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2作文序列化1

更新时间:2023-09-04 23: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指 点 迷 津

作文序列化例 文 赏 读

有文采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指 点 迷 津

作家王蒙说:“一粒沙子微尘那么小的新,也比一

座大山那么大的俗套有价值。”他在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是指语言表达要有新意。考场作文的语言要有文采,就 要做到以下几点: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例 文 赏 读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1.语言规范准确 “语言规范”,即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语法规则指 点 迷 津

与表达习惯。要注意三个方面: (1)用词要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和

例 文 赏 读

词语感情色彩的不同,不能随心所欲地生造词语;(2)句子不能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语病; (3)除了在记叙性文章中为了描写风土人情可以适当使用 方言、俚语外,一般不要使用方言、俚语,不要夹杂英语 等“洋文”,除非特别需要。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语言准确”,即在语言规范的前提下,遣词造句 恰当,表达无偏差。要注意用词恰当,概念表达清晰,要指 点 迷 津

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对某些问 题的看法要准确表达,尤其是现代汉语中的全称与特称,

例 文 赏 读

一定要搞清楚,不要以偏概全。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2.语言连贯得体 “语言连贯”,即句子的组合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指 点 迷 津

和逻辑规律,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清楚。做到“语言连 贯”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文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

例 文 赏 读

要统一于一个话题,围绕着一个中心;(2)一段话要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时间关系、空 间关系、逻辑关系等)合理地组织起来,可以根据人们认 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句子的意思和作者行文思路依次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排列,也可以凭借语法手段(关联词和语序)或修辞手 段(排比、对偶、反问等)来组合各个句子;(3)句子之指 点 迷 津

间要有语意和语气上的联系,如用主语承前省略、利

用代词呼应前文、配套使用关联词语、用反复等方法来确保语言呼应;(4)增添必要的过渡性语言,避免中 间环节被省略或淡化的“跳跃”现

象发生。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例 文 赏 读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语言得体”,即语言符合特定的表达方式,适合 特定的表达对象及场合。应该注意两个方面:(1)要注意指 点 迷 津

表达对象,只要试题中规定了写作对象,运用语言时就要 考虑这一要求;(2)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文体的语言风格,

例 文 赏 读

记叙性文体要以情动人,以记叙、描写为主,语言要形象生动;议论性文体要以理服人,以议论为主,语言严密; 说明性文体要以知识授人,以说明为主,语言简明准确; 应用性文体要以事告人,以记叙、说明为主,语言简洁平 实。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3.文句要富有意蕴 我们写作时,要用心为文,词语要生动,句式要灵指 点 迷 津

活,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可以使语言更富有表现 力,使文句更富有意蕴。

例 文 赏 读

4.活用诗词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篇文章如果能恰 到好处地引用古诗词,一定会平添一分古典之美。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1)在议论文中,古典诗词可以作为论据,形象生动 地证明论点指 点 迷 津

一般来说,写议论文如果别具匠心地引用一些古诗 词作为论据,就能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如一篇题为“创

例 文 赏 读

新——个性的凸显”的学生作文:一个圆,有人看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是一轮满月; 有人看是封闭的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是一个永远 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维,多样的答案,无 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古人在诗词的浩瀚海洋中为我们造出了种种美妙的 艺术境界。同是送别,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指 点 迷 津

关无故人”,李太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王子安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却说

例 文 赏 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是咏梅,陆游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却说“遥知 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同是描写黄昏,李商隐写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杜牧则写道,“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不同的思维,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这里引用的是这篇作文的第一、二两段。作者在第 一段提出观点之后,紧接着在第二段就引用了古代的诗词指 点 迷 津

名句。送别诗、咏梅诗等,作者信手拈来,用来论证“不 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造出不同的艺术境

例 文 赏 读

界,论证“创新——个性的凸显”这一论点,连续引用不仅令人觉得毫不累赘,反而使文章显得丰富多彩,既充分 证明了论点,又使文章文采飞扬。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2)作为引用内容,风趣深刻地阐释内容 在 行 文 时 , 引 用 古诗 词 来 对相 关 内 容进 行 补充解指 点 迷 津

释,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这是一般性的表述所无法达到 的。如一篇题为“校园与社会”的作文: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例 文 赏 读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人生处处皆学问,所以十年的寒窗并不能学会所有 的学问,故有“活到老,学到老”之说。知识与学问本来指 点 迷 津

源于社会,源于生活,所以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到社会这 个大校园里去学习。没登过泰山的人怎会有“一览众山

例 文 赏 读

小”的体验?正是因为月圆之夜思念家人,苏轼才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正是由于胸怀报国 之心,岳飞才会发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血”的愤慨;正是由于忧心忡忡,李清照才会有“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忧伤。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无论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孤单,还是“花谢花 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忧伤;不管是“波心荡, 冷月无声”的凄凉,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都是指 点 迷 津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无论是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还是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总结, 都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悟。

例 文 赏 读

在这篇习作中,我们注意到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有大量的引用。在第一段中如果仅说“体验”“祝愿”“愤 慨”“忧伤”,只能给人一种抽象的感觉,也不会让人产

写 作 训 练

生具体可感的深切认识,而在这些词语前各引用了一句古诗词,立即使这些心理体验变得丰富起来,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同 样 , 在第 二 段 中 , 仅 说 “孤 单 ” “忧 伤 ”“ 凄 凉”“缠绵”一类抽象的词语,表现力是很有限的,而引指 点 迷 津

用了诗词以后,就增强了表现力,不但增强了语言的气 势,而且还深化了主题。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例 文 赏 读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3)作为小标题,新颖别致地谋篇布局 在 行 文 的过 程 中 , 将 诗 词 巧妙 地 作 为文 章 的小标指 点 迷 津

题,穿插其中,便能令文章别具一格。如有一篇以环境保 护为主题的考场作文。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马致远的小令

例 文 赏 读

《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作为小标题来构思。以“枯藤老树昏鸦”为小标题写森林惨遭砍伐,以“小桥流水人 家”为小标题写河水遭到严重的污染,以“古道西风瘦 马”为小标题写草原被大面积破坏,以“断肠人在天涯” 为小标题写人类对破坏环境的忏悔。如此构思,为我们展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示了一幅幅环境惨遭破坏的图画,真可谓匠心独具。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5.句式的整散结合 (1)整句的使用指 点 迷 津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就不难 发现:在这些优秀作文中,整句的运用十分突出。有引用

例 文 赏 读

式整句、排比式整句、比喻式整句、假设式整句、对比式整句、条件式整句、因果式整句、判断式整句、四字联用 式整句等整句形式。如: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站在历史的河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 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指 点 迷 津

明归隐南山,饮酒采菊 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混 淆视听,也不随波逐流,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一身清

例 文 赏 读

苦,三餐难饱,也怡然自乐,这是清高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引用式整句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

第四篇

第2章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双相同的眼 睛。不同的国度给了我们不同的眼睛。或许大洋彼岸美利指 点 迷 津

坚的阳光正在你眼中折射成永远自信的微笑,或许北欧的 冰雪正在你眼中融化为沉静与深邃,或许长江上的清风正

例 文 赏 读

在你眼前幻化为中国式的内敛与神秘。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土地、不同的风、不同的雨、不同的

阳光,它们培养 出不同的思维与精神。——排比对称式整句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s6i.html

Top