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历史人物解释

更新时间:2023-09-06 07: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丰田历史人物介绍

·丰田佐吉

【受父亲影响】丰田基业的鼻祖――丰田佐吉于1867年出生在日本静冈县的一个乡村里,父亲丰田伊吉在耕作之余还兼作木匠。从很小的时候,佐吉就在意志坚强、充满自信的父亲的影响下,树立了永远都要以不去的精神挑战自己的目标、时刻不忘怀着感恩的心情回溃社会的信念。

【体贴母亲的劳苦,立志发明织机】从童年开始,佐吉每天目睹农耕之余的母亲辛苦织布,深刻体会到这种工作方式效率的低下。于是他便立志发明出方便、高效率的动力织机。经过不懈的努力,佐吉终于在1890年发明出了丰田式人力织机,获得了平生第一个专利权。这种织机将织布的效率提高了40%到50%,大幅度减少了织布中的不均匀部分,提高了织物的质量,然而这种织机的销售却不尽人意。

【佐吉的成功】尽管依然苦于开发资金的不足,佐吉仍然继续坚持着发明工作。他终于在1896年发明成功了日本国内第一台动力织机――木铁混制动力织机,而且机器的性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一个员工同时操作3-4台机器不再是神话,新织机的成功使劳动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在这以后,佐吉并没有停止他的努力。又于1903年发明了第一台自动换梭装置。

【自己的事不要让别人去替你做】一直关注佐吉的自动换梭装置的钟渊纺织公司提出购买这一专利,并将其安装在其他公司的动力织机上,和欧美的一流织机进行性能比较试验,但一年过后试验并没有获得满意的效果。佐吉经过反省,总结出了“除非自己完成连贯性整体试验,否则无法令世间承认其真正的价值”的创造信念。

【今后是汽车的时代】1910年佐吉通过对欧美进行的考察,深切地感受到“今后将是汽车的时代”。此后他把这一愿望托付给了长子喜一郎。

【G型织机的诞生】历经众多波折,1924年佐吉研制的不停机自动换梭丰田自动织机(G型织机)终于诞生了。这种织机可以保持在高速运行中进行不停顿的更换新梭。被当时世界纺织业界的大牌公司――英国普拉特公司赞誉为“魔法机器”,并希望购买这一专利。当时丰田自动织机的专利高达10万英镑,佐吉把这笔钱交给喜一郎,支持他开发汽车。

【佐吉的成就】1927年丰田佐吉病逝,他一生中在国内外获得了200多项专利,不仅促进了日本纺织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后来丰田集团企业奠定了基础。丰田喜一郎回忆父亲时说:“父亲并非聪颖过人,而是十分勤奋的,这一点是我们所远不能及的。”

·丰田喜一郎:

【儿时的梦想、父亲的托付】在父亲的影响下,丰田喜一郎自幼喜欢机械,尤其对汽车情有独钟。在大学里,他选择的专业是机械制造,毕业后有机会去欧美国家考察了十个月之久,亲眼目睹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普及的状况,深受触动。他坚信“今后日本绝对需要汽车工业”,“如果不能发展国产汽车工业,不能实现国产车的批量生产的话,人民的生活质量就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随着丰田佐吉的去世,喜一郎继承了父亲的遗愿,走上了“开发、制造日本汽车”的艰难而辉煌的道路。

【执着追求,将梦想化为现实】正如佐吉当年不被人理解一样,喜一郎创造、生产汽车的想法也受到丰田家族其他长辈的反对。但喜一郎却一直执着地追求着他的理想,他的目标是“以福特和通用的汽车为追赶目标,争取造出与这两家公司在日本组装的汽车有同等水平的汽车。”并把重点放在“丰田的汽车一定要符合日本的具体情况”上。喜一郎言出必行,从制定规划、招募人才、筹措资金、构地建厂,到设计、制造、试验、总结、改进,直到组装成整车,他无不亲自参与,和设计师、工程师、技术工人“一起拼命”。终于在1935年造出了第一辆丰田车――A1型轿车,还造出了G1型卡车。

【集思广益、众志成城】汽车是集多学科技术于一身的复杂产品,不可能靠某个人独自

丰田历史人物介绍

的力量完成,而是集体智慧、集体劳作的结晶。喜一郎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从很早就开始招贤纳士,网罗各方面的人才。他聘请了管隆俊等汽车制造方面的专家,帮助他开发创造汽车。同时,着手建设批量生产的工厂,创建自己的独立的销售网。就着样,喜一郎为确立涉及范围广阔的汽车工业的目标不断迈进。

【殚精竭虑 发展丰田】丰田喜一郎对丰田的贡献,不知在于他造出了日本的国产轿车,更在于他为丰田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1951年5月丰田公司正式制定了“提合理化建议制度”。这一制度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收集业务相关的发明方案,每个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就任意问题提出各种建议,因此在加强员工的参与意识、提高员工的劳动热情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汽车销售方面,喜一郎认识到“制造汽车难,销售汽车更难”。1935年他请来了原来在通用公司工作的神谷正太郎,把销售方面的事情都托付给他。

【罢工两月 教训永存】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社会混乱、百姓生活十分艰难,在这种背景下,丰田在经营上也遇到了空前的困难。1949年年底,公司急需两亿日元过年周转资金,经营的艰难程度已经到了“如果得不到银行的贷款便会倒闭”的境地。喜一郎出面与银行交涉,但银行贷款的条件是:“从根本上重建”丰田汽车公司,其中直接关系到丰田经营者和员工的了切身利益的两点:“分离销售公司”和“裁减过剩人员”。喜一郎对第一个条件还可以忍痛接受,但是非常不希望第二个条件成为现实。但是工会方面认为公司必定裁员,并在4月7日开始实行了斗争体制。丰田面临进退两难的地步,最后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ky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