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2016年全新重点整理

更新时间:2024-01-12 04: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旅游的概念?:人们以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前往异地经历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过程。 2,现代旅游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者是其他目的而旅行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3,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概念: 国际游客 (海外游客)指来我国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不超过12个月。

国内游客 是指任何一个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国内游客包括在我国境内长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国内游客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 。 10公里以上,6-24H

(旅游者概念: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不以移民、就业工作为目的,前往异国他乡作短暂停留的人) 4,旅游流的概念

当旅游者从自己的常住地出发,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去观光游览、娱乐消遣,便构成具有一定流向、流量特征的游客群体,这就是旅游流。 5,旅游资源的概念?

定义:客观的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6,旅游资源开发概念

人类通过向旅游资源追加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而使之成为可以被旅游者所利用或享用的对象的技术经济过程。 7,旅游规划的概念?

是为了解决或预防旅游业发展中出现不利因素,促进旅游业向合理化发展,并与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共生,达到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资本、技术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旅游产业要素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8,旅游体验的概念

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旅游观赏、旅游交往、旅游模仿、和旅游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过程。

9,旅游体验设计的概念

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开发者认真研究旅游者的显性和隐形需求,以服务作为舞台、旅游产品为道具,环境为布景,将旅游者的参与融入旅游活动之中,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完美的心理感受的一种开发、设计过程。

1) 涵化指的是由个体所组成的而且

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间发生的持续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一方或者双方原有的文化发生变迁的现象。分为:

① 同化现象 ② 整合现象 ③ 混合现象 ④ 分化想象 ⑤ 边缘化现象

2) 文化涵化是只有两个或更多的文

化系统接触和交往中,“强势文化”必定会对“弱势文化”起到更大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导致处于“弱势”的文化加速变化,不管人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发生文化接触,其

社会文化就会发生变化。 10,旅游业的概念

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来、接待游客,并满足其交通、住宿、游览、娱乐、购物、餐饮等方面需求的综合性的有偿服务行业。 11,旅游景点的定义

任何一个可供旅游者或者来访者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休闲活动的场所都可以成为旅游景点。 12,旅行社的定义

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指依法设立并具有法人资格、从实招徕、接待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 13,饭店的概念:

功能功能要素和企业要素达到国家标准,能够为旅居宾客以及其他宾客提供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企业。

14,旅游市场的概念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15,旅游市场营销的含义

是从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为起点,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中介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是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16,国际旅游组织概述

狭义:国际旅游组织指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个国家利益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性国际旅游组织;广义:还包括那些其工作部分涉及国际旅游事物的国际组织,以及专门涉及旅游事务某些方面的国际性旅游同业组织。 17,旅游吸引物的概念: 在现实条件下,任何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客体与人文因素的总和。 18,旅游需求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19,旅游业的性质(第三产业)? 1) 流通部门

2)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3)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

服务的部门 4) 国家政权机构

20,旅游业涉及的其他相关产业? 1. 旅行社 2. 旅游景点 3. 旅游饭店 4. 旅游交通 5. 旅游购物 6. 游览娱乐业

20,旅游决策的七个阶段? 1) 产生旅游的需要或动机 2) 收集有关旅游的信息

3) 确定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线路 4) 进行旅游预算 5) 确定出游方式 6) 决定是否外出旅游 7) 外出旅游

21,城市旅游信息咨询的含义? 概念:是城市的游客,市民提供的,诸如信息咨询、投诉救援等服务的一种具有较强公益性的旅游设施

旅游信息需求:旅游者需要的信息是和旅游有关的消息和情报的总称。主要包括:旅游公共信息、旅游企业信息、延伸信息。

22,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1. 增进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环境影响

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 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 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

境质量。

一,旅游的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原则支配下,旅游者外化行为特征→(消费攀高、道德感弱化、文化干涉、过度物质掠取)

二,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的特点 ?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政治安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时期,旅行活动便会扩大发展;反之,则会停滞倒退。

?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发展,但在规模上居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商务旅行。(其参加者多半是皇室、贵族、僧侣等特权阶级) ?旅游的活动范围很小。

三,近代旅游业发展的特点(18世纪末叶):

?蒸汽火车、远洋油轮取代了马车和船,成为新的旅游交通工具。 ?旅游的规模扩大了,中产阶级加入了旅游者的行列。

?出现了旅行社或者类似的专业机构。 四,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① 交通工具得到巨大发展 ② 旅游成为大众性的活动 ③ 规范化的旅游模式出现 ④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不断呈现 五,不同类型旅游者的特点 (一)消遣型

① 数量大 ② 季节性强 ③ 自由度高 ④ 停留时间长 ⑤ 对价格敏感 (二)差旅型

① 出行次数频繁

② 受季节、气候影响小 ③ 选择自由度小 ④ 服务质量要求高 ⑤ 对价格不敏感 (三)个人和家庭事务性

① 出行季节较弱 ② 基本没有选择空间 ③ 对价格敏感 (四)特种型

① 侧重于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

② 追求新鲜感、刺激感、探险性

③ 具有冒险精神、选择志同道合的人,拥有共同的文化准则 六,旅游资源的特征:?

(一)可观赏性; (二)多样性

(三)吸引力的定向性

(四)垄断性(或不可转移性) (五)易损性

七,旅游规划的特点:?

① 科学性 ② 地域性

③ 系统性和层次性 ④ 预见性 ⑤ 可操作性 ⑥ 政策性

八,旅游体验的特征:?

1.真实性 2.综合性 3.深刻性 4.文化性 5.差异性 6.时效性 7.主观性

九,旅游业的特点:?

①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②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 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

④ 旅游业是受季节影响较强的行业

⑤ 旅游业承担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功能 十,旅游市场的特点:

1.季节性 2.波动性 3.多样性 4.国际性

5.高度竞争性 十一.旅游流的特征

1.时间 2.流向 3.流量

十二,旅游商品特点

1.纪念回忆性 2.艺术欣赏性 3.地方特色性

十三,旅游娱乐产品的特点

1.人工创造性 2.经历参与性

十四,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1.旅游人数增长快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旅游消费总额大幅攀升,人均消费水平偏低

3.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近距离旅游发展较快

4.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

5.经旅行社中介出游人数增长较快,出游时间集中度很高 十五,旅游政策的特性:

1.可行性 2.协调性 3.全面性 4.弹性 5.预见性

十六.旅游消费特点:? 1) 综合性 2) 异地性 3) 体验性

4) 生产和消费同时性 十七.旅游需求特征? 1) 弹性较大 2) 季节性明显 3) 集中度平分高 4) 敏感性较强

十八,旅游需求指标

1.旅游者人数 2.滞留天数 3.旅游花费 4.出游率

十九,旅游产品的特征? 1. 综合性 2. 无形性

3. 不可储存性 4. 不可替代性

二十,旅游餐饮特点? 1) 行业依赖性 2) 客源广泛性 3) 经营波动性 4) 地方特色性 1. 旅游的类型

一、按旅游组织的形式划分: 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二、按费用来源划分:

公费旅游(奖励旅游)、自费旅游

三、按旅游交通方式划分:飞机旅游、火车旅游、汽车旅游、自行车旅游、徒步游

四、地理范围:国内,国际,洲际,环球

五、旅行距离:远程,近程 六、计价方式:包价,半包价 七、年龄: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八、活动内容:观光旅游,民俗旅游,考古旅游,会议旅游,文化旅游以及形形色色的专项旅游或者特殊兴趣旅游。

2. 旅游者的类型(56)

① 地理范围:国内,国际,洲际,环球

② 费用来源:自费,公费,社会

③ 组织形式:团体,散客,包价

④ 消费形式:豪华,经济 ⑤ 旅游方式:航空,铁路,汽

车,海上

⑥ 活动内容:文化,人文,观光,访古,度假,会议,疗养

⑦ 目的归属:消遣型,差旅型,个人及家庭事务型

⑧ 旅行距离:短程,远程 3. 旅游资源的类型82

(一)自然旅游资源 ① 地文景观 ② 水域风光 ③ 气候天象 ④ 生物景观

(二)人文旅游资源 ① 历史文物古迹

② 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 ③ 城乡风貌 ④ 宗教文化

⑤ 其他人文旅游资源 ⑥ 8-31-155

4. 旅游规划的分类107

(一)空间范围 a. 国际规划旅游 b. 国家规划旅游 c. 省级规划旅游 d. 市县级旅游规划

(二)规划期限 a. 远期10年以上 b. 中期5--10 c. 近期2--5

d. 短期 年度计划

(三)规划内容 a.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b. 旅游规划设计

(四)规划属性 a. 区域旅游规划 b. 旅游地规划 c. 旅游景区规划

5. 旅游体验的类型134

(一)根据体验者的参与程度 ① 娱乐体验 ② 逃避体验 ③ 教育体验 ④ 审美体验

(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① 情感体验 ② 文化体验 ③ 生存体验 ④ 民族风情体验 ⑤ 学习体验 ⑥ 生活体验 a. 异国生活 b. 异地生活 c. 农业体验

⑦ 自然体验

6. 旅游景点的类别159 1) 设立性质(纯商业性旅游景点、公

益性旅游景点)

2) 景点所依赖的吸引因素的形成原

因(自然、人文) 3) 景点展示内容的多寡(单一、集合)4) 经典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常用)

① 古代遗迹 ② 历史建筑 ③ 博物馆 ④ 美术馆

⑤ 公园和花园 ⑥ 野生动物园 ⑦ 主题公园 ⑧ 早期产业旧址 7. 旅行社分类163

1) 欧美地区(垂直分类)?

① 旅游批发商(是从事组织和批发报价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② 旅游经营商(既从事组织和批发报价旅游业务,又兼营旅游产品零售业务的旅行社)

③ 旅游零售商(代表顾客向旅游开发商或旅游经营商或食住游购娱等旅游企业购买其产品的旅行社或者代表这些旅游企业向顾客销售其产品的旅行社)

(旅游分销渠道:经销商、代理商) 2) 我国台湾

① 综合性旅游业

② 甲种(代办出入境及签证) ③ 乙种(协助组团,安排观光游览事宜) 3) 我国1996

① 国际 ② 国内 8. 饭店分类168 1)

用途

① 商务饭店 ② 住宅式 ③ 度假 2)

位置

① 机场

② 公路或汽车 ③ 火车或机车 3)

经营方式

① 全民所有制 ② 集体所有制 ③ 合资饭店 ④ 独资饭店 ⑤ 个体饭店 4)

规模大小

① 小型<300间或者200间 ② 中型300-600或200-700 ③ 大型>600或700 9.

交通的主要方式177?

(一)铁路运输

优点:1牵引重量大,运输能力强; 2长途运输成本低;

3远距离持续行驶能力较强; 4受季节、气候影响小; 5环境污染少。

缺点:1投资大,短途运输成本高,空间局限,不灵活;

2速度低于航空,运载量低于水路,灵活性不及汽车。 (二)公路运输

优点:(1)行驶自由(2)灵活性大(3)短程速度快

缺点:(1)长线速度不快,耗能多(2)安全性能差(3)污染(4)运量小

(三)水路运输

优势:(1)线路投资少或几乎没有(2)运载量大和运输成本低(3)豪华游轮受青睐

劣势:(1)受自然环境限制大(2)灵活性差(3)速度慢 (四)航空运输

优点:(1)速度快(2)舒适(3)安全(4)灵活

缺点:(1)价高(2)运量小(3)不适合近距离旅行(4)受天气状况限制大

10. 旅游市场的分类185?

1) 地域划分(欧洲,美洲,非洲,中

东,南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2) 国境划分(国内和国际)

3) 消费水平(豪华,标准,经济) 4) 旅游目的(观光,文化,商务,会

议,度假,宗教)

5) 旅游组织形式(团体,散客) 6) 其他(季节(旺季和淡季)、年龄

(青年,中年,老年)) 11. 中国旅游市场的分类194

① 入境 ② 国内 ③ 处境

12. 旅游行政组织及其设立模式

221?

① 旅游委员会模式“前苏联、保加利亚”

② 旅游部模式“墨西哥、意大利、罗马尼亚、埃及约25个”

③ 混合职能部模式“西班牙、马来西亚、法国等40个国家和地区”

④ 智能部下设旅游局模式“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30个国家和地区”

⑤ 旅游局模式“中国、朝鲜、

巴巴多斯等10个”

⑥ 非中央机构模式“伊拉克、爱尔兰30个

13. 我国的旅游组织

(一)旅游行政组合 ① 国家旅游局

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局

③ 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

(二)旅游行业组织 ① 中国旅游协会(CTA) ② 中国旅行社协会(CATS) ③ 中旅游饭店业协会(CTHA) ④ 中国旅游车船协会(CTACA) (三)与我国有关的国际旅游组织

① 世界旅游组织(WTO)

② 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PATA) ③ 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④ 国际饭店业协会(IHA) ⑤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⑥ 国际民航组织(ICAO) 14. 旅游政策的实质的内容

① 目标 ② 环境 ③ 主题

④ 策略和方案 ⑤ 时间

15. 饭店等级分类?

1) 国际上通用的等级划分标准

① 一星(食、宿)标准间12-14㎡

② 二星(食、宿+购物、邮电、美容)标间14-16㎡

③ 三星(食宿+会议室、游戏厅、酒吧、咖啡厅、美容室)标间16-20㎡

④ 四星(设备豪华,服务齐全,设施完善)标间20㎡以上

⑤ 五星(十分豪华,十分完善,十分齐全)标间26㎡

其标准是:在此停留是一件值得记忆的事!

2) 国际上饭店等级划分差异

① 法国 米其林轮胎公司旅游部门制定的(1-5级小屋)和 政府部门“1-5星”

② 意大利 行业协会(豪华,1-4级)

③ 瑞士 行业协会(1-5星) ④ 奥地利 饭店协会(A1,A、B、C、D)

⑤ 西班牙和爱尔兰政府部门(西班牙1-5星; 爱尔兰A+星,A,B+星,B,C+星)

⑥ 美国 汽车协会“五钻石”和 汽车石油公司“五星”

⑦ 英国 政府部门“1-5皇冠、列名”英国汽车协会饭店等级“1-5星” 餐饮水平“1-3玫瑰”

⑧ 希腊 政府 A,B,C,D, E ⑨ 挪威 政府 乡村 城市 山区 观光

⑩ 葡萄牙 政府 观光 商业

11 加蓬 饭店协会 豪华 舒适 现代

3) 我国饭店等级划分

a. 早期 特级-五星;一级-四星;二

级-三星;三级-二星;四级-一星 b. 1997 采用国际接轨的五星级别

2001年修改 2004实施 16. 旅游商品的类型

1.旅游纪念性工艺品

2.文物及其仿制品、艺术品 3.实用工艺品、生活用品及其土特产

4.特种工艺美术品 17. 旅游娱乐产品的分类

1.按设置的空间位置划分(室内和室外)

2.按经营性质划分(商业娱乐产品和公益性质产品)

3.按娱乐设施的活动项目划分(专项娱乐产品和综合娱乐产品) 18. 旅游市场调查

1.探索性调查 2.描述性调查 3.因果性调查

19. 旅游市场调查的信息来源有原始

资料和二手资料两种,调查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实验法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调查、对旅游市场状况的调查、对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的调查。

20. 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

1.争夺旅游者

2.争夺旅游代理商 3.提高市场占有率 21. 旅游市场竞争的策略

1) 价格策略“薄利多销-利用旅游产

品垄断性、稀缺性、新奇性、名贵性的特点,高价短期获利-继而采取评价策略进行削价竞争” 2) 产品策略

① 创新策略 ② 优质策略 ③ 品牌策略

3) 促销策略“渠道加媒体+现代通讯

手段”

4) 专营化策略“细分市场” 22. 旅游需求的分类 1) 个体需求:个体在一定时期内在一

定价格水平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被购买的产品数量。

2) 社会整体或某一部分一定时期内

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的总和。 1,世界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① 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② 有力拉动消费需求 ③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二、城市旅游业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支撑点

三、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部门)和地区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

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在新

的高度上进行

五、旅游促进与发展是世界旅游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2,中国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2.政府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化 3.旅游业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备受关注

3,国际旅游流的发展格局和趋势? 1) 国际旅游流发展不平衡

2) 国际旅游流仍以洲域内短程流动

为主体

3) 国际旅游流的洲际流动不断增加 4) 国际旅游流由相对集中向分散发

5) 国际旅游流由北向南流动 4,奴隶制社会旅行的发展

在奴隶制时期,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交换产品和贸易经商 人类早期的旅游(旅行)特点。

1规模小 2上层阶级的活动3经商、宗教旅行较多 4为旅行服务的行业出现 5,封建会的旅行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便利的改善为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便利条件。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和自愿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迅速得到发展。 封建时代旅游的特点。

1同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关系密切

2农业经济约束了农业人口的旅游需求

3非经济目的旅游发展,商务旅行仍为主

4主要是王公贵族、地主统治阶级及附庸阶层

6,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在旅游开发和建设中切实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二)确定以环境保护为根本的

旅游设施建设标准,以保证景观环境的质量,消除建筑污染。

(三)采用多种措施解决旅游超载问题

(四)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五)依法保护和治理环境。 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业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并且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2.产业革命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产业革命带来了借机关系的新变化。

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2,旅游的影响(经济、社会文化、环境)? 经济影响 积极:

1.增加外汇收入(换汇成本低,获利高; 结算块; 不存在关税壁垒)

2.有助于货币回笼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增加政府税收

5.增加就业机会(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就业岗位层次丰富)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消极:

① 引起物价上涨

② 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③ 过分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旅游活动有季节性、旅游活动受制于市场、脆弱的产业) 社会文化 积极:

(一)提高国民素质

(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交往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表达的自由性)

(三)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四)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五)改善和提高目的地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 消极:

① 不良的“示范效应”

② 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③ 目的地文化被不恰当的商品化

环境影响 积极:

(一)旅游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提高。 消极:

① 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协调(1大气污染、2水体污染 、3噪音污染、4干扰和破坏动植物的生存,5破坏生态环境相协调)

② 旅游地人口密度增大,居民生活空间缩小

③ 危及历史古迹,破坏原始风貌

④ 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造成对景观环境的破坏

3,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1) 推动因素

? 可自由支配收入 ? 闲暇时间 ? 社会人口特征 2) 拉力因素 ? 旅游吸引物 ? 产品供给 3) 其他因素 ? 旅游产品价格 ? 货币汇率 ? 文化特征 ? 政治因素

旅游需求的两个约束条件: 1) 消费意愿

2) 消费能力(支付能力、闲暇时间)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 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1.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2.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3.分析当地社会宏观经济条件 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

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2.三大效益相统一 3.综合开发的原则 4.保护开发的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

1.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 ① 旅游形象定位

② 旅游区域划分和旅游产品设计

③ 旅游景区内配套设施建设 ④ 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的保护 2.旅游线路的组织

3.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4.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5.旅游市场营销计划 6.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7.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旅游资源保护必要性

旅游要发展,资源是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开发和保护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用。保护是科学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原则: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预防为主,补救为辅;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

1) 自然性原因(地震、火山爆发、洪

水、风蚀作用、水的侵蚀作用) 2) 人为性原因

① 旅游者造成的破坏

② 旅游资源所在地居民的破坏 ③ 旅游景区过度开发和建设的破坏

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 1) 制定各种旅游法规 2) 确立行政管理机制 3) 建立自然保护区 4) 建立古籍保护区 5) 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6) 合理编制规划 7) 落实保护职责 旅游规划的要求

1.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 2.创新性 3.灵活性

4.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旅游规划的意义 ?

1.是提高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必要手段

2.是形成良好旅游目的地的有效途径

3.促进旅游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4.是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协调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利用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发展,

2.生态效益原则 3.前瞻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5.特色性原则 6.协调性原则 7.最优化原则 8.科学性原则 9.经济效益原则

旅游规划内容的基本组成要素

1.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 2.住宿接待设施

3.旅游吸引物和活动 4.交通条件 5.基础设施

6.其他设施和服务 7.社会因素 8.客源市场群体

规划编制的程序? 1) 确定任务阶段

① 规划可行性研究 ② 规划任务的确定 ③ 合同签订 2) 前期准备阶段

① 人员准备 ② 资料收集

③ 实地考察(旅游资源调查、现场勘查、旅游发展座谈)

④ 市场调查(客源情况、旅游市场、区域环境) 3) 规划编制阶段

① 评价分析

② 确定规划大纲

③ 编制规划文本和图件 ④ 规划成果定稿 4) 完善实施阶段

① 规划评审

② 规划修订完善 ③ 规划上报审批 ④ 成果存档管理 ⑤ 规划成果实施

旅游体验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 1) 旅游舞台化 2) 旅游商品化

3) 旅游体验真实性塑造

1.挖掘“真实”的文化内涵 2.通过“真实的符号”展现“真实”的文化

3.通过旅游地居民展示“真实”的文化

4) 将旅游地真实符号融入旅游项目

旅游体验质量的衡量

旅游期望和实际感知是旅游满意度的两个决定因素

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1. 旅游体验的内在影响因素

① 旅游者的个性影响因素 ② 旅游者的旅游期望 ③ 旅游者占有的信息 2. 旅游体验的外在影响因素 ① 旅游体验产品特性因素 ? 文化含量

? 活动内容的参与度 ② 旅途经历因素 ? 旅游交通 ? 旅游交往

③ 景区综合管理因素 ? 景区服务 ? 整体环境氛围 旅游体验满足感的实现 1) 对旅游者的要求 2) 对供给方的要求

旅游体验设计的意义

1) 可以是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要求 2) 旅游引导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扩大

旅游消费市场

3) 有利于旅游企业找准产品定位,开

展差异化经营 旅游体验设计的方法

动机(三求: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过程(三性: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可参与性)-目标(三感;:新鲜感、亲切感、满足感) 旅游体验设计的原则 1) 主题性原则 2) 参与性 3) 差异性 4) 真实性 5) 挑战性

旅游体验设计步骤 1. 设计体验主题

① 主题新颖 ② 挖掘特色 ③ 以人为本 2. 规划体验项目

① 寓教于乐 ② 释放情感 ③ 吸引参与 ④ 身临其境 3. 营造体验氛围 4. 实施体验营销

① 让旅游者成为产品的协同设

计者

② 运用体验模型剧场协调旅游产品和服务

③ 开发旅游特色纪念品 饭店在旅游中的作用?

饭店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是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其建设状况如总数量、床位数、硬件、软件水平等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接待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饭店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旅游业发展水平,在旅游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饭店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生

活基地

2) 饭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

展水平和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 3) 饭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去旅游

收入的重要渠道

4) 饭店是创造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

之一

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1. 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不可缺

少的重要因素,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2. 旅游网店的形成有赖于旅游交通

的发展

3. 旅游交通是旅游创汇的重要途径

之一

4. 旅游交通逐渐成为旅游产品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吸引物生命周期的意义?

1) 旅游的生命周期理论在战略管理

阶段;管理、复兴策略;目的地营销等领域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 巴特勒提到要用开远的眼光,进行

规划和管理。这样可以控制旅游吸引物的发展,以防止旅游发展超过其容量范围,导致紧随其后的衰退。

饭店集团化的优势? 1. 经营管理方面

? 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化 2. 技术方面 ? 大批中集中购置的价格优势,成本

降低;

? 饭店开发阶段和更新改造所需的

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装潢等服务。

3. 资金方面

? 筹集资金拥有较高可信度

? 饭店集团还为所属饭店提供金融

机构的信息,有的还帮助介绍贷款机构

4. 市场营销方面

? 联合广告可以提高集团内每一家

饭店的知名度;

? 各地区都拥有一支销售精英队伍,

有利于饭店增加客源和开发国际市场

1) 资本优势 2) 技术经济优势 3) 市场营销优势 4) 物资采购优势 5) 管理方面优势 6) 风险扩散

一、旅游市场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不用旅游市场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知道旅游供给和旅游市场促销活动。 二、旅游市场四大要素:

1.人口; ① 数量 ② 地理分布

③ 结构(年龄、性别、职业) ④ 家庭结构 ⑤ 民族和宗教 2.购买力;

① 人均国民收入 ② 人均个人收入 3.旅游愿望; 4.旅游权利。

5.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三、2015年,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四、2004,旅游目的地国家所占的市场份额 前五排行“法国-西班牙-美国-中国-意大利”

五、世界客源市场排行 欧洲-美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六、世界国际旅游支出国稳居前二“美国-德国”不稳定“英国-日本-法国”

七、来我国的前五名客源国2007年: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

八、针对不同市场的手段及措施亚洲市场:韩国“优化旅游环境与改善接待设施,推出适销对路de精品产品”;日本:“日本为了提高其在国际中的政治地位,以及在经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下获得别国好感,日本把出境旅游作为一项长期的国策,所以日本的出境旅游市场具有广阔前景”

九、针对东南亚市场新马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开发观光,寻根问祖和探亲访友,他们较为富裕的经济条件也提供了出行基础,东南亚市场较为稳定和广阔发展前景”

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意义,对促进和带动我国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宣传我国旅游整体形象,增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友好交往,传播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促进对外开放,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十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

①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②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③ 交通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时间

④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休假得以延长

⑤ 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⑥ 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十二、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影响因素 1) 空间距离

2) 国际(区间关系)

3) 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关系

十三、旅行社的基本职能(组织-销售-分配-协调)

十四、旅游学的研究内容: 1) 三大方面:

① 旅游现象的生发、演变的历史过程;

② 旅游发展为经济活动之后表现出的独特的市场规律;

③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的社会、文化、环境效应。 2) 三个层次:

① 行为学层面:研究游客空间流动现象及其规律、趋势;

② 心理学层面:研究游客的消费倾向,审美趣味,体验深度;

③ 社会学层面:研究旅游活动中游客与目的地社区的文化互动、文化再造,研究旅游宏观管理者的法律、政策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 1,团体旅游的优势在于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安全性能高、语言障碍少;缺点是灵活性小。

散客旅游的灵活性大,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缺点是服务价格高。

2,散客旅游是否发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标志。

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国内旅游者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国内旅游者做了规定,后经国家旅游局的修改和解释,其较完整的表述为:国内游客指任何一个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在我国境内长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也属于国内游客。

根据在其他地方逗留时间的长短,国内游客又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国内旅游者指我国

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国内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常住地10千米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且不足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过夜的国内游客。另外,此项规定还把下列人员排除在国内游客统计范围之外: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3.调遣的武装人员; 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6.到境内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三、旅游的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旅游是旅游者以文化为基本属性的特定活动,是涉及多领域、多内容的综合性社会现象。其性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的集合体

(二)旅游是人类文化需求的反映

(三)旅游是一种审美与精神享受活动 四、旅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旅游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消费重要内容。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条件下,有着不同形式、内容的旅游活动,但旅游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一致的。 (一)综合性

旅游活动是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内容,不仅仅表现为游览观赏活动,而且围绕着这些基本旅游活动,产生各种旅游企业与旅游服务设施与机构,如旅行社、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饭店、旅游交通运输设施等。除此,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也因其旅游目的的不同、旅游需求与旅游行为的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形式,有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修学旅游、

会议旅游、探亲访友等类型。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不是单个主体的活动,而是各种要素的综合体,因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异地性

从旅游的定义可以看出,旅游是人们离开自己的居住地或者工作场所,而前往其他地区的旅行活动。 (三)流动性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使得旅游者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他地旅行,而这一过程中,旅游者发生了空间位移,借助于各类交通工具,实现两地间的移动。这也体现出旅游活动的流动性特点。

(四)地理集中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地可进入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外出旅游,尤其是二战以来,国际范围内的旅游活动日益频繁,旅游范围已经超越区域、国家范围,走向国际,旅游者的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甚至近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人实践了太空旅游的梦想。虽然旅游者的目的地日益增多,但从世界范围的普遍趋势来看,旅游者的活动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区域集中分布的状态。 (五)季节性

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层面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业、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旅游活动的类型多样化,旅游资源的季节差异性,旅游者闲暇时间的不均衡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旅游者选择不同时间段出游。

五、促使旅游产生的经济因素是什么? 促使旅游产生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社会分工的产生

(二)商品交换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家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四)公众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出现 六、促使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促使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现代化交通工具在旅游业的应用为现代旅游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促使人们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3.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关注身外信息,刺激了旅游活动

4.国家和区域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推动现代旅游的进展

一、旅游者的特点是什么?

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异地性

这是旅游者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特点。“离开惯常居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是旅游活动形成的必要条件。陌生的环境、新奇的事物是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同时,到异地旅游也需要旅游者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以及对不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适应性。对于旅游服务企业来说,把握旅游者的异地性,便能把握其根本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二)消费性

对于现代旅游业来说,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将产生一系列消费活动。旅游者的消费活动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旅游者的消费性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是与其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的,旅游者的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档次。

(三)休闲性

“休闲”既是旅游者的精神需求,也是形成旅游活动的客观条件。在英语里,“休闲”和“闲暇”都用“Leisure”来表示,有活动和时间的两层意义。一般来说,可以把“休闲”理解为个人从工作、家庭和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的时间以及个人利用这些时间满足自己身心享受需求的活动。旅游者的休闲性既代表了旅游者对身体及精神享受的一种期待,又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 (四)体验性

无论是出于观光游览、寻幽探奇的需要,还是具有度假疗养、文化交流的目的,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都会获得相应的主观感受,旅游效果的实现是旅游主体与客体互动的结果。旅游者的体验性强调了旅游者对于旅游活动的主导作用,对旅游相关行

业设计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是什么?

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旅游需要 2.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概括为以下几类: (1)接触自然的动机 (2)追求身心健康的动机 (3)猎奇求知的动机

(4)维系和扩展社会关系的动机 (5)宗教归属的动机

(6)完成公务商务工作任务的动机

五、 按照出游目的分类,旅游者可以分为哪几类?在旅游中有哪些特点? 按照旅游目的,可以把旅游者分为以下几种,他们的旅游特点各不相同。 (一)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是以游览观光自然及人文景观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一般来说,这类旅游者的内在动机是回归自然或者增长知识,观赏性以及知识性比较强的旅游吸引物能够受到他们的欢迎。这类旅游者是最常见的旅游者,直到今日仍是旅游者中的主流,具有季节性强、重游率低的特点。 (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是以休闲放松、调节身心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一般来说,这类旅游者以追求身心愉悦(或健康)为内在动机,期望通过旅游使自己从单调的生活和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他们既有可能选择与观光型旅游者类似的旅游目的地,也可能选择游乐场等娱乐性比较强的旅游目的地。这类旅游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具有季节性强、重游率高的特点。

(三)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度假保健型旅游者是以休养和恢复身体健康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内在动机与娱乐消遣型旅游者的内在动机是相同的,他们一般会选择到海滨、温泉、山林等环境优美的地方休养。这类旅游者的数量规模比较稳定,具有旅游地点固定、消费水平高、停留时间长、重游率高的特点。

(四)文化体验型旅游者

文化体验型旅游者是以了解异地文化或进行文化交流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猎奇求知为内在动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选择历史文化游以及民俗文化游的居多。这类旅游者的数量规模较小,具有文化修养高、专业性强、停留时间长、旅游路线相对固定的特点。 (五)商务公务型旅游者

商务公务型旅游者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动机是复杂的。一方面,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们有可能会进行一些包括考察、参观在内的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利用出差的机会,他们有可能会进行一些和工作无关的旅游活动。随着各国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商务公务型旅游者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他们具有季节性弱、出行频繁、消费能力强的特点,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六)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是以处理个人或家庭事务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维系和发展社会关系为内在动机,他们外出旅行,是为了探亲访友、寻根问祖或者出席婚礼、参加各种仪式。这类旅游者的数量规模比较稳定,具有季节性弱、价格敏感性强、旅游目的地相对固定的特点。 (七)宗教朝觐型旅游者

宗教朝觐型旅游者是以从事宗教活动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以宗教归属为内在动机,是特殊的旅游群体,他们的旅游活动中包括很多宗教仪式。在全世界,各种宗教的信仰者具有相当的规模,因此,宗教朝觐型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小觑。一般来说,这类旅游者具有旅游目的地相对固定、出游时间相对固定、参与性强的特征。 (八)购物型旅游者

购物型旅游者是以到异地购物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内在动机也是复杂的。从表面上来看,购物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与旅游需要是高层次的人类需要的观点相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购物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正越来越普遍,购物也开始变成了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一些人把到异地购物当作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这类旅游者以年轻人居多,具有消费能力高、重游率高的特点,对旅游地经济贡献较大。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 1.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承载旅游活动,有效满足旅游者需求,可产生经济、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的各种客观存在。旅游资源的概念涵盖面广泛、内容丰富,既包括各种能够引起旅游者兴趣的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条件,也包括能够满足旅游者游览、观赏、娱乐、休闲、度假、猎奇、交往等欲望的客体和劳务。 2.旅游资源的内涵

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首先,旅游资源具有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功能。 其次,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获得满足的最终目的物。

再次,旅游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 最后,旅游资源是承载旅游者旅游活动的载体。 二、什么是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哪些种类?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能使人们产生美感并产生旅游向往的自然环境或者物象的地域组合。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

(1)地质类景观:典型地质构造、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峡谷、火山、岩溶、风沙地貌、丹霞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海岸与岛礁等。

(2)水体景观:江河、湖泊、瀑布、泉、海洋等。

(3)生物: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卉、动物等。

(4)太空景观:天象奇观、天文观测、宇宙漫游等。

(5)气象与气候景观:雨、雪、云、雾、海市蜃楼、雾凇、夕阳、日出等。 三、什么是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哪些种类?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古今人类的社会活动、文化成就、艺术结晶和科技创造的记录和轨迹,能够激起人类旅游活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主要包括:

(1)园林:帝王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公共园林等。

(2)文学艺术:游记、诗词、壁画、楹联、题刻、书法、影视、戏曲、音乐舞蹈

(3)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宗教仪式、宗教艺术等。 (4)城镇风貌: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都市、特色城镇等。

(5)现代设施:现代建筑、大型工程、教育文化设施、科研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娱乐设施等。

(6)民俗风情: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特色饮食、节日庆典等。

(7)饮食购物: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特色市场等

(8)历史遗迹:古人类遗迹、军事遗址、古建筑、古代工程、名人遗迹、陵墓等。 四、旅游资源有什么的特点?

旅游资源是处于复杂的环境之中,受到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而具有时空分布特性和动态分布特性,又受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影响而具有浓重历史人文特征,也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显著的经济产业特性,还受人们审美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旅游文化多样性特征,是一种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能够满足特殊需要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旅游资源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的一种,但是又有其区别于其它资源的特性。

1.满足心理需要性 2.区域差异性

3.多样性与综合性 4.永续性与稀缺性 5.时间动态性 6.文化依附性

五、旅游资源开发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设计旅游景区、景点

2.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3.规划旅游交通及通信 4.开发人力资源

5.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六、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是什么?

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 (一)可开发性原则 (二)突出特色原则 (三)市场导向原则 (四)形象塑造原则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七、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有哪些?

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依托知名景区开发 2.依托中心城市开发 3.依托便利交通开发 4.依托名胜古迹开发 5.依托文化习俗开发

6.依托旅游资源群集效应开发 八、为什么说旅游资源保护是维护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内容?

1.保护自然旅游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重要方面

2.保护人文旅游资源是促进文化延续性与完整性的必然要求

九、如何协调好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更好的利用和维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发展,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具体在处理两者之间关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期,做到长远规划,把旅游资源保护贯穿于整个旅游资源发展过程中。

2.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

一、旅游业的概念及构成 (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

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同其他传统产业的定义相比,旅游业的定义有两点特殊之处:一是旅游业的定义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而传统产业的定义则以供给为导向;二是旅游业的界定标准是其服务对象,而非产品或业务。 (二)旅游业的构成

人们通常将旅行社、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被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二、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旅游业的性质

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推动和促进旅游的发展以及为旅游者提供便利服务来从中获取收入。旅游业由各种不同类型和性质的企业构成,而这些企业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向旅游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同时从中获利。因此,它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并通过经济核算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企业。当前,有许多国家都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因此,我们说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性的产业。有人将旅游业和旅游事业混为一谈,称旅游业是一项具有文化性质的事业,是一个国家外事工作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旅游业和旅游事业并非同一概念,旅游事业通常包括政治、 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动机,主要是依赖国家的发展政策而定,可能会以一者为主兼顾其他,也可能三者并重、兼而有之,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动机就从建国初期的政治动机转变为今天的经济动机。而旅游业只是旅游事业的一部分,仅仅体现了其经济方面的性质。虽然旅游业的活动也要接受国家政策的指导,但这并不能改变其作为一项经济产业的根本性质。

三、旅行社的性质、职能与业务

(一)旅行社的性质

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其中对旅游业务的涵义也做了明确的规定:“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处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旅游,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旅行社的性质体现在:1.以营利为目的。旅行社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目的就是营利,通过向旅游者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

2.从事旅游业务。旅行社是旅游业主要行业部门之一,其从事的业务也必然是以旅游业务为主。旅行社的职能 1.生产职能 2.销售职能 3.组织协调职能 4.分配职能

5.提供信息的职能

(三)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1.产品开发设计 2.旅游咨询业务 3.产品销售业务 4.采购业务 5.接待业务 6.代理业务

(1)代理交通客票 (2)代办旅行证件 (3)办理各类保险

(4)发行和汇总旅行支票,组织兑换业务

(5)出售特种有价证券 五、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如下:

1.旅行目的

旅行目的包括商务型、消遣型、家庭事务型等。商务型旅行者外出旅游的目的是办理公务,不能随便改变旅行目的地并且不能随便选择出发时间,对价格不太敏感,往往选择快速舒适的交通工具。

消遣型旅游者时间和旅行方式都不受限制,比较自由,但对价格比较敏感,会尽量选择价格较低的旅行方式。

家庭事务型旅行者的旅行目的地是固定的,时间有选择余地,通常选择安全、高效、价低的旅行方式。 2.价格因素

除了商务旅游者之外,其他各类旅

行者对价格都比较敏感,他们通常会有自己的旅行预算,为了在一定的预算之内使旅游活动更为充分有效,获得更大的精神愉悦,通常会对不同的旅游方式进行比较,即使在选定了旅游方式之后还会对不同的旅游运输企业进行比较。价格因素成为旅游者比较、选择旅游方式的重要考虑因素。 3.距离因素

人们在考虑价格因素的同时,通常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减少旅行途中花费的时间。因此,对于长距离旅行,人们通常会选择航空的旅行方式;反之则会倾向于选择铁路或公路等方式。 4.旅行者的偏好和经验

在各种旅行方式同时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具有相同条件的旅行者可能选择不同的旅行方式,这是由于各人的旅行偏好和经验不同导致的。他们对某种旅行方式的偏好主要受个性心理的影响。除此,旅游经验也是旅游者形成对于某种旅行方式偏好的一个原因。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旅游者对旅行方式的选择,如天气、旅伴、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状况等。所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旅游者,致使其做出最终的选择。

7.根据饭店的隶属关系和经营管理方式划分为:独立饭店和饭店集团

饭店等级是指饭店的豪华程度、设备设施水平、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的评定标准。按星级划分饭店等级的一般标准如下:

一星:设备简单,提供食、宿两项最基本的服务,能满足客人基本的旅行需要,设施和服务符合国际流行的基本水平。

二星:设备一般,除食宿基本设施外,还设有简单的小卖部、邮电理发等便利设施,服务质量较好。

三星:设备齐全,有多种综合服务设施,服务质量高。

四星:设备豪华,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健全,服务质量优秀。

五星:通常情况下饭店的最高等级,设施、设备、服务项目设置和服务质量均为世界饭

店业的最高水平。

白金五星:2003年国家旅游局根据旅游饭店市场新形势,及时对星级标准做了第三次修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五星级之上增设更高档“白金五星级”,使之成为我国 “星评”体系中的最高级别。白金五星级首先要具有两年以上的五星级饭店资格。另外,白金五星级饭店在“硬件”设施和 “软件”服务上比五星级饭店有更高的要求。

除上述一般标准外,在对饭店评定等级时,各国在饭店的建筑、客房面积、设施设备条件、管理水平、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八、旅游景区是如何分类的? 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 凡是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应当划为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较高的文化、观赏价值,能吸引游客。

(2)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

(3)具有一定的空间和范围。

(4)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2.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通常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持了较好的自然生态平衡,如我国的长白山、神农架、西双版纳等 3.旅游度假区

为适应现代旅游休闲度假的需求,在环境质量好,旅游度假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地方,建立的以度假休闲产品为主的综合性景区,如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等。 4.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用舞台化的环境气氛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体验,以盈利为目的,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经营,其主要功能是为游客生产快乐以及为投资者赢得利润。在欧美国家,主题公园所涵盖的内容及特征主要有:

(1)主题公园是为满足旅游者娱乐、消遣等需求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2)具有多种吸引物;

(3)主题突出,并有多种设施如餐饮、购物设施等;

(4)能开展多样化、吸引力强的活动,实施商业化经营并收取门票。 5.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为了保护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促进林木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而在一些森林生态资源丰富和独特的地区设立的区域,在我国分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均设有专职管理机构。 6.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并不是景区的概念,但大多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都是旅游景区。国家把不可移动的文物分为三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1.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2.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来源 一、什么是旅游市场?

市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商品经济的范畴,也可以说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狭义的市场可以理解为具备一定的地点、设备、商品的买方和买方所构成的商品交换的场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时间,和某一地点,而是贯穿于整个商品交换过程的始终。因此市场不光可以看作是商品交换的场所,而且还应看作是整个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既体现着商品的买方、卖方和商业中间人的关系,还体现着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促进或辅助作用的一切机构、部门与商品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普遍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同时,一些为旅游者提供便利服务的经营性企业也逐步形成,并共同构成了专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旅游业。这样,便出现了以旅游者为旅游需求方和以旅游经营者为旅游供给方的供求双方,它们之间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就是一种具有完全商品性质的交换,这些交换关系的总和即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交换的场所,而广义的旅游市场则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它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产品交换的场所,而且涉及到一定范围内旅游产品交换中各种关系的总和。 二、如何理解旅游市场的细分的概念和意义?

旅游市场细分是指将全部旅游顾客划分为不同的顾客群的过程。

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足所有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在众多的旅游消费者之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能力的市场部分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然后致力于开发这一部分市场。为了有效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首先就需要对市场进行细分,以便使企业目标市场的定位更加精确,从而集中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一个或几个企业熟悉的或较为了解的市场上开展活动。

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2.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3.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 三、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是什么? 旅游市场细分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1.可衡量性

是指对选定的细分顾客群,必须可以凭借访问目的、收入水平、居住地或出游动机等依据将它们一一区别。 2.可盈利性

是指由目标细分市场带来的长期预计收益应超过为达到此收益水平而设计营销组合所需的全部费用,且赢利部分是组织所希望达成的目标。

3.可适应性

是指相同的营业场地所服务的不同细分市场必须与生产者在整体市场上所确立的形象或地位相协调,并有助于其形象的确立或地位的巩固。 4.稳定性

严格的旅游市场细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此要求细分后的市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四、旅游市场的细分的依据与方法是什么?

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如下: 1.人口统计因素细分

人口学方法是市场细分中最流行的方法,是将旅游市场按年龄、性别、职业、家庭、婚姻状况、收入、受教育水平、信仰、种族等依据划分不同的游客群体。

2.地理环境因素细分 地理细分因素包括:地区、气候、环境、人口密度及城市规模等。

3.心理因素细分

心理因素细分可以以游客的性格、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等为细分变量。

4.行为因素细分

行为因素主要是指购买动机、购买时间、购买方式和购买频率等消费行为特征。

五、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 一方面,旅游产品是一种动态的服务性产品。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评价,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满足而花费一定的货币、时间与精力所获得的一次旅游经历。旅游经营者必须凭借和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各种形式的劳务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由于旅游者的需求具有差异化的特点,而且个体旅游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而旅游产品在内容、服务质量和结构上也存在差异,呈现动态变化的特点。

另一方面,旅游产品是一种整体性产品。旅游产品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起来的一种特殊产品,它是能够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六项基本需求的综合产品,即一次旅游活动是由一系列单项产品和服务有机组合而成的综合产品。例如,旅行社可以在确定的景点之间进行线路组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同线路相应的住宿、饮

食及交通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虽会有差异,但从整体上来考察某一线路,就是一个综合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实际经营中,尽管旅游产品可以分开来出售给旅游者,但它们只是总体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旅游需求的满足需要旅游六大基本要素的配套组合,这就要求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综合考虑到旅游的各个方面,保持各单项产品质和量的和谐一致。此外,旅游产品的综合性还表现为涉及众多相关行业和部门,只有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

2.无形性

旅游产品的价值不是凝结在具体的实物上,而是凝结在无形的旅游服务之中。虽然旅游产品中确实包含一部分物质产品的供应,但它们只是作为旅游服务生产的条件而存在的,其服务性要素占有很大比重。另外,旅游产品的无形性还表现在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只能通过主观感受来判断等方面。

3.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二者在时空上不可分离。旅游产品的生产必须有旅游者的直接参与才能有效完成。也就是说,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必须发生直接的联系,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行为。正是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使得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于控制,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很难标准化。而且不同顾客的需求、偏好和个性各不相同,使每位顾客都满意的服务也不可能是相同的。

4.不可储存性与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使它无法像其它商品那样储存起来。而且,由于大多数旅游产品所凭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是不可移动的,旅游者要购买旅游产品就需要亲自前往旅游目的地,而不像购买其他

产品一样可以通过运输到异地销售来实现商品流通。旅游设施、设备和工作人员可以事先配置,但是这只表明旅游产品可以被旅游者消费,而不代表旅游产品的销售就一定能够实现。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超过旅游需求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旅游企业有必要管理旅游产品的供给使之与需求相适应。

六、旅游产品是怎样构成的? 一般而言,旅游产品的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核心层次

指向顾客提供的基本旅游服务或核心利益,如饭店产品的核心层次即提供给顾客的食宿服务。它通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销售给顾客必须通过具体的形式。

2.有形层次

指旅游产品的质量、风格、声誉、品牌等,通过这些因素,饭店提供给客人的核心利益更容易被客人所认可,同时也体现了饭店自身的特色。

3.延伸层次

指提供给顾客的附加利益或优惠条件,如提供信贷、保证、信息服务和售后服务等。该层次不仅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价值,还可以使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竞争者,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理论的重要意义,旅游经营者在进行旅游产品营销时,应注重旅游产品的整体效能,从满足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提供整体概念上的产品,并在外形部分和延伸部分突出自身产品的特点,以赢得竞争优势。其中质量是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增加顾客所获得的利益是差异化的重要手段。

七、旅游产品的类型有哪些? 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旅游产品的类型也在不断增加,无论是从旅游学科建设还是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科学合理地对旅游产品进行分类都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旅游产品概念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旅游产品分类标准体系。以下仅从旅游者的参与角度出发将旅游产品分为专项旅游产品和主题旅游产品,以此来阐述旅游产品类型。 1.专项旅游产品 (1)景观类旅游产品 (2)交通类旅游产品 (3)接待类旅游产品 2.主题型旅游产品 (1)文化旅游产品 (2)康体旅游产品 (3)度假旅游产品 (4)探险旅游产品 (5)事务旅游产品

八、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很多,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水平

社会经济水平对旅游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势必引起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上升,同样,在社会经济不景气时,旅游需求也会出现下滑;二是社会经济水平代表着旅游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等的发展水平,设施越便利、技术含量越高就会刺激越来越多的旅游需求,反之,不发达的设施供给会限制旅游需求的实现。2、社会劳动生产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这表明人们的劳动时间逐渐缩短,相对而言,闲暇时间也就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用于旅游消费的时间越来越充足,从而促使旅游需求的增加。

3、现代科技的发展

科技是现代社会发展重要动力,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进,这使得地域和时间对旅游者的限制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增加旅游者旅游活动的选择空间,也促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

以上三点是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且从较长时间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因素。

此外,不同国家的旅游政策及其变化,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由此而引起的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等,都会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就一般旅游产品而言,旅游需求对产品价格通常是比较敏感的,很多其它因素对旅游需求的影响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价格反映出来的。

九、旅游需求量变化的规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成反向变化

旅游产品价格是决定和影响需求量的重要因素,在影响旅游需求量的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总是随着旅游产品价格的涨落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旅游产品的价格上涨时,旅游需求量就会下降;当旅游产品价格下跌时,旅游需求量就会上升。 (2)旅游需求量与人们收入成同方向变化

旅游需求量不同于旅游需求,前者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实际有能力并愿意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后者是指在确定的消费者收入和偏好等状态下,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是不同价格及其相应需求量的集合,当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旅游需求也就发生变化。

对于旅游需求而言,一定的支付能力是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前提。当人们的收入水平上升时,人们可购买到的旅游产品空间增大,即需求曲线向外移动,表现为在同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可购买的产品数量增多。换言之,人们收入水平上升促使旅游需求量增加,反之则反是,即旅游需求量与人们的收入成同方向变化。

(3)旅游需求量与人们的闲暇时间成同方向变化

旅游产品的消费是一种特殊消费,要求旅游者有一定的闲暇时间。一般来说,当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时,旅游需求量就相应增加;当闲暇时间减少时,旅游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因而旅游需求与闲暇时间的关系也呈现出同方向变化的特点。

十、影响旅游供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旅游生产要素的价格 2.旅游相关产品的价格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旅游环境容量

6.旅游经济方针和政策 十一、旅游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1.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数量方面的矛盾 在一定时期内,旅游接待能力即旅游供给与同时期旅游购买能力即旅游需求有一定的量的比例,二者比例适当才能实现旅游产品的供求平衡。就旅游消费的性质和形式而言,在人们的日常消费总量确定的情况下,投入到旅游消费方面的比例是难以确定并量化的。至于国际旅游消费,它要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客源国经济状况、客源国同目的地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旅游消费构成以及旅游需求强度等因素的制约,精确掌握旅游需求则更加困难。旅游需求的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不相一致,表现为旅游供求在总量上的矛盾。

2.旅游供给与需求在结构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结构矛盾是指旅游供求在构成上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在:旅游供给的内容和项目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的档次和级别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供给的方式与旅游需求不相适应。由于旅游者的构成不同,在旅游活动中的兴趣爱好各异,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支付能力、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形成了旅游需求的复杂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而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供给,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不管怎样周密地规划和配备,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应俱全。在旅游市场上供需结构矛盾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同一时期内某一旅游产品供不应求,而另一旅游产品则供过于求。

3.旅游供给与需求在质量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在质量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旅游供给之间的差距。由于旅游产品中的服务要素比例较大,旅游者对产品质量的判定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感受。由于这种感受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会使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旅游供给的产品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提供旅游产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不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尽量缓解旅游供需在质量方面的矛盾。

4.旅游供给与需求在时间方面的矛盾 就旅游供给而言,旅游设施供给和旅游资源供给并不完全相同,旅游设施的供给量

不会随季节发生变动,而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则要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影响,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就旅游需求而言,由于旅游者的闲暇时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节假日或旅游旺季,人们纷纷外出旅游,旅游需求较大,反之在旅游淡季,旅游需求就较小。由此就引发了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在时间上的冲突和矛盾。

5.旅游供给与需求在空间方面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空间矛盾,主要表现为旅游供求在地域空间上分布失衡。即有的旅游地供大于求,游人稀少;有的旅游地供不应求,游人众多。造成旅游供求在空间上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等级等状况,决定了不同目的地的旅游供给有先天性的差别;另一方面是旅游地设施的完善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旅游地的旅游供给能力在后天上的差别。

十二、如何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概念? 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经济个体对产品、服务的构思、预测、开发、定价、促销以及售后服务的计划和执行过程,它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适应旅游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旅游商品价值的交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以旅游消费者为导向,以交换为核心。旅游企业通过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旅游产品来实现旅游企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2.旅游市场营销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包括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等一系列环节的协调配合。

3.旅游市场营销适用范围较广。一方面体现在旅游市场营销的主体较广,包括所有的旅游经济个体;另一方面旅游市场营销的客体范围也较大,不仅包括有形实物的营销活动,还包括无形劳务的营销活动以及旅游经济个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十三、旅游市场营销与一般市场营销有什么区别?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时空上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它既不可储存,留待以后出售,也不可转移,搬运到另一个地方进行消费。因此旅游市场营销与一般的市场营销相比,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与一般市场营销相比,旅游市场营销具有以下特点:

1.旅游市场上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服务产品。旅游产品通常不是可以感知的实物,而是一种旅游经历和体验,旅游者不拥有旅游产品的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

2.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点,旅游服务过程是旅游企业员工与顾客间互动的过程,旅游者参与了旅游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对于旅游市场营销人员来说,要生产出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产品,不仅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还需要对游客进行某种管理,以便于游客与旅游产品生产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3.旅游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旅游产品的好坏没有一个绝对的判定标准,需要根据游客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加以衡量,然而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感觉也不同。在旅游业强调个性化服务的今天,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旅游企业除了要重视外部营销外,还应更加重视内部营销工作。

4.分销渠道不同于有形产品。旅游产品不像实物产品那样通过物流渠道送到消费者手中,旅游企业依靠一系列独立的中间商,包括旅游代理商和旅游批发商来与游客签订合同,由游客自己来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5.更加依赖多部门的协作。旅游产品是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共同组成的综合性产品,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因而旅游市场营销活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各个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相互协调,来使旅游产品的整体效能得以实现。

十四、旅游市场营销产品策略中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策略是根据旅游产品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所制定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包括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策略、旅游新产品开发策略和旅游产品组合策略。

1.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某一种产品从进

入市场、稳步增长到被市场淘汰的过程。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产品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开发、发展、繁荣、衰退四个阶段。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策略就是旅游企业根据旅游产品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的不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2.旅游新产品开发策略

旅游新产品是指旅游生产者初次设计生产的,或原来为他人所生产过的,但自己又做了重大改进,在内容、结构、服务方式、设备性能上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体现旅游经营意图的,与原有旅游产品存在显著差异的产品。旅游新产品的开发重在创新,突出特色,但同时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前提。

3.旅游产品组合策略

旅游企业要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就需要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对企业营销的各类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组合,围绕这一内容展开的市场营销活动就是旅游产品组合策略。旅游产品的组合可以按其宽度、长度、深度和相关度来进行划分。旅游产品的宽度是指产品组合中所拥有的旅游产品系列的数目;旅游产品的长度是指产品组合中旅游产品项目的总数;旅游产品深度是指一个旅游产品系列中所含的旅游产品项目的多少;旅游产品的相关度是指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的旅游产品的各个项目在生产、消费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同的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选择不同宽度、长度、深度和相关度的旅游产品组合

十五、企业常用的旅游产品定价策略有哪些?

企业常用的旅游产品定价策略包括旅游新产品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和折扣定价策略等。

1.旅游新产品定价策略

旅游企业需要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在产品开发初期通常可以采取渗透定价策略(低价策略)、撇脂策略(高价策略)和满意价格策略(折中定价策略)。

2.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是为了刺激和迎合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心理动机的一种定价策略。旅游者,尤其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旅游者,在制定购买决策时,往往主要考虑的是价格因素,因此,企业要根据人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模式:需求——动机——行为——满足,围绕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心理反应而进行有效的定价,来刺激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常见的心理定价策略有:尾数定价策略、整数定价策略、习惯定价策略、声望定价策略、分级定价策略和招徕定价策略等。

3.折扣定价策略

折扣定价是指对旅游产品的基本价格做出一定的让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价格,以争取顾客,扩大销量。折扣的形式有数量折扣、现金折扣、功能折扣和季节折扣等。 十七、企业常用的旅游促销策略有哪些?

旅游促销的本质是旅游产品信息的沟通,是旅游企业通过各种营销宣传手段,主要是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向旅游者传递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有关信息,以实现旅游产品生产市场与旅游消费者市场的有效沟通,引发和刺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兴趣,从而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和消费方式的活动。

二、旅游效应的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对旅游效应的评价可以源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效应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二)对旅游效应的分析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真实可靠 (三)对旅游效应的分析要结合其他产业的发展来进行

(四)对旅游效应的分析要做到因果对应

五、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这些影响又会因为旅游目的地情况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影响旅游经济效应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水平 (二)旅游资源和设施的吸引力 (三)旅游设施的所有权归属

(四)非本土旅游从业人员比例 (五)政府投入

(六)政府与产业政策影响 (七)旅游者的类型 七、旅游社会文化效应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一)旅游者的动机 (二)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者的素质水平 (三)文化差异与交融度 (四)政府引导与政府沟通 (五)目的地旅游资源的性质 八、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旅游的发展要以良好的环境为前提,一定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旅游流量也是有限度的。另一方面,旅游的发展又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旅游企业将这些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这种开发过程既可能是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过程,同时也可能是破坏环境、干扰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一旦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其损失是相当严重而且无法弥补的,会导致资源的容纳量下降、恢复速度放慢,留给旅游者的空间越来越少,进而旅游资源的价值就会逐步下降。

十、旅游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生态系统有其自我修复的能力,其恢复速度和程度取决于内部动植物等系统的数量和质量。一般来说,人文气息越重的地区,如城市中心,越容易恢复到原来的面目。相反,自然成份较多的景区,如森林、山岳、海滩等,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是十分困难的。旅游活动大都集中在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中,包括海岸系统、山地群落和湿地等等。这些地方既是旅游开发所热衷的区域,又是恢复能力较差的地区。频繁的、不加限制的旅游活动最终会造成上述系统的崩溃和灭绝。

(二)旅游资源的开放程度:这里所说的旅游资源多指应受到保护的自然景区,其开放程度与其受到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最初的一些自然保护区是严格的无人区,其中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受到了良好的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以教学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学生和游客开始涉足保护区的内部。这种行为虽然缩小了动物群体的活动空间,但其影响并不十分严重。然而,伴随着旅游企业盲目的旅游开发行为,使本应受严格保护的区域也开始对外开放,而且游客的成份、素质不一,其行为很难约束,这些都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旅游资源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

(三)景区的使用强度:旅游景区的使用强度可以通过旅游流的流量和时间,游客的活动类型以及旅游辅助和娱乐设施的发展水平来衡量。这些因素与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成正相关关系。旅游流的流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环境破坏的累积效应也就越明显,留给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时间也就越少,破坏也就越严重。游客所进行的活动如果是独立于生态环境之外的、单纯的人的活动,对环境的伤害就不会太大,反之,就会出现践踏、采摘等行为,从而对动植物造成影响。旅游辅助设施和娱乐设施越发达就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大,因为这些设施代替了大块的自然产物,严重扰乱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恢复。

(四)旅游开发的动机:一般来说,旅游开发都是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产物和人文遗产的经济开发,是以这些资源作为吸引物来刺激旅游消费,从而获取经济价值。但是,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往往只看到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更谈不上恢复和重建。而且,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步入这一行业,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争相对目的地的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再加上地方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而对这些行为的放纵,更加剧了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究其原因,就是旅游企业,包括有些地方政府的领导者在内,都没有顾及到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利益,也没有意识到环境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旅游者的行为:旅游者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而严重的。个别素质较低的游客随地吐痰、乱扔乱画、采摘植物枝叶果实、吸烟取火,这些行为直接危害了动植物的生存,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除此之外,

为了容纳更多的旅游者,越来越多的旅馆、饭店进驻旅游区,这些设施在满足了游客需要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生活垃圾,降低了旅游区的空气质量。

(六)政策规定与政府引导:由于环境质量的下降引发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国际组织和政府组织都制定了限制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行为的政策和法规,旨在保护濒危的环境。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地区政府片面追求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支持旅游业,为旅游企业的开发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而无视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其结果必然是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使人类因环境的恶劣而被迫迁移。因此,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政府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约束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行为,定期举办宣传教育活动,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争取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环境的恢复。

十三、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1、旅游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

旅游活动是以一定的环境为载体的,没有环境,旅游者就失去了活动的场所,也就无所谓旅游业的存在。而现在的问题是,旅游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环境的承载力大大下降,对环境的保护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可以说,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旅游环境保护并非只是保护旅游者的活动空间,而是保护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

旅游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虽然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环境造成的破坏在短期内只表现为地区性的、小范围的破坏,但是,整个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地区环境的变化会逐渐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变,也就意味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滞后的、隐性的。人类破坏环境的后果最终仍将由人类自己承担。因此,从人类生存的长远角度出发,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一、如何理解旅游规划的定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对于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刚刚走过了几十年的路程,

还未形成一套普遍认可的旅游规划思想体系。英国学者墨菲(Murphy)将旅游规划定义为“预测和调节系统内的变化,以促进有序开发,从而扩大开发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加拿大学者盖茨(Getz)将旅游规划定义为“在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旅游业对人类福利和环境质量的最优贡献的过程”;国内学者卢云亭将旅游规划定义为“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未来状态的科学设计与设想”;国内学者孙文昌将旅游规划定义为“以旅游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为出发点,以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当地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旅游消费六大要素及相关行业进行科学地安排和部署的过程”。 关于旅游规划,我们在理解时应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1、旅游规划的对象是旅游系统

2、旅游规划是面向未来的筹划和安排 3、旅游规划是一种寻求最佳决策的经济技术行为

二、旅游规划的特征是什么? 旅游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前瞻性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旅游规划,都应具有前瞻性。旅游规划设定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而设计的行动方案都反映了对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一套完整的旅游规划常常包含近期(3~5年)、中期(5~10年)、远期(10~20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以此来保证旅游发展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二)系统性

旅游规划的系统性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作为旅游规划的研究对象,旅游系统内部的要素构成复杂,要素之间又各有关联。在实践中,旅游规划既要考虑到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业(旅游活动的媒介)三大要素之间利益的均衡,又要对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进行合理的筹划安排;第二,时间要素是旅游规划的隐形线索。简而言之,旅

游规划就是要了解旅游系统的过去、分析旅游系统的现状、筹划旅游系统的将来。旅游规划在时间轴上是连续的和不断变化的。 (三)层次性

旅游规划一般针对具体的地域范围而展开,具有层次结构性。比如,在我国,涉及地域范围的旅游规划由大到小可以是全国旅游规划、跨省区的区域旅游规划、省市旅游规划、区县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点)规划。各个层次上的旅游规划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一、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1、政府协调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2、政府宏观管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3、政府是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

4、政府干预有利于旅游国际形象的建立。 5、政府干预保证了社会安定。

6、政府干预是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政府干预旅游业发展的手段有哪些?

1、需求管理手段

(1)目的地宣传与促销

(2)为来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3)通过控制价格来影响需求 (4)控制游客进入量

2、供给管理手段 (1)控制土地

(2)对建筑物的管制 (3)市场管制

(4)实行特别征税

(5)投资鼓励政策

总的来说,政府对旅游业的干预,克服了旅游业盲目发展的弊端,有效地约束了旅游企业因竞争生存而无限制开发旅游资源从而造成资源破坏的行为,形成了合理的、与总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发展规划。同时,政府干预也是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各国旅游组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政治经济制度 2、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3、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旅游产业政策?

旅游产业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或旅游行政组织为了实现该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保障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在一定时期内制定并实施的综合性措施和办法。

二、旅游产业政策有什么作用?

旅游产业政策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引导旅游投资,促进旅游设施设备建设,保障旅游供给

3.调节旅游市场供求,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4.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各方协调发展 六、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世界旅游业发展日益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一)旅游时代的到来

(二)高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三)旅游产品多样化

(四)生态化旅游需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五)旅游业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上升 3.可持续发展战略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各种资源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也就是经济、资源、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各种旅游资源在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追求生态效应,不为满足旅游需求损害后代人利益的资源开发行为。

(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我国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绿色”贯穿于旅游产品开发、生产与经营管理中,发展生态旅游。

① 开发绿色旅游产品,加强绿色经营管理 ② 发展生态型旅游 ③ 培育绿色市场体系

八、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旅游产业结构更加完善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四)旅游业管理科学化、法治健全化、国际化程度加深

(五)旅游业国际地位上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yl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