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强化训练(理科)

更新时间:2023-06-10 13: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百分教育

第 1 页 (共 10 页)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理科)

一、选择题

1.定点P 不在△ABC 所在平面内,过P 作平面α,使△ABC 的三个顶点到α的距离相等,这样的平面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P 为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平面ABCD ,P 到B ,C ,D 三点的距离分别是5,17,13,则P 到A 点的距离是( )(A)1 (B)2 (C)3 (D)4

3.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在平面α内,直角顶点C 在平面α外,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C 1,且C 1?AB ,则△C 1AB 为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不对

4.已知四点,无三点共线,则可以确定( )

A.1个平面

B.4个平面

C.1个或4个平面

D.无法确定

5. 已知球的两个平行截面的面积分别为5π和8π,它们位于球心的同一侧且相距

是1,那么这个球的半径是( )A.4 B.3 C.2 D.5

6.球面上有3个点,其中任意两点的球面距离都等于大圆周长的

61,经过3个点的小圆的周长为4π,那么这个球的半径为( ) A.43 B.23 C.2 D. 3

7.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被以A 为球心,AB 为半径的球相截,则被截形体

的表面积为( )

A .45π

B .87π

C .π

D .4

7π 8.某刺猬有2006根刺,当它蜷缩成球时滚到平面上,任意相邻的三根刺都可支撑住身体,且任意四根刺的刺尖不共面,问该刺猬蜷缩成球时,共有( )种不同的支撑身体的方式。

A .2006

B .4008

C .4012

D .2008

9.命题①空间直线a ,b ,c ,若a∥b,b∥c 则a∥c ②非零向量、

,若∥,∥则∥ ③平面α、β、γ若α⊥β,β⊥γ,则α∥γ ④空间直线a 、b 、c 若有a⊥b,b⊥c,则a∥c

⑤直线a 、b 与平面β,若a⊥β,c⊥β,则a∥c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10.在正三棱锥中,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3π

π(,) B 、23ππ(,) C 、(0,2π) D 、23ππ(,)3

11.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 )

A .26

B .23

C .43

D .22

百分教育

第 2 页 (共 10 页)

P

A

B

C

D

D

A

B

C

第18题

12.以正方体的任意三个顶点为顶点作三角形,从中随机地取出两个三角形,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共面的概率为

A .

367385 B . 376385 C .192385 D .18

385

二、填空题

13.在三棱锥P —ABC 中,底面是边长为2 cm 的正三角形,PA =PB =3 cm ,转动点P 时,三棱锥的最大体积为 .

14.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A 、PB 、PC 与平面ABC 所的角均相等,又PA 与

BC 垂直,那么ABC ?的形状可以是 。①正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③非等腰三角形④等腰直角三角形

15.将边长为3的正四面体以各顶点为顶点各截去(使截面平行于底面)边长为1的小正四面体,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 . 16.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 1,点M 在A 上,且AM=3

1AB ,点P 在平面ABCD 上,且动点P 到直线A 1D 1的距离的平方与P 到点M 的距离的平方差为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Ay 中,动 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三、解答题

17. 已知ABCD

,从平面AC 外一点O 引向量

,,,OE kOA OF KOB OG kOC OH kOD ==== ,

(1)求证:四点,,,E F G H 共面; (2)平面AC //平面EG .

18. 如图,P ABCD -是正四棱锥,1111ABCD A B C D -

是正方体,其中2,AB PA ==

(Ⅰ)求证:11PA B D ⊥;(Ⅱ)求平面PAD 与平面11BDD B 所成的锐二面角θ的大小;

(Ⅲ)求1B 到平面PAD 的距离.

B

x

M

E

百分教育

第 3 页 (共 10 页)

19. 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侧棱PA 垂直于底面,E 、F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PAD ;

(2)当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成多大二面角时,

直线 EF 平面PCD ?

20. 已知多面体ABCDE 中,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 = AD = CD = DE = 2a ,AB = a ,F 为CD 的中点. (Ⅰ)求证:AF ⊥平面CDE ;

(Ⅱ)求异面直线AC ,BE 所成角余弦值;

(Ⅲ)求面ACD 和面BCE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百分教育

第 4 页 (共 10 页)

21.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PB ⊥平面ABCD ,MA//PB ,PB=AB=2MA ,

(Ⅰ)证明:AC//平面PMD ;

(Ⅱ)求直线BD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平面PM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22. 已知斜三棱柱111ABC A B C -,90BCA ∠= ,2AC BC ==,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恰为AC 的中点D ,

又知11BA AC ⊥。

(I )求证:1AC ⊥平面1A BC ;

(II )求1CC 到平面1A AB 的距离;

(III )求二面角1A A B C --的大小。

百分教育

第 5 页 (共 10 页)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参考答案:选择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 过P 作一个与AB ,AC 都平行的平面,则它符合要求;设边AB ,BC ,CA 的中点分别为E ,F ,G ,则平面PEF 符合要求;同理平面PFG ,平面PGE 符合要求

2.【答案】A 解析:设AB =a ,BC =b ,PA =h ,则a 2+h 2=5, b 2+h 2=13, a 2+b 2+h 2=17,∴h=1.

3.【答案】C 解析:∵C 1A 2+C 1B 2<CA 2+CB 2 =AB, ∴∠AC 1B 为钝角,则△C 1AB 为钝角三角形.

4.【答案】C.解析: 因为无三点共线,所以任意三个点都可以确定平面α,若第四个点也在α内,四个点确定一个平面,当第四个点在α外,由公理3知可确定4个平面.故选C.

5.【答案】B 解析: 如图,设球的半径是r ,则πBD 2=5π,πAC 2=8π,

∴BD 2=5,AC 2=8.又AB =1,设OA =x.∴x 2+8=r 2,(x+1)2+5=r 2.解之,得r =3

6.【答案】B 解析: 设球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则2πr =4π,∴r =2.如图,设三点A 、B 、

C ,O 为球心,∠AOB =∠BOC =∠COA =3

π,又∵OA =OB ∴ΔAOB 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ΔBOC 、ΔCOA 都是等边三角形,得ΔABC 为等边三角形. 边长等于球半径R ,r 为ΔABC 的外接圆半径.r =

33AB =33R R =33r =23 7.【答案】A .解析:S=41π·12×3+81×4π·12=4

5π。 8.【答案】B .解析:当有n 根刺时有a n 种支撑法,n = 4,5, 6,… ,则a n+1=a n +3-1=a n +2或a n+1=a n +4-2=a n +2,∴{a n }n = 4,5,6,…, 为等差数列,∵a 4 = 4∴a n =2n -4,A 2006=4008 。

9.【答案】C .解析:由传递性知①②正确;由线面垂直性质知⑤正确;由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坐标平面关系否定③;三坐标轴关系否定④。

10.【答案】A .解析:法一:考察正三棱锥P –ABC ,O 为底面中心,不妨将底面正△ABC 固定,顶点P 运动,

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为∠AHC.当PO →0时,面PAB →△OAB ,面PBC →△OBC ,∠AHC →π

当PO →+∞时,∠AHC →∠ABC=3π. 故3

π<∠AHC <π,选A. 法二:不妨设AB=2,PC= x ,则x > OC =332. 等腰△PBC 中,S △PBC =21x ·CH =21·2·?-1x 2CH =2x 112- 等腰△AHC 中,sin 2x

1121CH 2AC

2AHC -==∠由x>332得2AHC sin 21∠<<1,∴322AHC 6π?π<∠<π<∠AHC <π. 11.【答案】B .解析:由已知得底面对角线的一半为22,所以底面边长的一半等于2,由勾股定得斜高为

222)22(+.12.【答案】A 解析(1)由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可以组成3856c =个三角形(2)正方体八个顶点

中四点共面有12个平面;(3)在上述12个平面中每个四边形中共面的三角形有2

44c =个;(4)从56个三角

形中任取两个三角形共面的概率243561218358c p c ==;(5)从56个三角形中任取两个三角形不共面的概率,利用对P A B C

H

O

百分教育

第 6 页 (共 10 页) 立事件的概率的公式,得183671;385385P =-

= 解答13.。36

2cm 3.解析:点P 到面ABC 距离最大时体积最大,此时面PAB ⊥面ABC ,

高PD=22cm .V=362224433

1=???3

cm . 14.由题意可知ABC ?的外心在BC 边的高线上,故一定有AB=AC 选(1)(2)(4)。

15.37.解析:原四个顶点截去后剩下截面为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而原四面体的四个侧面变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其表积为 374364434=??+?

. 16.9

1322-=x y 。解析:过P 点作PQ ⊥AD 于Q ,再过Q 作QH ⊥A 1D 1于H ,连PH ,利用三垂线定理可证PH ⊥A 1D 1. 设P (x ,y ),∵|PH|2 - |PH|2 = 1,∴x 2 +1- [(x 13

-

)2+y 2] =1,化简得91322-=x y .

解答题17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AB AD =+ ,∵EG OG OE =- ,

()()()k OC k OA k OC OA k AC k AB AD k OB OA OD OA OF OE OH OE EF EH

=?-?=-==+=-+-=-+-=+ ∴,,,E F G H 共面; (2)∵()EF OF OE k OB OA k AB =-=-=? ,又∵EG k AC =? , ∴//,//EF AB EG AC 所以,平面//AC 平面EG .

18解:(Ⅰ) 连结AC , 交BD 于点O , 连结PO , 则PO ⊥面ABCD , 又∵AC BD ⊥ , ∴PA BD ⊥, ∵11//BD B D ,

∴11PA B D ⊥ .

(Ⅱ) ∵AO ⊥BD , AO ⊥PO , ∴AO ⊥面PBD , 过点O 作OM ⊥PD 于点M ,连结AM , 则AM ⊥PD , ∴∠A M O

就是二面角A-PD-O 的平面角,

又∵2,AB PA ==∴AO=2,PO=226=-

PO OD OM PD ?=== ,

∴tan AO AMO OM ∠=== ,即二面角的大小

为. (Ⅲ)用体积法求解:11B PAD A B PD V V --=BPD PAD x S AO S h ?=??3131解

得x h =

,即1B 到平面PAD

19证:(1)取CD 中点G ,连结EG 、FG

∵E 、F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EG//AD ,FG//PD ,∴平面EFG//平面PAD ,

百分教育

第 7 页 (共 10 页)

∴ EF//平面PAD .

(2)当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成45?角时,直线EF ⊥平面PCD.

证明:∵G 为CD 中点,则EG ⊥CD ,∵PA ⊥底面ABCD ∴AD 是PD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 ∵CD ?平面ABCD ,且CD ⊥AD ,故CD ⊥PD .又∵FG ∥PD ∴FG ⊥CD ,故∠EGF 为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EGF=45?,从而得∠ADP=45?, AD=AP.由Rt ?PAE ?Rt ?CBE ,得PE=CE.又F 是PC 的中点,∴EF ⊥PC.由CD ⊥EG ,CD ⊥FG ,得CD ⊥平面EFG ,∴CD ⊥EF ,即EF ⊥CD 故EF ⊥平面PCD . 20解:(Ⅰ)∵DE ⊥平面ACD ,AF ?平面ACD ∴DE ⊥AF 。又∵AC=AD=C ,F 为CD 中点

∴AF ⊥CD ,∴AF ⊥面CDE ∴AF ⊥平面CDE 。

(Ⅱ)∵AB DE ACD AB ACD DE //??

??⊥⊥平面平面 取DE 中点M ,连结AM 、CM ,则四边形AMEB 为平行四边形

AM//BE ,则∠CAM 为AC 与BE 所成的角。在△ACM 中,AC=2a

a a a DM AD AM 542222=+=+=

a a a DM CD CM 542222=+=+= 由余弦定理得:5

5522)5()5()2(cos 2

22=??-+=∠a a a a a CAM ∴异面直线AC 、A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55。 (Ⅲ)延长DA 。EB 交于点G ,连结CG 。

因为AB//DE ,AB=2

1DE ,所以A 为GD 中点。又因为F 为CD 中点,所以CG//AF 。 因为AF ⊥平面CDE ,所以CG ⊥平面CDE 。

故∠DCE 为面ACD 和面BCE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易求∠DCE=45°。

21(Ⅰ)证明:如图1,取PD 的中点E ,连EO ,EM 。

∵EO//PB ,EO=

21PB ,MA//PB ,MA=2

1PB ,∴EO//MA ,且EO=MA ∴四边形MAOE 是平行四边形, ∴ME//AC 。又∵AC ?平面PMD ,ME ?平面PMD ,∴AC//平面PMD 。 (Ⅱ)如图1,PB ⊥平面ABCD ,

CD ?平面ABCD , ∴CD ⊥PB 。又∵CD ⊥BC , ∴CD ⊥平面PBC 。

∵CD ?平面PCD , ∴平面PBC ⊥平面PCD 。

过B 作BF ⊥PC 于F ,则BF ⊥平面PDC ,连DF ,

则DF 为BD 在平面PCD 上的射影。

∴∠BDF 是直线BD 与平面PDC 所成的角。

不妨设AB=2,则在Rt △BFD 中,BD BF 21=

, ∴∠BDF=6π ∴直线BD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是6

π (Ⅲ)解:如图3,分别延长PM ,BA ,设PM ∩BA=G ,连DG ,

则平面PMD ∩平面=ABCD=DG

百分教育

第 8 页 (共 10 页) 过A 作AN ⊥DG 于N ,连MN 。 ∵PB ⊥平面ABCD , ∴MN ⊥DG

∴∠MNA 是平面PMD 与平面ABCD 所成

的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在Rt △MAN 中,22tan ==∠NA MA MNA ,∴∠

MNA=arctan 2

2 ∴平面PM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大小

是arctan 2

2 22解:(I )因为1A D ⊥平面ABC ,所以平面11AAC C ⊥平面ABC ,

又BC AC ⊥,所以BC ⊥平面11AA C C ,

得1BC AC ⊥,又11BA AC ⊥ 所以1AC ⊥平面1A BC ;

(II )因为11AC AC ⊥,所以四边形11AA C C 为菱形,

故12AA AC ==,又D 为AC 中点,知160A AC ∠= 。

取1AA 中点F ,则1AA ⊥平面BCF ,从而面1A AB ⊥面BCF ,

过C 作CH BF ⊥于H ,则CH ⊥面1A AB ,在Rt BCF ?中,2,BC CF ==7

CH =,

即1CC 到平面1A AB 的距离为7CH =。

(III )过H 作1HG A B ⊥于G ,连CG ,则1CG A B ⊥, 从而CGH ∠为二面角1A A B C --的平面角,在1Rt A BC ?中,1

2AC BC ==,所以CG =, 在Rt CGH ?中,sin 7CH CGH CG ∠==,故二面角1A A B C --的大小为arcsin 7

。 解法2:(I )如图,取AB 的中点E ,则//DE BC ,因为BC AC ⊥,

所以DE AC ⊥,又1A D ⊥平面ABC , 以1,,DE DC DA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坐标系,

则()0,1,0A -,()0,1,0C ,()2,1,0B ,()10,0,A t ,()10,2,C t ,

()10,3,AC t = ,()12,1,BA t =-- ,()2,0,0CB = ,由10AC CB ?= ,知1

AC CB ⊥,

又11BA AC ⊥,从而1AC ⊥平面1A BC ;

百分教育

第 9 页 (共 10 页)

(II )由1AC ? 2130BA t =-+=

,得t =。

设平面1A A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1AA = ,()2,2,0AB = ,所以

10220

n AA y n AB x y ??=+=???=+=?? ,设1z =

,则)n = 所以点1C 到平面1A AB 的距离1AC n d n ?==

7。 (III )再设平面1A 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10,CA =- ,()2,0,0CB = , 所以

1020

m CA y m CB x ??=-+=???==?? ,设1z =

,则()

m = , 故cos ,m n m n m n ?<>==?

,根据法向量的方向,

可知二面角1A A B C --

的大小为

百分教育第10 页(共10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25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