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随州-乡镇-殷芳-四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小鱼儿》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6-10 13:0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年级信息技术《我的小鱼儿》说课稿

随州广水市广办一小 殷芳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鱼儿》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鱼儿画中游》的第二次活动中的内容。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工具,填色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鱼”的图案。

在教学时,结合实际情况,将这个内容作为一课时来向学生讲授。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刚学习画图软件的使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有很强的求知欲,对色彩也有了许多很强的感受和丰富的认知,当画图软件把斑斓的色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必然会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刺激,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利于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工具,同时,使学生对于色彩的选取和运用又能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由于信息技术课的操作性强,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画图软件中的曲线工具画出不同的图形,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会使用填色工具为图形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并且学会使用文字工具为所画图案配上文字说明;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分组创作和作品展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合作学习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曲线工具,填色工具,文字工具设计一幅“鱼”的图案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阐述: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比较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利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自学—实践—解惑—再实践—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教室 课件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图像展示,导入课题

(三)引导启发,探索新知

(四)作品展示,互评互学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用动画向学生创设下面的场景:在美丽的海底世界,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热带鱼在海底游来游去,可是其中有一条鱼却没有任何色彩,这条鱼很伤心地说:“我怎样才能和你们一样拥有漂亮的颜色呢?”,同学们,你们想帮帮它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故事情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轻松的学习。

(二)图像展示,导入课题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导入到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这一环节我会出示一组色彩斑斓的热带鱼的图案,并且问:这些鱼漂亮吗?你想画出这样美丽的鱼吗?学生兴趣进一步高涨,然后教师指出画小鱼需要很多线条流畅的曲线,用直线工具是画不出来的,用铅笔工具又很难达到自己的要求,怎么办呢?老师有办法,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画画美丽的小鱼儿。从而引出课题。

(三)引导启发,探索新知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急于了解新的知识。此时是教授新知识的最好时机,在此环节,我这样设计:

一、学习曲线工具

1、我一边讲述一边操作,从我的示范中让学生了解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2、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利用曲线工具画出热带鱼的外形线条。学生在绘制热带鱼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解决,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能够使学生灵活掌握橡皮工具的使用。

【设计意图】有任务就有动力,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我想象和尝试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填充颜色

当学生初步学会了曲线工具的使用后,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提出新的任务:“同学们已经画出了漂亮的热带鱼的外形,我们怎样才能给它们加上美丽的颜色呢?”

在这个环节我先请一个同学上台演示,并且要求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述操作方

法。然后再请一个学生上台填充另一条鱼的颜色, 这次是一幅故意留有小缺口的画,(画“鱼”的两条曲线没有连接好),当学生填充有缺口的地方的颜色时整个画布都被填上了色,老师立即问: “咦?怎么会这样呢?”学生一下子懵了,这时我提醒大家:在左边的工具栏里找找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引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同学们用“放大镜”发现放大后的鱼的尾巴有缺口,再用铅笔工具把缺口修补好。通过比较、分析、实践,得出结论:原来填充工具只能对封闭图形进行填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主动操作和自我发现,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学习使用文字工具

学生们的鱼画好后,我说:“同学们画的热带鱼都很漂亮,这么漂亮的鱼怎么能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给自己小组的鱼取一个动听的名字。“这么动听的名字怎么把它写在自己的画上呢?”引出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互评互学

一堂好课,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很重要。在此环节,我这样设计:“同学们的设计都很美,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同学们可以从各方面进行公正地评价或提出建议。”选出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一边展示一边请作者讲讲自己的“鱼”的故事一边让学生评价,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创作能力在不断提高。

教师小结。

八、教学反思

在教授完《我的小鱼儿》以后,我有几点体会:

1、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是成功的,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大胆尝试、讲练同步、互评互学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技能。

2、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探究、自主学习、协作交流、自评、互评的良好氛围,学生由困惑而豁然开朗,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v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