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逻辑笔记 新东方高智威陈向东

更新时间:2023-06-07 07:4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逻辑笔记

GMAT VOBAL逻辑

11逻辑14阅读16语法--共75’M 37数学--75’M

逻辑 100’S 一题:40’S读题 10’S 一选项 尽量控制1’30一道逻辑题

核心思想:

1. 推理过程 少主观判断,常识越简单客观越好

2. 推理过程 范围不可随意变化

3. 推理过程 比较量 绝对量 要分清

逻辑总纲:

1. other than/aside from, apart from/any other, many other/some other/most other 范围过大错

2. 文章原因结论都在比较,正确答案是比较

3. 选项中出现同类别下的其他且文中没有信息,错(**比较选项的范围)

4. 选项中有should 错(太主观)sample 错

5. A only if B, A→B; A if only B, only B→A, A→B; After A, B B→A;

6. 遇到调查研究不考虑数据准确,只考虑调查对象内容是否有代表性

7. 文章结论有 as long as, unless, until when都假定好的情况,不用进一步讨论

8. any other 当结论包括所有情况可选

技巧:

%与数量不同

B,A模式:

先发生的记作A,

survey, record, data, study, experiment, phenomena等记作B

而把由此得出的解释性结论记作A= conclusion,A是导致B的原因 当从B得出A时,暗含除A以为没有别的因素解释B

标志词:demonstrate, show, result, due to, attribute to, reason, hypothesize, the responsible for

A,B模式:

原因A结果B:because, since, for…

条件A结论B:if, when, as long as(只要,如果)…

方法A目的B:by, to do, in this way…

事实现象研究的结论A推理B (B是结论)≈ B,A模式

否定词和极端词配对,只能反对极端性 例:我不是唯一的学生 否定词与比较,考虑2个可能 例:他不比我好=和我一样或比我差 补充:绝对化语言“only”等文中出现,选项才有可能对

逻辑笔记

标志词:weaken, cast doubt, argue, against, damage, counter, challenge, refute, jeopardize, undermine, drawback, Flaw, criticism, reasoning error, weakness……

概念:削弱reasoning

正确答案:支持结论反面

正确答案:与原因非常相关

方法:

1. 找结论——作者主观意图的表达

2. 找与结论相关的原因,排除类似原因的选项

3. 判断选项是否支持结论反面

4. 如果文中:

5. 如果文中:事实(已发生、调查研究结果等)结论:作者找原因。正确答案:原因错误,事实不变。

6.

7. 如果文中结论是措施目的。正确答案:目的达不到

8. Flaw题

技巧:

比较选项 判断谁跟谁比较

选项中some, not all, not every不选,除非结论中有范围极端词可选。 95%削弱题答案为肯定句

总结:A或B有always, only, solely(唯一单独完全地), any等极端词,反对重点在此

A与B无联系,有差异(用A,B双方关键词定位)

A不可行或A无意义 补充:“not A,A’→B”A→B或者A→A’ 除A以外有其他原因影响B:主要针对B,A型 直接反对B:一般明确B,用B中关键词定位选项,与B相背就是正确答案 当原因放在文章后半部,通常强调原因,针对原因来反对。

逻辑笔记

标志词:assumption, presuppose预料, additional premise, not true unless…, depend on, rely on

概念: 假设正确答案是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ASSUME选项不成立,文章不成立) 把选项取反看其是否削弱结论是判断假设的唯一标准 原因与结论有差异,假设是在弥补差异

方法:

1. 找否定句选项(90%是否定句)

2. 排除大小金刚,挑出加强结论的选项

3. 取反看是否削弱结论(注意架桥选项)

技巧:

选项中 all, every, none 一般不选

总结:

A与B有本质的联系:A、B之间有明显跳跃或差异 A可行或A有意义:B→→无因无果 除A以外没有其他原因影响B的(B,A模式90%)找否定 If不是架桥则错 All 取反=not all=some 不可削弱 如果文章是事实找原因, 正确答案:否定一个或多个原因(否定句) 普通推理 文章结论有表示范围的极端词可选 **no/none…..other than…=唯一

填空题 3/4题 重要性?

填原因

A therefore B since___________ =假设中的架桥 (AB中缺什么?如果用A解释B) A however B since___________ 解释题分析现象特点

填例子 尽量匹配原文 **不做类比

逻辑笔记

解释题 1个

标志词:explain, reason, account for, provide a rationale for, reconcile, the discrepancy, paradox

概念:选择直接原因。(文中有原因直接选,无原因尽量用文中信息解释) 方法:明确现象,在文中找原因,转折词前的矛盾现象其实就是原因。

分析现象特点:

1.

2. 如果现象变化上升或下降。正确答案:也是变化(现在和过去不一样)

3. 现象中有时间地点,排除时间矛盾的,优先选择有地点的

4. 一个相反答案的拉回,或本身就不变,或切断变化动力

5. 如果现象A主动做某事,选项中必有A

总结:用文中信息解释,注意分析现象。

解释结论或现象:抓解释对象,用解释对象定位

解释差异或缓解矛盾:文中描述双方有表面矛盾或差异,而文中无本质上差异或矛盾,⑴比较双方是同一事物的两方面 ⑵截然不同的对立象。抓差异、矛盾、变化,结合双方的关键词去定位。

论证方法题 1个 中高

标志词:by….., doe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y

证据类:cite a example, analyze the data, evidence is provide, demonstrate 用例子 总结类:draw a conclusion, claim generalization

关系类:comparison, analogy, contradicts/refute, support, prove

因果类:cause and effect, explain

其他:apply a principle, assume

**文章的论证方法 读文章时注意:数字(Data已经发生可用于计算的数字)、因果关系、举例、对比、转折词、过去时态、比较类似的地方、时间地点。

技巧:

文中无转折选项、拒绝、反对、质疑等,优先考虑有转折的选项。 选项中有语言风格感情、用词准确、道德 错 Comparison analyze ﹥ 转折词 ﹥因果、举例

反对方法:

1. 直接反对:直接表明立场

2. 间接反对:指出对方论据理由条件假设 错

3. 反对错了:设 反对原因,也设反对结论

逻辑笔记

归纳题 1/2 低分区

标志词:conclude, conclusion, infer, imply, must be true, support, supported(文章支持选项) 概念:

归纳=信息结合 错 不能使用信息 排除信息 信息结合利用部分信息即可,信息结论必须用到文章最后一句

5%问题support 文章最后一句推导 与文章最后一句否命题相同 技巧:

1. 优先考虑有IF的选项,IF后新信息可结合

2. 选项中出现时间、地点、定语,范围要一致

3. 在数字题中 SOME 优先

方法:

找到最后一个信息点分析特征:比较、变化范围、不变化。挑出与其特征类似选项,判断是否信息结合

总结:用文章最后一句做客观信息结合

充分条件:文中有if , whenever, as long as, only if等条件句,条件为A, A→B。正确答案:A→B与文中一直或逆否命题 必要条件:答案是文章的隐含假设 逆否命题:A→B=B→A 数学相关:关注相对数字 对比推理:文中2者比较,结论1方比较。注意比较或相对的双方 语义相关:语义 文中有only, most, last, first 或最高级是读题重点 If, unless, whenever等条件连词选项优先

逻辑笔记

评价题 1个重要

标志词:evaluate, determine, whether

概念: 用文章逻辑评价结论 **找到对象是什么

基本方法:

1. 对每个选项答YES

2. 判断选项对文章有削弱或加强

3. 在回答NO看其是否有反作用

4. 必须有两方面的作用

技巧:

方法:

1. 评价的是什么?找结论

2. 如果评价是结论 是否成立 必须用文章逻辑评价

3. 如果决定的是 是否是此原因

4. 如果评价一个措施。正确答案:新原因使目的达不到

5. 总结:

选项是一般疑问句:回答YES/NO(对问句Y/N都起作用才是评价)

选项是特殊疑问句或陈述句:对选项回答的信息,使推理成立或不成立才是评价 正确答案:针对隐含假设 选项中不能出现无关词、小金刚none, all, every Only 要小心,只有关注唯一时才正确 (结论有表示范围极端词可选) 错

句子作用题 2个750分 1个650分

1. “与作者相反”+ however + “与作者观点一致”

2. A不确定 however, B(与A相反) however, C与A一致

3. but, yet = although = 忽略

4. But, Yet =句子之间的转折

5. nonetheless, nevertheless = 弱转折

6. because A, B; B, because A (since)

A: evidence/explanation

B: conclusion/claim要求、声称/position立场/prediction

Clearly, therefore, conclude, as a result, thus后的语句是B

文章最后一句是B则为main B

7. 选项中argument = 全文

8. 文中无大转折HOWEVER, 选项无反对 拒绝 质疑

逻辑笔记

加强题

标志词:support, strengthen, provide the strongest ground, conclusion can be draw if its true

概念:

让结论成立,提高成立的可能性或表达类似观点

事例加强 ﹥ 道理加强 ﹥ 假定加强

技巧: 1. 含有some, not all, not every不选

2. 优先考虑肯定句

方法:

1. 加强措施40%:1 好处2 无害3 别的不行4 目的能达到5 可行性高 更好达到目的 **寻找新的支点

思考措施如何达到目的(有时需要结合措施和选项),问题中一定提及措施有用性或达到目的

措施无害

文中提及措施无害,问题中无有效性或目的

其他措施不好

文章中2个措施在对比:对抗措施不好。问题中没有措施有用性或达到目的,只简单说措施加强。

2. 加强事实找原因(举例说明原因找对了)

直接举否命题例子表明原因对 **反因反果,无因无果

直接举例解释原因对

3. 加强普通推理

如果加强conclusion 正确答案:直接举例 如果加强argument补缺/找到与原因平行的选项(能与原因做加法) 加强题答案都在文章外找新的支撑点 **新信息

总结:问题加强某一点:举例; 问题加强推理:做加法

A与B有联系 A可行或A有意义 除A以外没有其他原因影响B 直接支持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1i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