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壁垒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10 14: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非关税壁垒案例分析

1336353 李红

一、案情介绍

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依据WTO协定第19条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主要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此举标志着中日蔬菜贸易战已经开始。而实际上,中日蔬菜贸易战早在1995年就已初现端倪。当时,日本就根据WTO《农业协议》中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发难过,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和日方实施进口商申报管理而告一段落。因此,此次日本的发难可以说是第二轮,而且比第一次表现的行动更积极,且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实施也更快。

在过去10年中,中国蔬菜对日出口呈明显上趋势,且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对日出口从以腌制蔬菜为主转变为以保鲜与冷冻蔬菜为主;二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保鲜蔬菜对日出口呈现成倍增长,在1999年达到31.8万吨。据日本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00年中国对日蔬菜出口总量为104.2万吨,保鲜蔬菜为31.2万吨。其中1999年出口量达到2万吨以上的保鲜蔬菜有牛蒡、洋葱、生姜、香菇、卷心菜类、葱、大蒜、胡萝卜类等。 同时,中美蔬菜对日出口均呈递增趋势,从1991年开始中国蔬菜对日出口超过美国,并一直居日本蔬菜进口国首位。美国对日蔬菜出口从1994年至1999年一直在每年60-70万吨之间波动,在2000年又降至62.5万吨。由此可见,日本对中国蔬菜进口采取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并非偶然,而是迟早都会发生的事情。 表1 中美蔬菜对日出口变动情况

年份国 类别 别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中国 保鲜蔬菜 13647 29921 29508 81815 131607 152644 143899 131029 269373 318452

冷冻菜 39571 75160 77170 113091 166014 189204 220653 226163 272429 298673 腌制蔬菜 129016 151515 166305 180986 189579 218599 221014 191605 194565 217210

其它 90719 119846 146433 172543 183494 227381 232833 242601 251440 286207 总计 272953 376460 419416 548435 670694 787728 818399 791398 987807 1120542 美国 总计 302335 331273 356929 424326 626009 649873 616702 636408 674487 699000

资料来源:《1999年蔬菜进口动向》(日本蔬菜供给安定基金调查信息课编著)、日本农林统计协会出版

从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内的大葱主产县岛取县就开始对中国的大葱调查。2000年8月底,日本国内香菇产地就曾要求日本政府依据WTO协定发动保障条款。2000年12月19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藏省、经济产业省等中央部委宣布对大葱、香菇和灯心草展开调查。我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分别在2001年2月和3月就此事进行磋商,在磋商未果的情况下,3月27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臣单方面宣布,自4月1日起到10月份,对进口农产品实施检疫管理。3月30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臧省、经济产业省就紧急限制进口大葱、香菇和灯心草的临时措施进行磋商并达成协议。4月10日,日本政府公布紧急限制进口措施,从4月23日开始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 表2 日本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内容 品 种 进口配额 超过配额关税率 大 葱 5383吨 256% 香 菇 8003吨 266% 灯心草 7949吨 106%

注:进口配额是根据1997-1999年3年间平均进口量为基准,相当过去200天内的基准量,进口配额以内的进口量实行3%-6%的关税。限制时间为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

资料来源:《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4月10日) 二、原因分析

(一)日本农业政策与国内政治因素使然。 从农业政策方面来看,日本虽然是农产品依赖进口的国家,其粮食自给率在1999年为40%(以能量为基础计算),但国内大米处于生产过剩的情况。为此,70年代以来,日本都实施一定的生产补贴措施,让农户把水田改种旱地作物(如蔬菜、灯心草、饲料作物等)的减反政策。而且大葱是日本蔬菜安定制度中的指定蔬菜,如果蔬菜价格低于基准价格,则蔬菜供给安定基金补贴其差额的90%(获此补贴必须事先申请加入)。从2000年开始,日本又开始对条件不利地区实施收入补贴政策,以确保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但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山区,其农户收入中依靠生产香菇的农户比重又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农林水产省为进一步推动其农业生产政策的实施就必然稳固政策实施基础,再加上蔬菜生产地的农民、农协、地方政府的强烈要求,对进口大葱、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也就成为日本政府解决农业政策问题的一项政策选择。当然,2001年7月份的众议院选举对于素有“农民党”之称的执政党自民党来说,如何争取农民的选票也成为其自然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日本蔬菜产业缺乏竞争力。 中日蔬菜贸易战的背后是日本蔬菜产业缺乏竞争力,而我国蔬菜对日本出口在成本优势上占绝对优势。日本大葱生产成本远远高于中国大葱生产成本,在考虑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日本比中国高8.7元/公斤;在不包括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比中国高出3.1元/公斤。在中日大葱成本中,两者拉开差距的部分是农机具费用、水利费用、设施费用、电热费以及劳动费用,特别是劳动费用的差距竟然相差10781元/亩(见表3)。此外,中国种子费用高于日本,其原因是中国种植出口大葱的种子基本上是从日本进口,由此可见,日本种子商社从对中国出口所赚取的利润。据日本农业水产省统

计情报部资料,日本国内生产大葱的流通环节包括生产者——统一销售组织——批发市场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店铺,1998年零售价格与生产者价格之比为2.88,从生产者到批发市场批发商之间的价格差为55日元/公斤。而我国大葱出口费用(运费、保险费、仓储费)仅为15日元/公斤左右。不仅如此,尽管日本大葱从收获到批发市场大概需2天左右,中国大葱到批发市场大概需5天左右,但由于日本进口商提供日本标签和包装,再加上预冷和恒温运输,使大葱保存时间较长,到消费者手中时基本与日本产大葱没有区别。所以说无论是生产成本上,还是流通环节上,中国大葱都占据绝对优势。 表3 中日大葱生产成本比较(单位:元/亩、公斤/亩、元/公斤) 生产成本 日本 中国 种子费用(元/亩) 550 1000 肥料费用(元/亩) 1410 430 农药费用(元/亩) 1330 50

农机具、水利费、设施费、电热费(元/亩) 4428 500 劳动费用(元/亩) 12781 2000 总计(元/亩) 20500 3980

每亩大葱产量(公斤/亩) 2001 2500 大葱生产成本(含劳动费用) 10.2 1.6 大葱生产成本(不含劳动费用) 3.9 0.8

资料来源:中国蔬菜生产、流通与加工的动向-山东、福建省大葱与枝豆(日本设施园艺协会、 蔬菜供给安定基金)2000年3月

从中长期看,造成日本蔬菜产业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农业劳动力后继无人,而且现有劳动力日趋老龄化,以及种植蔬菜的农户拥有的土地分散而且蔬菜经营规模较小。日本农业基本从业人员从1995年的367.6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240.8万人,老龄率从36%上升到62%,男性从业人员从186.1万人减少到129.3万人,男性老龄率从43%上升到67%,

而且据预测,到2010年日本农业基本从业人员数将下降到140.4万人,老龄率将达到60%(见表4)。在这种情况下,在日本很难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劳动密集型蔬菜产业中,那些需要强壮劳动力的根茎类蔬菜、瓜果类蔬菜,在国内供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必然走向依赖进口之路。日本种植蔬菜的土地较分散、经营规模也较小,这样就进一步加大了日本蔬菜生产成本,同时也是导致日本蔬菜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而且正是由于日本农户蔬菜经营规模小,也常常很难满足日本超市连锁店、餐饮业等的定时定量定价格的需求。随着中国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品质的提高以及确实保证定时定量定价供给的情况下,就使得连锁店和餐饮业乐于进口中国蔬菜,从而也使日本消费者逐渐接受了中国蔬菜。

表4 日本农业基本从业人员变动和预测 (单位:千人) 类别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2010年 男女总计① 3676 3127 2778 2408 1404

男女总计(60岁以上)② 1330 1508 1688 1488 1064 老龄率②÷①*100% 36% 48% 61% 62% 76% 男性总计③ 1861 1622 1489 1293 784

男性总计(60岁以上)④ 799 883 980 861 468 老龄率④÷③*100% 43% 54% 66% 67% 60%

资料来源:《农业统计》、《农业结构动态统计》日本农林水产省,《日本农业人口动态预测》日本农林统计协会。

除上述原因之外,日元升值使得日本食品企业向海外转移,特别是在中国投资的绝大部分企业是从日本引进品种,收购种植后的产品,进行加工后返销日本,这也促进了中国对日蔬菜出口的增加。 三、案件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iz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