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1.3中国的人口同步试卷(新版)湘教版

更新时间:2023-11-10 03: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读下图,完成1~3题。

1.A、B阶段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的原因是( ) ①国家贫穷落后,社会动荡 ②社会医疗保障条件差 ③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 ④隐瞒人口的现象普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C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多子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 C.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

3.D阶段人口增长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的生育观念变了,都不愿多生孩子 B.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C.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 D.人口死亡率增高 4.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简称是( )

A.京 B.津 C.沪 D.渝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摘录)回答5~8题: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以下简称为“大陆”)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大陆”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大陆”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5.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 B.美国 C.中国 D.日本 6.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我国当前的人口密度约为______人/平方千米。 A.110 B.70 C.45 D.143

7.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高、低、高”的模式,很快过渡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低、低、低”的模式,主要原因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经济迅速发展 C.自然条件好 D.人口基数大

8.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我国人口总数为13.7亿,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 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耕地多,气候好 B.东部地区多草原,地形起伏较大

1

C.东部地区生产落后,需要的人力资源较多

D.东部地区工商业不发达,交通运输业落后,不利于本区人口的向外迁移 10.下图是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较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B.西部人口比东部多

C.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D.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加快了城镇化步伐。据此完成11~12题。

11.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原因描述不确切的是( ) A.教育、医疗条件好 B.就业机会多 C. 劳动力充足 D. 生活条件好 12.下列说法可信的有( ) ①城镇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②城镇发展会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③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抢了城里人的工作,禁止农村人进城务工④城镇化的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了我国人口统计报告,报告显示:6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口数逐年增加。根据这一趋势,预测未来我国将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①社会劳动力减少 ②劳动力素质低 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④经济发展下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下面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位于黑河—腾冲线以西的是( )

15.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具有典型的地广人稀特点的是( )

2

二、综合题(共55分)

16.读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在数量和增长速度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2)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举两例。

(3)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 发展和 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20世纪70年代以不,人口增长曲线逐渐平缓,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 这是实行 的结果。

17.读下图,完成问题。(19分)

(1)判断图中A、B、C、D四点的人口密度。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________地区人口密度大,________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3

(3)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大致沿黑龙江省的a_______到云南省的b_______一线。

(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E省是我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但是E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请你解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为什么?(3分) 18.读图分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不含港、澳、台)数据,回答问题。(12分)

(1)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不含港、澳、台),2000~2010年人口净增长________万人。(2分)

(2)2010年常住人口总量排名第三位的是________省。(2分) (3)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是37.98%,西部地区占全国比重是_____%。(2分)

(4)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________(升高、降低)。(2分) (5)人口普查统计说明,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问题,其中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请为解决发达地区人多地少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每小题4分)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国、该地区的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关于中国人口的最大容量,经各方专家测算,结论均为16亿人,如超过16亿人,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破坏性影响。

材料二: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且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20年来,全国少生了4亿人(而美国人口只有2.7亿),计划生育政

4

策对我国作出了极大贡献。

材料三:2005年,一位记者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个穷山沟里与放羊娃有一段对话,“今年几岁?”“16”“怎么不上学?”“我放羊。”“你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了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了娃娃将来干啥?”“放羊。”

(1)读了材料一、二,你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人口政策可以放松了,你认为能放松吗?

(2)读了材料二想一下,全国少生了4亿人,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3)读了材料三以后,你有何感想?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多下工夫?

5

参考答案

(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等(任选两例) (3)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 (4)变慢 计划生育

22

17.(1)100~400人/千米 1人以下/千米 (2)东部 西部 (3)黑河 腾冲

(4)广东省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大量进入 (5)沿海地区人口多,内陆地区人口少

(6)不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承载量小。 18.(1)7 390 (2)河南 (3)27.04 (4)降低 (5)实行计划生育,禁止乱占耕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以解决大量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的压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r9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