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1-07 2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秋12级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次解释(3*5=15)

1.关键期—— 2.空间知觉—— 3.感觉轰炸—— 4.意义识记—— 5.记忆策略——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60*0.5=30) 1.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2.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3.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A.5±2个信息单位 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4.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 B.家庭教育 C.文化环境 D.生理成熟 5.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A.儿童个性发展上 B.儿童智力发展上 C.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D.儿童动作发展上 6.西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普菜尔 D.马斯洛 7.从记忆内容看,幼儿阶段占主要地位的记忆类型是()。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词记忆

8.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o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努力 9.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10.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A.发展快速期 B.发展高峰期 C.发展敏感期 D.发展潜力期 11.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12.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

“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C.自我中心性 D.不可逆性

13.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14.教育学上称“跳一跳,桃子到”,这是说()。

A.最佳期和敏感期 B.转折期和危险期 C.关键期 D.最近发展区 15.在儿童心理过程中。() A.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

B.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C.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但转折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是必然出现的

16.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7.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18.“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A.广度 B.稳定性 C.选择 D.集中

19.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 20.在记忆中,后来回忆的内容比即时回忆要多,这种现象称为( ) A、有意识记 B、长时记忆 C、记忆恢复 D、瞬间识记 21.与遗忘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是( )

A、复习 B、背诵 C、及时复习 D、及时背诵 22.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了( ) A.心理是脑的机能 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的历史性 D.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体反映 23.大脑某部分受损伤,心理活动就出现障碍,这说明了( )

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心理是脑的机能 C.心理是在客观现实中发生发展的 D.心理的个别差异 24.再认和回忆在保持程度上是不同的,能再认的( )回忆。

A.一定能 B.绝对不能 C.不一定能 D.多数能

25.人们常说:“入芝兰之室,就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的是感觉的( )

A.感觉的互相作用 B.感觉的对比性 C.感觉的适应性 D.感觉的敏感化 26.视觉悬崖誓言说明6个月大的婴儿就明确具有( )

A、深度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可见度 27.吃了苹果之后再吃点心感觉格外甜,这是()现象。

A.同时对比 B.相继对比 C.敏感化 D.感受性提高 28.实证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29.看到“万里长城”四个字,头脑中立刻浮现出八达岭长城的形象,这属于( )

A.形象记忆 B.感觉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30.控制人有目的有意识行为的大脑机能区是( )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D 颞叶

31.他是美国儿童研究的开创者,发明了问卷法,掀起了“儿童研究运动”,誉为“心理学上的达尔文”的心理学家是( )

A 高尔顿 B霍尔 C普莱尔 D华生 32、印刻现象最早提出的科学家是()

A、洛伦茨 B、弗洛伊德 C、格赛尔 D、埃里克森

33.一个4岁的小孩因为打了其他小朋友,面对家长和老师,会感到内疚或愧疚,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这属于人格结构中的()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回归我 34.驾驶员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35.人有预定目的、有计划、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较为持久的知觉称为()。 A观察力 B认识 C观察 D知觉的理解性

36.当你中途离开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37.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8.忽名忽暗的灯光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是因为()引起的。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 39.在教学中,将分散的笔画组织成字,或将单个的字组织成词,或将词连成适当的句子,都会提高注意()品质。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40.在密密的人群中,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朋友这是属于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1.同样一棵松树,有人注意它的的风景,有人观察它的生长,有人分析它的木材应用,这是因为人们知觉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2.穿竖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苗条,穿横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胖些,这是() A选择性 B整体性 C错觉 D恒常性

43.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

A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B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适应 D抑制作用

44.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标出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知觉()规律的具体运用。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5.刚入学的儿童做体操时,对“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反应不够灵敏和准确,学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常“6”、“9”不分,“bd”、“qp”不分。这是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水平不高。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方位知觉 D距离知觉 46.倒看物体仍不变,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7.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记忆。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运动 48.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A量 B质 C量和质 D不

49.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 )性遗忘。

A暂时 B永久 C一般 D特殊

50.学生学习生字时,首先要反复读写,这是记忆过程的识记 ,以后见到这个字能读出来,这是(C),而且还能背着写出来,这是再现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再现

51.古书《列子》上写韩娥唱歌之后,她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 。

A记忆联想 B记忆表象 C幻想 D追忆 5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A.任何时候 B.关键期 C.最佳期 D.敏感期 53.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A.圆形 B.正方形 C.三角形 D.长方形 54.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 B.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

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和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D.以上表述都正确

55.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56.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正方形一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 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D.圆形一半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

57.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58.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59.我国儿童心理学学科的奠基人是()。

A、陈鹤琴 B、朱智贤 C、张雪门 D、陶行知

60.桑代克说:“人的智慧80%决定于基因,17%的决定于训练,3%的决定于偶然因素。”体现的理论(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多因素论

三、不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有()。

A.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B.无意识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忆 C.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

D.形象记忆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 E.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2、遗忘理论主要有()

A、消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压抑理论 D、线索依存理论 3.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重要因素有()

A、材料 B、年龄 C、情绪 D、智力 E、时间 4.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条件是()等。

A知识经验 B艳丽的色彩 C需要、兴趣 D情绪和精神状态 5.注意品质中具有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的是()品质。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6.人的左脑机能有( )

A.言语脑 B.思维脑 C.艺术脑 D.第三感觉脑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作品分析法 8.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的主要因素( )

A.遗传 B.环境和教育 C.幼儿的自身活动 D生理成熟 9.幼儿中期儿童可以正确理解()

A.昨天、今天、明天 B.大前天、前天 C.能运用早上和晚上等词 D.后天.大后天 10.幼儿阶段记忆特点()

A.无意识记为主要形式 B.形象识记占主导地位 C.较多运用机械识记 D.记忆策略初步形成 四、填空题(15*1=15)

1.人的心理产生的条件有健全的大脑和 。

2.3~4岁幼儿主要是通过 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

3.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 。 4.视觉适应包括 _和暗适应。

5.研究表明,5~6岁的幼儿可以集中注意到 分钟左右。

6.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 _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

7.表象的特征: 、概括性

8.研究的数据推测,在人的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与形象信息量的比例是

9.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3岁能辨别 上下 ,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 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10.眼手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11.心理学鼻祖,德国心理学家 12.心理是脑的机能, 是心理的器官。 13.最早编制治理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

14.保持的内容在量的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为 和遗忘。 15.“提笔忘字”属于 。 四、判断题(10*1=10)

()1.在幼儿期无意识记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无意识记的效果要好于有意识记。

()2.幼儿记忆策略的运用,与他们年龄的增长有关,也与成人对他们的指导有关。

()3.首因效应是指幼儿对处于开始部位和结尾部位的信息再现效果明显低于中间部位的信息。

()4.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 ()5.知觉是感觉的相加。

()6.幼儿画画时,突然又玩起了手中的彩笔。这是幼儿注意的转移。 ()7.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影响幼儿注意的范围。

()8.吃了药再吃糖,会感觉糖更甜;反之吃了糖再吃药,会觉得药更苦。这是感觉的适应。 ()9.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受性。 ()10.早期开发潜能造就超级婴儿或天才儿童 五、简答题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 2、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3.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4、简述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教学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i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