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

更新时间:2024-01-21 08: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

魏 庆

第1讲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一)

【本讲重点】

1. 前 言

2. 员工不尽全力怎么办

3.常见误区:摆脱不了做业代的“习性”

员工不尽全力怎么办

管理是什么

管理就是通过管人达到理事目的的一个过程,是一门“与人斗”的学问。而所谓的优秀管理者,就是那些善于用人、善于利用人的各种特点来激发他人主观能动性的人。

下面是一个体现管理理念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优秀的管理者,从而在观念上完成从一个普通员工到一名销售经理,即一个管理者的飞跃。

【案例】

某销售经理负责一个中等大小的区域。公司有不少人认为这位经理不够敬业,原因是该经理工作似乎都不太紧张,整天谈笑风生,从不主动加班。但他的下属看起来都很忙、很紧张(至少看起来比这位经理忙),而且整个部门的业绩不算太好、也不算差。

如果你是这位销售经理的上级,你会怎样评价这位经理?

以上案例中的那位销售经理很精明,他能保证每个月完成90%的任务量,每当完成到101%的时候,他都会“刹闸”。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刹闸”,这个月的业绩太好,下个月的业务量就会增加,这种经理在企业里比比皆是。

案例分析

在现实工作中,同样一位职业经理如果遇到的上级不同,就可能获得不同的待遇,比如上级向其施加隐性压力,暗示其销售代表在告状;也可能会增加任务量;还有可能会获得加薪、培训的机会等等。

以下是两种比较好的应对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收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1.方法一——给予对方软激励

所谓软激励就是给对方一种暗示性的激励。管理企业的人一定要“务实”,但是有时候,也要适当地“务虚”。暗示性的激励比起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当然可以称之为“虚”。

给予对方软激励的原因

给这位经理软激励的主要原因是这位经理很有能力,但他在这个企业里觉得很不得志。他有能力的具体表现是:

?他不很忙,但他的下属都特别忙,这是其能力强的表现。 ?这位经理对这个企业不满意,他有意在压缩销售量。 ?如果处罚、责骂、加任务量给他,他会离开公司。 ?这个人走人之后,能再找到一份工作。

?如果他找到另一份工作,他的工资会提高。 软激励的具体方法示例

作为上级,你可以这样对那位经理说:“张经理,我知道你心里很委屈,但你不要以为我这个上级是白当的,我看得出来你的能力,我也知道你心中有怨气,但是我想告诉你,你要先给我一个交代,我才能给大家一个交代,也才能给你一个交代。群众来信写的是你,领导晚上睡不着想的又是你。你帮我,我才能帮你,对不对?”这番话一说完,领导可以转身就走,留给对方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就是一种软激励。

这种软激励就是暗示对方“我能够看到你的能力,但我需要你有更好的表现,你才能获得更好的机遇”。

2.方法二——平调

平调就是让两位销售经理互换工作区域,比如把负责广东的甲经理与负责广西的乙经理进行对调,由甲

来负责广西,而乙负责广东。

平调的原因

在销售行业中单纯根据一个时段、一个时期的业绩,很难判断一个经理是否真的有水平。销售行业是非常不公平的,正所谓“前人挖坑,后人倒霉”,这是非常常见的。

要判断一个经理是否有能力,是否通过了一些暗箱操作完成了销售目标,就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平调。 平调的作用

销售人员一旦互换区域,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力量,因为他们一定要在前三个月把销量大幅度提高,向公司显示自己比前任强;其次,后任一定会找出前任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后任往往会向总监表示:前任把市场做得很混乱,而自己是受命于危难之中。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每年都要对各区域的销售经理进行调换,从而催生出无限的人力资源,并抓住很多问题。

懒乌鸦定律

前面我们说过,优秀的管理者,就是那些善于用人、善于利用人的各种特点来激发他人主观能动性的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需要向乌鸦学习。 小 故 事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吃了。 故事虽小,寓意却深。上面的小故事折射出的寓意是—在一家公司里,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你必须坐在比较高的位置上。这则故事中的乌鸦是管理者,兔子是执行者,要想从执行者变成管理者,首先就要学着什么都不干,这就是“懒乌鸦定律”。

简而言之,“懒乌鸦定律”就是让管理者转换思路,向乌鸦学习,也就是学会变成一只“懒乌鸦”。一只成功的乌鸦总是坐在树上,心满意足地看着自己的兔子满山乱跑;而一只失败的乌鸦面临的却是兔子全部上树,乌鸦下地跑步。

管理是通过管人达到理事目的的过程。管理者要转换思路,首先就要够 “懒”——从“自己去做”到“想办法让别人做”。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势。当你从“兔子”变成“乌鸦”的时候,一时之间会难以实现角色的转变,所以会有以下几种管理者出现,他们各有优缺点。我们一定要把握主要矛盾,找到让他们真正变“懒”的好方法。

1.勤劳型兔子做乌鸦 患有职业病

“勤劳型兔子”都患有职业病,凡是从“兔子”变成“乌鸦”的人,大多数都需要过“学懒”这一关。“兔子”之所以能够变成“乌鸦”,他的业务能力一定很强,正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强,当他看到下属工作拖泥带水,行动迟缓时,他就会说:“去去去,让我来!”然后自己就会事必躬亲,最后导致整个团队士气低落,无所事事。

如何治疗职业病

治疗勤劳型兔子的职业病首先要攻破心理关,设法让自己成为一只成熟的乌鸦。以前作为“兔子”,每当拿到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你先想的是怎么样把这项工作做好。现在,当你成为“乌鸦”的时候,一拿到工作首先要想的就是如何让他人做好。总之,一只成熟的“乌鸦”拿到工作后,先想的是如何让别人来做;而一只不成熟的“乌鸦”拿到工作,先想的却是“我怎么自己把它做好”。

“自己做”和“让别人做”是两个概念

“自己做”和“让别人做”是完全不同的。自己是一个业务高手,并不意味着能带好一个团队。

2.彪悍型兔子做乌鸦

彪悍型兔子,也就是业务高手当经理,他们往往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重经营、轻管理

所谓重经营、轻管理,就是这位经理考虑的都是业务层面、执行层面和经营层面的问题,例如怎么样进行销售、怎么样与客户谈判、怎么样进行促销等等,他不会去考虑如何管人、如何打造这支团队的执行力。实际上,他与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成熟的管理者会去考虑怎样调动人、怎样管理人。

重视兄弟感情

业务员出身的经理很容易与自己手下的员工有一种兄弟感情。兄弟感情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相信员工的自觉性

当你把手下的员工视为兄弟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说:“我手下这帮兄弟看起来不像坏人呀,他们还会偷懒?”其实,这句话是最要不得的。因为事实往往证明—你拿员工当兄弟,员工却拿你当傻瓜。

?相信兄弟们的自觉能力 业务员出身的经理经常会说:“这么简单的事,我交给他,他还能办砸?”结果你把这项工作交给你的兄弟,他往往会真的给你办砸了。

?缺乏必要的激励

业务员出身的经理,往往会忽略激励员工。因为这位一线经理觉得“我与兄弟相处不需要那么虚伪,做得不对我就骂”。所以平时他不去考虑怎么样去激励人,而且直言不讳。

?刀子嘴豆腐心

表面上这个人对下属很严厉,做得不对就批评,但是,一旦上级来检查市场发现某个员工业绩做得很差要将其辞退的时候,这位经理却下不了手。

以上四点,对于一只从事业务层面工作的“兔子”来说都没有错,因为他相信同事、为人善良、性格直爽,但是,一旦把这些特点带入到管理层面,这些特点就变成了管理者的大忌。

“乌鸦”与“兔子”是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乌鸦”比“兔子”更难当。“兔子”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可是“乌鸦”却要领导一群“兔子”,要想方设法让这群“兔子”自觉自愿、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乌鸦”要与“兔子”天生的懒惰和反抗性斗智斗勇。

【自检】

请您利用下面的表格进行自我检测,看自己是否存在下列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 1 重经营、轻管理 2 相信员工的自觉性 3 相信兄弟们的自觉能力 4 缺乏必要的激励 5 刀子嘴豆腐心

执 行 情 况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预防及改进计划 第2讲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二)

【本讲重点】

1.在控制质量的前提之下让别人做好 2.角色转变:不再是以前的你(上)

在控制质量的前提之下让别人做好

管理观念的转变

“兔子”变成了“乌鸦”,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转变管理观念是从执行者变成管理者的第一要务,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掌握“让别人做”的方法。所以,要想成为一只合格的乌鸦,还要掌握“乌鸦”常用的一些手段,也就是掌握管理者常用的行为工具,真正做到“让别人做”。

下面是一个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乌鸦(优秀的管理者)和兔子型经理面对同样的工作任务的时候,他们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案例】

一家公司让一位经理和他手下的6个业务员去零售店铺货。即逐个拜访零售店,问零售店要不要货,如果要货的话,就写定单、放货、做陈列、贴海报。接到这个任务后,乌鸦(优秀的管理者)和兔子型经理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 兔子型经理的处理办法:

兔子型经理会身先士卒,带领着业务员们去开拓市场。只要有一个零售店不要货,他马上就会对业务员说:“别着急,看我的!”就冲出去将事情亲自落实,之6后在一群小兔子的赞美声中得意洋洋。

评价:

兔子型经理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因为他是经理,拿着5000元钱的工资,竟然干着2000元钱的工作,自己居然还觉得挺得意。

? 乌鸦(优秀的管理者)的处理办法: 策划、动员

提前为大家做策划是“乌鸦”首先要做的事。他们会采用常用的活动策划方法,即确定5W2H——什么人、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为什么做、如何做、做多少;接着召开动员大会,告诉业务员这个产品的优势、赠品有什么、这次铺货对公司的市场发展具有什么长远影响、对他们在公司的成长有什么帮助,通过这些充分调动起业务员的积极性。

事前建标准

所谓事前建标准,就是一只成熟的乌鸦在让下属做一件工作之前,自己先要思考出下属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而且以制度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以免下属犯错。建立事前标准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预防的过程。同样的,还要把这项工作的事前、事中都牢牢控制在手中。

还是以铺货为例,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销售经理事前可以确定如下标准:

①告知下属:顾客买4瓶可乐送一个打火机,如果超过8瓶也不多送。也就是8瓶或者16瓶甚至更多瓶都只送一个打火机,这样可以避免下属去批发市场卖货,以大单化小单;

②规定每个商店都只张贴三张海报,这样可以避免乱贴海报; ③严禁在店门外对消费者销售,只能对商店销售;

④3人一组到商店铺货,3个人要分工明确,组长负责进店谈判,谈判结束后由副组长拿货,副组长只听命于组长。另外,谁送货谁收钱,要保证账务不乱。

总之,事前建标准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标准要非常细致,甚至要规定是中午还是上午出去铺货更好,如果中午出去铺货,很可能一顿午饭吃到下午,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把吃饭的时间也提前规定好。

事中严控制

主管在事中首先要身先士卒,带领下属出去铺两个商店的货。这不是要替下属工作,而是做给下属看,是要确保下属学会整套方法。接下来主管就可以撤退了,主管如果一直冲在前面,下属就会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之后主管虽然不必亲历亲为,但是一定要确保整个过程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回到办公室,主管要做好策划案,同时,可能隔两个小时就要给各组打电话,询问各组的工作进度。而且,主管要善于在各组之间开展竞争。

在下属铺货的过程中,销售主管不仅要全程监控、挑起竞争,还要不断检核。比如打电话询问一组员工当前的工作位臵,或马上开车过去亲自探察,一旦与事实不符,就要处罚相关员工,杀鸡儆猴。

事后总结、奖罚

事后要做好总结、奖罚工作,对工作出色的组别进行表扬和宣传,对工作较差的组别要进行通报批评,做到既能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又能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由上可知,即使是非常简单的铺货,“乌鸦”也要从事前建标准,到事中紧盯、检核,再到事后的奖罚总结,只有这样,“乌鸦”才会越飞越高,才会相对的越来越轻松,掌控的资源才会越来越多。

所以,“乌鸦”想学懒也不容易,先要过心理关,再要过技术关。

第3讲 管理者思维方式动作分解(三)

【本讲重点】

1.角色转变:不再是以前的你(下) 2.管理就是要“把干毛巾榨出水来”

管理就是要“把干毛巾榨出水来”

黑乌鸦定律: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从“兔子”变成“乌鸦”,除了要学会“偷懒”,即将工作分解给别人做之外,还要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让自己变得够“黑”,做一只“黑乌鸦”。要学会在不同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简而言之,屁股决定思想:当官不是只为民做主,而是要“官官相护”。这就是所谓的“黑乌鸦定律”。

下面以一般企业经常要面对的两大问题作为讨论点,来说明管理者如何让自己变得够“黑”,做一只“黑乌鸦”。

1.财务部报销发票慢

财务部的发票报销工作进行得太慢是企业经常面临的一大问题。销售人员与财务人员好像永远都是对立的,因为销售部经常想的是“冲”,而财务部想的却是“守”;销售部想的是“给我批费用,让我做广告、做促销”,而财务部想的却是“销售部没有现金就不要向我提这些要求”;销售部的员工出差回来后拿着差旅发票报销,而财务部往往把发票一压就是几个月。

财务报销慢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个销售经理经常会遇到下属发这样的牢骚:“老板,这活儿没法干,我们在外面拼死拼活打市场,财务部那些人整天坐在空调房子里,就是不给我们报销发票。”

销售经理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处理,千万不能因重视“兄弟感情”而激发大家的怨气,这种做法只会令双方大打出手,从而使自己和员工都陷入困境。

这种时候,销售经理应该马上对员工说:“你们闭上眼睛想一下,假如我们公司来一张发票就报,这个公司还有没有今天?一个企业要靠现金流来维持。销售部是耙子,财务部是匣子,不怕耙子没有齿,就怕匣子没有底,也就是不怕销售部业绩差,就怕财务部守不住钱。越是大的公司,财务流程越严格。公司的财务流程严格、报销慢,应该是你们的自豪;另外,你们要看看自己贴的发票有没有问题?有没有连号、有没有盖住票号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容易让财务部无法审核,我们先反省反省自己的问题。”说完这番话再告诉员工他自己的发票也没有报。

销售经理在告诉员工财务部的管理流程是正常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省之后,接下来要与财务部的经理进行沟通。要向财务部经理表示“发票报销慢不是你们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发票可能不合规范,请您告诉我们正确的贴法是怎样的。以后我们每个月只定一个内勤,每月5号交票,15号拿票,好吗?” 这样的高姿态有利于自己与财务部的沟通,同时也为以后解决双方的矛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新产品不好推

新产品不好推广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公司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生产一种利润低、价格高、包装不美观的产品。员工对此往往会有抱怨,他们会这样对销售经理说:“生产部又生产了一个产品,价格高,利润又低,又不好卖,这活儿没法干了。”

面对员工的这类抱怨,销售经理要告诉他们:“好卖就不让你卖了,你能把不好卖的卖出去,这才能证明你的能力。公司分配给你的工作一定有难度,假如工作没难度,那就是我分配给你的工作本身有问题。今天我就要告诉大家,谁敢在我的早会上说新产品不好卖,就地正法。”

实际上,对一名销售经理来说,新品的推广难度根本不在于新品本身,而在于销售人员是否愿意努力推销,因为所有的员工都愿意推销最便宜、最畅销的成熟产品。

除了言辞上的激励之外,最好先让员工填写一个“不好卖七问表”,目的是把新品推广作为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以防胜极则衰。

表1-1 销售人员“不好卖”七问表 问 题 简 述 1 2 3 合理库存 价格体系是否合理 是否指导、协作和参与了新产品的销售 考察自己的客户是否进货 考察客户是否自作主张,随意抬高了价钱 考察新产品的销售是否完全依靠客户,自己完全没有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8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