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4年高中英语教研组论文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的欣赏

更新时间:2023-12-19 16: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文的欣赏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基本固定:阅读—回答问题—分析重难点。往往忽视了课文作为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从《美国南方》这一课去挖掘阅读课文优美之处,看看新课标对阅读材料的要求,从而达到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落实。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 欣赏 《美国南方》

现行的人教版英语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覆盖了新课标的要求,选语言素材具有时代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同时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质。教材通过这些话题及语言素材,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阅读部分提供了主要的阅读语篇,题材和体裁多种多样,载有该单元有关主题的重要信息,还呈现了其中大部分的词汇和主要的语法结构。 但是综观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语篇教学,教师多数重视培养阅读理解的应试技巧,挖掘语言材料,关注考纲要求的语法、词汇、句型,一篇篇优美的语言文章上成了支离破碎的短语,句型理解和掌握成了关键,学生难以学习语言的运用,没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白白浪费了语言素材的缤纷呈现。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西方文明之美,其中就包括对英语语言的欣赏。本人看来,从欣赏的角度去讲授阅读课文,学生的语篇意识会更强,层次更清晰,内容更深刻。

本文以人教版高二下册UNIT16 READING THE AMERICAN SOUTH作为鉴赏,细析课文中可欣赏的教学材料。 一.对比手法运用突出

英语书面表达一般要求掌握写出100词左右的短文。对比性写作对高中生来说是难度最大的一种类型文章,结构和比较角度难以把握。此文从一开始就简略地讲述the American south 的灾难历史,让人在字里行间就置身于种种灾难中,水深火热,伤痕累累,好不悲凄。而第二自然段一个But连词就给人看到了the American south无限的希望和远大的前程。在描述其充满希望与成功的历史时,让人坚信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一切均可从头再来。如The city was destroyed and there was no money for reconstruction. In fact, when the new mayor of Atlanta started working in 1864,the city had only $1.64. The post-war years were hard and the people of Atlanta struggled to rebuild the city and create a new South ?? 前后的对比鲜明,学生很容易的就可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去理解,文章大意一下子就涌现在脑海中,再多的分析讲解都不如在这写作结构上稍作提示,就能心领神会。 二. 例子的运用很经典

讲述美国南方充满希望与成功的历史时,没有铺垫,没有太多的概述,不求面面俱到,一句“Atlanta, Georgia, is a good example.”就娓娓到来。高二的学生非常了解美国的亚特兰大,即使不懂它属于哪个州,也对亚特兰大不陌生。因为亚特兰大是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家乡,亚特兰大还承办了1996年的奥运会。在阅读关于亚特兰大的发展时,也体会了它之前所经历的各种灾难,让人对这个城市的顽强不屈肃然起敬。“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the eyes of the world were on Atlanta and the city was proud to display its new image. ” 亚特兰大俨然一坛在废墟中茂盛的玫瑰,一塘齐出淤泥的荷花。这个城市的历史就是美国南方历史的缩影。拿亚特兰大作为例子,使没到过美国的人也能很好的感受美国南方的历史变迁。再没有哪个地方比亚特兰大更能让不熟悉美国的人更好的去了解美国了。

三. 语句用词简明扼要

1

1、句子简单,易于理解 全文共29个句子,18个新单词,其中简单句较多,有10句,“and”连接的并列句有8句,这在英语的说明文类文章是比较少见的,使得整篇文章容易理解,欣赏起来到位。另外,复合句有8句,当中就有多数是容易掌握的。如:

(1)There are signs that a new, different South is coming out of its dark past. There are signs that就是个固定句型“有种种迹象表明??”

(2) When the new mayor of Atlanta started working in 1864, the city had only $1.64.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在初中就是学生最熟悉的句性之一,“当??时候,??”。 (3) It was also in Atlanta that one of the great leaders of the Civil Right Movement,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was born. It was ?? that??是高中重点掌握的强调句,除去It was ?? that??,理解句子的其它内容就行了。

(4) Dr King grew up in a city where nearly half the population was black, but where segregation took away many of their rights. where引导了两个定语从句,只是用了but并列起来,只要知道a city作为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学生就好理解了。 带非谓语动词的句子也是较短的句子,不影响阅读,如:

(1) Atlanta quickly recovered from the destruction caused by the Civil War. “由内战引起的”。

(2) The injustice in the city and in the South led Dr King to organize non-violent demonstrations aimed at ending segregation. “目的在于结束种族隔离的??”。 因此,这篇课文算得上是历史题材中难度较小的一篇,值得推荐给学生重点阅读。 2、用词准确

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文,用词非常准确,弦外之音已显露其中,不费舌唇狡辩。通过此类语言的欣赏,可提高学生英语正确表达的水平,理解更自然。

如:The wounds are slow to heal and the scars run deep. “run” 为“变得”之意,表示同一意义的词还有become come get go turn grow等。用run,形象地描述了伤痛在治疗过程中,困难重重,影响了伤口的愈合,使得伤口有越来越严重之嫌,逐渐裂开之意,给人越发心痛的感觉。而become提及变化,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come,习惯用于这个词组come true中;get 往往有遭遇不测之意;go通常指变糟糕;turn为变化的程度,turn green, turn yellow; grow指成长的情况,如grow tall;均没有run的形象的感受。 又如:The city saw a series of fierce fights ? 中saw,原形为 see(看,看见),一般它只表示人、动物看,而在这用the city 地名作主语,发出see这个动作,拟人手法的写出了“城市见证、经历了一系列??间的激烈斗争”,比单独用见证witness或经历experience更显出“这座城市”的重要与伟大,因为“其”能“看到”任何一切。正如:2008 saw the 29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2008(时间)多么重要啊。

诸如此类的表达,用词精确,比起其同义词更让人体会到阅读文章表达出来的要义。如此,不失为阅读中可欣赏的一处。 3、句子结构优美

这课第一段有个句子,出现了英语特有的句型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汉语的结构美。5个名词各自带着自己的定语形成了结构对称的优美句子,细读之下,它的排比手法让我们对于美国的苦难如数家珍。 The history of the South is one of suffering: the suffering of the Native Americans who were killed or driven off their land by European settlers; the pains of slaves brought from Africa by greedy slave traders; the death and poverty of the Civil War; the hardships of unemployment and civil unrest in the post-war years and the

2

Great Depression; the many sacrifices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南方的历史是苦难的历史:被欧洲殖民者杀戮或驱逐的土著人的苦难;被贪婪的奴隶贩子从非洲贩卖来的奴隶的痛苦;内战带来的死亡和贫困;战后和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和国内动荡;民权运动中的诸多死难)。

这段文字利用意思相近的几个名词(suffering, pains, death and poverty, hardships, sacrifices)和不同的定语修饰,排列出整齐的句群,很好的展现了英语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通过欣赏这样的句群会发现:这样工整的名词排列得益于不同于汉语的句型结构,如定语从句和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突出了前置的中心词。而在中文译文里,因为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前,所以显得有点长且杂乱,失去了原文的明晰和气势。通过比较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语言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精彩,进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本文从人教版高二下册UNIT16 READING THE AMERICAN SOUTH 这篇课文挖掘英语语篇语言中的美,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对语篇、语言美的欣赏,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写作结构和方法,对于准确掌握英语的表达更能自然习得。长期以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寻语言、结构内在魅力,发现英语语言蕴涵的多方面的美,获得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内驱力,从而提升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金莺 宋桂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道义.高中英语第二册(下)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发教育出版社,2004 3.麦琪.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欣赏[J].中学外语与学,2010,(2):44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7x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