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二年级)

更新时间:2024-01-14 17: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 ,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 ,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 ,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 让学生认识千、万, 知道万位,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 ,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 ,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 。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 ,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 ,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 ,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 ,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 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 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 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 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经历数数的

过程 ,能认识万以内的数 ,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

活动 ,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 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万位\及其位值 ,能说出万以

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 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 ,培养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教学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 ,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 ,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第一课时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74-75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

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

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课件。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 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75页的“做一做”。

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1、 想一想,填一填。 (1)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 )百、( )百、( )百、( )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 (3) 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5) 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 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7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75页例2,例3,练习十六相应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培养学生读数与写数的能力,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 的理解。 3、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法:演示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图。你知道这里有多少个圆点吗?(猜测) 引导:依据一列10个进行猜测。

(2)出示教材第76页第二幅图。小明是怎么数的?你能看出来吗? (二百三十五)

有二百三十五个圆点,用小棒怎样表示?(让学生拿出学具合里的小棒摆一摆) 提问: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提问: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呢? (3)、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235。

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

师:这是几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是哪位?

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二百三十五。 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拨?小组合作学习。 ① 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② 把这个数的读作写出来。

③ 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580。

①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② 请学生核对。

师: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 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 480 521 600

引导学习数的写法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为什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

6、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7、教学例3

课件出示彩点图。有多少个彩点?你想怎么数?数一数,在坐标上添上数。 把数轴上的数读一读,根据数轴回答问题: 一百一百地数,几个100是1000? 900和100合起来是多少?

100里面有几个10?1000里面有几个100? 1000里面有几个10? 300和1000,谁离600近?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合作和交流,自主探究出千以内数的读法、组成和写法。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77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

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 2、说一说: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读写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80页练习十六,第6~9题。

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

2个百、3个十和5个一 写作:235 读作:二百三十五 写作:304 580 读作:三百零四 五百八十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算盘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4,练习十六相应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3、认识算盘,能用算盘帮助数数和计数。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教学难点:带有上 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大算盘、课件。

教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观察、操作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0个十是( ),10个百是( )

(2)读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109 800 289 330 1000 (3)写数

999 345 870 106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算盘 (1)简介算盘:

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成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算珠统分未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挡”,一般为9挡,11挡和13挡,挡中横以梁,梁上一个珠子表示5,梁下有5个珠子,每个代表1.

我选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数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什么位?

教师小结:个位再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

情况下,我们现在把最靠右边的梁记为个位,一次往左推,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用算盘帮助数数 (3)用算盘帮助记数 (4)在算盘上练习拨数

拨数的方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和拨去上珠用中指。

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个位,试一试,拨出1,(让学生用大拇指在下珠拨上1个珠子)继续拨2.3.4。“5”怎么拨?(上珠用食指拨下一个珠子,表示5) “6”怎么拨?(上珠一个珠子,下珠一个珠子) 试一试:拨出1-9

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十位,试一试,拨出10-90,再你的算盘中确定好百位,试一试,拨出100-900

尝试拨出563,说说563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三、巩固应用。

1. 拨出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2. 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3. 教师报数,学生在算盘上拨出数字,注意观察学生的手法是否正确。 4. 提问180怎么拨,个位上需要拨珠子吗,309,十位上的0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老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算盘的知识,那你们会用算盘表示数了吗,你知道古人是怎样一步步发明算盘,用表示数的吗?请仔细阅读“你知道吗”。

延伸:课后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将其罗列更好。

五、作业:

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题、第11题。 板书设计: 算盘的认识

上珠 下珠 档 框 梁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多种形式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熟悉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读(写)数的时候,数位中间有0的要读(写)零,而末尾的“零”不读(不写)

的教学。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引导学生完成第79页练习十六第1、2、3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二、巩固写数和读数 补充练习:

读下面各数,说说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

808 80 88 880

提问:“8”在百位上读作什么?“8”在十位上读作什么?“8”在个位上呢?它们又分别表

示什么?

提问:一个数的中间有0怎么读?一个数的末尾有0又应怎样读呢? 三、综合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2题。 说出每个数中的“5”表示什么,再连一连。 2、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3题。 (1)学生练习

(2)交流反馈:自己在找接近650的数时的想法。 提出:题中的“接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4题

读题,填空。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5题

(1)请学生读一读每组中已经写出的三个数,再想一想每组有什么规律。 (2)学生按规律往下写。学生找出规律,按规律,读一读,写一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十六

千以内的数的组成 千以内的数的读写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82-83页例5、例6,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一个数位顺序表(空的)。 教法:操作、实践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讲授新课

有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5。

(1)观察例5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 千 一 千地数,10个一 千 是 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课本第83页的做一做 4、教学列6。 (1)数一数

引导:一个方块是100颗,你能先圈出1000颗吗? (2)圈一圈 (3)拨一拨

教师拨出2458,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二千四百五十八。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458。)

(4)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84页的“做一做”第1、2题。 先写出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

第87页练习十七,第2~4题。 板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例5 一 千 一 千地数,10个一 千 是 一万。 例6

写作: 2458 读作:二千四百五十八

由2个千,4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例 7、例8及练习十七第1、2、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教学难点:理解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课件。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数位顺序表

(1) 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那些计数单位?那些数位? (2) 再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

四位是( ),第五位是( )。 2、读出下面的数。

368读作( )820读作( )409读作( )500读作( )4758读作( ) 3、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三 写作 六百 写作 四百五十 写作 三百零六 写作 五千七百三十 写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745元,学校学生人数为2080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63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师:这些数同学们都知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7。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3745 2080 6009 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2080读作:二千零八十。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练习:

完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学生核对。 教学例8

1、教师报数,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 (1)一千三百四十二 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

提问:这个数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三千零六十九 (3)七千零一 (4)二千七百 (5)一万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三百五十六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3、同桌拨数,读写。

一同学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6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总结读写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六、布置作业

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第88页练习十七,第5题、第7题、 第9题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读写

读法: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

中间有一个或者两个零,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几个零,都不读。 写法: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中

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零。

教学反思:

第7课时 练习十七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不同类型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

2、 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写 教学难点:按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十七第4题的填空题。

2、出示课前调查的数据,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4题 3、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根据题目,学生说出数位顺序表,学生填写,复习数位顺序表,为新课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二、巩固写数和读书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3题

谈话:还记得算盘吗,算盘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份,梁上一个珠子表示5,

梁下有几个珠子,每一个珠子表示几? (1)出示图

你能读出这个是什么数吗?学生读数并说出数的组成。 (2)9999再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是多少?

小组讨论,(9999添上1是10000)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7题

同桌合作,在算盘上拨出一个数,让同桌先读出来,再写出来,互相检查。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8题

出示情境图,回答:25张100元的,一共是( )元。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回答,说说理由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9题

齐读这一段话,将数写在横线的下面,教师检查书写情况,注意检查有0的数的写法 5、 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0题

读数的组成,说说这个数是几位数,每一位上是什么数,哪些数位上没有数,怎么办?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练习,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读,写,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多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加深学生对读写方法的掌握。 三.综合应用

1.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1题 先读一读,再连线。

2、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2题 读题,想一想,填一填。

3、 开火车,找规律,再读一读。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3题 学生先找出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4、 写一写,完成教材练习十七第15题 看例图,说说有什么发现,怎样填写?

5、 小组合作摆一摆,用3.4.6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合作摆数,思考,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设计意图:学生连线,集体订正,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填数。通过综合练习,累计学生的学习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10000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它的读法和写法。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七、教学反思:

第8课时 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90页例 9及练习十八第1、2、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

大小。

2. 通过显示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尝试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遮住价格

谈话:明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视,妈妈看中了这四款电视,售货员阿姨想考考明明,让明明猜猜电视的价格:

1号电视价格由九个百和4个十组成。

2号电视的价格由1个千,8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 3号电视的价格由1个千,3个百,5个十组成。

4号电视的价格由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和一组成。 你们知道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吗?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一号是940元,二号是1899元,三号是1350元,四号是2365元

1. 谈话:这些价钱,哪个数大,哪个数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二、互动新授 1. 比较数的大小

谈话:同学们刚才猜出了电视的价格,请你任选两种电视,比比它们的价格,学生说,老师板书

940○1899 1350○2365 1899○1350 1899○2365 950○2365 (1) 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940○1899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899大于980,因为1899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2)探究数位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1350○2365 你能自己比较吗?你是怎么想的?几时帮助学生沥青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师生总结: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因此不能按数位的多少来进行比较,要从最高位比起,1350的千位是1表示1个千,而2365的千位是2,表示2个千,由此可见,1350<2365. 2. 那1899○1350呢?它们都是四位数,最高位都是1,该怎么比呢? 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1899○1350的大小?

汇报得出:1899大于1350,碰到数位相同,是先比较千位,千位一样大,再比较百位,百位打的这个数就打,以此类推。

3. 刚才我们比较了这么多万以类的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看法

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打,数位一样则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4. 要求学生独立比较例题中学生提出的各组数的大小,并集体订正。 意图:通过掌握万以内数位的相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对于数的大小比较的显示需要,同时培养学生的四位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发展

1. 完成教材第90页做一做。学生看题,独立比一比,汇报比较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说

比较的过程。

2. 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一题。

出示情境图,理解题意,学生回答,说出理由

3.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5题,独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比一比。 (1) 学生独立判断,同桌交流方法 (2) 交流时指名说说判断的依据。

(3) 讨论:数位不相同的数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数位相同的数呢? 4. 游戏

从0-9这10张卡片中,每人翻4张,比一比谁组成的四位数大。

小组合作,两人翻数,两人当裁判,再交换游戏,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有的卡片组成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出的数的组成,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

老师: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届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课后到校园,街上,家中等等不同的地方寻找一些数字信息,用你今天学到知识,比一比这些数的大小关系,再与同桌交流,让你的同桌评判in比较的结果是否正确。

五、作业

第92页练习十八,第1题。

第94页练习十八,第10题、第11题。 板书设计:

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要先看位数是否相同,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时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在同一数位上数字的那个数大。

940<1899 1350<2365 1899>1350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近似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91页例10及练习十八第6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实践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研讨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 接着数数。

1998、( )、( )、( ) 9997、( )、( )、 ( ) 497、( )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课件出示例10的主题图。

播音员说: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有9985人;爸爸却说:将近10000人。 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将近100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例10中数轴图,学生观察

9985接近10000,我们就说10000是9985的近似数。

师小结:我们把9985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0000这个和9985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10主题图比较一下9985和100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

记住

(2)、 明明那天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近似数的写法。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拓展

1、猜一猜:

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

2、 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5题教师出示数,说说接近几千。 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五、作业

第91页“做一做”。 第93页练习十八,第7题。

板书设计:

近似数

近似数是接近准确数的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的数。

9985将近10000

教学反思:

3.

(1)现在《科学世界》打折,现价是212元。打折后《科学世界》大约便宜了( 元钱。

(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2、思维训练:估算下面各题

297+396+199+105 203+298+302+97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用估算的方法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六、作业:

第98页练习十九,第5题。 第99页练习十九,第7题、第8题。 板书设计: 加减法估算

方法一:358接近400 方法二:358超过300

218接近200 218超过200 400+200=600 300+200=500

500元不够 超过500元,500元不够

教学反思:

第13课时 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口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速度。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法:讲解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其中几道题请学生说说做法。

900-300 500+400 2000+5000 8000—3000 300+50 4000+300 3500—500 600+7000 800+900 4500+700 3300—800 2.口算计时比赛 二、数学游戏

1、抓鼠竞赛

2、送信:P98 第 4题 三、练习十九第2、3题 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四、练习十九5-8题。 学生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运用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十九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估算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bm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