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参考教案3

更新时间:2023-09-11 22: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章一开始便引出官能团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呈现给学生一个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在高一掌握的一些零散的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明朗化。在分类表中增加了卤代烃、酚、醚、醛、酮、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其代表物。其中,酮类化合物是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将其列入表中是为了在后续课程中理解酮糖──果糖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2)能够识别有机物中含有的基本官能团。 2.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运用官能团分类以及碳骨架分类法指出有机物的所属类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时学习了部分典型的有机物的性质,对于不同官能团的物质性质不同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较简单。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来解决问题。采用自学,讨论,指导、总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初步把握分类的依据。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利于组织学生讨论。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种类繁多。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如何来认识研究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呢。(分类)我们学过的分类方法有哪些?(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节课我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 探究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1.按碳的骨架有机物是如何分类的? 2.脂环化合物与芳香化合物有什么不同? 3. 按碳的骨架给烃进行分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学、讨论、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让学生明确有机物是如何按骨架分类的,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对烃进行分类。

明确以上问题后然后给出探究二的思考题:(多媒休展示) 探究二、按官能团分类

1. 必修二中所学的乙烯、乙醇、乙酸分别属于什么类别?官能团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根据已学知识进行辨别

-2. 区分 和 CH 2OH ,二者分别属于哪一类。你能得到什

-OH

么结论? 3. 甲烷与甲醇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b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