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更新时间:2023-12-10 08: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基层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湖南省汉寿县农业局市场信息股

湖南省汉寿县地处湘北、沅澧两水尾闾,洞庭湖西滨。南北纵长56公里,东西距离58公里,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南方棉花生产大县、油料生产大县、湘粤港蔬菜基地、中国甲鱼之乡、苎麻之乡、珍珠之乡。农产品商品率达70%以上。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注重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大了农业市场信息建设投入,促进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纯收入由2008年4575元到2013年9400元。全县基本形成了一是由政府主导的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二是由农产品销售市场、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中介组织等产、加、销市场信息网络,为汉寿县减少农产品积压,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创建农产品品牌起到了较大作用。

一、我县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概况 (一)建立了农产品预警监测网络

2008年以来,汉寿县是湖南省水稻、棉花、油菜预警监测基点县,在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领导和支持下,汉寿县的农产品预警监测走上了正轨。由县农业局市场信息股负责组织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综合站的信息人员,开展主要农产品预警监测,每种主要农产品在全县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乡镇、9个村、45户农户建立监测点,调查农户种植意向、种植面

1

积、产量预计、产品销售价格,农业投入品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县农业局市场信息股根据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调查的数据写出市场分析报告,上报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几年来,农业局市场信息股撰写的预警监测分析报告得到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领导、专家们的好评。2012年我县参与了湖南省《稻谷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程》编写工作,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参照了我县预警监测调查方法,编入了湖南省《稻谷监测信息采集技术规程》中。2014年县农业局市场信息股根据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的安排,开展水稻监测网上直报,水稻监测网上直报系统软件开发是湖南省在农产品预警监测方面的创新,开全国之先河,该软件方便适用,宜基层信息人员掌握。

(二)开展“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项目

我县以现有村村通网络信息服务为基础,以12316三农服务热线电话为重点,以有线电视入户为普及的“三电合一”信息服务项目为支撑,在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县级财政加大信息经费投入,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下农业信息体系初具雏形。全县30个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综合站、564个村100%配齐了计算机,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全县以互联网、电视网、电话网及县乡两级农业信息员队伍组成的“三电合一”项目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同时通过农业局网站将“三电合一”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农业

2

局主办的《汉寿农业网》这个平台,将网络信息服务、电话信息服务和电视信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因特网的覆盖面和电视、电话的普及面,解决电话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和信息查询难题,使得普通用户通过电话就能实现个性化动态信息查询,县农业局每年为农户发布政策咨询、生产技术、产品价格等信息50余万条,为各类电话用户提供“听、说”互联网功能,享受网络服务的信息资源。

(三)加强市场产销衔接和信息服务

几年来,我县把信息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把信息服务当作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信息采集体系,搞好信息储备,做好信息分析、整理,保证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把农业信息传送到农村千家万户。在未建立信息网络之前,汉寿县大白菜、冬瓜等蔬菜因市场价格低,大量积压烂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最近几年,县政府在春秋二季都组织各类农产品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发布会,对农业各行业形势发布权威分析预测。使广大农民能够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提前认清形势,掌握政策,了解市场行情,调整产业结构,确定好种养项目,降低了种养风险,目前汉寿县农产品积压大幅度减轻,农产品产销渠道通畅。

二、基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才

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是连接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与广大农民

3

的桥梁和纽带,不仅要熟悉种养等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懂得计算机应用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发布市场信息,能为农业产供销提供及时准确信息。目前,县级农产品信息部门缺少对市场预测的经济分析师,写出的分析报告质量不是很高,对全县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养风险指导作用不强。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综合站、农业合作社、农业中介组织缺少懂得计算机应用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发布市场信息人员。

(二)农业信息服务针对性有效性不强

汉寿农业局网站在信息发布方面利用率低,传播时效性、针对性不强,网上发布的信息形同虚设,难以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因特网进行农产品交易并没有深入农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虽然农民获取信息的愿望强烈,但很难通过现有信息渠道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

在网站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汉寿农业局网站和其它县市一样,不属于农业局市场信息股管理,归属农业局办公室,由于办公室事多、事杂,网上更新信息少,点击率低,导致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

(三)农产品市场信息仍不畅通

目前,我县仍存在某些农产品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盲目生产问题,产前缺乏市场信息引导,选择生产的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产中缺乏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品质难于提高;产后缺乏销售信息和渠道,农产品卖难现象也时常出现。如:

4

2013年4月,汉寿县围堤湖蔬菜基地的白菜种植面积大,销售价格低,销路不畅,等待观望价格上升,导致出现白菜抽苔,几千亩白菜被毁,《湖南经视》《焦点访谈》等栏目记者对菜农进行了采访,这个问题产生在于市场信息不通畅,菜农不知道今年种什么?出现蔬菜种植布局上的失误。

(四)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引导作用不强 农民经济能力不足和科技文化水平较低,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缺资金、缺实体、缺管理能人、缺专业人才也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大阻碍因素,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社难以在广大村民中形成带动作用。目前,部分专业合作实际上是个人和少数人的农资经营和农产品收购店,没有带动一方农民发展生产,提高种养效益。

三、关于基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笔者认为在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上,要从节约人力、物力上考虑。一是乡镇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地点选择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综合站,由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综合站加挂农业信息服务站牌子,人员安排选择懂农业生产技术、懂电脑操作的年轻人专职负责信息工作;二是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地点选择在乡村村部,目前乡村村部因远程教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p9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