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11-14 02: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畜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家畜生态学:研究家畜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生态现象:以家畜为一方,把他们的生态环境为一方,二者在相互影响与不断统一的过

程中所形成的状态。

3.环境:周围空间中对家畜存在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条件所组成的有机综合体 4.环境因素:家畜生态环境中的各个单一因素。

5.生态因子:对家畜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直接的作用的因素

6.生存条件:在生态因子中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必不可少

的因素

7.耐受性定律:对于同一个环境因素,各种生物的耐受限度不同。最适范围也不相同。这

就是为什么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栖息地的原因。即使在同一种生物内随着年龄、生理状况的变化耐受限度和最适范围也存在差异

8.主导因子:家畜的生存条件中常有一两种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对家畜起着决定性的主

导作用这些条件成为??

9.生态价:生物种的生态价值,具体是指生物种对外界的环境的适应幅度的大小

10.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存环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

类群。

11.适应:物种受到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机能或遗传的改变 12.遗传稳态: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群体能够维持本身遗传特征不变

13特殊环境:有的环境条件比较特殊,一般的家畜是不能够适应的,如高温、高海拔、严.

寒等

14.风土驯化: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

15.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同一种个体在一定空间中

的组合他占有一定的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钟内关系结合成的一个统一体

16.环境阻力:把妨碍繁殖能力的生物环境因素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抑制作用的总和称

1

为环境阻力

17.生态位: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食物、天敌等多环

境因子的关系。

18.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19.生态入侵:某些生物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的将其带入某以适应其生存和繁衍的地区他的

种群便不断增加分布地区逐步稳定扩张使当地生物群落被扰乱或发生重大改变

20.群落演替:一定地段上的生物群落有一个类型演变为另一类型的过程

21.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2.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个生物种群之间靠以食物为中心的摄食、被摄食关系而结合到一起

具有一定顺序或序列构成一个整体称为

23.适应性:生物对其在外界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过程

24.条件病原体:当动物在强烈应急情况下抵抗力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时,这种条件病原体

才能够感染或引起动物发病

25.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原则组建起来的农业生态系统

26.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以及本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

处于动态平衡

27.初级生产者: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物质,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

质的绿色生物。如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28.生态效率:是能流过程中各个不同点上能量输出和输入之间的的比率也就是所有生产的

物质量与生产这些物质所消耗的无质量的比率

29.生物积累:某些物质特定是有毒物质进入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 生物浓缩: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生物放大:某些物质沿食物链从低到高等营养级物质浓度显著提高的现象。

30.生物学周期:自然界有许多周期性变化,同这些变化相对应,动物在行为和生理上以及

数量分布和生活方式上出现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从而在繁殖、迁移、

2

休眠、换毛和进食等方面出现一系列周期性现象,这种周期性变化,生态学上称

简答题

1. 生态因子分类:

1》.非生物因子:1.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2.土壤因子:土壤的理化性质、PH、粒状等3.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2.》生物因子:1.植物因子:植物之间共生、寄生、附生等关系2.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3.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等。 2.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1.最小因子定律2.耐受性定律3.限制因子4.因子的综合作用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调剂性6.生态价7.生态型 3. 世界家畜分布的生态地理区:

1.陆地冻原地带2.高海拔山地与高原地带3.温带草原与热带稀树干草原4.荒漠半荒漠地带5.热带雨林开阔地带与沼泽地带6.农业耕作地带 4. 种群生态学意义:

有利于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捕食、共同防御害兽、组成繁殖群体、有利于行为的形成 5. 生物群落特征:

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的生物在生态上是相互联系的 、生物群落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生物群落中的各个成员在群落中的重要性事不相等的、生物群落具有空间和时间结构、群落边界的模糊性。 6. 生态入侵危害:

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其携带病毒可能对人、动物构成威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7. 区分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特点:

气体型循环:循环时间段短,周转率高,流通量大,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的特点。是一个完全循环类型,主要贮库是大气圈。沉积型循环:主要是经过岩石的分化和分解作用,把贮存在库中的物质转变成为生态系统中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这种转变过程相当

3

缓慢,具有非全球性循环特点,是一个不完善的循环类型,主要贮库是岩石圈。 8. 保护生态平衡的基本措施 :

1.控制人口的增长2、组建优质高产生态系统: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地、组建优质高产的农田生态结构3.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三废”、发挥生态系统净化作用、加强生物防治。 9. 生态农业类型:

1.时空结构型: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农户庭院立体养殖模式2.食物链型3.时空食物链混合型。 10. 农业生态系统类型:

1.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农作物轮作、间作和套种、农业间作、林落间作、菜胶间作、种植业和食用菌相结合2.物种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稻田养鱼鸭、莲塘养鱼、林蛙共生3.能量和物质多层次利用的生态系统:基塘生态系统: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以沼气为纽带的多层次利用系统4.多功能农工商联营生态系统:农、林、牧、副、渔、以林特产位为主、以水产养殖为主、以粮食加工为主。 11. 生态畜牧业特点:

1.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形成高效无污染的配套系统工程2.系统内部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3.以食物链形式进行物质循环 和能量循环4.能量和物质循环网络完善和配套。 12. 研究家畜生态学的意义:

1.制定畜牧业规划的重要前提 之一,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2.在家畜育种工作中,必须充分掌握当地的自然地理资料,仔细分析研究,使育种方向和规划完全符合于当地的环境条件 ,使家畜的遗传潜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出来3.家畜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能力,与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等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4.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大规模工厂化 ,为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好防疫和环境控制问题,使环境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声音、灰尘、空气微生物有害气体等都符合卫生学要求。5.畜牧生产如果管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13. 耐受性定律的涵义及对畜牧业的指导意义:

4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适应范围 。1.每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限度和最适范围2.一种生物可能对一个因子的耐受限度较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受限度较窄 3.对所有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都较广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4.当一个物种的某一个生态因子处在 最适范围之外时,该物种带另一些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将会下降5.在自然界中,生物不可能像在实验室那样生活在某些特定环境因子的最适范围之内6.在生物的繁殖阶段,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特别明显。

14. 适应的概念?表型适应和遗传适应有何区别和联系:

适应:指生物收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机能反应活遗传反应。区别:表型适应可分为形态适应和生理适应,动物的形态适应,可以从它们的体格大小、腿的长短、足的结构和耳的大小等表型性状表现出来。生理适应是最重要的机能,动物可运用自身的各种生理机能(如代谢热的产生、皮肤和呼吸道的散热、外围血液流量、水代谢等的变化)来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遗传适应则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群体能够维持本身遗传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自然选择的结果。联系:P21

15. 为什么说水热条件是对家畜生态分布影响最大的外界环境因素:

一.温度是外界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家畜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1.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家畜的体热调节上。2.温度对其他气象因素具有重要影响。3.温度还决定着农业生产状况,各地由于积温不同及其他因素影响,农作物种类及耕作方法也可能不同,使家畜饲料种类和数量具有明显地区差异,因而影响其种群结构4.在温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各地植被互不相同,使家畜种群分布各具特点,生产性能,产品数量,质量受到影响 二.1.降水的数量和季节性分布,决定着空气湿度状况,对家畜体热调节具重要影响2.降水量常有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使家畜侵袭病的发生,传播具有明显地域性和季节性3.降水量还决定了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进而决定了农业生产制度和植被情况,使各地饲料种类数量个具特点,影响畜种分布。所以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家畜分布的 主要因素。

16. 为是么种群增长曲线不能呈“J”形曲线:

任何一个种群都不可能按几何级数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增长时,随着数量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o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