个历史地发展的过程 3. 历史决定人 4. 人创造历史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a)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i. 社会存在:包括物质活动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 自然地理环境, 2. 人口,

3. 物质生产方式:先在既得

a) 人与自然:生产力 b) 人与人:生产关系

ii. 社会意识:全部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

1. 包括:

a) 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意识,哲学,道德,艺术,科学,

宗教

b) 社会心理现象:风俗,习惯 2. 区别于个体意识:

a) 反映社会总体一般存在,

b) 把分散独立的个人活动限制在一定秩序范围, c) 克服个体意识的特殊性

b) 两种历史观 i.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ii. 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i.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2.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3.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阶级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 4. 社会意识是以观念体系形式反映出来的社会存在

ii.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 自身固有的观念形式,运行逻辑,一旦形成便具有对社会

存在的超越性 2. 特殊的发展规律

a) 自身系统的特殊历史继承性联系:反映当代,继承历

b) 同一时代不同意识形式相互影响 3. 表现

a) 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落后与超越 b) 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i.

37

iii.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影响社会存在的偶然形式 d) 社会历史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i.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特点 ii. 社会历史规律:

1. 客观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间本质联系 2. 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贯穿于人的活动,制约人的活动,

其存在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的活动和作用

iii. 社会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

系的发展

1. 生产实践受以往人类创造的生产力的制约 2. 限定与超越的统一,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3. 实践活动又改造现实,超越过去 4.

Vertical No.12 物质生产 -舂臼地狱

1. 物质生产实践-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a) 生产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i. 含义:

1. 生产实践: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价值的活动,人类创造满足自身

需要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资料的社会性活动与过程。

2. 广义: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狭义:物质生产

ii. 物质生产:人类创造物质产品的活动和过程。

1. 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的改造自然、创造具有使用价值的物

质产品的活动。

2. 在一定意识目的支配下,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活动。 3. 解决人类生存第一需要,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

iii. 人自身生产

1. 以家庭为主要社会形式 2. 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3. 受双重法则制约

iv. 精神生产:人类创造观念形态产品的活动与过程。

1. 观念活动

2. 特殊的创造性:与以往不同或以往不存在,创新为本质 3. 个体性

4. 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

b)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根本的实践形式 i. 维持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 ii. 制约社会结构、社会性质和社会面貌的决定性因素 iii. 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iv. 规定人的本性及其发展 2. 物质生产力 a) 构成

38

生产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两大要素

1. 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a)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用以改造、作用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

的、能量的、信息的体系。 i. 包括

1. 骨骼系统:手工工具、机器

2. 脉管系统:动力、能源、运输、储存、包装、自动

控制、信息传递系统

ii. 重要性:

1.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媒介 2. 改造自然的现实物质力量 3. 制约劳动组织形式和劳动方式

4. 制约劳动者素质,决定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5. 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基础

b) 劳动对象: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将劳动加于其上的一

切对象。 i. 包括

1. 自然物 2. 原料

c) 劳动者: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智力的人,即

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

2. 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

a) 科学技术: i. 科学: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对客观世

界各种运动形式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ii. 技术:社会活动的人工组织系统,经验方法工艺和能力。 b) 经济管理

iii. 两大规定性

1. 质的规定性:生产力的具体性质

a) 使用生产工具的状况 b) 具体劳动方式

2. 量的规定性:生产力水平

a) 生产规模和能力 b) 劳动生产率

iv. 客观物质性

1. 主要要素作为物质实体而存在 2. 人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3. 既得力量的生产力

b) 内在矛盾及演变 i. 生产力:

1. 人类对满足需要的追求,自然对人需要的否定产生的矛盾推动生

产力不断发展 2. 需要:

i. ii.

39

a) 自然需要:维持生存

b) 社会需要:维持社会关系需要,政治需要,精神需要 c) 随物质发展而不断变化 3. 生产力的发展可能

a) 体外器官超个体性

b) 量上无限发展:利用外部自然的无限力量 4. 三个历史形态:人的天然器官的有限性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限

性矛盾

a) 手工生产

b) 大机器生产:代替人手和人力

c) 自动化生产:代替人脑的控制管理功能

3. 现代物质生产实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 特点 i. 农业革命

1. 种植性、畜牧性代替了渔猎采集性生产 2. 冶炼

3. 个体手工劳动

4. 朴素科学知识和经验性生产技术

ii. 工业革命

1. 机械工具代替手工 2. 能源动力革命 3. 产业机构革命

4. 劳动组织形式与劳动方式革命 5. 科学技术成为物质生产的重要因素

iii. 信息革命

1. 新科学技术革命 2. 转向第三产业

3. 科学技术成为重要和直接的生产力 4. 智力、精神生产的作用加大

iv. 两面性 b) 大力发展生产力 i. 现状: ii. 必要性

1.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2. 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3. 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4.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5.

Vertical No.13 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 -血池地狱

1. 社会交往和社会有机系统

a) 社会-人类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

40

i. 人类活动空间的共同性,时间的连续性构成人类的社会存在 ii. 以文化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以生殖为基础的自然关系 iii. 社会的起源:人类个体之间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交往活动 b) 社会交往的特征和分层 i. 特征

1. 自觉性 2. 中介性 3. 客观性

ii. 交往的不同层面

1. 生产技术 2. 经济社会 3. 政治 4. 精神

c) 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i. 社会制度体系的诸多层次

1. 生产技术规范

2. 社会经济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 3. 政治法律制度: 4. 意识形态

d) 社会有机系统及基本结构 i. 显结构:社会交往制度 ii. 隐结构:社会交往关系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a) 生产关系 i. 构成

1. 静态: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

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构成

2. 动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

ii.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经济形态划分的依据,决定其他关系 iii. 生产关系表现为社会分工 iv. 客观性

b)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i. 两重关系互为中介

1. 生产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2. 生产力是人与人关系的中介

ii. 相互关系

1. 生产力限定生产关系的范围

2. 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生产力,选择生产力的可能现实化形

iii. 相互矛盾

1.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2. 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

3. 生产力的进步超越生产关系的弹性和开放性后,就必须改革

或革命

41

3. 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

a) 经济基础: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

生产关系的总和。

b)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交往关系制度化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 i. 更高的自觉性,超经济性 ii. 暴力性、强制性 iii. 阶级性:以国家政权为核心 c) 矛盾 i. 经济决定政治 ii. 政治能动的反作用

1. 作用巨大 2. 作用前提:

a) 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 作用范围由经济基础的状况限定

3. 加速延缓,决定历史斗争的形式,但不能改变历史运动的总

的方向和趋势,不能决定内容

d) 辩证关系 i. 政治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的类似反映,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

建筑的可能性范围

ii. 政治上层建筑在其经济基础的可能性范围内的选择是一个动态

过程

4. 思想上层建筑

a) 精神生活 i. 运用语言符号对对象的观念或象征性把握,超越现实物质性领

域,达到广阔的可能性领域

ii. 不能脱离物质生活 iii. 对可能世界把握的意义凝聚并固定于某事物之中,形成广义的语

言符号,成为精神交往的基本规范

b) 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化 i. 意识形态:系统化理论化的阶级意识

1. 关于观念的科学:法国经济学家特拉西19世纪,揭示人们

的偏见和倾向的根源

2. 观念体系:马克思,反映特定经济形态,从而反映特定阶级

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3. 世俗的宗教:西方学术界,由特定社会集团使用来解释世界

的概念框架

4. 与科学性客观性的关系:取决于其反映的社会集团的利益是

否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相一致 5. 历史产物

a) 由于经济利益的对立,使人们对自身生活的意识不仅受

制于人与自然的对立,也受制于并反映人与人的对立 b) 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得社会能够供养一个脱离物质劳动

的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阶层

ii. 表现形态:

42

1. 政治法律思想

2. 道德:把人的现实行为置于理想的行为标准下

3. 艺术:形象性象征性把握世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生

4. 宗教:虚幻的道德 5. 哲学

c) 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有机系统中的作用 i. 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1. 受其影响

2. 对经济基础的反映比政治上层建筑要间接,整体,长远 3. 非强力的方式发挥作用

5. 有机系统的演化

a) 社会整体运动 b) 社会形态的演进 i. 社会形态: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 自然历史过程 i. 社会有机系统的合目的性的演进 ii. 在自然规律支配下运行,也是合规律性的 d) 统一性多样性 i. 统一性体现在生产力水平的持续发展 ii. 多样性体现在上层建筑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方面 iii. 世界历史的统一性中,保存各个历史的发展起来的民族的生活方

式的多样性

iv.

Vertical No.14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枉死地狱

1. 阶级和阶级斗争

a) 阶级斗争起源和社会阶级结构演变 i. 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

1. 物质基础:剩余产品

2. 直接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

ii. 阶级:经济范畴,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和承担者,特定经

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

b) 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 c)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2. 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 a) 国家的本质 i. 公共权力性和阶级性 ii. 对内对外职能 iii. 国体和政体

b) 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 c)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

43

3. 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和自由

a) 从资本主义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 i. 多数人统治 ii. 原则

1. 多数原则:少数服从多数 2. 程序原则

3. 少数原则:保护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iii. 基本涵义:

1. 民主是一种政治权利

2. 特定类型的国家制度-政体

3. 深层本质和基础是政治统治的阶级性质-国体 4. 与专政相联系

b) 政治自由的历史形态 c)

Vertical No.15 人民群众的和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磔刑地狱

1. 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 a) 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b) 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内在

联系起来-唯物主义历史观 c) 历史: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客体的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

的过程。

d) 历史规律:贯穿于历史过程的必然性、秩序性、常规性,内在本质联系。 i. 人的活动受确定的前提和条件的制约

1. 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生产关系

2. 社会政治条件:政治制度,社会政治组织

3. 社会精神条件:精神传统、思想文化氛围、道德、宗教??

ii. 人的活动是有意图的,但是意图本身却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iii. 历史规律规定历史的最一般方向,不能完全说明人的一举一动和历史

的全部面貌

2. 人民群众

a)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i. 唯意志论: ii. 历史宿命论 iii. 认识论根源:思想动机作为推动历史的最后原因 iv. 社会阶级根源:统治阶级夸大帝王将相的作用,贬低物质生活资料生

产在历史中的作用,从而贬低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b) 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i.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44

a) 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b) 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历史观

ii. 人民群众:历史范畴,在历史进程中以群体力量发挥作用,未留下自

己姓名和打上个人意志印记的人。 1. 量:多数人

2. 质: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c) 具体表现 i. 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ii.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iii.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 个人

a) 一般原理 i. 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1. 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制约

2. 不同个人有着不同社会关系的差异性 3. 个人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a) 人的依赖 b) 物的依赖 c) 自由

ii. 发挥作用受制约

1. 不同社会阶段

2. 同一社会阶段,不同社会地位 3. 同一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素质

b) 普通个人 i. 每个人追求自己目的,创造自己的历史,无数人按照不同的方向,对

外部世界的各种影响产生的结果就是社会历史。

ii. 普通个人所追求的需要与历史发展的前提是一致的 iii. 表现

1. 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事情 2. 为历史输送杰出人物

3. 现代科技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可能发挥“超常性影响”

c) 历史人物 i. 不可替代性 ii. 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iii. 精神启动作用

1. 思想界的杰出人物为社会发展提供锐利的精神批判武器,为变革

开辟道路

2. 文化界的杰出人物为历史发展提供时代精神的直觉,促使人们用

新的眼光看待事物

3. 科技界的杰出人物探索自然奥秘,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

iv. 脱离时代精神的杰出人物就会“灵魂早逝” v. 评价历史人物

1. 历史主义: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予以评价 2. 阶级分析:将历史人物同他所处的阶级联系起来

45

4. 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 群众观点 i.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ii.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iii. 向人民群众负责 iv. 向人民群众学习

b)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i. 前者依靠后者 ii. 后者代表前者 iii.

Vertical No.16 科学及其社会功能 -火山地狱

1. 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 a) 形成和本质 i. 各种含义:

1. science: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系统知识,自

然科学的简称 2. Wissenschaft:一切系统的知识和学问,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3. 科学:分科之学,知识体系,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

识。

ii. 本质:

1. 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 2. 是以正确反映现实及其规律为内容,

3. 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系统, 4. 是形成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

b) 分类和特征

c) 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 i. 特殊性

1. 创造性 2. 探索未知 3. 个体性 4. 不可强制性

ii. 共性

1. 继承性 2. 协作性

d) 推动历史进步的巨大杠杆 i. 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ii. 促进文化教育、艺术及各种社会服务事业的繁荣 iii. 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

1. 提高劳动生产率

46

2. 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3. 造成产业结构变化

4. 改变人们的一般社会关系

2.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a) 社会生产决定

b) 社会制度、阶级关系制约

c) 哲学、政治、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 3. 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 a) 现代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 i. 性质:在科学转化为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

对社会生产力进行质的改造的革命。

ii. 发生的基础

1. 科技发展:科技一体化的产物

2. 生产高度社会化:社会本身发展的产物

iii. 特征

1. 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生产一体化

2. 直接改革了生产力的质的构成,各要素成了科学的物化

a)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工艺过程 b) 劳动者 c) 管理 d) 生产过程

e) 生产部门的结构 3. 智能革命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i. 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途径

1. 科学知识物化到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上 2. 物化到劳动对象上 3. 武装劳动者

4. 转化为生产组织管理的手段

ii. 原因

1. 科技生产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中的最重要因素 2. 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增大

3. 国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的体现

iii.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分子 c) 与社会发展 i. 技术决定论

1. 乐观主义:科技革命代替社会革命

2. 悲观主义:人的异化和全球问题归罪于科技进步

ii. Marxism的技术观:双重依赖性

1. 技术决定作用,和其他要素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结合共

同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

2. 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生产也决定科技的产生和

发展 3.

47

Vertical No.17 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 -石磨地狱

1. 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 a) 文化的内涵 i. 广义:人化,映现历史发展中,人的物质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

ii. 狭义: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 iii. 共性:由人创造,为人所持有 iv. 定义: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

力量、尺度的方面和成果。 v. 特点:

1. 人化形式

2. 社会性质:可能范围内的一切人都有意义的

a) 人类活动

b) 活动的中介形式 c) 活动的成果本身 3. 多样形态

a) 儒 b) 佛 c) Islam

d) Christianism

b) 人类发展与文化存在 i. 文化存在:渗透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揭示人与动物的区别,文化

物与自然物的区别

ii. 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

1. 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

2. 文化本身具有超越主体的客观形式

iii. 两个阶段

1. 建立在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基础上:依赖自然 2. 建立在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基础上:人发现自己

c) 两种文化理论 i.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1. 人类改造世界和改造人本身的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 2. 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准绳 3. 文化具有自身相对性的自己构成自己的过程

ii. 非马的文化理论

1. 无限夸大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 2. 夸大历史偶然性而否认历史规律性

3. 夸大文化相对主义,抹杀文化进步的内在标准

2. 文化的分类结构功能 a) 分类 i. 物质文化:农艺景观、工艺景观 ii. 行为文化:行文规范、社会制度

48

精神文化:文化心态(民族情感、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操)、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

b) 一般结构 i. 文化产品 ii. 活动模式 iii. 文化观念 c) 社会功能 i. 信息功能:传递社会经验,维持历史连续性 ii. 教化培育功能:塑造人 iii. 社会发展动力功能:改造外部世界的基本手段就是文化活动模式 d) 认识功能 i. 认识在文化遗传的基础上发展 ii. 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形成特定信息选择加工理解系统 iii. 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认识的途径 3. 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a)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i. 传统:由历史沿传下来,体现人的共同体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

系。

1. 形式:延续性、群体性、潜意识性、群属认同性、可塑性 2. 内容:价值观念系统

ii. 传统文化: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重人文轻自然,重价值轻知识,重经验轻科学,

封建文化和农业文化

2. 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血缘文化 3. 以人生为基本主题,修养文化

iii. 中华民族精神

1. 坚忍不拔 2. 和谐统一 3. 重义轻利

b)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i. 民族发展在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 ii. 不能完全排斥或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 iii. 吸收、继承和创新 c) 文明是文化进步程度的标志 i. 文明: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 ii. 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iii. 文明量度文化发展程度

1. 文化产品的数量 2. 精神生活的过程 3. 参与创造的程度 4.

Vertical No.18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 -刀锯地狱

49

iii.

1. 人的全面发展 a) 人性的具体性 i. 人性:人在自己创造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 ii. 具体性

1. 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 2. 历史性

3.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 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 i. 社会关系达到某种全面性,人的全面性才能在其中实现 ii. 人的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1. 人的依赖:没有个性,依赖社会共同体 2. 物的依赖:异己的社会关系同个人对立

3. 自由个性:个人全面发展,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共同的财富

2. 人的价值 a) 内涵 i. 通过创造物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显示了人本身的价值 ii. 人的价值: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创造价值的价值 iii. 物的价值:从属于人的目的的单纯的工具性价值 iv. 人的价值的二重属性

1. 工具性:社会价值 2. 目的性:自我价值

b) 实现 i. 潜在的价值:主体力量所具有的创造性能力和潜能,生物遗传社会遗

传,自然进化社会进化得来。

ii. 实现的价值:

1. 主体能力 2. 主体作用 3. 主体地位:价值实现的标志-主体活动适合于主体自身和整个人

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主体合理占有和享用,对确立和提高主体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iii. 价值取向:社会需要,现实条件

c) 评价:主体的观念活动,主体对价值对象的价值功能的判断 i. 客体价值的评价:是否满足人的需要 ii. 人的价值评价:

1. 是否实现了自己的工具性价值,是否创造了价值 2. 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价值,是否获得了价值

iii. 价值尺度(标准):人的活动及结果是否提高了人的主体性。

1. 一定行为主体的“自我评价” 2. 他人社会对他的“社会评价”

iv. 一元社会尺度:

1. 历史的 2. 全面性的 v. 价值观念:价值评价尺度,主体对自身需要的理解-主体对人生意义

的理解,对人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cx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