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历史试题(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3-04-07 23: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0年7月10日8:00-9:30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解析版)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升交回。

一、选择题

1.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 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

B. 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 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

D. 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体现的是当时贵族的日常行为规范,C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军功爵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D排除。故选C。

2. “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A. 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 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 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 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

【答案】B

【解析】

- 1 -

【详解】材料“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体现的是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给音乐发展带去了活力,B正确;A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3. 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

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④②③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出现在明朝;②出现在元朝;③出现在隋唐;④出现在清末,因此正确排序是③②①④,A正确,BCD排除。故选A。

4.

4. 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 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 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 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 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 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55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